七夕七月七 七首诗词讲述七个凄美爱情故事

作者:1440   2015年08月20日 07:28  千龙网    1624    收藏

千龙伊氏特别策划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后来,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第十首《迢迢牵牛星》,就描述了“牛郎织女”的凄美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描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凄美感人,但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又何止这一个?那些真实发生过的爱情故事,也许更让人动容。在七夕到来之前,我们通过七首著名的诗词,给感性的你讲述七个真实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在七夕夜,让这个夜空曾经收纳的无数滴情人的泪水,化作银河,为鹊桥下的你,祈祷幸福的爱情,就此来临……


一、 春秋时期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

范蠡西施泛舟蠡湖

李白的《西施》中这样描写这位美丽的姑娘——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除了绝世容颜和悲剧的命运,西施的故事里还有一个范蠡存在……

范蠡,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时期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围绕着他,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谜团,其中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他与绝世美人西施的爱情。只是,这爱情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范蠡和西施到底是什么关系?


民间传说——范蠡西施,携手泛舟江湖

在许多人心中,范蠡与西施是英雄配美女的典型。关于他们的电视剧、戏曲、小说,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决定使用大臣提出的“美人计”—献美女给吴王夫差,麻痹他的斗志。越国大夫范蠡接了这个任务。他走遍越国,最终在古苎萝村找到了浣纱女西施。但同时,他对她一见钟情。

范蠡毕竟是做大事的男人。国难当头,即使爱上了西施,他还是把她送给了夫差。对这个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美女,夫差也深深喜爱,从此君王不早朝,吴国逐渐衰弱。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可没闲着。他卧薪尝胆,暗中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

到了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夫差挥剑自刎。立了大功的范蠡却急流勇退,毅然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从此,范蠡与西施,如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过上了泛舟江湖的幸福生活。


历史考证——西施确有其人,是个漂亮的“柴火妞”

西施与范蠡的结局,无疑使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中清楚地记载着,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身边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后来,范蠡到陶经商,也没带着西施。综合有关史料,西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认为,西施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卖柴女子,长得很漂亮。她正好赶上越国挑美女,随后被送给夫差。她在吴宫待了10年,吴王被杀后,她离开了。孙立群说,西施所起的作用没那么大。正是因为影响不大,所以没有被春秋战国时期的正史所记载。尽管关于西施的史料不多,但老百姓同情这个美女的命运,于是围绕她的故事越传越多、越传越神奇。


有此一说——范蠡暗恋西施,他的妻子是黄氏

既然确实有西施这个人,那她跟范蠡到底是什么关系?真是一见钟情,最终携手泛舟于江湖吗?

范蠡和西施的一见钟情,有很多不可信的地方。范蠡第一次见到西施,他已经50岁出头了。当时,西施不过十六七岁。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范蠡退隐时已60多岁,在那个时期,“老少恋”的可能性不大。且不说两人怎么想,越国曾名文规定禁止“姐弟恋”,年轻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年老的男人同样不能娶年轻妻子。姑娘到了17岁不出嫁,男子到了20岁不娶妻,他们的父母就要被判刑。孙立群说,关于他们俩的感情纠葛,最有可能的事实是范蠡同情西施,甚至暗恋西施。

史书记载,范蠡到了齐国后,改名叫“鸱夷子皮”,就是大皮囊的意思。为什么要改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因为有一种说法是,西施被装入大皮囊沉入湖中。范蠡太想念西施了,又不好直说,就改名吧,用改名字的办法来怀念西施,永远记住西施。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范祥科也认为,西施没跟范蠡归隐,更不可能是范蠡的妻子。他家从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家谱上,清楚写着范蠡的妻子是黄氏。


西施之死——鲁迅为她叫冤:吴亡跟她无关

西施并没跟范蠡在一起。学界普遍认为,如《墨子》中所说,她被沉江而死。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西施还是死了。她死后,依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红颜祸水,是吴国灭亡的祸根。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政治家为取得胜利,请客送礼送女人是很常见的。这些女人在被利用完后,无论利用她的一方是胜是负,极少数能有好归宿。至于西施,王安石、鲁迅等人就曾为她鸣不平。王安石说,大臣才是国家安危的承担者,女子不可能是国家的祸根。鲁迅也对“女人亡国”论予以辛辣的讽刺,他认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不会有那么大力量,兴亡的责任应该由男人来负。

所幸,民间对西施一直是宽容的。也因此,传说比史实更温暖动人——人们宁愿相信美丽善良的她,最终和范蠡这样的英雄一起退隐江湖,有了一个最圆满的结局。

至于你我,是相信传说还是史实,已经不重要了。


二、 西汉时期霸王别姬: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

霸王别姬

辛弃疾的《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其中的虞美人就是虞姬死后血染的地方长出的艳美花草。词中描述了流传千古的“霸王别姬”的故事,引人恸哭。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历史上的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而项羽和虞姬,演绎了一场千古不朽的爱情悲剧,如果还有来生,虞姬还会选择项羽,还会选择那个悲壮的乱世英雄,还会继续选择和项羽一起征战沙场,一起挥舞着手中的铁剑,还会选择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

历史上凄美而震撼的爱情有很多,而霸王别姬中项羽和虞姬的凄美爱情似乎也是千古不变的佳话,那么历史上的项羽和虞姬是怎样认识的?项羽与虞姬,演绎了一场千古不朽的爱情悲剧,在他们的身上,历史似乎也不能来评判他们的是与非,只是作为历史上最好的爱情故事:英雄与美女,战争与爱情。他们的爱情,在以后几千年的时光里,成为津津乐道的流传佳话。


历史上的项羽和虞姬是怎样认识的?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也有人说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他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虞姬的情形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会弹奏琵琶,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当她看到项羽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便是心中的“白马王子”,她也就知道这个男人一定会成为济世的才俊,她也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成为历史的草创英雄。于是,她愿意把自己的身体,献给这支起义军的力拔盖世者。也许,只有项羽才能带走虞姬的心,只有项羽才能占有虞姬生命的全部。

楚汉争霸,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

四面楚歌,虞姬还依偎在项羽的怀里,她似乎不愿意与她的男人分离,也不想在那种生死注定的帐篷里,离她的丈夫而去。如果还有来生,虞姬还会选择项羽,还会选择那个悲壮的乱世英雄,还会继续选择和项羽一起征战沙场,一起挥舞着手中的铁剑,还会选择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虞姬躺在项羽的怀里,哭了,哭了很久,就连站在项羽身边的文臣武将,也被虞姬的哭声刺痛了心,泪,也流了出来。项羽,也哭了。

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霸王别姬,一种残忍的爱情结局。项羽的生命,是一场爱情的结晶,在他所征战过的沙场上,绝不能少了虞姬的身影。而虞姬的死,也总能看出一个女子的悲惨离世,也总能看到女子对一个心爱男人的生命相约,离开了项羽的身边,虞姬的生命只能是一种凄厉的残缺,更是一种爱情的残缺。

项羽与虞姬,他们的爱情,在鲜血处处的垓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终于在秦汉之间的乌江里,滚滚向东流。历史不再给他们重生,不变是他们感天动地的不朽爱情,不变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之痛,不变的是虞姬缠绵红尘的一绝舞剑,不变的是痛吟了千年的四面楚歌。他们的爱情,也在项羽的鞍马中,踏起红尘里最凄凉的一迹亮色;他们的爱情,也在项羽兵败的垓下,走向了历史的最后;他们的爱情,也因项羽无脸再见江东的父老,而走向了寻寻觅觅的绝路。


三、 汉代《凤求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夜奔之佳话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吟》 ,“……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四、 东汉《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作品过长,在此不复述)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问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汉末,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恩爱至深。兰芝日夜纺纱织绢,但却受到焦母的百般虐待。一日,焦母借故强迫焦仲卿休妻,仲卿不敢违命,二人忍痛分别,互约各不再娶再嫁。兰芝回娘家后,其兄贪财图利,又逼其改嫁太守之子,兰芝投河而死,仲卿闻讯自缢。)铸成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爱情悲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为千古绝唱!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 唐朝《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唐玄宗与杨贵妃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过长,在此不复述)

《长恨歌》以喜剧始,以悲剧终。诗人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极力地讴歌其爱情之忠诚。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后,诗人对明皇和杨贵妃更为同情。全诗从杨玉环入宫以生离死别的记叙,直至明皇神游仙境思念贵妃,都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情韵,音节流畅,感情深沉,语言珠圆玉润,情节震撼人心,因而千载以下,传诵至今。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绝世爱情

爱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

唐玄宗即李隆基,是一个风流天子,又是音乐奇才,他既懂音律,又爱谱曲,流传至今的《霓裳羽衣曲》就是他创作的;而杨贵妃是一个旷世美女,又是舞蹈天才,她根据李隆基谱写的曲子,指导梨园弟子编排出阵容豪华、场面恢宏的《霓裳羽衣舞》,他们二人在音乐舞蹈上堪称一绝。正因为唐玄宗对梨园文化的突出贡献,所以梨园界一致尊称他为祖师爷。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加上文人墨客重彩浓笔的渲染,以及民间各种美丽的传说,这对老夫少妻式的爱情更具传奇色彩,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后人仰慕杨贵妃的天然丽质,赞叹唐玄宗的痴情:“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他们那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拥有者,一个是集美貌与才能于一身的大美女,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似乎从一开始就被决定要流芳百世了,那么这样一段影响深远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从开始到最终灰飞烟灭的过程呢?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名鼎鼎武则天的孙子,即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先前在宫廷斗争帮助父亲成功铲除了韦氏势力和太平公主势力,在维护父亲皇权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异样的才能,这样在皇位继承的过程中也是可以说比较顺利的,哥哥李现更是自愿退出了这个争夺,在唐玄宗在位的712年至756年之间开创了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鼎盛的的历史时期之一,即“开元天宝”盛世,当然一般我们只叫它为“开元盛世” ,因为在天宝年间后期唐玄宗有点不思朝政的味道,之后更是发生了安史之乱。

但是总之唐玄宗李隆基在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甚至一度与太宗有一样的地位。而杨贵妃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结合追根溯源的话还是源于一段公公与儿媳之间的乱伦之恋,杨玉环之前是寿王瑁的妃子,而这个寿王却就是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儿子,当一段倾国倾城的爱情故事蒙上了一层乱伦色彩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去急着否定它,这其中的原因是唐人有这样公公与儿媳、哥哥与嫂子之间乱伦的传统,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之后,就是把李元吉的妻子纳为己有的,唐氏皇族血统里胡人的基因使他们继承了前者强壮的体魄,但同时其不良方面也不可能被历史遗忘。作为寿王瑁的妃子,在跟随夫君给唐玄宗请安的过程中两个人是见个面的,但那时候估计谁也没有想到日后两人会爱的死去活来。

唐玄宗之前心爱的妃子不幸去世后他本人十分伤痛,在夜夜想念前妻的李隆基眼里其他妃子就没有了半点颜色,这时候高力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就找到了寿王瑁的妃子杨玉环,但是再怎么没理公公霸占儿媳时也毕竟要找一个借口,李隆基首先要求度杨玉环为女道士,给她修了一个太真观,为什么不是削发为尼呢?削发为尼是要剪去头发的,更是不能终身婚育,这怎么可能呢是吧?女道士只是杨玉环从一个儿媳妇升格为妃子的过渡环节,一切政策几乎都是为了达到皇家的某种目的罢了,之后不久便把杨玉环接到了当时的兴庆宫服侍李隆基了,天宝四年正式立杨玉环为贵妃,正一品,李隆基为儿子寿王瑁补了一个妃子,从此开始了他们16年的甜蜜生活……

李隆基和杨玉环可以说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了,他们相差整整34岁,不同于现在的老牛啃嫩草,他们之间的真的是爱情!在印象里杨贵妃很胖,然后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会当然的说唐朝有尚胖的风气,其实我们想一想杨贵妃真的可能很胖吗?绝对不可能的,历史上的杨贵妃不可能很胖的,事实上她是胖瘦得当的一个美女,她有迷人的身姿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说既然是流芳百世的爱情,她就不可能仅仅是郎才女貌就够了的,往往感动人的爱情需要夫妻两人有共同的兴趣志向,能够达到心照不宣的效果,而李杨两人也肯定是这样的:杨玉环是大唐的音乐家舞蹈家,李隆基也精通音律,两人常常一起我吹我跳,相互探讨,杨玉环的琵琶和笛子是最为迷人的,另外两人时常赏花,在歌舞与花海中诠释着爱情的真正含义,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这样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不要一说到他们两个就想到两人华清池里的潇洒,如果一段感情仅仅以对方的身体来维持的话,那就谈不上什么流芳百世了,两人志趣相合才是16年恩爱如初的唯一原因。

当然后来安史叛军兵临城下,夫妻二人遭受马嵬兵变之时,也就预示着两人一段爱情的彻底结束!我们只能用白居易的诗来这样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天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历代文人墨客或歌或贬,莫衷一是。有的虽歌颂其爱情,但多半是寄于同情。而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有爱情,而且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那种爱情。


六、 北宋《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与亡妻王弗的爱情

苏轼与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给自己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篇。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极强,感人至深。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机会;而今,却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事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啊!可是为什么又要加上“不思量”呢?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想到爱侣的死,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沉痛。如果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年东坡才四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相逢”,要爱侣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又更加深了一层。

对“记梦”来说,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飘泊在外,雪泥鸿爪,凭借梦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故乡,与爱侣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她呢,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了,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那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已不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明月夜,短松冈”,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啊!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


七、 南宋《钗头凤》: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与唐婉

公元1144年,陆游与舅父唐仲俊之女唐婉结婚,陆母怕陆与唐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而影响陆的登科进官,以婚后三年未有子为由,逼其与唐婉离婚。在那个母命如圣旨的年代,不从则折呀!临别时,唐婉送一盆秋海棠给陆作纪念,并说这是断肠红,陆说该称其为相思红才对呀!今后我将飘流在外,此花仍由你好好养护。十年之后,陆回到老家,偶到绍兴有名的沈园去游玩,谁曾想却再这里遇见了昔日恋人唐婉。当唐婉走到陆游身边的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好在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园中怔怔发呆。和风袭来,吹醒了沉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树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进食。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在壁上题了千古绝唱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首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表达了旧情难忘而又难言的忧伤情愫,她不久之后便郁郁而死。

想不到大诗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后,仍然把四十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埋在心底。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就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75岁)。然而他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二首:

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在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是陆游怀旧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81岁)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

墨痕独锁壁间尘。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