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佛理禅言的诗化表达

作者:   2015年08月20日 07:43  中国社会科学报    1016    收藏

佛教历来就有用文学形式宣传教义的传统。《高僧传》卷二中,记载了鸠摩罗什与僧叡的一段对话:“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由此可知,利用诗歌来表达歌颂赞叹本是古印度的传统。文中所提到的“偈颂”是一个利用梵汉对举方法创造出来的词,类似于中土之诗歌。“偈”原为梵语“偈陀”之简称,译为颂。梵汉双举名曰偈颂。偈颂在字数、句数上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通常以四句为一偈。又作伽陀、偈。意译为讽诵、讽颂、造颂、偈颂、孤起颂、不重颂偈,为佛教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

十二分教中还有类似于诗歌的祇夜,其意为诗歌、歌咏。旧译为重颂、重颂偈。新译为应颂。意思是指在经典前段以散文叙说之后,再以韵文附加于后者。因其内容与经文相同,故称重颂、重颂偈或应颂(与经文相应之颂)。祇夜和伽陀可通称为经偈。现在通常所说的偈颂是就广义而言,还包括僧人或文士创造的佛理诗颂、有韵法语、颂古、铭赞等诗偈。

相对于经偈而言,诗偈大多数在体式上更接近于中国传统诗歌,但其根本任务仍在于宣说佛理。不论经偈还是诗偈,都是一种阐扬哲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宗教格言,总体内容相当深奥抽象,不过其中亦有少量作品重在抒情言志,有着浓郁的文学情味。


偈颂不等同于诗歌

偈颂在翻译或写作上多采用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尤以五言、七言为多,或四句,或八句,与中土诗歌在体制上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祖庭事苑》“偈颂”条云:“云门所著偈颂,皆不立题目。或举扬宗旨,或激劝后昆,非同诗人俟题而后有作。”指出了偈颂与诗歌是不同的作品。从古代文人选诗情况来看,二者也是有严格分疆的,如方回《瀛奎律髓》专设“释梵”一类,但无一首偈颂选入。清人编《全唐诗》所收衲子诗基本不选偈颂,以为不入歌诗之流。近人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也基本拒收释子偈颂。从诗僧自身来看,他们也没有把偈与诗混在一起。如道潜《参寥子诗集》十二卷基本都是正统诗作;惠洪《石门文字禅》虽收偈颂,却单独编卷与前面的僧诗加以区分。

总体来说,诗歌则侧重于抒情,形象鲜明,落脚点在文字;偈颂侧重于弘扬佛法、阐述教义,落脚点在宗教。诗歌一般具有和内容相关的诗题;偈颂多径直标明某偈或某颂,不同于“俟题而作”的诗歌。诗歌较有文采,尤其是自初唐以后注重声律、对仗等文字方面的雕琢;偈颂以不立文字为宗,不重文采、声律等,多质朴俚俗,形式上较为自由。诗歌重在“词理意兴”并“专求意象”;偈颂意浅而露,忘情乏象。诗歌侧重于心灵的表达,重在抒情;偈颂偏于“举扬宗旨”、“激劝后昆”。


偈颂诗化倾向日趋显著

随着翻译者及释子文学修养的提高,偈颂逐渐出现诗化倾向。汉魏时期,佛经翻译中的经偈仅在齐言体式上与中国传统诗歌达成了一致,但早期经偈甚至连基本的押韵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平仄和对仗了,在音步上也不遵守诗歌以两字为一音步及“二一”形式的音节格式。即便是早期中土僧人所作的诗偈也不能合辙押韵,有一些能偶尔合韵的也殊无诗味。然而自唐代中期以来,偈颂诗化表现非常明显。

首先,偈颂在语言上愈来愈富于诗意。《景德传灯录》记载的唐代中后期,禅僧对学人“如何是佛教大意”、“如何是道”等本体问题的回答便是明证。这些答句多充满诗意与禅机,如“长空不碍白云飞”、“时有白云来闭户,更无风月四山流”、“白猿抱子归青幛,蜂蝶衔花绿蕊间”。

其次,偈颂在形式上逐渐格律化。如唐代诗僧寒山《重岩我卜居》:“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发展到宋代,已很难找到不押韵的诗偈了,一些颂古诗写得诗情袅袅。如雪窦禅师《送僧》:“红芍药边方舞蝶,碧梧桐里正啼莺。离亭不折依依柳,况有青山送又迎。”再如丹霞子淳的偈颂:“长江澄澈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此类诗歌在格律和意境上均属典型的七绝,即使是放在文人禅诗中也属佳品。


“偈颂体”影响诗歌写作方式

偈颂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文学向道情的渗入,反过来偈颂也影响到了诗歌的发展。

首先,偈颂影响中古以来白话诗派的产生。汉译佛经偈颂大规模以口语写作的形式出现。南北朝以来,傅大士、宝志用这种口语化的语言创作诗偈。至唐代,寒山、拾得等人也创作了大量白话诗偈,并形成了唐代白话诗派。

其次,偈颂影响文人“偈颂体”写作。很多文人受偈颂影响,留下了“偈颂体”作品。唐代最著名者当属白居易。他曾作《八渐偈》,是怀念凝公所作。白居易早年尝求心要于凝公,师赐其“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字。《八渐偈》即是自观至舍,发挥凝公之教的八首偈颂。其晚年又作《六赞偈》,分别是赞佛、赞法、赞僧、众生、忏悔、发愿等六偈。宋代王安石也曾染指“偈颂体”,曾作《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深得寒山诗偈精髓。苏轼也有八首“拟寒山”之作,其《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诗引云:“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最后,偈颂的写作方式影响诗歌的写作方式。据学者孙尚勇研究,译偈中存在大量的程式,主要有重复程式、句法程式、其他程式(数序、方位、概念程式)、平行式。这些程式对中古诗歌产生了一定影响。如陆机《百年歌十首》分别以“某某时”领起,很可能就受到译偈数序程式的影响。其前六首的末二句均为“清酒浆炙奈乐何,清酒浆炙奈乐何”,又兼用了译偈的重复程式。重复程式对中土诗歌影响最著名者当属韩愈《南山诗》。学者饶宗颐曾指出,《南山诗》连用“或”字三十余次,乃是脱胎于马鸣《佛所行赞》的写法。白居易诗歌中受译偈程式影响也比较明显,如《啄木曲》、《尝新酒忆晦叔》、《劝酒》皆采用了重复程式。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