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颖川
加入时间:2015-09-21
诗人简介

颖川,1991 年夏生于上海。曾获“光华诗歌奖”,“樱花诗歌奖”。有作品刊于《诗刊》、《星星》、《明周》(香港)、《当代诗》、《诗建设》、《野草》、《未名湖》等出版物。

粉丝
关注

种种道别

什么是我们联手毁掉的?

让我告诉你:
每一夜,每一个黄昏,每一种爱
都被我说成了死——这是怎样甜蜜的溃败啊
所以我知道,我梦见:那些鲜嫩的幽灵,悬浮着

 完美以至于色情
你,像先知在下坠
缓慢而迷人,沉溺于消逝的永恒

那从幽蓝的火焰中,向我们不断
袭来的,让我对你说:是更深的蓝
永世翻动的海;呼啸着,一浪一浪
昨日浅浅的呐喊
一种庞大的空无
转向它自身,轻轻传来金属折断的声音

什么把我们隔开,就让我与另一个你
结合;那在深渊上空熄灭的,也曾在黄昏尽头
闪耀过;什么把我们留在
同一片水中,就要用一模一样的蓝
来洗涤和淹没;你我联手毁掉的
也在未来荆棘的顶端旋转着相融
你已经不再有色泽,你已经不再有树,不再会沉溺
不再有风摇撼着暴雨,水滴穿破败的石头,不再坠落
我把我想说的说完就离开,不再有你的一半,消失在
你的另一半中
因为向内就等于向外
而疼痛也总有遗憾;因为二总能回到一,一
总能在浩淼的心上打开无数扇门
现在,让我邀请你——
无数的你,每一个你——走进去
去那骄傲的无人派对
交换钥匙、硬币和陀螺;在我们彼此的镜面中:新的语言
因沉沦而开启,熄灭的一切再次高升,爱情
重又断送了死亡。只有碎掉的
还在碎着,毁掉的仍就是毁掉。它们一个
连着另一个,如我心爱的天鹅成群赴死
白雪般极限


推荐语:

    颖川这首诗中充斥着大量的私人经验及细节。从诗的落款中,我们得知,它是一首怀人、寄人之作,所怀之人是“友人”,而所寄之人张枣,却稍微奇特一些:他是一位早已故去四年多(以落款时间计算)的当代诗人。于是,作者对友人的怀想,不惟建基于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私人情感,还关联到了对张枣作品所共有的阅读经验——张枣的作品,为这里提供了潜在文本和基础语境。

    张枣在《祖父》这首诗的末行说:“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他谈论的,似乎早已脱离了原本的题材而上升到了人类普遍经验的境地。张枣的密友柏桦后来接着这句话,在另一首诗里写道:“而告别是一门大学问,你知道的/需要一个人穷其一生来学习。”这大概就是颖川这首诗的标题的“出典”。道别之于友谊或爱情,是一种需要学习的事物,也是“联手毁掉”的共同生活,是“甜蜜的溃败”。诗人们其实是享受着这种充满挫败感的生活的,他们从中汲取了表达的养分,既纠缠于关系中的某种不可再得性,又自欺式地赋予了彼此充盈着激情的假象。这种沮丧中掺杂着弥合之欣悦、离别里放纵着重逢之期许的情绪,一直持续到诗的结尾,直到出现“白雪般极限”的天鹅那耀眼的毛羽。

    天鹅成群赴死,才是真正的“道别”。这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是最具有象征意味的道别——天鹅知音能鸣,而只在临终的时刻才作生命的哀歌;将死的天鹅必飞向海上,人们经常在航行中听见它们悲凉的丧曲,又目睹其中的一些,在曲终时葬身大海。(亚里士多德《动物志》)诗人从哲人那里取用了这个经典的文化象征,在“联手毁掉”的生活里沉溺,并谱就了一首新的知音之歌。 

(特邀点评:茱萸)


种种道别

什么是我们联手毁掉的?

让我告诉你:
每一夜,每一个黄昏,每一种爱
都被我说成了死——这是怎样甜蜜的溃败啊
所以我知道,我梦见:那些鲜嫩的幽灵,悬浮着

 完美以至于色情
你,像先知在下坠
缓慢而迷人,沉溺于消逝的永恒

那从幽蓝的火焰中,向我们不断
袭来的,让我对你说:是更深的蓝
永世翻动的海;呼啸着,一浪一浪
昨日浅浅的呐喊
一种庞大的空无
转向它自身,轻轻传来金属折断的声音

什么把我们隔开,就让我与另一个你
结合;那在深渊上空熄灭的,也曾在黄昏尽头
闪耀过;什么把我们留在
同一片水中,就要用一模一样的蓝
来洗涤和淹没;你我联手毁掉的
也在未来荆棘的顶端旋转着相融
你已经不再有色泽,你已经不再有树,不再会沉溺
不再有风摇撼着暴雨,水滴穿破败的石头,不再坠落
我把我想说的说完就离开,不再有你的一半,消失在
你的另一半中
因为向内就等于向外
而疼痛也总有遗憾;因为二总能回到一,一
总能在浩淼的心上打开无数扇门
现在,让我邀请你——
无数的你,每一个你——走进去
去那骄傲的无人派对
交换钥匙、硬币和陀螺;在我们彼此的镜面中:新的语言
因沉沦而开启,熄灭的一切再次高升,爱情
重又断送了死亡。只有碎掉的
还在碎着,毁掉的仍就是毁掉。它们一个
连着另一个,如我心爱的天鹅成群赴死
白雪般极限


推荐语:

    颖川这首诗中充斥着大量的私人经验及细节。从诗的落款中,我们得知,它是一首怀人、寄人之作,所怀之人是“友人”,而所寄之人张枣,却稍微奇特一些:他是一位早已故去四年多(以落款时间计算)的当代诗人。于是,作者对友人的怀想,不惟建基于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私人情感,还关联到了对张枣作品所共有的阅读经验——张枣的作品,为这里提供了潜在文本和基础语境。

    张枣在《祖父》这首诗的末行说:“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他谈论的,似乎早已脱离了原本的题材而上升到了人类普遍经验的境地。张枣的密友柏桦后来接着这句话,在另一首诗里写道:“而告别是一门大学问,你知道的/需要一个人穷其一生来学习。”这大概就是颖川这首诗的标题的“出典”。道别之于友谊或爱情,是一种需要学习的事物,也是“联手毁掉”的共同生活,是“甜蜜的溃败”。诗人们其实是享受着这种充满挫败感的生活的,他们从中汲取了表达的养分,既纠缠于关系中的某种不可再得性,又自欺式地赋予了彼此充盈着激情的假象。这种沮丧中掺杂着弥合之欣悦、离别里放纵着重逢之期许的情绪,一直持续到诗的结尾,直到出现“白雪般极限”的天鹅那耀眼的毛羽。

    天鹅成群赴死,才是真正的“道别”。这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是最具有象征意味的道别——天鹅知音能鸣,而只在临终的时刻才作生命的哀歌;将死的天鹅必飞向海上,人们经常在航行中听见它们悲凉的丧曲,又目睹其中的一些,在曲终时葬身大海。(亚里士多德《动物志》)诗人从哲人那里取用了这个经典的文化象征,在“联手毁掉”的生活里沉溺,并谱就了一首新的知音之歌。 

(特邀点评:茱萸)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