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蔌弦
加入时间:2015-09-29
诗人简介

.....................

粉丝
关注

昆明湖

没有了退路,游船停泊到湖心,

我们并坐在放映室,看粼粼的水面。

有些隐秘的尺规正在阴影里作图,

寻找落点,你颤抖的尾音开始含混。


公园的下午,膨胀着春装的男女,

而机械在薄暮中伸出发条,并不比

轻盈的腕表更快一些。我们学习

把长话修短,直到远山跳闸般暗去。


关于结局,都在你颈动脉边结晶,

如一粒食盐,以万分之一场雪飘坠。

廉价而温驯的,将概率挽留枝头,

或一阵风,破译波纹里金色的呼救。


2015-4-27


推荐语:


我已经预感到了,推荐这样的诗,将会面临读者诸君什么样的指责。按照惯常的思维,一首题为“昆明湖”的诗,要么即景抒情,要么游园惊梦,再不济也该发古之忧思,或者干脆文化得具体一点,谈谈王国维当年在此处的自沉事件。这首诗看上去什么都没做,至少,没按照一般人想的那样来做。对于一般人来说,文本之愉悦,语言游戏自带的光环,表达的更新,形式的探求,都不是需要被考虑的元素,而表面优雅自足、富有“语文性”的陈词滥调就足够治疗审美的贫瘠了。倘若读者诸君期待的是某种符合自己陈旧审美期待的“新”陈词滥调——对,陈词滥调往往会改头换面,以自以为“新”的面貌出现——的话,基本可以就此打住,不必往下看。诗(尤其是现代诗)这东西,本来也不是什么普罗读物。


第一节的前两行写游湖:船舱成为放映室,水面便自动化身为屏幕——修辞在不动声色中被激活,一旦对前者的强行喻指生效,后者只需要以本体出现,便自动有了喻体才能有的效果。后两行,这“阴影”既是湖上诸物投影于水面的暗影,亦可谓是在场景中交谈的“我们”内心的暗影;在尾音含混的瞬间,“我们”不仅是坐在船舱看着水面放映阴影画面的人,也成为了画面内的角色——这正是卞之琳在其名作《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中奠定的独属于新诗的典故。


第二节并没有将这场“湖心谈话”的场景切开,而是先调转镜头,扫描了湖心所在的整个大环境的情境:着春装的男女充盈于下午的公园,周遭的人群和湖心的“我们”共享一个相同的时空。接着,镜头切回到湖心谈话。诗人在此给出了一个极具悖反色彩的表达:长话短说(按理,这场对谈就应该提早结束),但谈话却持续到远山已暗,暮色已临。请注意“把长话修短”中的那个“修”字,这才是诗的秘密所在:长话短说,但“短说”的背后经历了无数斟酌、迟疑和修饰,吐露出的话语虽简洁,内心已千回百转。另外,从“机械”、“发条”、“腕表”到“跳闸”,这一组喻体的选择也暗含玄心——至少,这种具有金属质感和现代色彩的名词,使这次湖上谈话避免了一变而为某场古典的、抒情式游湖的可能。


在接下来的一节中,黄昏如期降临,而春温带来的汗水结晶于颈边,成为了一粒盐。将盐比拟为雪,早在《世说新语》的时代,就被视为某种修辞的俗套,但是在这里,“万分之一场雪”却给这个俗套赋予了新意,因为在一粒盐中已暗藏了一场雪的规模——这似乎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逆向表达,却多了一个动态的向度。这是谈话的结束,场景的终了,金色的斜晖铺排在水面上,汗滴坠落,似枝头亦有落叶坠落,而一阵风吹起了涟漪,这涟漪也带着落日的颜色。


诗随着第三节的结束戛然而止,定格在黄昏落日波光粼粼的水面。是的,这首诗要说的“内容”是如此简单,无非一场湖心谈话,以及暗藏其中的情绪:介于洒脱和绝望之间的进退失据(船开到湖心,“没有了退路”;但谈话直到诗的结尾,似乎也并无真正的了局)——它甚至连谈话的内容也没有给出,谈话双方的关系也在文本的显处被付之阙如,作者给出的只有氛围,零星的场景,以及修辞本身的特色。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它可能是晦涩的,甚至是不知所云的,它并不致力于告诉大家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并不真正抒发什么情感。就终极意义来说,故事是否完整是不重要的,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技艺(修辞)与情绪表达之间达成的共振,以及节奏上的自觉。


诗的第一、三两节,每一行的尾字皆以平、仄音交替出现,使得在声音上整体显得起伏有致。中间这节,则押了较宽的尾韵。整首诗的诗行相对整齐,表达也很节制,这种路数无疑属于现代诗中经典的“逃避抒情”的范式:感情在诗挖好的沟渠里,依照既定轨道流淌着,而没有漫溢在陈旧泛滥的表达上。


汉语新诗的百年之业,奠基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改良(或曰革命)浪潮。胡适等人截断众流,提出所谓“白话诗”,无非是求个“明白如话”,也无非是想让新诗体从旧式格律中挣脱出来获得表达的自由。但早期白话诗的表现力实在有限,不是失之于浅薄幼稚,便是失之于散漫松浮,这“自由”的代价可谓相当高昂,而诗与散文之间的界限也越发不明显。好在事在人为,新诗的基调和底色,倒是得到了奠定,再往后虽不断有建构新格律的尝试,然而自由体已为新诗之大宗,则是不争的事实。数十年来,无数新诗作者以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丰富了这样一种百年前尚显孱弱的诗体,也使得自由体诗成为了当代诗的主流。


但问题随之而来。相比于旧诗而言,新诗外在形式上的要求被强行取消了,或者说,一种能够通约的表达形式/美学样态消失了,这使得作者书写的难度(看似)得到了降低。然而,每一位尽量避免新的陈词滥调的作者,都必须考虑建构自己特殊的句法结构、用字方式、音韵节奏和表达体系,因为新诗的作者和读者,早已没有了古典诗歌强大的互文系统的支持,而新诗百年自身建构起的循环系统又没有足够的普及程度,也并未建立起大众意义上的文学共识。蔌弦这样的书写的意义在于,它正在丰富着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也在为作者自身独特的话语风格建构起合法性。当然,这种努力最终的评判,不是由评论界说了算,也不是由同时代的读者说了算(否则,最畅销的那些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交给漫长的时间,面对它执著而持久的拷问。   (茱萸)



昆明湖

没有了退路,游船停泊到湖心,

我们并坐在放映室,看粼粼的水面。

有些隐秘的尺规正在阴影里作图,

寻找落点,你颤抖的尾音开始含混。


公园的下午,膨胀着春装的男女,

而机械在薄暮中伸出发条,并不比

轻盈的腕表更快一些。我们学习

把长话修短,直到远山跳闸般暗去。


关于结局,都在你颈动脉边结晶,

如一粒食盐,以万分之一场雪飘坠。

廉价而温驯的,将概率挽留枝头,

或一阵风,破译波纹里金色的呼救。


2015-4-27


推荐语:


我已经预感到了,推荐这样的诗,将会面临读者诸君什么样的指责。按照惯常的思维,一首题为“昆明湖”的诗,要么即景抒情,要么游园惊梦,再不济也该发古之忧思,或者干脆文化得具体一点,谈谈王国维当年在此处的自沉事件。这首诗看上去什么都没做,至少,没按照一般人想的那样来做。对于一般人来说,文本之愉悦,语言游戏自带的光环,表达的更新,形式的探求,都不是需要被考虑的元素,而表面优雅自足、富有“语文性”的陈词滥调就足够治疗审美的贫瘠了。倘若读者诸君期待的是某种符合自己陈旧审美期待的“新”陈词滥调——对,陈词滥调往往会改头换面,以自以为“新”的面貌出现——的话,基本可以就此打住,不必往下看。诗(尤其是现代诗)这东西,本来也不是什么普罗读物。


第一节的前两行写游湖:船舱成为放映室,水面便自动化身为屏幕——修辞在不动声色中被激活,一旦对前者的强行喻指生效,后者只需要以本体出现,便自动有了喻体才能有的效果。后两行,这“阴影”既是湖上诸物投影于水面的暗影,亦可谓是在场景中交谈的“我们”内心的暗影;在尾音含混的瞬间,“我们”不仅是坐在船舱看着水面放映阴影画面的人,也成为了画面内的角色——这正是卞之琳在其名作《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中奠定的独属于新诗的典故。


第二节并没有将这场“湖心谈话”的场景切开,而是先调转镜头,扫描了湖心所在的整个大环境的情境:着春装的男女充盈于下午的公园,周遭的人群和湖心的“我们”共享一个相同的时空。接着,镜头切回到湖心谈话。诗人在此给出了一个极具悖反色彩的表达:长话短说(按理,这场对谈就应该提早结束),但谈话却持续到远山已暗,暮色已临。请注意“把长话修短”中的那个“修”字,这才是诗的秘密所在:长话短说,但“短说”的背后经历了无数斟酌、迟疑和修饰,吐露出的话语虽简洁,内心已千回百转。另外,从“机械”、“发条”、“腕表”到“跳闸”,这一组喻体的选择也暗含玄心——至少,这种具有金属质感和现代色彩的名词,使这次湖上谈话避免了一变而为某场古典的、抒情式游湖的可能。


在接下来的一节中,黄昏如期降临,而春温带来的汗水结晶于颈边,成为了一粒盐。将盐比拟为雪,早在《世说新语》的时代,就被视为某种修辞的俗套,但是在这里,“万分之一场雪”却给这个俗套赋予了新意,因为在一粒盐中已暗藏了一场雪的规模——这似乎是“撒盐空中差可拟”的逆向表达,却多了一个动态的向度。这是谈话的结束,场景的终了,金色的斜晖铺排在水面上,汗滴坠落,似枝头亦有落叶坠落,而一阵风吹起了涟漪,这涟漪也带着落日的颜色。


诗随着第三节的结束戛然而止,定格在黄昏落日波光粼粼的水面。是的,这首诗要说的“内容”是如此简单,无非一场湖心谈话,以及暗藏其中的情绪:介于洒脱和绝望之间的进退失据(船开到湖心,“没有了退路”;但谈话直到诗的结尾,似乎也并无真正的了局)——它甚至连谈话的内容也没有给出,谈话双方的关系也在文本的显处被付之阙如,作者给出的只有氛围,零星的场景,以及修辞本身的特色。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它可能是晦涩的,甚至是不知所云的,它并不致力于告诉大家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并不真正抒发什么情感。就终极意义来说,故事是否完整是不重要的,因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技艺(修辞)与情绪表达之间达成的共振,以及节奏上的自觉。


诗的第一、三两节,每一行的尾字皆以平、仄音交替出现,使得在声音上整体显得起伏有致。中间这节,则押了较宽的尾韵。整首诗的诗行相对整齐,表达也很节制,这种路数无疑属于现代诗中经典的“逃避抒情”的范式:感情在诗挖好的沟渠里,依照既定轨道流淌着,而没有漫溢在陈旧泛滥的表达上。


汉语新诗的百年之业,奠基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改良(或曰革命)浪潮。胡适等人截断众流,提出所谓“白话诗”,无非是求个“明白如话”,也无非是想让新诗体从旧式格律中挣脱出来获得表达的自由。但早期白话诗的表现力实在有限,不是失之于浅薄幼稚,便是失之于散漫松浮,这“自由”的代价可谓相当高昂,而诗与散文之间的界限也越发不明显。好在事在人为,新诗的基调和底色,倒是得到了奠定,再往后虽不断有建构新格律的尝试,然而自由体已为新诗之大宗,则是不争的事实。数十年来,无数新诗作者以自身的才华和能力,丰富了这样一种百年前尚显孱弱的诗体,也使得自由体诗成为了当代诗的主流。


但问题随之而来。相比于旧诗而言,新诗外在形式上的要求被强行取消了,或者说,一种能够通约的表达形式/美学样态消失了,这使得作者书写的难度(看似)得到了降低。然而,每一位尽量避免新的陈词滥调的作者,都必须考虑建构自己特殊的句法结构、用字方式、音韵节奏和表达体系,因为新诗的作者和读者,早已没有了古典诗歌强大的互文系统的支持,而新诗百年自身建构起的循环系统又没有足够的普及程度,也并未建立起大众意义上的文学共识。蔌弦这样的书写的意义在于,它正在丰富着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也在为作者自身独特的话语风格建构起合法性。当然,这种努力最终的评判,不是由评论界说了算,也不是由同时代的读者说了算(否则,最畅销的那些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交给漫长的时间,面对它执著而持久的拷问。   (茱萸)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