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更改文学大势

作者:胡传吉   2015年10月23日 07:25  北京日报    430    收藏

[摘要]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底层”文学的延伸,甚至与“报告文学”和左翼文学有隐秘的血缘关系。但为了避嫌,当下的纪实文学采用了非虚构(nonfiction)的表述方法。


非虚构写作更改文学大势


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消费同情”的隐忧

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以非虚构之力,斩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异议不断。也许人们认为,为作家的勇敢颁奖,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这似乎与文学无关,毕竟文学奖不是和平奖。但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真的跟文学无关吗?且存疑。先看异议。


大致的异辞无非有二端。酸葡萄心态忽略不计。


一端为反对意识形态支配并褒奖文学价值,这明显是中国式的创伤反应。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底层”文学的延伸,甚至与“报告文学”和左翼文学有隐秘的血缘关系。但为了避嫌,当下的纪实文学采用了非虚构(nonfiction)的表述方法,以将其纳入西式叙事话语体系内,对其内在的革命性和新型阶级趣味,避而不谈。这是害怕历史重演的本能反应。另一端则担心非虚构写作加速虚构文学的死亡,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的恐慌心态。美国从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担忧非虚构文学对虚构文学的冲击,而今,虽然小说尚未死亡,但读者对非虚构文学的阅读兴趣大过对虚构文学的阅读兴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深层原因,写作及阅读趣味的变化,恐怕跟悲观主义的盛行以及中产阶级的式微,直接有关。


异议后面,是隐忧。隐忧不无道理。非虚构写作的危险性在于,它非常善于辨认并挑选世俗意味上的苦难(亦即所谓的生存苦难),但稍有差池,文学便容易流于“立功”等功名事。本来是同情之事,如果受功名事诱惑,反会变成消费同情之事。对生存威胁最大的是贫困、饥荒、疾病、日常犯罪与战争等,从这里,挑选任何一种事实来书写,都会激起人道主义的义愤。阿列克谢耶维奇所选择的对象,苏联卫国战争(《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富汗战争(《锌皮娃娃兵》)、核灾难(《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等,无一不是人道主义框架下的“政治正确”。面临生存苦难,必须同情,这是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内压倒性的“政治正确”。但人道主义如果走向极端,就必然带有斗争性。没有多少人愿意看到,革命的发端,无一不带有人道主义色彩,但走向极端之后,人道无不转化为非人道。如果生存苦难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其它苦难及幸福快乐,迟早会成为革命的杀伐对象。人道主义确实高尚,但人道主义成为唯一的高尚,就有道德独裁的风险。拆除道德独裁的武装,对世俗道德规范提出抗辩,恰好是文学的追求目标之一。所以,人道主义与文学绝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文学的同情心与人道主义的同情心,是两回事。


克制才有尊严

异议从表面上来看,是出于对文学性的持守。但从道德哲学来看,上述异议,是出于恐惧心——对人道主义间接导致之罪恶及悲剧的恐惧。那不能言说的恐惧心。


勇敢是悖论,勇敢后面,必有牺牲的代价。人们会追问,非虚构文学之勇敢的背后,究竟牺牲了什么。


阿列克谢耶维奇究竟有没有牺牲文学性?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所谓文学性,除了独立的审美性之外,还应该算上思想性。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必有思想性乃至宗教意味。从文学审美性的角度来看,《锌皮娃娃兵》等作品的叙述手法是极其克制的。在生存苦难面前,过多的虚构、修饰,就是亵渎与再次伤害,克制恰好就是保住人的尊严的合适办法。阿列克谢耶维奇善于用极简之法捕捉极繁之事,对罪恶的辨析,有一剑封喉之快狠准,对苦难现场,虽有选择性记录,但在还原与忠实的层面,看得出作者做出了最大努力。在语言的道德及艺术层面,无可挑剔。没有对语言表意的精准认知,不可能有冲击人心的力量。事实本身真的能说话吗?史上多少大屠杀,淹没在光阴中——南京大屠杀,至今没有强悍而精准的语言呈现。没有语言的转换,事实本身未必真的能说话。让事实发声,需要复调的“语言”,纯粹虚构,恐怕难以周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个人独创性,就在于对事实进行了精准的语言转换。而关于思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有生和死的大命题,有普世性话题,这些,都是评论家们擅长总结的,无需我在这里饶舌。放下恐惧心,看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性”吧。


其实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能走多远、能登多高。过分强调虚构与非虚构的分野,是陈腐的文学评价观。表意或表音文字,本身就起步于想象,落笔即是想象在生成。所谓完全纪实,只是幻象。文学及其评价当有更大的视野。


到历史研究、新闻写作、虚构文学去不到的地方

当然,诸君又会抓住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题材不放。问:假如这世界没有了生存苦难与邪恶存在,那些以“苦难”为核心的非虚构文学,是不是就失去了写作的可持续性?这是乌托邦式人道主义的追问。答案是否定的。残酷的是,生存苦难与存在苦难一样,都是永恒的。约伯的呐喊,将永无休止。苦难永生,罪恶永存,这是存在的悖论、活着的命运。所以,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生存苦难的“文献文学”,当然有其存在的重大价值,它能去到历史研究、新闻写作、虚构文学去不到的地方。这一次颁奖,并不单单只是为勇敢颁奖。更何况,勇敢是人类极其稀缺的品质——比所谓的文学性稀缺多了,就算是为勇敢颁一次奖,又何妨?!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史,非虚构文学并非主流获奖者,颁一次两次,无须有“天要塌下来了”、“小说要死了”的浮夸反应。文学表达的多元化,是好事。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