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万寿有余墨:乾隆帝的处子诗

作者:董建中   2015年11月04日 07:32   中国经营报    1022    收藏

弘历他说过:“予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可知,他是康熙五十八年时开始读书,雍正二年学写文章,那学写诗相信不会在此之前。据此,我们可以有更准确的说法:此乃迄今为止见到的署名弘历的第一首诗,而它依然是一首代笔之作。


相传清朝时,某地方官为讨好皇帝,进献了刻有“万寿无疆”字样的墨。忽然朝廷里主管此事的衙门来了个人,开口就向他“借”五千两银子。这官员不明就里,但感觉肯定是自己出了什么岔子,只好硬着头皮请教。


来人说:“您那进贡的墨不错呀!上面镌的什么字啊!”官员回答说:“是吉祥字眼,祝皇上万寿无疆!”来人笑了笑接着问:“这墨是打算给皇上看的呢还是用的呢?”地方官被弄得莫明其妙,墨当然是拿来用的啊。来人又笑了笑说:“那好,这墨一旦磨去最下面一个字,恐怕对老兄不大方便吧?”


该地方官至此才如梦方醒,只有自认晦气,交出五千两银子赎回这批墨,另行改作。


岁半“神童”试啼声?


上面这个清宫“段子”,明清史专家顾诚先生在写于1979年的《谈“万寿无疆”》的文章里引用过,但他也记不清从什么书上看来的了。


有趣的是,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庆祝成立90周年,在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推出“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令人大饱眼福的精美展品里,还真的出现了一锭刻有“万寿无疆”字样的贡墨,乃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七年(1722年~1728年)任漕运总督的张大有所进。


这“万寿无疆”贡墨既然确凿存在, 表明顾诚先生引用的故事不一定实有其事。清代负责贡品呈览事宜的是太监,我猜测,很可能是清末民初人们仇视或曰“妖魔化”太监时编造的。


展品中有两组紫檀屏风,引起了我更大的兴趣。它们各高356厘米、长1128厘米,是故宫首次公开展出。根据相关图片及说明文字,可知是皇子与皇孙们祝康熙帝六旬的万寿诗屏风,敬献时间为“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六日”(1713年4月10日)。


我首先想到的是,屏风上题诗的皇孙中有没有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还真有,下面是署“臣弘历”所做的诗:


甲子调新历,萧韶引凤凰。衣冠瞻北极,玉帛贡遐方。

柏叶联阊阖,椒花绕建章。诒谋承祖训,拜舞乐陶唐。


诗本身并无特出之处,而我读后却兴奋异常。要如道,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到五十二年三月十六日,虚岁才三岁,实龄只有一岁半,这首诗肯定是弘历“生平第一诗”。同时显而易见,它必为代笔之作——由此我们也大概可以明白,弘历一生何以能做四万多首诗,独步古今了。


但细看两组诗屏, 发现这还不是弘历“幼作”隐藏的全部谜底。  


此诗屏非彼诗屏

康熙五十二年的六旬万寿盛典,是康熙帝在位60年期间规模最大的祝寿活动,后来出了《万寿盛典初集》详载此盛事。我以前翻过该书,特别留意到其中并没有提及弘历的名字,而现在故宫展出的万寿诗屏风,弘历不仅“屏”上有名,还题写了诗作,让人有些纳闷。


今年10月10日举行的“故宫博物院90年暨万寿盛典展”研讨会上,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的芮谦先生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涉及此诗屏(但他关注的重点不是诗),其中特别开列了诗屏上所有的康熙帝16名皇子与32名皇孙的生年,进而发现了问题:


皇三子胤祉的第十子弘晃,是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十日出生,第十一子弘易是五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出生;皇十六子胤禄的第二子弘普,是五十二年六月十九日出生。这都在康熙帝六旬万寿的正日,即三月十八日之后。


三位皇孙还没有出生就有诗作发表,这绝无可能。芮谦先生也看出来了,将这两组诗屏的进献时间定位于“康熙五十二年”不合常理。因此,他补充说:“屏风有可能在康熙五十四年制作或改作。”


诗屏为“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六日所进”一说,据我猜测,源于《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四的记载,表面看言之凿凿:


(三月)十六日,诸皇子、皇孙恭进庆祝万寿诗屏并庆祝品物;诸皇子福金、皇孙女、皇孙媳恭进庆祝万寿绣屏、衣服等物。


但是,进一步细读文本并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有若干疑点。


第一,《万寿盛典初集》中特别说明:“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万寿,普天同庆,皇子诚亲王胤祉等十三人,率皇孙弘升等二十六人,谨择吉日于万寿节前预祝遐龄,恭进万寿之觞。”明明写着皇子13人,皇孙26人。这与现存诗屏上的“皇子16人,皇孙32人”,数目不符。


第二,该书有卷次专门记载众人所献诗歌,以“皇子”为首,接下来是“大臣”“南书房诸臣”“词臣”等,并没有“皇孙”。要是皇孙献有诗歌,是绝不会略去不载的。


第三,皇子们“各为诗三首以献”,书中一一开列。而诗屏中皇子的诗每人只有一首,且与书中所列的内容完全不同。


至此,我以为,康熙五十二年六旬万寿盛典时,只有皇子们献诗屏,同时他们又携皇孙们进贡物品,后一点在上述书中有详尽记载,只是对此笼统混写,终致误导后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新展出的这两组诗屏,与康熙五十二年的盛典,并无关系。


上回说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庆祝成立90周年隆重推出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上,有两组据说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皇子皇孙们进献,为康熙帝六旬贺寿的万寿诗屏风,但经我考证,它们实际上与五十二年的那次盛典,并无关系。


既然此诗屏非彼诗屏,那么,它们到底作于何时呢?


同是“花甲”意不同

可行的考察办法,是从同一人的诗作比较上入手。以皇四子胤禛为例,先看《万寿盛典初集》中所载他的康熙五十二年万寿祝诗(三首选一):


紫禁春深丽景融,蓬莱仙仗五云中。瞻天有喜承颜近,祝圣无疆拜手同。

满献尧樽凝瑞露,和鸣舜乐应薰风。待看甲子周千忆,共指南山比寿崇。


再看现存诗屏上他写的诗:


历绵花甲周还始,气转鸿钧运更昌。舜日常明光八表,尧年正泰起三阳。

寿斯天地同悠久,恩重君亲庆永长。此时斑衣齐绕膝,行看千亿侍吾皇。


乍一看,两首诗中有周甲、甲子、寿等字眼,表达的意思似乎差不多,但细细琢磨一下,就感觉并不完全一样。特别是后一首的起句“历绵花甲周还始”,虽讲的是“花甲”,可又说“周还始”。是说再祝老人家再活六十年吗?可老人家是天子,是“万岁”啊,要说也应该是第一首末句“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行。


那诗屏上之作,到底写的什么?结合诗屏上其他皇子皇孙的诗句,就可以看明白:“万国朝元日,欣逢六十年。”“膺图六十载,旷代未曾逢。”“甲子重开日,天隆帝德时。”“纪年新甲子,垂统庆无疆。”“恭巳垂裳六十年。”说的都是“一甲子”“六十年”,而皇八子胤禩有句诗,写得更清楚不过了——“历重辛丑纪华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是辛丑年,这年正月初七日顺治帝去世,正月十九日康熙帝即位。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值辛丑年,康熙帝的统治已整整六十年,一个周甲。再回头看看前面所引的“弘历生平第一诗”,首句云“甲子调新历”,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现存诗屏上皇子皇孙们的诗作,是为庆祝康熙帝御极六十年而做,不是康熙五十二年时六旬万寿盛典的贺诗。展品说明文字所标注的“进献时间”,并不准确。


屏风背藏案中案

康熙五十九年年底,大臣们因第二年“皇上御极六十年、普天大庆,恭请行庆贺典礼”。然而康熙帝并不热心于此,后来也拒绝大臣上“尊号”等请求。当然,也并不是一点庆祝活动都没有。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六十年三月十三日,有各地方的一些老人前来,恭贺御极六十年大庆,并进土产等物。


康熙帝曾指出:正月初七日是顺治帝的忌辰,正月二月十一日是孝康章皇后(康熙帝生母)的忌辰,“朕何敢于正月初七、二月十一日以前行庆贺礼!”而后来的三月十八日万寿节当天,又“停止行礼、筵宴”——由以上种种线索可以初步推论,进献诗屏应是在康熙六十年二月十一日以后,三月十八日之前。


现存两组屏风背面,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彩绣“寿”字,多达一万个以上。这又表明,诗屏上康熙六十年三月皇子皇孙们所上贺诗,既是以庆祝康熙帝御极六十年为主,同时也有祝贺万寿的意思在,正如有的诗作所写:“蓂叶绕生日,祥开六十年。”从这个意义上看,故宫博物院将诗屏置于“普天同庆——清代万寿庆典展”之中,毫无问题。


如果我们对诗屏进献时间的判断能够成立,再来看看诗屏上的“弘历生平第一诗”,新的疑问又来了。


康熙六十年时,弘历已是虚岁十一,实龄九岁半的少年,而并非岁半婴孩,那还能肯定地说,屏风上那首诗,是他的“处子诗”吗?

弘历即位后,曾将自己当皇子时所做诗文编成《乐善堂全集》,“甲子调新历”一诗没有收入其中。但他说过:“予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可知,他是康熙五十八年时开始读书,雍正二年(1725年)学写文章,那学写诗相信不会在此之前。据此,我们可以有更准确的说法:此乃迄今为止见到的署名弘历的第一首诗,而它依然是一首代笔之作。


这两组诗屏的历史价值当然不止于此。《万寿盛典初集》一书中,只写了“雍亲王”“十四贝子”的字样,现在诗屏上有“胤禛”“胤祯”所献的诗,那绝对是第一手的实物资料,再一次证实了,相传更得康熙帝宠爱,有望承继大统的皇十四子,此时就是名唤“胤祯”。


“胤禛”与“胤祯”两个名字,在康熙六十年时留下来的宫廷实物上并存,也再一次无比清晰地表明:在关于继位之谜的长期争论中,声称雍亲王本不叫“胤禛”,而是在大位授受之际,将遗诏中的“胤祯”篡改为“胤禛”(这是很容易改动的),又进一步对外宣称自己叫“胤禛”的说法,是怎样的异想天开。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