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海美蓝
加入时间:2015-11-22
诗人简介

海美蓝,广东佛山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获年度诗人奖和文学奖,已出版个人诗歌集《海在近处》、《逆风前行》。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89112055

粉丝
关注

最后的桑基鱼塘

最后的桑基鱼塘


最后的桑基鱼塘
如裂开的锦缎。夕光之下迷人得
如同一半真实一半虚幻
铺展在山脚的西南面
原来迷人也有它忧伤的一面
而落日,尽显了场景的衬托

我们一直忽略存在的消失,也许
并不是文明而是蚕食文明
只有太阳不会忽略那些真实又必要的存在
照耀青山与河流的同时
在这片鱼米之乡
也以同样的光芒照耀
这些源于村庄的土地

幽默似乎有点黑色
设想一下,倘若
再步向更深层文明的话
桑基鱼塘的消失是应该讽刺文明还是讽刺人类

陈启沅:西征的太阳(组诗)

陈启沅:西征的太阳(组诗)

⊙海美蓝

怀揣一片桑叶

一片桑叶的重量
从童年开始启蒙
桑叶在,蚕吐出千丝万线
有风或无浪
尚未脱变前,蛹像个孩子
沉睡茧内

农耕,蚕养,教学
也可安于现世。二十岁前
对一颗蚕茧尚欠缺洞察与认知

多舛年代,想到浮生求存
趁西方工商产业先进之风
猎猎吹向南海大地
趁二十岁年少志高远
抖落身上故乡泥土
怀揣一片桑叶,从安南①起点
历南洋,涉足西方

注:①安南。现在的越南。


西征的太阳

十余年漂洋过海
囤积的不仅是金钱
蚕桑情结始终牵系赤子之心
折返故土,是为了还哺

倘若,不向西方学习和改良
就没有机器缫出之丝风行欧美
就没有带动起的就业繁荣一时
就没有愚昧时代新旧矛盾相触爆发

当1834年—1903年
拉下帷幕。历史终被定格,尘埃之下

想象过,从安南到西方,远征路上
信念有如太阳
照亮孤影和暗色动荡路途

想象过,暗室里,仍竭尽晚年余光
思考,编写。为世人留下财产
《蚕桑谱》、《理气塑源》、《陈启沅算学》

历史的真相,曾欲盖弥彰
如今,西征的太阳已落
东归后曾经照耀中华大地那束光芒
已成为图腾,烙上
“中国机器缫丝之父”的标记


承  传

动荡年代,若要保存建业成果
步伐仍如征战,走在辗转路途上
扼杀,并没有使满腔热血的头颅低下
扼杀,并没有使信念之火熄灭

折返,离去,终又归来
大半个世纪打拼
下一代承接,凝聚两代人的力量
信念如不灭之光
被点燃,照耀

一片桑叶积聚的情结
预言蛹的破茧打破千年禁锢
预言机器缫丝产业在南海大地
丝般绵长。随时代步伐,演变延伸
如薪火,承传
如图腾,飞跃


未说完的传奇

微扬起头,陈公半身铜像
正视着远方
他凛然的神情,令人肃穆,敬仰

若要沉钩时代尘封了的真相
须探究摆设当中的蒸汽缫丝机器,及
众多图册史料
一颗已经发黄的蚕茧
是最触目的线索

屏风华丽的描金图案
粘住来者目光
如同一个时代,它的光芒
辉煌彼时,闪耀到现在

“桑威荣梓里,蚕壮畜丝乡”①
陈公被概括的丰绩,高贴园门之上
昔日辉煌,竟折射出
蚕桑园内的宁静淡泊

掠过时光,光影之中
那个跌宕时代
那个西征取胜东归的孤影
至今,恍如一出未说完的传奇
震颤手中
捡拾起的一片桑叶

注:①桑威荣梓里,蚕壮畜丝乡。引用自陈启沅纪念馆内贴于蚕桑园门口的一副对联。


后记:陈启沅(1834年-1903年), 字芷馨,广东南海西樵简村人,我国近代爱国华侨、著名民族企业家。陈启沅20岁随兄到越南谋生经商,在这十余年期间,他游历了越南、秦国等多个国家地方,向在此经商办厂的欧洲人学习、考察机器缫丝技术。借鉴引入西方机器缫丝先进技术,1872年,陈启沅回国在家乡简村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经过传统改良结合机器先进技术缫出的丝年产近千担,因出丝精美而远销欧美。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和发展,标志着缫丝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缫丝工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丝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作为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的先驱者,中国机器缫丝之父,陈启沅无可质疑给时代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后记来自史籍、网络文档整理)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