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已共春花发:以文化自信重建“诗的国度”

作者:包岩   2016年04月22日 10:46  人民网    953    收藏

  2016年的春天,“诗词中国”微信平台上的“我有一壶酒”文化现象,孕育着令人激动的梦想。诗歌曾经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亦被称为“诗的国度”。但是,已经一段时期,我国绝大部分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诗歌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今天,我们应当树立的是面向未来的目标,那就是,在中国经济令世界瞩目的大背景下,亦唤起所有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完全可以重建一个诗的国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进入三四月份,中国大江南北的春花次第开放,万千美图早已刷遍了微信朋友圈。令人惊喜的是,伴随春花怒放的,还有全国人民喷薄而出的诗心。今年的春天,花开了,诗来了,久违的“春兴勃发、诗情并茂”的繁荣景象终又重现。


  镜象:诗词创作的“集体自觉”


  诗性勃发的一个重要例证是今年春天出现的“我有一壶酒”全民续诗高潮。


  今年2月,有网友在微博改编唐人韦应物的一句诗,发出“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征集下文的呼吁。“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立刻组织诗友在手机端参与续诗,众多公号转发互动,结果一周时间,阅读量即达到300万次,续诗达到3万余条。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我们知道,在当下的中国,诗词爱好者群体原本被认为纯属少数,没想到大众一旦被唤醒,稍加引导,就瞬间创造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花期春潮。全民写诗场面令人始料不及,有人高呼:“国人诗性未死!”这呼声,是人们重新发现自我的由衷喜悦。


  在众多网友续写的作品中,一署名“夜帝王NW”的诗友写道:“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因其大气、豪气和充满正能量的高尚情怀而受到了广泛赞誉。也有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民众续写的大量打油诗,那种热爱生活的意气风发,自由风趣,亦令人莞尔。


  不但大众个体参与诗词创作意识强烈,各路媒体也在最近三年开始自觉发起诗词交流活动。作为传统出版单位的中华书局自2012年开始发起“诗词中国”,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的特点举办传统诗词大赛及全民性诗词活动,覆盖人群过亿,参与人次达5000万之众,征集优秀诗作15万首。


  不断涌现的自媒体更是助推的好手。“诗词中国”手机客户端下载量达到1600万次,民间众创的诗词类自媒体如“为你读诗”、“长安诗社”、“诗词世界”、“诗词云”等都团结了一大批诗歌爱好者,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民间人士创办的“中华诗词论坛”,如今注册诗友20万人,每天的新贴量就达到3万条左右。诗友们不知疲倦地在这个精神家园里谈诗作赋,往来切磋。


  2016年清明节过后,中央电视台经过一年的策划筹备,在中央一套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播出后犹如一声春雷,在表现平淡的收视市场上一直遥遥领先,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在收视回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家庭是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或点评选手,或你争我赶参与互动答题,随着比赛的日趋激烈,观众参与热情也持续高涨。


  动因:进入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这样诗性勃发,诗意蓬勃的局面何以在当代出现呢?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人整体文化自信的集中反映。


  文化自信一方面是指主体自信,就是说,拥有这一文化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有着积极的心态,发自内心地认同、信任,并愿意践行传播。中国在经过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国际社会和人民大众普遍对中国模式予以肯定,显然,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是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之一。


  文化自信的另一方面是内容自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哲学思想、文学传统、历史经验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人和自然、人和未知世界的关系模式,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社会实践和人生哲学价值,给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提供了独特的选择。儒释道三家思想长期浸润中国文学,思想时刻转化为诗意,而中国文学则以诗歌等形式塑造和影响着普通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富含诗意。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诗歌,承载和传递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中国传统诗词的凝练文字、声律之美更代表着中国人对汉语言最精妙的应用。如今,读诗、写诗,又回到了大众生活当中,发挥了特有的言志抒情作用,成为了大众可以日常使用的表达方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当今时代的大喜之事。


  终上可见一斑,传统诗词的热潮今日重现,并非一时之现象,而是中华民族进入整体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之一。


  启示:以诗教人、成风化人的力量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古代祭神拜祖要唱诗,聚会饯行要写诗,游览观光要题诗,科举考试要考诗,谈恋爱更少不了互相赠诗。春秋时期,外交场合也要用到诗,“不学诗,无以言”。诗和百姓、官员、帝王的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正因如此,诗的创作与传播,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执政者对民众的重要教化方式之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以诗来教化民众,并通过民众创作那些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中,也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诗教”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就是起的意思,君子修身,当先学诗。孔门之“温柔敦厚”,原指研读好《诗》这部诗歌总集,可以博学,可以修身,可以践行,还可以让人对政治阙失进行讽谏怨刺的时候拿捏分寸,颂美褒扬的时候也要发自内心。也就是说,无论在语言的表达上还是性情的修炼上君子都应该做到温柔敦厚。后来,“温柔敦厚”的原则被广泛应用,对整个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诗歌的力量,使人温柔敦厚而不失之于愚,可以说是诗教的精髓。


  诗歌是人之性情的表达,感发的力量非常大,也最能打动人,好的作品常常于不知不觉中作用于人心,所以,中国传统向来重视诗教,要求诗能够“发乎情而止乎礼义”。诗教因其直接作用于人心,也能最有效地唤起当代人的“礼义廉耻”之心,化民成俗的功效自然十分显著。


  以诗化民,以德育人,温柔敦厚,这是传统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文化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信心:重建诗的国度、重塑诗的味道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个2016年的春天,人们对诗词所倾注的热情,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精神风貌的写照。在“我有一壶酒”文化事件的背后,孕育着令人激动的梦想,那就是人们对重建“诗的国度”出现了一种自信和自觉。


  诗歌曾经是中国文学的主流,无论是发源的时间、持续兴盛的长度,还是覆盖的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深度,都是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中国也因此被称为“诗的国度”。“诗的国度”是对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和提炼。在我们许多人经历了只有“眼前的苟且”,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金钱至上”以后,诗和远方开始走近心灵,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多数文学形式都是起源于民间,再经过文人的加工而最终成熟的。有人说,诗歌发展到今天,也已经走过了她的青涩与辉煌时期,似乎再无发展的可能,这仅仅是基于对这种文体的判断。以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对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来说,没有诗的提炼与晕染,那这个社会一定是如同工业机器般生硬而苍白地运转,既缺乏了美善,也缺乏了真情。


  重建诗的国度,是重新唤起民间诗性,是以我们先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智慧去帮助我们面对如今的世界与当下的人生,是希望我们以经济大国还要同时以文化大国之形象进入国际舞台,是希望以中国的特色延续历史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血脉。


  是的,我们的精神,还“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提升。但到时候了,我们要自信地提出:重建我们“诗的国度”。


  (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中版文化传播总经理)


责任编辑:孙竞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