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诗歌的力量能够让时空倒转”

作者:郭颖   2016年06月27日 00:31  青年报    579    收藏

复旦大学首届诗社成立大会,左六为许德民。受访者供图

说到抽象诗,许德民滔滔不绝。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摄

  复旦诗社,曾经是一代青年的精神支柱。


  身为复旦大学诗社的创始人兼首任社长,许德民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延续到了现在。


  近日在申报馆举行的“我们的八十年代”——诗酒嘉年华活动中,许德民再次现身,他的身份依然是诗人,不过,加了个“前缀”:抽象派诗人。


  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青年报记者面前的许德民,依然是1980年代那个“理想+现实+浪漫主义”的青年,因为他的心中,永远有诗和远方。


  “当时我被诗歌的力量所震撼,我从来没想到诗歌的感染力竟然会那么强烈,整个相辉堂几乎被学生的热情所撑破。这个场面距今已经30多年,而我似乎还在那晚的轨迹上前行。”


  1979年考进复旦大学时,许德民已经26岁了。


  “我曾是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入学,当时的学校是浙江冶金工业学校(如今的嘉兴学院),学的专业是工业会计,毕业后分配到九江806厂。1979年我参加高考时教育部规定只能报考对口的经济类专业。因此,尽管我的爱好是文学艺术,但是只能报考经济系。进入大学本来打算好好做经济学的信徒,但是,被高年级的学长通过\\\"海选\\\"拉进系赛诗队。”许德民回忆道。


  “那时,复旦大学校园里充斥着浓烈的诗歌文化。”而真正让许德民一举成名的,是那首《心灵的自白》。


  1980年12月9日,在相辉堂一年一度的复旦赛诗会上,许德民创作的朗诵诗《心灵的自白》代表经济系参赛获创作奖第一名。朗诵全长7分钟,其间“如雷般的掌声”响了20多次,最长的一次竟有3分钟。


  “当时我坐在台下,浑身发麻、发抖,我被诗歌的力量所震撼,我从来没想到诗歌的感染力竟然会那么强烈,那么激动人心。走道站满了人,窗台上也爬满了人,整个相辉堂几乎被学生的热情所撑破。那晚相辉堂里狂风暴雨般的气氛,被人称为空前绝后。”许德民说,从那一刻开始,他注定与诗相伴一生。“这个场面距今已经30多年,而我似乎还在那晚的轨迹上前行。”


  因诗成名后的许德民,开始参加复旦学生会主席竞选,并如愿当选副主席,负责社团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成立复旦诗社的念头开始产生。“我开始物色诗歌爱好者和成名的诗人,当时复旦大学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已经在诗坛小有名气。”


  1981年5月27日校庆日那天,许德民和周伟林、韩云以及中文、哲学系总共近10个同学,成立了首届复旦诗社,许德民出任第一任社长。


  “历任社长涵盖了文科、理科,覆盖了中文、社会、历史、经济等各个院系。一个人写诗的能力,与他的专业背景没有关系。”“只有诗歌的力量能够让时空倒转,让诗情回流。”


  “复旦诗社是中国新时期大学中最早的校级学生诗社。诗刊《诗耕地》也在同时创刊。”许德民告诉青年报记者,那时诗社的工作就是组织赛诗会,招收会员,帮会员投稿,请杂志社老师来给会员讲课等,那时,诗社还颁了两个诗歌奖项:青春奖和屈原奖……这一切在许德民看来是“十分琐碎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复旦诗社的第一本诗歌合集《海星星》是1983年12月出版发行的。几经再版,共发行将近8万册。这本诗集也是中国新时期最早的大学生诗歌合集,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几乎都曾拥有或读过这本诗集。


  那时,复旦诗社有一首出名的诗《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那个年代,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文化存在,没有自由恋爱,于是,青年人对爱的渴望,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许德民认为,大学生诗歌也就是学院派诗歌。大学生诗歌的特征是青春而有活力,激情而有理想,自我而有天下,和朦胧诗相比,大学生诗歌更明亮、更生活、更自我、更纯粹。“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几乎席卷每个当年的文学青年。”


  复旦诗社历经35年,有42任社长。“历任社长涵盖了文科、理科,覆盖了中文、社会、历史、经济等各个院系。开始是每学年一任,后来每学期一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许德民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每一任社长和副社长的名字,其中,第5任社长还是数学系的,“一个人写诗的能力,与他的专业背景没有关系。”


  复旦诗社始终是一个学生自发社团而无官方背景,传承、活跃至今,这在中国当下大学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那是因为诗神永远年轻,永远有魅力吸引青年人,而复旦学生有\\\"自由而无用\\\"的传统,他们崇尚精神境界,注重灵魂塑造。”许德民介绍说,复旦诗社80年代曾涌现了至今还有影响力或活跃在诗坛的孙晓刚、张真、杨小滨·法镭、陈先发、施茂盛、韓国强、韩博等。而最近十年肖水、洛盏等一批优秀的青年诗人脱颖而出。


  复旦诗社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十年辉煌、90年代的持续与坚守,21世纪再创新高,进入到新的蓬勃辉煌时期。这个时期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社会诗歌环境要差很多,因此,复旦诗社的象征意义尤其难得。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许德民召集历届复旦诗社校友一起为校庆承办了一个诗歌节,主编了16本《复旦诗派诗歌系列》,设计制作了一座名为“复旦诗魂”的铜雕,放置在校园作为百年复旦的献礼。


  “当时我们还举办了一个复旦诗派诗歌朗诵会。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要将25年来的所有的复旦校园诗人一个不漏地找到,几乎就是在大海里捞针。”但是,当25年历届“复旦诗社”的诗友的诗稿通过邮件像雪片般发来时,许德民感到十分温暖:“只有诗歌的力量能够让时空倒转,让诗情回流。”


  “我有个朋友,是个博士,他太太是个硕士,他们说看不懂我的诗,但是他们读中学的女儿,说看得懂我的诗。”“抽象诗无论能不能得到认可,它都已经存在,是文坛不可回避的一个流派。”


  许德民把自己的职业定义为艺术家,他还是书法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股民。其中,重要的一个标签是:抽象艺术理论家。


  许德民坦言,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风格大变,他的诗歌已经很难在核心诗刊上发表,编辑、读者说“看不懂”。他由此转向了抽象派艺术的研究,从抽象画一直到开创了抽象诗。今年,是许德民从事抽象艺术30周年。


  什么叫抽象诗?让我们先看一首许德民最近的抽象诗《唐李代白》的片断:鸟云看游,野渊临流,离怨尽书,伤知送柳,肠添泪断,语枯心空,雪裸摇白,骄直一红……“我有个朋友,是个博士,他太太是个硕士,他们说看不懂我的诗,但是他们读中学的女儿,说看得懂我的诗。”许德民认为,神曲《忐忑》的歌词,就有点抽象诗的味道。


  许德民说,上世纪80年代写诗,他只是“随波逐流”,而如今,他是“自成一派”。“抽象诗无论能不能得到认可,它都已经存在,是文坛不可回避的一个流派。”


  2013年,许德民的《抽象诗》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抽象诗集,开创了中国抽象文学。


  “我回复旦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抽象艺术审美与创造》这门公共课,一共开了七个学期。学生们评价说,这门课开拓了他们的审美视线。最重要的是改变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于抽象艺术文化的传播,许德民永远都在路上。


责任编辑:孙竞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