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炼:诗人独创性的活力 才能让传统生长

作者:高慧斌 许维萍   2016年08月25日 17:05  辽宁日报    583    收藏

   观点1
  20世纪中国人最轻率之举莫过于摒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认为能凭空移植一个别人的传统……可惜痛苦的现代转型没有捷径

  观点2
  20世纪中国的诗歌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犹如真空瓶里培育的植物:一没有语言,二没有传统,三没有诗

  观点3
  中文的意义正在于它不得不在自身之内进行现代转型。这已被中文构成的独特性质注定了……这些中文之内的深层因素,既是制约又是可能,让我们写作中的“还乡”与“出走”双向同一

  观点4
  诗的深度其实与“说出”或“阐述出”什么关系不大,却全在于诗作构成本身“呈现出”了什么——犹如一个汉字的启示远远超出它的“含义”

  观点5
  时至今日,无论当代中文诗做出多大努力,它被真正接受的可能都微乎其微。因为当今世界,“多元”与“交流”的含义非常明确,即后现代欧美强势文化对“他者”的需求

  观点6
  当下诗人的枯竭,以没完没了复制自己为最可怕


  1

  当代中文诗一开始就面临绝境


  当代中文诗的先天困境就是中国文化的困境。它根源于过去和现在之间涉及一切层次的文化断裂。这“伤口”在历史课本中早有记录……

  本报“重读新诗系列策划”开篇刊发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专访,他认为,中国新诗在草创时就已埋下隐患,胡适等新文化运动先驱提倡的白话诗,由于诗文不分极大地伤害了中国新诗。著名诗人郑敏认为,语言的断流必然导致今天汉语诗歌的断流,而零度写作白话诗使作家养成了双重分裂的文学人格。关于今天新诗存在的问题,著名文学评论家唐晓渡认为,这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有些问题多年前就已经存在,问题的解决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在著名诗人杨炼看来,当代中文诗的先天困境就是中国文化的困境。它根源于过去和现在之间涉及一切层次的文化断裂。这“伤口”在历史课本中早有记录。
  依然是长发披肩,依然是面容俊朗,依然是目光深邃举止洒脱,看着杨炼从德国柏林发来的几张近照,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杨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照片进行对比,顿感岁月对诗人的垂青。
  诗人杨炼的名字早已和中国诗歌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他身在中国还是定居海外,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一直活跃于中外诗歌现场,对于本报开设的“重读新诗系列策划”,现定居德国柏林的杨炼一直关注并给予了热情支持,一段时间以来,记者不时与杨炼在微信和QQ 上交流。这位一直漂泊在外的诗人,针对本报“重读新诗系列策划”谈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他对中国新诗的看法。
  提起中国新诗初创时期就存在的不足,杨炼说,20世纪中国人最轻率之举莫过于摒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认为能凭空移植一个别人的传统。激进等于盲目,画一张蓝图固然容易,可惜痛苦的现代转型没有捷径。用不了多久看不见的筛选就完成了。我们如此热衷于追逐真理的时尚,舌头纠缠在越来越长的名词里,越来越不知所措,到头来已忘了如何去朴素感觉和按常识行事。语言中的暴力更彻底:“文言文”连同赋、骈、绝、律,一举被反形式的粗俗的“白话”所代替。由此,当代中文诗一开始就面临绝境:不仅是外在条件的贫瘠,更有内部人为的空白——切断文化传承的有机联系。
  “20世纪中国的诗歌写作,在某种意义上犹如真空瓶里培育的植物:一没有语言,只剩大白话加一堆冷僻枯燥的翻译词。二没有传统,除了一个关于‘过去’的错觉。事实是,遗产即使有,我们继承它的能力也失去了。三没有诗,即诗的历史感和形式感所包含的评价标准。古诗中的过去和译文中的西方同样遥远”。杨炼告诉记者,我们的可悲在于不得不发明自己的血缘,持续一个毫无依托、既疲倦又看不到尽头的“发明运动”:有“自由”却无“诗”的自由诗也好,规定“顿”或“音步”的新格律体也好,无望的是每首诗的形式都只是“个别的”,关于它们的谈论也无非自说自话。当每个人都是先知、每首诗都自命不凡,那是一个多么狂妄而可怜的世界!

  2
  传统既是当代中文诗的悲哀,
  又是它的兴奋点


  一个诗人的独创性和那个曾被我们疏远的传统,将迂回地重建一种联系。独创性远远大于“风格”一词,它指的应当是诗人基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去创造形式的能力

  联系到当下的诗歌创作现实及自身30多年的创作经验,杨炼不无感慨:“写诗是一项悲哀的事业,每一次创作欲望越强烈,失败的预感就越肯定;诗意的萌发越精妙,语言的粗疏也越触目。‘完成’的喜悦如此短暂,诗,越写越困惑。”这种写作上的困惑,早在1999年末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两卷本的《杨炼作品1982-1997》时,杨炼就表达过。而这样的困惑与焦虑,又岂止是杨炼一个人的。
  据了解,这部作品是杨炼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为此他还写了一篇题为《诗,自我怀疑的形式》的文章,表达他的文化焦虑。“我不得不目睹:当代中文诗的先天不足,怎样在后天的畸形发育中加深; 以及这双重困境中个人突围的近乎不可能”。
  杨炼看重古汉语作为书面语言的传统,他认为正是书面语的相对稳定形态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因而杨炼写诗拒绝使用“大白话”。他曾经强调“诗的自觉”,那底蕴正是诗人持续的自我怀疑。作者对自己的诘问,经由作品显形,即使遮掉写作日期,那内在的递进也该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这或许只是奢望,让现实与语言的互相启示、中文性理解深度与诗作形式思考的互相激发、传统重构与个人独创性的互相引导,贯穿他的写作。
  当“后现代”流通而提及“深度”,是否不合时宜?对此杨炼表示,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如果离开这个深度写作要求,所谓当代中文诗无异于自欺欺人。“我们的问题是,没有充分发展的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何来多元文化?诗得把自己放弃到什么程度,才能无障碍地在不同语言之间交流?中文的意义正在于它不得不在自身之内进行现代转型。这已被中文构成的独特性质注定了——哪种外来影响没经过中文性的折射、甚至反射——我指的是汉字的空间性、汉语语法的抽象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独特思维和表现方式。这些中文之内的深层因素,既是制约又是可能,让我们写作中的‘还乡’与‘出走’双向同一”。在杨炼看来,诗的深度其实与“说出”或“阐述出”什么关系不大,却全在于诗作构成本身“呈现出”了什么——犹如一个汉字的启示远远超出它的“含义”。
  杨炼认为,一个诗人的独创性和那个曾被我们疏远的传统,将迂回地重建一种联系。独创性远远大于“风格”一词,它指的应当是诗人基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去创造形式的能力。因而,它不是平面的、仅仅随时间延伸的,如有些诗人虽然变换题材,但因写作方式的雷同,完成的却是同首“诗”。形式的滑动表明内容的匮乏。相反,节奏的改变、句式的转换、结构的不同,都包含着新的姿势和语气,这要求诗人整体的再生。深度派生难度,而难度也激发深度。诗人独创性的活力,才能让传统生长。杨炼说传统既是当代中文诗的悲哀,又是它的兴奋点:它甩掉我们伸出的寻求依托的双手,却反过来依托着我们。

  3
  当代中文诗被真正接受的可能微乎其微


  回避这种困境有两种办法:一是刻意投其所好,按订货单批量生产作品……二是反正无人理睬,何妨闭守国内自吹自擂。但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导致作品的薄弱。这就是贫困的文学

  杨炼甚至断言,时至今日,无论当代中文诗做出多大努力,它被真正接受的可能都微乎其微。因为当今世界,“多元”与“交流”的含义非常明确,即后现代欧美强势文化对“他者”的需求。“他者”,在这儿是参考性的、有限的,时常是一种异国情调的装饰。因此,只要国际诗歌节上有几张中国脸,出版物中印几行方块字,话题中点缀着五千年文化,伦敦和纽约的文化超级市场就满足了。至于中文诗人真正的思考,尤其那些以“开拓”语言本身为目标的诗并没有谁关心。因为深刻的交流不了,肤浅的四处泛滥。
  让杨炼忧虑或甚感麻烦的是,我们是否充分意识到了这种困境?杨炼提出回避这种困境有两种办法:一是刻意投其所好,按订货单批量生产作品,他称为“身份游戏”,以群体标签确保商业价值。二是反正无人理睬,何妨闭守国内自吹自擂。但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导致作品的薄弱。这就是贫困的文学。杨炼将这种贫困的文学概括为“大题材,小形式”:一望可知的“中国”,加瞄准市场品位的语言处理。贫困,在于放弃人和诗的自我价值。
  在杨炼看来,当下诗人的枯竭,以没完没了复制自己为最可怕。他说,意象曾经是诗歌技巧之一,由于起源于大诗人庞德对汉字和中文诗的创造性阐释,一经“发明”,也就成了许多中文诗人的毕生追求,甚至成了在国际诗坛招摇过市的不二法门。但庞德短诗《地铁站》的小小实验、超现实主义技巧性(也可以沦为装饰性)的自由联想,别人早已玩过,再没完没了进行哪怕让人眼花缭乱的意象四则运算,真能掩饰事实上的无话可说?一句话,“意象”如果不和它们实际指向的深“意”相关,则很可能就是空洞的同义词。很有见地的诗歌批评家江弱水说过:玩意象“晦涩得太简单”,真可谓一语中的!阅读若不“过度阐释”就无意义的诗,几乎能看见字典的碎片被倒在一片空白上。那只能让空白更加醒目:看不懂还好,偶尔几个清晰些的句子,泄露出的却是加倍令人失望的平庸。残余的青春期伤感、概念化的语言思考……经过意象的彩色塑料箅子并没添加什么。但年龄应带来的成熟呢?中国现实蕴含的深度呢?诗呢?
  “没完没了的造型式的宣泄‘痛苦’,是当代中文诗另一个著名商标”。从此,你再怎么歇斯底里、翻来覆去地鞣制一张言辞的皮革,也没人敢表示异议。杨炼说他不怀疑若干作者的真诚,有些诗也确是杰作,但重复得太久,痛苦也会贬值。谁能对一座愁眉苦脸的石雕永保同情?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