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易安
加入时间:2016-11-29
诗人简介

易安,本名易建东,曾用笔名东篱、江南子,1973年秋天出生于湖南冷水江市一个叫社学里的村庄,现居长沙。16岁发表处女作至今,诗歌300余首散见于《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歌报》《诗潮》《诗歌月刊》《绿风》《诗建设》《散文诗》《通俗歌曲》《青年歌声》《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21世纪的中国诗歌》《湖南六诗人集》《回归》等期刊及选本。著有诗集《因为爱你》《社学里的白天和夜晚》《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三部。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歌学会理事。

粉丝
关注

对一条河的回忆


 
 
一个人走在河堤
  
 
有时正午,有时黄昏
一个人看着河水  向下流淌
那些墨绿的水草
也从西往东蔓延
 
有时炎热,有时凉风习习
空气中布满鱼腥、农药
和小动物腐烂的气息
有时蜂群,追逐着花香而至
 
 
偶尔遥望,源头的山影
或者远眺,河流的终点
我眼底始终漾动着宁静、祥和
而又异样的神采
 
有时坐下,感觉河堤上的草皮
蛇一样在涌动
有时躺倒  发现
天好高远,云好干净
 
 
1997年的一次乡间晨跑
  
 
有时候是一只鸟来叫我
有时候是一阵风,拧响桌上的
闹钟,让我惺忪的睡意透出几分
恼怒。但它们很快
从这里跑开,我追出去时
已看不见它们
  
穿过马路
老街、斑驳的石桥
拐上草色青青的河堤
这时候,我看到鸟群
它们就在我旁边的稻田上面
升起和落下
但我找不出,先前消失的那只
迎面扑来的风,也很快
绕到我的背后
   
在河堤拐弯的地方
一个早起上学的少年,踏着
枕木唱起了歌谣
   
他提醒我
必须在火车到来之前
赶到河对岸去
 
 
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很多个夜晚
我喜欢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喜欢站在桥上
俯身去看下面的流水
如果是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
就可以看见鱼   仍然在水底游动
看见水底的丝草   还是白天的样子
有时还可以看到
结伴躲到石拱桥下
沐浴的女同学
她们和月光一样皎洁
 
如果是一个漆黑的夜晚
就什么也看不见
但我仍旧会去往河边
站在从前的地方
习惯地往下看
使劲地往下看
一直看到水底的
石头里去
头顶突然涌上
一种无边的恐惧
 
 
永红石桥
 
 
小时候,我喜欢去永红石桥
喜欢伏在它两边的青石栏上
俯身去看清澈的河水
 
水中也有石头,但没有
桥上的规则,也没有桥上的安分
它们似乎排着队,要赶往上游
 
河道并不宽,也不窄
河堤两边  是一大片平整的稻田
是屋,是树,是连绵无语的青山
 
从任一头踏上  永红石桥
都必须经过,一个向上的斜坡
必须小心,细沙的溜滑
 
九岁,深秋  在夕阳下回家
我曾经在北边的斜坡,滑倒
幼小肩上的红薯  滚了一地
 
可我一点也不怨恨  因为冬天下雪
以后,这面斜坡
就成了我们的溜冰场
 
那时桥面上  挤满了
我们这些躲避炉火的孩子
一个个争先恐后  要从桥的两头滑下去
 
有一次是我  因为太逞强  滑的太急
一不小心冲进了河里。站在河边
嘴唇冻得铁青的我  在寒风中不敢回家
 
水中也有一座桥
但那是在夏天
有月亮的夜晚,桥南桥北的乡亲
 
陆陆续续坐到桥东桥西的栏杆上
俯瞰到下面的水底
也有一座桥在不停晃荡
 
那时摇晃的,还有桥面上的风
母亲清亮的山歌,桥下婶婶们的身子
老人的蒲扇,在月光下不停挥动
 
 
对岸

 
父亲和母亲仍在对岸
摔打着稻子
收藏一个冬春的谷箩,走下阁楼
在河堤上排开了四担
 
它们就要跨过河去,就要
借助去年的一根青竹
跃上父亲和母亲弯曲的背脊
轮换彼此的重量
 
太阳不会晒痛我
虽然七月的正午没有一丝风
我感觉到河堤上的石头不是太热
我的小屁股,偶然充当了它的庇护者
 
九月过后,我就年满六岁
离父亲的肩膀,又近去一块白溪豆腐
让后山的竹子兄弟
越来越想喊我的名字
 
现在,父亲和母亲,仍在对岸忙碌
仍然没有发觉坐在河这边的我
怂勇着黄毛,暂时停止吠叫
关心河那边的农事
 
他们还需要,往返一趟路程
从那边堤下的水田,到这边临街的老木房
他们必须穿过,龙溪中游的一座石桥
才能把剩下的两担新谷,挑回家中
 
 
他们一起来到了河边
  
 
走在最前面的是扁谷子
随后是马记,再后面
是四亚禾和天平仔几个人
他们沿着稻田中的水渠
走过来。七月,正午
他们赤脚踩在发光的青石板上
似乎一点也没有感到滚烫
 
我早已来到河边。正蹲在
浅水湾的一块巨石上
不时用左手   舀上清水
洒在脚下的石头上
右手伸出   一根细长的竹枝
眺望平缓的河面
 
他们突然一齐站在河堤上
叫我。我回头,要仰视
才能看见他们黝黑的脸庞
怎么不叫上我呢?有人问
猪肠子一样   弯曲的老街
一个少年放下饭碗
持竿去往河边的消息
传的好快
 
我用食指轻抵嘴唇
又指向麦杆浮荡的河心
他们立刻变得  安静。
一个个蹲到 
我下游不远处的草滩
齐刷刷伸出手中的竹竿
 
时光开始进入下午
但太阳,依旧很炙热
空旷的河堤上,两边都只有
偶尔吹过的微风
在打碗花、狗尾巴等杂草的簇拥下
间或闻到一点牛屎的气味
 
没有一个女孩敢在夜晚
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但下午三点,显然可以
当小兰   提着篮子
出现在对面的石头上
我们一齐试了试   手中的钓竿
想突然提起   一尾蹦跳的惊喜
让小兰的呼叫
打破这个下午的沉寂
 
但小兰的呼叫
一直没有打破这个下午的沉寂
因为河水的流动,我们的脸
无一例外偏向了下游
 
       
河边的打铁铺
 
 
火铺内的锻打渐渐激越
可以想像
铁在不断变薄、弯曲
木头在期待和它相遇
一大早
父亲交给我一把旧锄,几块废铁
 
河边上那棵大柳树
正费力向河心伸去
水面,比四个月前
已浅去许多,其中一部分
被上游不远处一个水泥坝,挡住
向堤那边的稻田,小心流去
 
把东西扔给铁匠,他要我先等上
十来分钟。有两个人已提前来到
墙角下聊天。而对我的到来
似乎无所察觉。我不得不
先躲到旁边那圈树荫里去
 
但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一个女人
正从对面的沙石和草滩中
走过来,下水后,走到河心
她按了按,微微隆起的腹部
有几分担心,青苔上的湿滑
 
她最后将目光投向她的,对岸
脸上的红润,告诉人们新婚不久
但比我肯定大上几岁。当我把她
从河中拽过来时,这时越来越多
朝打铁铺赶来的人,没有太多
注意到我们的接触
   
其实我比她大上几岁,又有什么呢
(帮助一个怀孕的女人过河)
   
一个小时后我终于取走我的,新锄
提在手中对它的改变,
充满惊奇。一路上我仍然在
想着那个笨重的火炉。我想它和那个
孕妇温暖的子宫,应该没有什么两样

   
懒河蚌 
 

一个夏日的黄昏父亲从电厂回来
交给我一块又凉又硬的石头
他说这是从废弃的矿渣中拣出来的
我仔细查看,原来是三只河蚌
 
三只河蚌表面,有着很好的纹络
远古的泥沙  粘结在它们中间
我走上楼去,在我的书房
用它正好可以压住被风吹起的书页
 
但我忍不住,又拿起它
放到窗外射进来的夕光下去看
希望可以透视到里面
是些什么,但什么也没有看见
 
只是石头。我又重新
将它压上书页。后来在一个月夜
我发现它们的壳,闪着湿亮的光
分明是:三只睡过头的懒河蚌 
 
 

对一条河的回忆


 
 
一个人走在河堤
  
 
有时正午,有时黄昏
一个人看着河水  向下流淌
那些墨绿的水草
也从西往东蔓延
 
有时炎热,有时凉风习习
空气中布满鱼腥、农药
和小动物腐烂的气息
有时蜂群,追逐着花香而至
 
 
偶尔遥望,源头的山影
或者远眺,河流的终点
我眼底始终漾动着宁静、祥和
而又异样的神采
 
有时坐下,感觉河堤上的草皮
蛇一样在涌动
有时躺倒  发现
天好高远,云好干净
 
 
1997年的一次乡间晨跑
  
 
有时候是一只鸟来叫我
有时候是一阵风,拧响桌上的
闹钟,让我惺忪的睡意透出几分
恼怒。但它们很快
从这里跑开,我追出去时
已看不见它们
  
穿过马路
老街、斑驳的石桥
拐上草色青青的河堤
这时候,我看到鸟群
它们就在我旁边的稻田上面
升起和落下
但我找不出,先前消失的那只
迎面扑来的风,也很快
绕到我的背后
   
在河堤拐弯的地方
一个早起上学的少年,踏着
枕木唱起了歌谣
   
他提醒我
必须在火车到来之前
赶到河对岸去
 
 
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很多个夜晚
我喜欢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喜欢站在桥上
俯身去看下面的流水
如果是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
就可以看见鱼   仍然在水底游动
看见水底的丝草   还是白天的样子
有时还可以看到
结伴躲到石拱桥下
沐浴的女同学
她们和月光一样皎洁
 
如果是一个漆黑的夜晚
就什么也看不见
但我仍旧会去往河边
站在从前的地方
习惯地往下看
使劲地往下看
一直看到水底的
石头里去
头顶突然涌上
一种无边的恐惧
 
 
永红石桥
 
 
小时候,我喜欢去永红石桥
喜欢伏在它两边的青石栏上
俯身去看清澈的河水
 
水中也有石头,但没有
桥上的规则,也没有桥上的安分
它们似乎排着队,要赶往上游
 
河道并不宽,也不窄
河堤两边  是一大片平整的稻田
是屋,是树,是连绵无语的青山
 
从任一头踏上  永红石桥
都必须经过,一个向上的斜坡
必须小心,细沙的溜滑
 
九岁,深秋  在夕阳下回家
我曾经在北边的斜坡,滑倒
幼小肩上的红薯  滚了一地
 
可我一点也不怨恨  因为冬天下雪
以后,这面斜坡
就成了我们的溜冰场
 
那时桥面上  挤满了
我们这些躲避炉火的孩子
一个个争先恐后  要从桥的两头滑下去
 
有一次是我  因为太逞强  滑的太急
一不小心冲进了河里。站在河边
嘴唇冻得铁青的我  在寒风中不敢回家
 
水中也有一座桥
但那是在夏天
有月亮的夜晚,桥南桥北的乡亲
 
陆陆续续坐到桥东桥西的栏杆上
俯瞰到下面的水底
也有一座桥在不停晃荡
 
那时摇晃的,还有桥面上的风
母亲清亮的山歌,桥下婶婶们的身子
老人的蒲扇,在月光下不停挥动
 
 
对岸

 
父亲和母亲仍在对岸
摔打着稻子
收藏一个冬春的谷箩,走下阁楼
在河堤上排开了四担
 
它们就要跨过河去,就要
借助去年的一根青竹
跃上父亲和母亲弯曲的背脊
轮换彼此的重量
 
太阳不会晒痛我
虽然七月的正午没有一丝风
我感觉到河堤上的石头不是太热
我的小屁股,偶然充当了它的庇护者
 
九月过后,我就年满六岁
离父亲的肩膀,又近去一块白溪豆腐
让后山的竹子兄弟
越来越想喊我的名字
 
现在,父亲和母亲,仍在对岸忙碌
仍然没有发觉坐在河这边的我
怂勇着黄毛,暂时停止吠叫
关心河那边的农事
 
他们还需要,往返一趟路程
从那边堤下的水田,到这边临街的老木房
他们必须穿过,龙溪中游的一座石桥
才能把剩下的两担新谷,挑回家中
 
 
他们一起来到了河边
  
 
走在最前面的是扁谷子
随后是马记,再后面
是四亚禾和天平仔几个人
他们沿着稻田中的水渠
走过来。七月,正午
他们赤脚踩在发光的青石板上
似乎一点也没有感到滚烫
 
我早已来到河边。正蹲在
浅水湾的一块巨石上
不时用左手   舀上清水
洒在脚下的石头上
右手伸出   一根细长的竹枝
眺望平缓的河面
 
他们突然一齐站在河堤上
叫我。我回头,要仰视
才能看见他们黝黑的脸庞
怎么不叫上我呢?有人问
猪肠子一样   弯曲的老街
一个少年放下饭碗
持竿去往河边的消息
传的好快
 
我用食指轻抵嘴唇
又指向麦杆浮荡的河心
他们立刻变得  安静。
一个个蹲到 
我下游不远处的草滩
齐刷刷伸出手中的竹竿
 
时光开始进入下午
但太阳,依旧很炙热
空旷的河堤上,两边都只有
偶尔吹过的微风
在打碗花、狗尾巴等杂草的簇拥下
间或闻到一点牛屎的气味
 
没有一个女孩敢在夜晚
独自去往幽暗的河边
但下午三点,显然可以
当小兰   提着篮子
出现在对面的石头上
我们一齐试了试   手中的钓竿
想突然提起   一尾蹦跳的惊喜
让小兰的呼叫
打破这个下午的沉寂
 
但小兰的呼叫
一直没有打破这个下午的沉寂
因为河水的流动,我们的脸
无一例外偏向了下游
 
       
河边的打铁铺
 
 
火铺内的锻打渐渐激越
可以想像
铁在不断变薄、弯曲
木头在期待和它相遇
一大早
父亲交给我一把旧锄,几块废铁
 
河边上那棵大柳树
正费力向河心伸去
水面,比四个月前
已浅去许多,其中一部分
被上游不远处一个水泥坝,挡住
向堤那边的稻田,小心流去
 
把东西扔给铁匠,他要我先等上
十来分钟。有两个人已提前来到
墙角下聊天。而对我的到来
似乎无所察觉。我不得不
先躲到旁边那圈树荫里去
 
但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一个女人
正从对面的沙石和草滩中
走过来,下水后,走到河心
她按了按,微微隆起的腹部
有几分担心,青苔上的湿滑
 
她最后将目光投向她的,对岸
脸上的红润,告诉人们新婚不久
但比我肯定大上几岁。当我把她
从河中拽过来时,这时越来越多
朝打铁铺赶来的人,没有太多
注意到我们的接触
   
其实我比她大上几岁,又有什么呢
(帮助一个怀孕的女人过河)
   
一个小时后我终于取走我的,新锄
提在手中对它的改变,
充满惊奇。一路上我仍然在
想着那个笨重的火炉。我想它和那个
孕妇温暖的子宫,应该没有什么两样

   
懒河蚌 
 

一个夏日的黄昏父亲从电厂回来
交给我一块又凉又硬的石头
他说这是从废弃的矿渣中拣出来的
我仔细查看,原来是三只河蚌
 
三只河蚌表面,有着很好的纹络
远古的泥沙  粘结在它们中间
我走上楼去,在我的书房
用它正好可以压住被风吹起的书页
 
但我忍不住,又拿起它
放到窗外射进来的夕光下去看
希望可以透视到里面
是些什么,但什么也没有看见
 
只是石头。我又重新
将它压上书页。后来在一个月夜
我发现它们的壳,闪着湿亮的光
分明是:三只睡过头的懒河蚌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