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评审

作者: 2017年01月16日16:24 浏览:1761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2017/12/应邀评审楹联征集作品
楹联评鉴

评分依据:

按楹联通则规定:

一、句内平仄安排“句中按平仄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则相反。”二、掌握三个问题:领字、节奏点、固定词组。

1、领字同散曲中的衬字一样是一种修饰语法。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可不拘平仄。也不同被领的词句合计平仄(除领字外,还包括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都是如此)。

2、节奏点,即每一个节奏中最末一个字,节奏可以按语意划分,也可以按声律二字一节划分。非节奏点的平仄可以不拘。对一般以二字为节的联语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固定词组,即现实生活中的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如“天安门、四项基本原则、雅鲁藏布江”等。这些已经成为一个语言单位的,可以看成一个节奏,除最后一个字讲究平仄,非节奏点用字均从宽。句内平仄,上下联平仄均按以上原则。否则,皆为失替、失对。

三、按一般意境联的评分方法。一般不做新、奇评论。
  韵律:30分,对仗:30分,成句:10分,连接20分,新:5分,奇5分。

 

一、天下楷模坊(李膺)

1、炳今烁古,英名垂万世;

   惩恶除奸,浩气照千秋。

90(对工,字字相对,干净利落。)

2、名标俊首,烁古昭今垂万世;

   誉满龙门,维风励节照千秋。

90(对工,字字相对,人物丰满,有感召力。)

  注:名标俊首,《资治通鉴》:“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为八俊,俊者,人之英也。”意思是他们都是人中的英豪,李膺名列首位。

3、清流治宦伸正义名垂千古;

   度辽安邦建奇功威震八方。

80(用词稍欠斟酌)

4、耿介廉明,德铸金尺量世象;

   忠心赤胆,身修浩气誉龙门。

80(宽评。意蕴好,尺,新旧皆读仄声)

注:上联指汉代李膺刚直不阿,高尚道德为尺为范。

下联说他忠心可嘉,无私无畏,谁能与之交友就如攀上“龙门”。

5、学识胆略  外敌内奸皆畏惧
   道德人品  当朝后世尽传承

(两联前句平仄不对)

6、文韬武略御敌靖边百世犹思汉司隶;

   简亢清高破柱惩奸千秋谁效李龙门。

(意蕴可以,句内平仄不协。)

7、御边关,除贪宦,铮铮铁骨惊天地;(评注新声)

   匡汉祚,持亮节,耿耿忠心烁古今。

80(节,古仄今平)

8、谒罢孰夸获御;

   到来惟欲登门。

70(句中句尾平仄对工,语意因故事不明致含糊不清,宽评)

9、品潔德高,清流领袖;名重威远,天下楷模。

   品端刑严,阉賊嫉恨;名重威远,鲜卑诚服。

(多处平仄不对)

10、镇边塞亲冒矢石保民安群贤称颂;

    治内腐先斩后奏赢帝赏朝廷表彰。

(句中平仄多误)

11、惩邪治恶

    伸正理张

(词意不协)

12、破柱求奸传千古;

    荣登龙门耀时今。

(句中平仄不协,选词不妥)

注1:成语【破柱求奸】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李膺这种破柱风节被学界尊为“东汉八骏之首”和“中国十大名士”之一。

 注2:成语【荣登龙门】(或一登龙门)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二、大总宪坊(辛自修)

1、嫉恶如仇,惩腐肃贪,直声满天下;

   除患造福,赈灾保民,殊勋炳世间。

70(个别平仄不对,有意蕴。可惜,宽评)

2、惩贪腐 锄奸邪 心胸坦荡 日月可鉴;

   均赋税 治水患 福惠鸿深 天地同歌。

(字节间平仄多误)

3、赈抚邦畿,千秋盛颂忧民吏;

   惩除国弊,百代承传秉政风。

80(对工,合律)

注:上联赞辛自修巡按地方赈灾,关心百姓疾苦,人颂好官。

下联说他作为督察御史廉洁秉正,为国家惩恶除弊,得到后世赞扬。

4、为政清廉激浊扬清品重先朝;

   执法严明惩贪治腐名垂后世。

(尾字上平下仄,不合基本规则)

5、挟松风剑胆,岂谀权贵;

   怀玉骨冰心,惟恤黎民。

80(权字,平声,宽评)

6、清风两袖如海瑞;

   鉄面无私似包公。

70(四六字声有误,立意可以,宽评)

7、左都御使铲奸除恶民心向;

   工部尚书辅国安众美名扬。

(句间平仄不对)

8、清正廉明振纲纪;

   反贪惩腐兴国邦。

70(一对词性不协,宽评)

释义:掌管国家宪政大权的左都御史辛自修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惩治贪官无数,振刷了纲纪,稳固了社会,朝廷内外交相庆幸得到了合适的人选。

9、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惩治天下贪官污吏;

   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造化国家黎民百姓。

(句中及联尾平仄多误)

注:【都御史坊】在县城西南三里,1958年大跃进时拆毁。皇帝朱翊钧曾经四次诏命辛自修任七卿之职,明万历十二年升迁兵部左侍郎辛自修为“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万历十四年擢辛自修为“北京左都御史”(正二品)、万历二十年诏辛自修为“南京刑部尚书”(司寇·正二品)、万历二十一年改辛自修为“北京工部尚书”(司空·正二品),赠太子太保,谥号肃敏。

释义:经过朝廷公议,允许把你作为一代典型官吏宣扬;循着你一生踪迹查勘,你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

 

三、大司空坊(姚继可)

1、三事固边策,为国家谋根本;

   四卷治河书,与僚属励公忠。

70(句间和联对稍欠工,公忠,牵强,公心可用)

2、官游异域 督军驱寇 赈灾治黄河无矜厚德;

   衣锦还乡 修庙建阁 置书育后代不换颓颜。

(句中句间平仄多误)

3、靖境安边,城长万里铭功录;

   消灾弭患,坝固千河仰颂碑。

70(联尾词性不协,录,应为簿。)

 注:上联指姚继可“打边墙,修长城”的靖边策略;

下联指其“备军粮,筑河防”的强国主张。

4、治河立论   泽及后世(评注新声)

   守土靖边   功在大明

80(对工,利落)
5、拜三朝耆硕来雍至肃①

   学一代乡贤有格思诚②

80(古音,学,仄声,宽评)

注:①来雍至肃:出自《诗经·周颂·邕》:“有来雍雍,至止肃肃。”是说参拜者都要雍容大方,态度虔诚。

②有格思诚:“格,指恭敬、谨慎。说要以恭敬谨慎的态度来追思学习

6、边事三疏,初显雄才伟略;

   河工四卷,尽挥大爱真情。

85(对工,有致。)

7、固边防患,千秋大计;

   益庶疏河,四卷鸿文。

80 (对仗犹可,益庶,意思尚明,稍欠斟酌,不如兴利。意平)

8、备军粮筑边墙修河防仕至工部尚书;

   育学子建经阁置百卷著传公余漫录。

(有意蕴,尾字上平下仄,不合楹联规则)

 

9、三条建议边防固;

   四卷复议黄河安。

(平仄多误)

释义:“备军粮、筑边墙、修河防” 三条建议是他镇守边防数十年的经验总结,对巩固国防有重要意义;《河工复议》四卷是其治理黄河的实践方略记载,为后人治黄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大司马坊(许廓)

1、巡河南,征蒙古,赈灾民,督粮饷;功在朝廷轻富贵。

   赐诰命,授大夫;掌兵部,赠尚书;泽披桑梓享尊崇。

80(字节间对工,构思好)

2、功昭日月 大司马名扬朝野;

   德润子孙 文超公功勒汗青。

80(对工,有意蕴)

3、坐帷要枢,帝辅三朝开盛世;

   提督神木,功彰一代筑新京。

80(对工,坐帷,牵强,还不如用维)

注:上联指许廓辅助三朝,由锦衣卫到兵部尚书。

下联指其被委任提督神木厂,建设北京皇宫的巨大功绩。

 

4、奉敕建北京提调漓江神木河运冰输八千里

   帅兵征南疆借用中原文化边晏境和三百年

(有意蕴。字节尾字平仄多不协)

 

注:提调漓江神木:时任营建北京神木厂提督的许廓,曾调用南方奇树异木营建首都北京。

    漓江:代指云贵两广之地。

 

5、皇城富丽,何方再觅勤劳影;

   氾地清幽,此处堪安忠义魂。

85(对工,思巧)

6、征漠北,建故宫,司交趾,功勋卓著;

   赈河南,掌兵部,运帷幄,天帝赠诗。

70(运帷幄,组词牵强,且尾字平仄不对。尾句关键处词性不协。宽评)

7、运筹帷幄,河清海偃;

   赈扶河南,帝歌民咏。

(句中句尾平仄不对)

8、赈灾抚辑护国保家兴营建;

   统营造宫督运神木矗厅堂。

(用词有语意不明,选词不当。字节间平仄不对。两联尾字词性不对)

9、提督神木营皇城

   征虏都饷立马功

(句间和联对平仄多误,营皇城,尾字应仄声)

注:【大司马坊】在县城北街,明前期,为兵部尚书许廓立,前明世宗皇帝南过拆毁。

释义:永乐帝命许廓提督神木厂营建北京皇宫紫禁城,工成帝设宴嘉奖。甲午(1414),太宗皇帝亲帅将士往征西域,命许廓督运粮饷,随军往返六阅月,而士马给足,人无暴扰,立下了大功。                           

 

五、大司徒坊(李敏)

1、四朝元老,施德政以安社稷;

   一代名臣,创书院以惠苍生。

70(意赅。个别平仄有误。以,重复,以安,宜为宜安,宽评)

2、通漕运 改赋税 威慑权贵

归故里 筑书院 福佑桑梓

(平仄多误)

3、平章殿堂,哀众生改税制萦怀百姓;

   造福桑梓,建书院倡文风誉满儒林。

80(按语意划分节奏点对仗尚可,构思好)

注:上联指李敏在朝堂供职辅君,开税制改革先河;

下联指建紫云书院,延襄城百代文脉。

4、改除积弊,利国为民,功勋入史册;
   一代名臣,四朝元老,书院树丰碑。

70(有意蕴。上下词性欠斟酌,入,宜用平声,宽评)

    

5、尽忠朝廷鼎革税赋肇始一条鞭法式;

   守孝故园创立书院续写襄半朝华章。

(想法好,寓意可以。句间和上下对平仄多误,“朝华章”三连平)

(杜甫句“北极朝廷终不改”,白居易句“朝廷君不出。”)

注:一条鞭法:指明中后期将赋役合在一起,按银两缴纳的田亩制度。

李敏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时把农民上缴粮、物改为银两输边,开一条鞭法之先河。

 

6、主政则革故鼎新、胸怀天下;

   归山便发蒙启蔽、德被梓乡。

(不通畅,字词欠斟酌。句间和上下对平仄多误)

7、赤胆明仁扬社稷,

   公心厚德惠乡关。

70(对仗可以。明仁,皇帝年号,用在句中与厚德对欠酌,宜用宽仁,宽评)

8、肃议正朝纲 仰面风追李司隶,

   敏行轻税赋 环身节比海青天。

80(巧用名讳,遣词用心。环身,似宜还身)

9、理财有道,功垂朱天下四朝元老;

   守制无邪,泽披紫云端千载书香。

70(格律尚可,泽披,宜为泽被,宽评)

10、四朝元老,光照青史;

百代书香,彩罗紫云。

80(对工,罗,可再酌)

11、历仕四朝除积弊改税制国计民生多建树;

尊经千卷筑教室授程朱紫云书院有司徒。

(有意蕴,句间和上下对平仄多误,句尾相对词性不协)

12、中州理学育精英;

一条鞭法救众生。

(不合规则,出句尾应仄)

注1:【紫云书院】:户部尚书李敏创建的紫云书院,起到了推动明代书院大发展的里程碑作用,被列为明代十大书院之一,被学界称为明清时期“中州理学中心”,地灵人杰的襄城县人才济济,曾出科举数百人,尚书七人,被誉为“襄半朝”。

注2:成语【一条鞭法】: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是明代成化间户部尚书李敏开创并在局部施行,到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时由辛自修举荐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使实物赋税折合银两缴纳,统为官解,不需人民再送边关,解放了人民历代交税的艰苦岁月。《清会典·户部》:“但刊列地丁应徵之数,俾民不惑,是为条鞭法,即明之一条鞭法也。”

 

六、乡贡进士戴浩坊

1、惜阴励志,承先人懿范;(评注新声)

   笃信修德,立后辈良图。

80(对工,简赅)

2、榜上无名,名归乡里;

   心中有爱,爱洒人间。

80(格律可以,有音乐感,句间首尾用字彷顶针体。)

3、成化孝廉文渊第;

   武昌通判乡宦家。

80(对工,简明)

 

七、明清古街牌坊

1、物华天宝,品类繁盛,不愧明清书画卷;

   人杰地灵,文武辈出,堪称华夏凤凰巢。

75(格律基本可以。用字有今古读声混用的情况。如杰、出,两字,宽评)

 

2、明清风日家家柳春光旖旎;

   楼台高下处处山秀色迷人。

(下句间平仄用错。上下对前四字均不协。)

3、街负盛名 济济人才光日月;

   域称嘉地 悠悠信史壮春秋。

80(对仗可以,个别字,如,壮字宜再酌)

4、二水迎财,绕城清流开福域

   三山纳客,摩云紫气漫商关

70(句间平仄未掌握,也连带造成上下对平仄出错,宽评)

5、日出日落  贪看两代长街旖旎
   人去人来  只缘明清古意葱茏

70(今古字读声混用,出、古音读仄,看,古音平仄两用。连带上下对出问题,宽评)

 

6、此有黄帝采铜襄王适氾胜迹可谓古县名街

   斯存翰林修志尚书题诗遗墨堪称理学奥区

(首句尾子为平声,违背楹联基本规则,句间和上下对平仄亦多误。)

 

注:①指清翰林院庶吉士,襄城人刘青芝编修《古氾城志》。

    ②明户部尚书,襄城人李敏曾题《襄城八景诗》。

 

7、荆洛风雷,辟就幽幽古道;

   明清烟雨,摧成朗朗新天。

80(对工,摧,可再推敲)

8、两里繁华,识得旧肆门巷;

   满心愉悦,赏尽新阕弦歌。

70(句间及上下对律不协,宽评)

 

9、大贾巨商,百物咸汇;(新声)

   南荆北洛,四通八达。

70(句间及上对词性不协,平仄多误,宽评)

 

10、五里长街游走龙马飞凤往

两行商铺堆满金银聚财来

70(句中及上下对出错。宽评)

 

11、大明朝制吏户礼兵刑工名六部尚书;

襄城县出李辛姚许古世张七卿大人。

(句间及上下对平仄多误,上句尾字不合楹联规则)

 

注:1:【明清古街坊】:古襄城位于中原中心,九省通衢,地灵人杰,人文昌盛,经济繁荣,号称日进斗金的小上海。明清代襄县城内牌坊林立,明世宗嘉靖皇帝南过时,一次拆毁原有牌坊四十三座。县志载:太子少保李敏家有牌坊六座、太子太保辛自修家有牌坊九座、太子少保姚继可家有牌坊十座,可想全县牌坊数量之多,文化烙印之深,在中国独树一帜。

注2:【六部】: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的六官,秦汉九卿之

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

注3:【七卿】:明代以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七卿。其中,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左都御史则为都察院长官。

释义: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六部、七卿分管国事,直接向皇帝负责;襄城县就有七位任职七卿的人才,他们是户部尚书李敏、左都御史(刑部、工部尚书)辛自修、工部尚书姚继可、兵部尚书许廓、刑部尚书古起都、刑部尚书世家宝、兵部尚书张鹤鸣。

 

12、欲访明清,千古一梦;

且看今古,这处千秋。

(多有格律不协)

 

八、明清古城牌楼

1、明月古今情,祥光永日;

   清风花木秀,盛世阳春。

80(对工,除首字外,字字相对。阳,宜改长)

2、八百里伏牛卧波听钟情风景独秀;(新声)

   三千年襄王莅氾降紫云才贤辈出。

80(听钟情,降紫云,相对可惜欠酌)

3、周襄殿,楚灵宫,尧城禹甸人龙地;

   汉四雄,明三部,武略文韬将相乡。

80(意蕴好。从词性和词义统观,宜再酌,属㝟对。)

 

注:上联指周襄王行宫,楚灵王行宫,茨沟尧城,禹甸为史书泛指禹州周围数百里地区。

下联指祭遵等东汉云台四将,明代李敏等三部尚书。古代司徒、司马、司空三公也称相,出将入相泛指他们德才兼备,担任文武要职。

4、史典三千年,文韬武略擎国柱

   名扬六百载,捧笏簪缨半朝尊

70(上下对词性词义出律多,㝟平)

5、八百里伏牛峻伟斯为首;

   五千年华夏文明此乃宗。

(斯,此,用字宜再酌,首,宗,两字与前面句意及逻辑关系含混。且联意与赛题明清古城牌楼不合)

6、旧曰帝王城,阅尽千年清冷景;

   今时黎庶地,迎来万代幸福花。

70(合律。字句欠锤炼。)

7、

引八百里伏牛,通衢九省。何妨选胜登临,看紫峰映雪,南岭横琴,文笔凌云,虹桥贯汝,屡费辞章。放怀天地,问王雄掠氾,楚霸屠城,终归何处?惟闻钟梵破云天,秋风悲令武!

 

历三千年往事,过客几人?非独遥襟驰畅,思黄帝采铜,牧童对策,周襄避祸,光武访贤,堪彰灵秀。极目古今,况孝隧融亲,龙门峻节,复化两魂。常见能臣铭史册,乡党半明朝。

 

70(内容冗繁,除襄城八景外,还涉及伏牛山远景南岭横琴和文笔峰,及上古皇帝、牧童,使人眼花缭乱。似与题目明清古城牌楼有悖。按节奏点中字节审视,句中平仄和上下对平仄多有出律,这是由于,一处出错会连带整联平仄用乱。总体看作者花了功夫,文笔有底蕴。再加斟酌推敲,会是一副很好的长联。联中部分句子对的相当工整)

 

8、山川卫护,冲要城古;

   冠盖云集,人杰地灵。

(很空洞。冲要城古,很生涩,因平仄而无奈颠倒用字)

 

9、明也好清也好 留得一处福地功德无量;

   古也好城也好 余下两朝遗迹世代有方。

(很随意。字句欠推敲,句意毛病大,多处出律)

 

10、周王避难氾城邑;

明代重修县城襄。

(内容很不完整。城,重复。避难对重修,明显没有用心写,后三字也是凑合。)

 

释义: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周襄王避难郑国古氾邑,公元前五百四十年,楚国占领氾邑,在汝水北岸的氾地新筑一座城池,为纪念周襄王,楚王命名为襄城,明代给予扩建重修,县名沿用至今。

11、百代贤良,厚德仁心明古史;

    千年雅韵,紫云如水共今朝。

(注意对仗了,词意把握不了。基础没打好。)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