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新诗百年诞辰:上海,新诗出版的摇篮

作者:韦泱   2017年03月13日 08:27  文汇报    1024    收藏

中国新诗迎来了百年诞辰。从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刊发《白话诗八首》起,拉开了中国新诗的序幕。百年来,新诗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的因缘。胡适早年就读于吴淞中国公学,上世纪二十年代郭沫若写过《黄浦江口》,一直到五十年代公刘的《上海夜歌》,新时期艾青的《大上海》等。更不用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新诗《尝试集》(1920年),第一部《新诗年选》(1922年),第一种诗刊《诗》(1922年)。这说明,诗人们在上海留下了诸多足迹,上海是新诗出版的摇篮。

宗白华与《流云小诗》

宗白华生于1897年,是美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我国“五四”时期第一代新诗人,仅仅凭一部《流云小诗》的集子,就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席之地。

《流云小诗》由亚东图书馆出版于民国十二年十二月,收诗四十八首。当年,这家出版机构坐落在上海五马路(今广东路)棋盘街南首。上海,是中国新诗出版的摇篮,其在扶植、推动新诗的萌芽、发展中,可谓功莫大焉。

在好友田汉的鼓励下,1920年5月,宗白华经法国前往德国留学,他从巴黎的文化区域、罗丹的雕塑中,感受着浓浓的诗意。莱茵河上的堡垒寒流,残灯古梦,使他常做着古典而浪漫的美梦。有年冬天,他在一位敬慕东方文化的教授家里,度过了一个罗曼蒂克的夜晚。舞阑人散后,因着某种柔情的萦绕,他“开始了写诗的冲动,时常仿佛听见耳边有一些无名的音调,把捉不住而呼之欲出,往往在半夜的黑影里爬起来,扶着床栏寻找火柴,在烛光摇晃中写下那些现在人不感兴趣而我却借以慰藉寂寞的诗句”。这些诗,大都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后结集成《流云小诗》。我手头的《流云小诗》,已是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正风出版社的版本,初印一千册。

其实,在亚东版的《流云小诗》出版前,宗白华与田寿昌(田汉)、郭沫若合著,出版于民国九年的《三叶集》,为他们赢得了最初的荣誉。这是他们三人的通信合集。那时,宗白华受张东荪委托,任《学灯》副刊编辑,陆续刊发郭沫若从日本寄来的诗稿。他在给郭的信中,毫不掩饰地说:“昨天接着你的信同新诗,非常欢喜,因我同你神交已许久了。你的诗是我最喜爱读的。你诗中的境界是我心中的境界。我每读了一首,就得了一回安慰。”在另一信中,又写道:“前函当已到了,你的诗已陆续发表完了。我很希望学灯栏有一种清芬。”由于宗白华的敦促、鼓励,郭沫若创作愈发勤勉,积腋成裘,终有诗集《女神》的诞生。

书名为《流云小诗》,确是名副其实的小诗,最短的仅两行:“那含羞时回眸的一粲/永远地系住了我横流四海的放心”(《系住》)。还有一首题为《小诗》的诗:“生命的树上/凋了一枝花/谢落在我的怀里/我轻轻地压在心上/她接触了我心中的音乐/化成小诗一朵。”当时,北京《晨报》副刊也在连载冰心的《春水》。南北两地,小诗交相辉映,成为诗坛佳话。冰心的小诗,有着泰戈尔的诗风。而宗白华的小诗,却是“承受着唐人绝句的影响”,是中国民族传统的小诗。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流云》出版后,小诗渐渐完事,新诗跟着也中衰了。”

1925年,宗白华完成学业,从德国回到上海。接着结婚,任教中央大学,以教授美学、哲学为主,基本不再写诗了。在异国他乡大约一年时间中,他写下了几十首小诗,出版《流云小诗》,短暂的诗龄,为他争得了悠长的“诗人”声誉。宗白华属于青春期爆发式的诗人。这样的现代诗人,不独宗白华一人,这亦是我国诗坛之奇特现象。

《流云小诗》有百余字的短序,以诗一样的语言,表示了作者在出版诗集后不再写诗的想法。他写道:“我梦魂里的心灵,披了件词藻的衣裳,踏着音乐的脚步,向我告辞去了。”可见宗白华的小诗有着音乐美的韵律。他接着以拟人的口吻,与诗对话:“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他说:“黑夜的影将去了,人心里的黑夜也将去了!我愿乘着晨光,呼集清醒的灵魂,起来颂扬初生的太阳。”诗人表述出诗对于净化灵魂的美学力量,以及向往美好的愿景。

2000年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以同样书名出版了这部诗集,除了原四十八首诗外,又增加了“续编”,将早期《流云小诗》没有收入,以及后来创作的共四十三首诗一并补入,成为迄今为止宗白华一部最为完整的诗集。

1981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宗白华的专著《美学散步》。美学家李泽厚在序中写道:“在北大,提起美学,总要讲到朱光潜和宗白华先生。朱先生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先生却是抒情的,朱先生是学者,宗先生是诗人。宗先生当年的《流云小诗》与谢冰心、冯雪峰、康白情、沈尹默、许地山、朱自清等人的小诗和散文一样,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散发出这样一种时代音调。”诗人毕竟是诗人,写什么样的文字,都能使人感觉到:这就是诗人。

读卞之琳《鱼目集》

记得,2000年去看望辛笛先生时,谈及刚去世不久的卞之琳先生,辛笛老颇为感慨,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道:“在此录下1947年8月3日送他去英国进修所作的《赠别》首节,聊表唁忱:为了你所追求的语言的智慧/你在知了声中/带着你的圆宝盒/离开你爱的人远了/离开你爱的朋友们远了/云水为心/海天为侣/你要珍重/多珍重。”辛笛老健在时,常提及卞诗人,可见他对老友的情谊至深。上世纪三十年代,巴金和靳以在北平创办《文学季刊》,卞之琳与辛笛都是该刊作者,他俩常去编辑部,在那里见面认识了。后来,卞之琳主编《水星》月刊,邀辛笛为刊物写诗。两人交往日多,友情渐深。直到1947年8月3日,内战兴起,卞之琳将负笈英伦,辛笛在上海送他到轮船码头,握别回家,写下《赠别》一诗。

卞之琳1910年12月生于江苏海门。1927年夏,考取上海浦东中学。在上海,他偶然购得冰心的诗集《繁星》,以后又得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志摩的诗》等,开始喜欢诗歌。他以两年时间读完高中,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上接第一版)1930年开始用不同的笔名,在《华北日报》副刊上发表新诗。他的诗,最早得到时任北大英语系主任的徐志摩先生赏识,暑假里还将卞的诗稿带回上海,推荐给沈从文赏阅。徐把卞的诗代署其真名,拿到自己主编的《诗刊》上发表,又集编成一册,取书名为《群鸦集》,准备让新月书店出版。可惜徐于1931年11月遭空难,卞的诗集出版之事遂成泡影。但自此卞的诗歌常常刊于《诗刊》与《新月》。1933年,沈从文惜才,出资让卞自印了一册诗集,书名为《三秋草》,收诗十八首。诗集印出后交给新月书店代售。1935年12月,卞之琳的《鱼目集》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一辑,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这套丛刊共十辑,每辑十六册,计一百六十种。在第一辑的十六册中,卞的《鱼目集》是唯一的一册诗集,这也成了这套丛刊问世的第一本诗集,可见主编者巴金对卞诗人的器重。

在卞之琳自己的眼中,也把《鱼目集》看作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因为《三秋草》是自印的,他说《鱼目集》“这本小书的出版,也许还要算我的第一次示众,出书瘾也算过了,胡诌的东西又可以不借手他人,而由自己让时间去淘汰”。同时,卞与何其芳、李广田已商定,三人合出诗集《汉园集》。为此,卞从自己的诗稿中抽出部分来,编入《汉园集》,此书于第二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鱼目集》共收诗二十九首,创作于1930年至1935年间,共分五辑。他把早期创作的诗如《西长安街》等,放在第五辑,而把当年新作的七首诗放在卷首,作为第一辑。那首著名的爱情短诗《断章》,就编入这一辑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常常想,唐诗宋词历经千百年的时间考验,不少经典之作仍得现代人诵咏。这是经典的力量。而现代新诗精品无多,能让人记得住的更是寥寥无几,《断章》就是这极少精品中的经典。这再一次佐证了诗歌不以数量和长短取胜。因为这首仅仅只有四行的小诗,许多人记住了卞之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卞之琳以其轻快的巧妙构思,使诗意的跳荡与意象的灵动相得益彰。这首抒情短诗,看似没有很多感情色彩,不经意间却透露出内在深情。

《鱼目集》是卞之琳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的优秀作品,也是他的诗走向成熟的转折期代表作。他创作的初期诗歌,明显受到新月派的影响,也受到英法现代派诗歌的影响。这使他的诗较早具有现代主义意识,即对诗歌自身特质的认识,强化创作的主体性,以及诗人应以怎样的审美方式掌握世界等等。在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实验的先行者群星中,卞之琳无疑是觉醒较早、璀璨闪烁的一颗。

《鱼目集》后,卞之琳又于1940年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写的是延安生活,质量平平。纵观卞之琳的一生,写诗并不多。他说:“我还有点自知,如果说写诗是‘雕虫小技’,那么用在我的场合,应是更为恰当。”卞之琳作为翻译家,花了大量时间译出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晚年,他出版了诗集《雕虫纪历》,共收诗一百零一首,几乎就是他全部新诗的创作了。

近有媒体披露,新发现了一批卞之琳的佚文佚诗,包括1926年7月发表于《学生文艺丛刊》第三卷第五集中的《小诗四首》。这样,就把卞之琳诗歌发表的起始时间推前了四年。这对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来说,可谓幸事。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