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诗篇》增添文化新地标 百余位北漂诗人眼里的“北京想象”

作者:刘航   2017年05月24日 15:11  信报    269    收藏

摘要: 该书在序言中写着这样一句话:“逆明星文化潮流而动、聚焦沉默的大多数。”该书对草根阶层的关注是在维持一种文化平衡,那些在明星浪潮中沉默的北漂诗人,也同样在为北京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为我们的首都文化不断输送着营养,因此北漂诗歌可以说是文化界的一种“奇迹”。

123

今年正好是中国新诗诞生第一百年,在历经求索与狂热、没落与辉煌,诗歌的话筒不再只属于文化精英,而是传递到无数平民百姓当中。而当新诗在这个伟大时代遇上“北漂”这一群体后,又为文化界构建起一个新地标。近日,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北漂诗篇》问世了,这一本通过网络公开征集,最终汇聚了百余位北漂诗人优秀作品的诗集,传达了远离故乡在北京奋斗的创业者们、打工者们的心声。信报记者还采访到了《北漂诗篇》背后的编选者们,在这场充满诗意的专访中,共同探寻北漂诗人们眼里形态各异的“北京想象”。

一本诗歌版的“北京志”

翻开《北漂诗篇》会发现这本书的目录十分有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不是依据谁的名气大或者谁的作品更好来排列,而是按照诗人来到北京的时间顺序,其中辑一是从2016年到京的新北漂再到1991年的资深北漂,辑二是曾经在北京之后又离京的“前北漂”,该书细心的编选者可谓搭建了北漂诗人的历史链条,而其中的每一首诗也可以说成是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北京几十年来的变化,堪称一本诗歌版的“北京志”。

信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北漂诗篇》的征集是通过网络平台,来稿作品最少在两千首以上,诗人超过了五百位,其中有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导演、教师、保安,快递员,三教九流,都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经过精选后的《北漂诗篇》是真实反映了北漂生活及其文化想象和精神地图的最佳选本。

诗人看北京各不相同

北漂诗人对北京是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呢?读者不仅会从这些诗句中看到有关北京的诸多意象——地铁、雾霾、城管、户口等,同时也能感受到百余位北漂诗人的眼里不尽相同的北京,甚至是我们以往未曾发现过的北京。他们或者是认同北京是自己的家,或者是始终充满着陌生感,时而疾呼呐喊,时而颓废愤懑。

信报记者在书中还发现,每一位诗人的介绍当中,还分别有一小段自己的感言,这些感言风格迥异,有的是充满激情的口号,有的是很朴实的心里话,还有的甚至本身就可以当成诗去品读。

北漂诗人感言节选:

孤狼(2015年到京):北京这片土地,我不知道它有什么好,我只知道从我来到北京以后再也离不开了。

周圆圆(2014年到京):北漂就是一个从生存到生活的痛并幸福的过程。

不识北(2010年到京):对我来说不是漂,是玩。在哪里都是玩,区别不大。

苏笑嫣(2002年到京):大城市对于每个人的孤独感都是一样的,但同时,它的包容给了每个人更多的自由,和做自己的可能。

车前子(1997年到京):北京干巴,有什么水?只有风!所以“北漂”对我而言是“北飘”。 

逆明星文化潮流而动

据了解,《北漂诗篇》的策划人、出版人是中国言实出版社社长王昕朋,主要编选者是《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和北漂诗人安琪,三位都是对北漂群体关注多年的文化学者。

该书在序言中写着这样一句话:“逆明星文化潮流而动、聚焦沉默的大多数。”该书对草根阶层的关注是在维持一种文化平衡,那些在明星浪潮中沉默的北漂诗人,也同样在为北京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在为我们的首都文化不断输送着营养,因此北漂诗歌可以说是文化界的一种“奇迹”。

那么,《北漂诗篇》的编选者又是怎样看待北漂诗人这一群体呢?


专访王昕朋:中国言实出版社有关注农民工的“传统”


信:您是这本诗集的出版人及策划人,能够说一下和师力斌、安琪两位老师合作的契机吗?是怎样一个原因让您要为北漂诗人出一本诗集的?

王:力斌是文学评论家、诗人,曾写过几篇我的小说评论。而我近年来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中篇小说,多选材于北漂群体。2016年11月,力斌、安琪倡议出版《北漂诗篇》,我非常赞同。对“北漂一族”的关注,可以说是我们合作的契机。

如若说原因,作为出版人,我的回答是:好书。因为有一群好诗人、一批好诗,加上好主编。


信:《北漂诗篇》中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北漂诗篇》收录的诗歌很多都是精品,而且各有特色,每一首诗、每一个诗人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他们的特点我想用两个字概括:自信。生活自信、艺术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力量,自信是追求,自信是目标。有一首《劳动者赞歌》的诗,发出了“劳动者最光荣”的呼声,让我心灵很震撼。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这句话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信:《北漂诗篇》代序上说中国言实出版社一向有关注农民工的传统,不知您作为社长能否介绍一下贵社的传统?

王:我社在2006年出版过一本《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社会反响很大,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和全国服务“三农”优秀图书奖。多年来,我社出版的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图书好多种,2013年出版的《农民工高等教育的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2014年出版的《现代化与农民进城》入选“农家书屋”……


信:北漂文学作为北京特有的一大文化现象,目前在主流文学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王:《北漂诗篇》入选的诗人们,有很多在此之前就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过自己的专著,有的在文学界颇有影响。从这一点说,北漂一族是首都这样一个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大军。


专访师力斌:看重文化上的多元共存


信:对于《北漂诗篇》中的诗歌作品,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北漂诗人的诗歌到底有什么特点?他们所传达的精神思想以及艺术内涵上,与一般意义上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师:北漂诗群是一个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的群体,很难一言以蔽之。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所有的北漂诗人,都怀着强烈的梦想。梦想是北漂一族的精神支柱,尽管他们的梦想各不相同。北漂诗歌有非常大的差异,比如,皮村打工文学小组成员的诗歌与宋庄艺术家诗人的诗歌,在思想、风格、旨趣方面有很大不同,但他们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包含着对北京的文化想象,二,是他们生活的真切表达。时代性与个人性的紧密结合,使这些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心灵诗史”的品质。

我想举两个向度上的例子。一个是皮村新工人艺术团创始人孙恒的诗歌,《团结一心讨工钱》《我的吉他会唱歌》《天下打工是一家》,光看名字就知道,所表达的抱团取暖的观念和诉求,特别是积极打拼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宝贵的文化品质,这和1990年代以来诗歌中普遍存在的悲观、失望、犹豫、徘徊的情绪大相径庭,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普通人群的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难能可贵。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很可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诗人安琪在《北漂诗篇》后记中说的一句话最有代表性:北京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

另一向度是宋庄艺术家诗人群体,李川、石梓含、马莉、朱子庆、邢昊、阿琪阿钰、吴震寰、沈亦然、潘漠子、王顺健等,他们的诗具有强烈的自省意识,对周围世界敏感而质疑,注重捕捉内在的精神感受,似乎都有一颗敏锐且受伤的心,在精神气质上与皮村打工文学小组成员的诗完全不同。

这正是诗歌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好处。一个民族需要批判反思,需要敏感质疑,也需要积极向上。因此,在许多编选者会将这两个向度的诗歌判然分开、不与搭界之处,我们恰恰看重他们同在一处的多元共存。 


信:此次诗集中除了有不少知名诗人,还有很多新面孔,是否有借助《北漂诗篇》这个平台首次发表自己作品的诗人呢?

师:从来稿看得出部分作者是第一次投稿,有的作者甚至没有留下联系地址,可见没有投稿经验。90后新北漂叶上达刚从澳大利亚毕业回国,就赶上这部《北漂诗篇》编选,收入本书的是他的处女作。年龄只有12岁的小诗人李圆圆,她的诗《北漂的童年》也应当是她的处女作。


信:能否简单推荐一下书中的文坛新秀?

师:现在是名人文化,我们应当为沉默的大多数多提供发言机会。作为职业编辑,我发现,每一次编选,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过程,无论是看《北京文学》的自然来稿,还是之前我参与编选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总是有优秀的作者在“潜伏”中露出水面。这次入选的120余位诗人中,小海《一个北漂的自白书》《致伟大时代中的我们》,张祈《夜色中的停机坪》《小别离》《温暖如节日的问候》,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深切个人体验的优秀诗人诗作。诗人里有两个小海,此小海原名胡留帅,参加了皮村打工文学小组,我去年去皮村与工友们交流时就发现他既有才华,也有潜力。


信:多年前网络上的梨花体、乌青体等先锋诗歌一直被网友吐槽,您能否就当下的创作情况谈一谈对现代诗的看法?

师:我明白您的意思。吐槽网友对新诗的怀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众的怀疑。新诗的声誉和我们的民族工业品牌一样,是在诟病中成长的。但这不能单纯地埋怨谁,新诗这个品牌的打造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特别是批评家的耐心。

用更高的标准,比如经典诗歌的标准来要求,北漂诗歌也存在不足。但我认为,对于新诗,最重要的工作是发现它的优点。对那些诗歌泡沫、诗歌垃圾,我采取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态度,而对那些优秀的诗歌,我则尽我所能,多点赞,多推广。

现代诗一百年了,已经创造出足以令人自豪的经典,目前这样的创造还在进行中。网络传播的便利和写作上的大众化,都为现代诗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多如牛毛的活动、评奖、朗诵、编选,以及每天海量的微信微博诗歌,足以令人兴奋。我相信,诗歌奇迹正在创造中。余秀华仅仅是一滴水,《我的诗篇-----工人诗典》仅是一滴水,《北漂诗篇》也仅是诗歌海洋的一滴水。无论从写作数量上,还是从写作深度上,现代诗的成就都像唐诗那样令我兴奋。


信:您觉得北漂诗人或者是说北漂文学,对于中国整个诗坛乃至文学界,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我从不敢指望一本小小的诗集能对巨大的中国文坛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最根本的动机,就是能从诗歌的角度呈现被忽略的诗人群体的表达,这就可以了。现在是明星文化,成功文化,而沉默的大多数依然沉默。这个格局我不敢苟同。因此,我想尽我所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为沉默者发声做点事情。


北漂诗人作品节选:

 

《母语》  梁小斌

我用我们民族的母语写诗

母语中出现土地 森林

和最简单的火

有些字令我感动

但我读不出声

我是一个见过两块大陆

和两种文字相互碰撞的诗人

为了找水

我曾经忘却了我留在沙滩上的

那些图案

母语河流中的扬子鳄

不会拖走它岸边的孩子

如今,我重新指向那些象形文字

我还在沙滩上画出水在潺潺流动

的模样

我不用到另一块大陆去寻找点滴

还有太阳

我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

一个象形文字

我活着

我写诗

 

《极地之境》  安琪

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

朋友们陆续而来

陆续而去。他们安逸

自足,从未有过

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

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

生活也在别处

现在我还乡,怀揣

人所共知的财富

和辛酸。我对朋友说

你看你看,一个

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

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

它的光芒刺痛

 

《一个男人在马路边大声喊》  周瑟瑟

一个男人

一个穿着旧衬衫

外表粗糙的男人

站在马路边

用他沙哑的嗓音

像一只风中的高音喇叭

对着手机大声喊:

“与你这种人说话

我烦死了

我不想再说了

我要走了……”

他的嗓子里塞满了磁铁

他浑身颤抖

像过电了的人

在风中他另一只手

扶着一辆自行车

他的声音让我怀疑

我就是那个

让他烦死了的人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