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小记

作者: 2017年06月09日17:50 浏览:1528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

从林间通过,另一条

则经过一大片坟地。

我经常从林间上山,嗅到树木

新鲜的味道。

在清晨

也会遇上雾气和露珠。

草叶凉爽,

兼有朦胧之美。

鸟鸣

藏在树梢,一声与另一声

略有不同。

山顶能看见日出

与写意画般的平原。

我有时会在青石上静坐几个小时

直到中午下山。

四周寂静

一个人在两旁的碑石中慢慢走

会看清一些即将模糊的名字。

我不认识他们。

生与死,只是一种相遇

如同草与花,山与水

时间与遗忘。

还有一种山鸡,喜欢在土崖边

筑巢安居。

几日不见

会有几只小山鸡跟在雌山鸡的后面。

褐色的羽毛仿佛泥土。

如果不是走动或鸣叫

我甚至可以误将它们看做几粒尘土。

但它们确实在叫,大的在谈情求偶

小的,则在“唧唧”求食;

但它们确实在行走,

和我一样

已走到了一棵壮年的槐树下面。


路云点评:

在快速浏览完推荐来的近百首诗,我回过头来,目光再次落在一行诗上:褐色的羽毛仿佛泥土,然后看清这首诗的题目“乡居小记”,组诗中的一首,不知道作者是谁。

为什么是这一行带给我一种画面感,并让我回头去找到它?这行诗描述的是一群山鸡的毛色,最初带给我的一种清晰,现在又消失了,有点模糊。逼着我再次读完全诗。奇怪的是,它再次变得清晰,使我确信这一行诗源自诗人的洞察,在某个瞬间,诗人捕捉到了羽毛和泥土这两者神秘的关联性,诗歌语言借助这种关联,在模糊之中释放出一种可触可感的信息。能被语言之光捕捉到的形象或意蕴,注定不同于相机的成像原理,有一点是相同的,光与影的关系与词与物关系,都是在处理关联着的对象,因此都离不开聚焦意识。

这首诗,既非重大题材的把握,又非某个观念的翻版,完全来自可以被忽略的日常生活,成诗的理由变得艰难。它要求诗人贴着生活的本色,去完成诗意的发现,而非发明。当代诗歌写作的观念上,发明一度成为真理的最高释义,而发现,却被唾弃。我认为,这是一首“发现之诗”,完成这样一首诗,远比一首所谓的“发明之诗”难得多。

诗人聚焦于一个居字。全诗依照上山和下山自然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止于直到中午下山这一行。描述一个人来到某个山巅,静坐几小时后,迎着阳光下山,时间地点很清楚,中午,山巅。后半部分止于一棵槐树,时间地点没有那么明显,但有交待,小山鸡的求食暗示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槐树是乡村古老的图景,暗示家在眼前。壮年这个词有点意外,提醒读者,与中午相应,这首诗的生发时间处于这个阶段,同时也避开了一个表达上的俗套, 陷入乡愿之中,妨碍读者留意到全诗最根本的一个观照:静坐几小时的人与长久存在的槐树。其实,居的思考,在这里巧妙转换为一种提醒。

后半部分的诗行围绕一群山鸡的行走与停顿,在轻描淡写中,与诗人内在的情感起伏相互映衬。和我一样,这行诗将两种不同的视角,轻易转换成同一种频率。吸引读者的目光再次转向前半部分,两条路,都可通向山顶,诗人选择了林中之路,看见日出。看见的本质可理解成遇到,诗人对于居的思考,在遇到之物中展开,把生和死理解成一种相遇。驻留在一种日常之中,是生活和写作的共同基础,这部分写得细致、扎实。碑石上模糊的名字与唧唧求食的山鸡,坟地的静寂无声与筑巢后的奇妙变化等,跟随诗人脚步与目光的行走与停顿,自动释放出一种难以察觉的张力。

整首诗的语言平缓,简洁,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羽毛和泥土的理解。这个笨拙的比喻,基于事实,而不是观念,让诗人在发现中去遇见诗。与此同时,这种发现帮助诗人修正自己的语言,去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确保读者在可逆性中,还原出诗人的思考触点和表述的路径,读者和作者也会在这条路径上遇见,并相互点头致意。问题也在这里浮现,如果克服叙述中的拖沓感,能否列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作品系列,在匿名阅读中再次吸引我并记住这首诗?


2017/6/7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