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席慕蓉:我是故乡这门课的“旁听生”

作者:冯双   2017年09月20日 09:20  澎湃新闻    818    收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46岁的诗人席慕蓉第一次踏上内蒙古高原,找到了她的“原乡”。在那之前,她是写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1978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一棵开花的树》,1980年)的台湾女诗人,“以真实的女性情感及女性气质打动了众多青春读者”;而在那之后,个人的乡愁转变为对文化的探寻,她在《蒙文课》、《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等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内蒙古高原、蒙古族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观察与想法,并为之奔走呼喊。

找到“原乡”被认为是席慕蓉创作的分水岭。在踏上故土之前,她的美术和文学创作均已有相当影响力,但极少在媒体上公开露面。而近二十年来,在以原乡为主题创作的同时,席慕蓉拍摄了诸多关于蒙古族的照片,进行演讲并接受媒体采访,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蒙古族文化。

9月18日,席慕蓉应邀在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举行的“万象共生”系列讲座上做了题为《在回家的路上》的讲演,讲述她的成长,她的诗,以及追寻“原乡”的历程。她在现场朗诵了几首诗作,兴之所至,手舞足蹈,讲到动情处又几度哽咽。


席慕蓉讲座现场


“有些生命里的问题埋伏在诗里”

席慕蓉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战火中的重庆,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全名“穆伦•席连勃”,“慕蓉”是“穆伦”的译音。她的父母都是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外婆孛儿只斤•光廉公主是能骑善射、枪法精准的旧王族,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

“我是蒙古族人,但我不认得我的家乡。”席慕蓉这样说。在五岁以前,她会讲蒙古语,会唱蒙古歌,可是在那以后,关于蒙古族的一切似乎从她身上褪去了。蒙古高原是父辈念念不忘的故乡,但在战乱迁徙中,他们也再没有机会去过。席慕蓉仓促地在南京读了小学,又转学香港,为融入当地生活而努力学习粤语,自此她的童年便是香港。青少年时期在台湾和欧洲求学中度过,但“那是青春的原乡,也不是故乡——那时候我认为我没有故乡。”

许多年以后,席慕蓉意识到,“原来,离散这件事,对于孩子真的是有影响的,对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她羡慕不用经历离散的朋友,“羡慕一直住在蒙古高原,或者一直住在上海的朋友。”

1987年,席慕蓉写下一首《后记》,她认为有些生命里的问题埋伏在她的诗里,可她自己当时不知道:

藏在童年/藏在模糊的黄昏/藏在逐渐远去的记忆里/有些什么/零乱而又散漫/正从路的尽头低声向我呼唤/仿佛错误已经铸成/却没有人肯承认/这就是我的整整的一生/以一种多么奇怪的方式进行/在温暖而又甜蜜/却一直认作是异乡的夜里/流泪转述着那些听来的故事/从陌生的故乡/从冰寒的历史(《后记》)

“在1987年,我以为‘这就是我的整整的一生’,没有想到会有后来。”席慕蓉说。


席慕蓉分享她在内蒙古拍摄的岩画照片。


故乡这门课的“旁听生”

这个“后来”就是两年后,彼时两岸关系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席慕蓉终于有机会踏上“父母的故乡”蒙古高原。她乘飞机,坐火车,再换吉普车;从北京到张家口,从张家口到张北,上内蒙古高原。吉普车颠簸着,然后草原突然出现,一下子在前面铺得无限远。

这一次旅程之后,她写下《旁听生》:

在“故乡”这座课堂里/我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

此后近三十年,席慕蓉辗转于台湾和内蒙古之间,走访探寻,出版了《我的家在高原上》、《追寻梦土》、《蒙文课》等散文集,记录游子如何面对自己的故乡。在《蒙文课》(作家出版社,2009年)的扉页上她写道:献给我的父母,以及他们漂泊的一生。

“我是草原的孩子,但直到四十多岁,才有机会回到故乡。”她在散文里写道:“一次我打开一本童书读到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的诗句时,眼泪忍不住落下。女儿和儿子十分吃惊,觉得这种情感太难以理解。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看到我关于乡愁的文字,终于理解了我内心一直在追寻的那个‘原乡’。”

她也曾误解,以为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很寂寞”。其实蒙古族人的精神生活比城市里丰富得多,“你听听长调,那是从草原、从生命里生长出来的声音,有这种声音的人怎么会寂寞?所以我要向各位说,我错了。我要不断修正我的错误。”

她看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博物馆越来越大,然后不无焦虑地发现,有好些事物“令人不忍地消逝了”,比如马鞍。每一副马鞍,都是一个牧马人一辈子的伙伴。可是在博物馆里,她看到马鞍,“它们都在装有灯光的墓穴里面”。

席慕蓉在诗作《余生》里写到马鞍:

……唉!我说老弟啊!/ 总说盖起了楼房是要我们过舒服日子 / 其实想一想我和我的马鞍十分相像 / 现在都塞在一个小小的洞穴里 / 离开了马离开了天空和大地 / 布满灰尘不言不语 / 静静地等待那最后最后的结局

再后来,席慕蓉发现这不只是一个族群的遗憾。她在旅途中遇到瑞士裔的犹太人,俩人互相交换自己的后悔——没有好好地问过父亲,他们当年究竟是如何生活。“如果写下来,就是珍贵的口述历史。”

也有一些观察带来慰藉,比如鄂尔多斯的朋友带她了解蒙古族的信仰文化。“那是蒙古族的旗帜,代表了游牧民族的精神状态,一切行为都与此有关。所以,即便当你看到有一些游牧民族文化的(式微),这信仰告诉你,仍有些事物是几千年来都没有消逝的。”那是2007年,自那以后,席慕蓉认为自己真正“进入了游牧民族的文化”。

“是记忆重回旧地”

席慕蓉常常说起第一次到内蒙古草原时的情景:“我一直在叫喊:我来过,我见过,我认得!”

她对童年的“离散”耿耿于怀,这“离散”使她没有“故乡”,因为故乡是特定的时空。可她又常想,“说不定我们身体里有一个带着走的故乡,一个和我们一起长大的故乡”。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公布,是一个关于海马回的发现,她觉得欣喜若狂,似乎找到了依据。“科学家说,海马回里储存的记忆,可能来自遥远的先祖。我第一次站在蒙古高原上,说我来过,那是我大脑里的海马回在说,是它们累积的记忆重回旧地。”

她曾画过一棵树,影子比树干长许多,长得不成比例。后来在草原上,她看到一棵小小的树,落日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就是它。“我还没有见到以前,就画下来了。”席慕蓉说:“以前我总是讲,我不是‘回’到故乡,是‘去’故乡。现在我要修正,确实是‘回’。而且不是第一次,而是千百次地回。”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2. 许道军:“重新发现”网络诗歌
  3.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