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宜昌开幕 雒树刚宣布开幕 周霁致辞

作者:雷春桃、雷鹏程   2017年09月26日 13:23  三峡日报    622    收藏

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演出星光灿烂。记者 黄翔 摄


诗咏盛世,圆梦中华。9月12日晚,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湖北省宜昌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朋友与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盛会,享受诗歌盛宴。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受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委托,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主持开幕式。


  19时30分,开幕式正式开始。

  董伟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对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拥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和璀璨的诗歌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希望通过举办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吉狄马加说,繁荣、多元、和谐、共生、回暖已成为当下诗歌发展的关键词,新诗、旧体诗词、散文诗、儿童诗、少数民族诗歌呈现共同长足发展的可喜局面。近年来,湖北省和宜昌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诗歌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的举办不仅为诗歌界提供了广泛交流、充分对话的机会,还为诗歌更好走进生活、走进人民、走进时代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良好机遇。让我们古老的语言再次闪光,让诗歌回应伟大的时代,让脉搏感应英雄的人民,让当下承接悠久的传统,进一步推动诗歌事业繁荣发展。

  周霁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宜昌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表示欢迎。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开新的征程之际,在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中国汉语诗歌的源头、楚韵悠扬的诗歌之城举办第五届中国诗歌节,为宜昌注入了新的动能,给予了新的力量,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无上光荣。我们坚信,通过本届诗歌节的圆满举办,一定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圆梦中华加油鼓劲。


  19时50分,雒树刚宣布: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开幕!

  随后,伴随着悠长的钟声,以“诗颂中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领句中拉开序幕。接着,苏轼、李白、王之涣、杜甫、陆游、白居易等诗人先后“登上舞台”,让大家穿越时空的“隧道”,在上篇“诗燃民族薪火”中,回望古代经典名篇的灿烂辉煌。

  “当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宣告新的党代会开幕,复兴的召唤又将如何把一代中华儿女激励……” 伴着激昂的旋律,闻一多、郭沫若、林徽因、戴望舒、艾青、贺敬之、余光中、吉狄马加、舒婷等近代以来著名诗人和优秀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在下篇“诗传复兴号角”中精彩呈现,让大家领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豪情。最后,尾声中的《诗歌里的城》,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宜昌,也将本次诗歌盛宴推向了高潮。

  演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王晓鹰担任总导演。邀请了话剧、影视、播音主持、配音等领域的朗诵艺术家30多名,其中有许多大家非常“耳熟”的朗诵名家,殷之光、陈铎、虹云、瞿弦和、张筠英、丁建华、鲍国安、张凯丽、徐涛、温玉娟、韩童生、林达信、魏积安、刘劲、海霞等。

  本次文艺演出采用多种形式的舞台艺术语言来呈现诗歌的魅力,参与表演的歌唱、舞蹈、器乐等领域的演员15名,包括殷秀梅、么红、于红梅、曾明、王传越等。参演人员总人数达360多人,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最大的演员已逾83岁高龄,最小的今年刚上小学。

  据了解,第五届诗歌节以“诗咏盛世 圆梦中华”为主题,为期6天,将于9月17日晚闭幕。诗歌节期间将举办系列诗歌文化活动,包括以“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诗人的社会作用”、“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与诗人写作”为主题的两场诗歌论坛活动;“诗歌里的城”诗歌音乐朗诵会演出活动;“诗在民间”群众诵诗活动、秭归屈原楚辞吟唱会、宜都“诗意宜昌 谜润宜都”谜语等群众诗歌活动;诗人与当地群众共同参与的采风交流活动等。

  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由文化部艺术司、《诗刊》杂志社、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作家协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文化部办公厅、文化部艺术司、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中华诗词协会、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和《诗刊》杂志社负责人,部分省市代表团代表,著名诗人、诗评家代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作协、湖北诗词协会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市领导宋文豹、刘学甫、王国斌、汪伟、刘建新、刘伟玲,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宜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雒树刚盛赞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台上台下浑然天成 浩然正气荡气回肠


  本网讯(记者雷春桃)9月12日晚,以“诗颂中华”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结束后,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等领导亲切看望演职人员,祝贺演出圆满成功。

  雒树刚说,整台演出对于引领青年和社会各界喜爱诗歌、吟咏诗歌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被各位艺术家倾情投入的演出深深打动了。整场演出台上台下浑然一体,大家用艺术的感染力感染了全体观众。整台节目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风古韵深沉厚重,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浩然正气,荡气回肠,是对党的深情歌颂,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出席开幕式的相关领导也一同看望了演职人员。


用最激昂的韵律咏叹盛世

  ——祝贺第五届中国诗歌节隆重开幕

  三峡日报评论员 


  桂香金秋群贤至,诗咏盛世千阙开。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美丽的宜昌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诗歌界的年度盛事,荆楚儿女宜昌人民翘盼的喜事。

  作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中国诗歌节对于传承中华优秀诗歌文化,展示当今诗歌创作和研究成果,讴歌时代精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诗歌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花落宜昌,是巴楚文化和中华诗歌艺术的完美邂逅,更是宜昌作为“屈原故里、诗歌故乡”的文化担当。

  这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传承。从古到今,宜昌的土地上,诗人辈出,行吟不断,诗作丰盈,赋予了这片山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深植下一座城市的“诗歌基因”。宜昌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重视和推动打造“诗歌之城”,不仅让诗歌文化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而且使诗歌文化成为了宜昌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文化标识。在宜昌举办中国诗歌节,既是对中华民族诗歌的崇敬与拥抱,更是对诗歌文化艺术最生动的弘扬与传承。

  这是对诗歌文化艺术的生动呈现。诗歌之城宜昌,以诗歌为载体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诗在民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致远方——我爱宜昌”诗歌创作和“万人吟诗”等活动点燃无数人的热情。行走在宜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沐浴的是诗歌雨露、邂逅的是诗歌韵律、接受的是诗歌滋养。今秋的诗歌节活动,无疑是最丰盛的文化艺术盛宴,将激发更加勃郁的诗情,升高诗歌之城的热度。

  这是对城市文化品牌的生动塑造。文化是引导风尚、服务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进入新的时期,宜昌以“文化小康”推进“全面小康”,致力打造文化强市,通过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灵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桂冠加身,中国钢琴之城、中国诗歌之城等名片闪耀。本届诗歌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诗歌文化活动,必将进一步推动宜昌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塑造。

  这是对美好时代咏叹的生动韵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改变着中国面貌。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峡江之滨的宜昌绿色满眼、生机勃勃。在收获的季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吹响诗歌的集结号,用诗歌的盛会,满怀激情,歌颂繁荣富强伟大祖国、咏叹昌盛伟大时代、赞美和谐美好生活,用诗歌的张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奏响最生动最激昂的韵律。

  大幕开启,让我们携手将本届诗歌节办成诗歌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交流的平台、增进友谊的桥梁。

  祝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圆满成功!


  宜昌,诗意飞扬

  ——中国诗歌之城是这样“炼成”的


  9月的宜昌,诗意飞扬。

  “宜昌被誉为中国诗歌之城,名副其实。”9月12日,出席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如此感叹。

  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宜昌“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同时设立“中国屈原诗歌奖”。当年5月29日晚,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颁奖暨端午诗会在宜昌举行,中国诗歌学会负责人现场为“中国诗歌之城”宜昌授牌。

  时隔3年,宜昌诗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金桂飘香时节,行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田间地头,总会与诗歌不期而遇,感受到诗歌之城一路走来的激昂脚步。

  诗歌,宜昌血脉流淌的文化基因

  宜昌,因诗而闻名,因诗而灵动。

  这里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是中国汉语诗歌的源头。屈原在中国发掘出一条浪漫主义的诗歌长河,给千百年来的华夏文坛以丰盈的滋养。

  “一卷离骚惊万代,千秋汨水照流年”,宜昌,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陆游、文天祥等名家写下了不少吟诵三峡、宜昌、屈原的华美篇章。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了三峡宜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同时也营造了宜昌浓厚的诗歌氛围。

  “宜昌诗歌的群众基础非常好,诗歌创作的队伍很庞大,其诗歌氛围在湖北首屈一指。”今年6月13日,《诗刊》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商震率著名诗人一行来宜昌采风。在领略了宜昌秀美山水、风土人情、民情风俗后,商震一行“诗兴大发”,共同创作了展示宜昌成就、讴歌宜昌人民的诗篇巨作。

  近年来,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诗歌文化在全市传承,遍地绽放。据统计,宜昌市每年举办大型诗歌活动80余场,参与创作和参加各类诗歌活动的群众达10万余人。诗歌已成为宜昌这座古老而又浪漫城市的文化标识。

  诗歌,缔造艺术精品的文化富矿

  2014年5月29日,中国诗歌最高奖“中国屈原诗歌奖”首届颁奖诗会在宜昌举办。国内近百位诗歌名家齐聚宜昌,共同见证“中国桂冠诗人奖”的揭晓。诗会上,中国诗歌学会还正式授予宜昌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3年前就荣膺“中国诗歌之城”的宜昌,如今诗歌氛围特别浓烈。到目前,宜昌市有近2万名群众一直在坚持诗歌创作, 诗歌研究和创作团队有15个,民间诗歌(词)团队39个。其中,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称的“骚坛诗社”坚持草根创作,致力于让诗歌深入民间,回归大众。

  而这份荣誉不仅停留在殿堂之上。在民间,每年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田间地头、在学校校园、在工厂企业,诗歌都以它独有的节奏,感染和打动着一批批人。

  2016年端午文化节期间,围绕诗歌文化,宜昌市策划了多场群众参与的诗歌活动:“致远方——我爱宜昌”诗歌创作和朗诵艺术大赛吸引了1500余人参与;“诗意校园”评选活动,鼓励全市青少年学生诵读诗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中国诗歌之城“宜昌诗库建设”活动,征集来自全国各地诗人诗歌作品5000余件;以“迎端午、颂家乡”为主题的“诗意宜昌”万人吟诗活动,浓浓诗香洋溢在“诗歌之城”的每一个角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诗城”宜昌,诗歌文化和屈原精神正在一代代传承,成为了宜昌人最诗意的信仰、最滋养的精神来源。

  诗歌,彰显城市内涵的文化名片

  9月12日至17日,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宜昌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文化名人、诗歌爱好者齐聚宜昌,共襄诗歌盛宴。

  中国诗歌节自2005年创办以来,宜昌成为继安徽省马鞍山市、陕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厦门市和四川省绵阳市之后第五座举办中国诗歌节的城市。宜昌作为“中国诗歌之城”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

  艺术的浸润,能让一座城市更有品位。诗歌之城、钢琴之城,先后落户宜昌,让这座滨江之城“腹有诗书气自华”“琴声悠扬美名扬”。宜昌,在建设文化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朗诵协会理事,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导演、中国著名影视编剧刘纪宏说:“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宜昌举办,极大地提高了宜昌对外的文化影响力,这让国人能进一步认识、了解和走进宜昌。“我相信通过诗歌节的不断举办,将会进一步提升宜昌的文化软实力,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刘纪宏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对宜昌文化发展的祝福,同时也对宜昌作为中国诗歌发源地满怀着深切的希望。

  诗歌,让更多的人爱上了宜昌这座城市。在延续千年连绵不绝诗风熏陶下的宜昌人民,在崇尚诗歌的同时,热爱传统文化,以诗歌为灵魂的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正如在宜昌参加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活动的全国著名歌唱家么红所说,生活在“诗歌之城”的宜昌人民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2. 纪念艾青诞辰114周年 | 高瑛新作
  3.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六辑
  5. 江合友《萸轩诗集》出版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