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红雪携新诗集《碑不语》归来!

作者:红雪   2017年10月18日 10:55      1762    收藏
阔别诗坛二十载,重返诗坛如潮涌
诗人红雪携新诗集《碑不语》归来!
七位中国作协会员联袂推介,两名实力青年诗论家评述
 


红雪的诗名和红雪的诗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雪红雪热着。在沉寂二十年后,这名白山黑水的歌者携新诗集《碑不语》归来。
《碑不语》作为“星星·中国新诗实力诗人”诗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主编,其推荐语是:《碑不语》精选诗人红雪近两年来创作并发表在国内各大报刊的132首诗歌作品。“风在吹”“碑不语”“铁树花”“在人世”“中年辞”五辑,唇齿环扣、激跃跌宕、诗意饱满。诗人叩问原乡、书写原味、铺陈原声,字里行间鸣响着思想的雷电,金声玉振,姿态高古,绕梁不绝,是一部难得的现代诗歌样本。
作为资深媒体人,红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有更深的体悟和思索,落到诗行间,多了烟火和草木、温润和丰赡。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所评价:红雪的诗歌一直保持清澈的底色,又在清澈中,囤积着丰腴的底蕴,尤其是其近期诗作愈显深刻。清澈和丰厚,是诗歌的杀手锏,红雪做到了。
    红雪是一个干什么都执着的人,追求过程,更注重效果,重新回到诗歌阵营,就屡登《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星星》诗刊等报刊,其诗句绵密力道,哲思涌动,激情四射。
 “从自然来稿中发现了红雪的诗,空灵、简洁、清丽,但隐藏在句子里的情感、思想,却逸趣横生,余音不绝。这就是红雪诗歌的妙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燕》主编李皓如是说。
诗人孟凡果在读了红雪的诗歌后,感慨颇多,他说,带着对家乡和故土的热爱,红雪用自己的赤城,写爱,写愤怒,写满怀的深情和无可奈何。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被人忽略的点滴,行云流水,洒脱,豪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主席李云迪对红雪的诗歌评价用语简洁:读红雪的诗有两个字的感受,那就是“解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邢海珍的评价是:红雪的诗很有思想的锋芒, 他的思想居住在意象之中,尽得含蓄之妙。
    不做作、不忸怩,不晦涩,不拖泥带水,这是《碑不语》收录的所有诗歌的品相,也是红雪写作追求的目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岁月》主编潘永翔说:读红雪的诗要像嚼橄榄一样,你不能急忙咽下去,需含在口腔,慢慢的咀嚼,仔细的品味,那美妙的滋味才能跃上你的味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庞壮国却读出另一种感觉: 读红雪的诗,让我感到一个人是那么的无可奈何而又咬牙坚持,痛入骨子但思想发电。红雪的无可奈何连同红雪的坚韧,是诗歌的宝贵与至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吕天琳为《碑不语》作序,青年诗评家姜超、杨欣闽从不同侧面阐释红雪及其诗作为新乡土、新市民、新现实的文本范例,从中小学生到耄耋之年,均可从中汲取生活的养分,华美的意境,向上的力量。
 



那些钟情的记忆和灵魂
 
作者|杨欣闽
 
诗人隐于民间,诗却活在江湖。
人群里真正的诗人,如红雪,是没有太多声响的,更像一个隐者,日常食人间五谷蔬菽,见尘世五色迷离,庄邪雅趣,纵横婉约,了然于胸。所以,他笔下可以凝集波澜壮阔,骇浪惊涛,偶尔也有梅枝应鹊,落雪飞花。这样的诗作,充满江湖生气,代表了人类情感中的精华部分,能荣润世间万事万物,裹挟着诗人或大隐或小隐的肉身,行走于烟火尘嚣之上,以开阔的纯净引一涧清流慰藉灵魂,让我们恍惚间觉察到,原来生活还有那样一层美感。
十几年前就读过红雪的诗,这是一位颇有姿态的诗人。“和脚相比/命运不算坎坷/逆风或者顺风/翻过眼前这座石头山/再说”(《在秋风中行走》)这样的自我姿态,反映出诗人张望民间的立场和态度,对现实的观照途径和回馈反映。资深媒体人的社会身份,使红雪的认知体系中有先觉的敏锐和洞察,随着时光流逝,逐渐沉淀出完整的自知自觉,反映在诗歌创作中是对品行、操守的坚持和颂扬,对背离、荒芜的质疑和批判,他大量的诗歌作品都有对此类意旨的呈现:“只有仰望  只有跪下/高悬三尺之上/是您用灵魂守护的山河”(《碑不语》)、“如今 我和我的兄弟/依然挑灯论剑/只是梅花早殇/不知是否被剑下毒/那发黄的纸 在庙堂/在江湖 在漂泊/提前收场/多像弱不禁风的民间”(《夜色》)、“城门失守 向黑而去/马上月过中天 冷冷的光/把黑夜咬碎 恍如隔世的伤/我还是没有跑出/欲望的手心”(《夜未央》),这些诗句并非“刻露尽相”,而是“幽伏含讥”,惊鸿一瞥,言近旨远,在一种焦灼和疼惜中陈述身边事物,对共和国不朽功勋的仰视,对自己精神所寄的坚持和无奈,对世俗生活的时刻警觉,让我们感知到诗人骨子里坚韧蓬勃的正气,这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诗歌方向。
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大庆,充满魅力,除了盛大的石油,还有文学,还有喜爱文学的庞大人群,人群里栖息着诗人。红雪的栖息,与他的诗歌同质,明晰的线条感,硬质的具象存在,有执着感人的力量,正如他那些时常见于报端的新闻作品一样,走进众人视野的时候,携带着个性化的背景和气场,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
上个世纪90年代,是这座城市为诗歌狂欢的年代,作为这个城市中起步较早的诗人,红雪也迎来了自己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和所有60年代出生的诗人一样,精神世界背负了太多关于年代的苦难记忆,农村生活、艰辛的父辈、疲累的自己,还有流年风物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顺着诗行我们可以准确地触摸到一颗多思的、抗争的、柔韧的心灵。“雨季再来/仿佛二十年前的雨滴/只是  我现在坐在城市的一座民居里/很难把当年复制”(《曾经有过》)时光流逝,有些事物总要过去,正因如此才有怀念和反思,诗人叹息个体的变化,审视和质疑着此时周遭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多长的长调能喊出嫩江/多大的饭碗能盛满月亮/赤脚走在松嫩平原的掌纹里/打探春天/一畦畦疯了的绿/从草帽下展开六万亩浩荡”(《吃饭吧》)这段句子浸透了超高浓度的情感,从细处打动人心,从宽度和广度上动人魂魄。没有哪一种记忆能超越一个诗人对家乡土地的记忆,他与这些记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本质上是整体遗落的一部分,携带着家乡的DNA和强烈的归附愿望,所以写下这些惊人的句子,他并不需要多费力气,只需闭上眼,将自己的心神调整到那个叫家乡的频率上,信手写下就好。“唱农谚的爹/心情外露/嗓门沙哑/迎大雁翩跹而来/送大雁翩跹而去/水里藏刀/爹心里藏不下/一个农字”(《撒种的人》)父亲,是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他甚至代表了诗人的整个乡土世界,成为家乡记忆的代言,在红雪的笔下出现频率极高,虚实之间,仿佛非父亲的意象无以表尽情衷。《想念老家》:“老家是外婆的家/老家是祖父的家/在我的梦里/依然是三十年前的一张旧照片”,《玫瑰花开》:“远在老家的菜园 五月/年年释放幽香”,家乡即原乡,红雪充沛的精神源地,给了他旺盛的诗歌灵感和情绪,如此强烈而密集,涤荡在诗歌内部,酣畅淋漓,自每一首诗歌中间有序地散溢出朴素的真诚和感动,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诱惑,使人毫不迟疑地踏进他的诗歌世界。
迄今为止红雪创作发表的近千首诗歌中,可以明晰地看到一条内部的轨迹,从早期的描摹、咏叹,到后来的质疑和鞭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诗歌腔调和风格,代表了诗人个性化的成长历程和认知体系的完善。一个诗人写诗或者做自己,其实都是为了把更多的气息留给世间。天地葳蕤生万物,也诞生诗人,诗人和万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宿命的关联,有人忧国忧民,有人为雨天的几只小鸟落泪伤心,谁更深情?这一点上,红雪有自己的体悟,他体恤万物,入诗方式也比较浅近,“蝈蝈叫了 麦子熟了/童年的梦 只留下/梦 羊群的云朵/飘荡在南山/看不见了 追不上了……”(《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生活原本寻常,在寻常和诗意之间,红雪尤其善于拆解和重塑,相对于寻常和诗意,这个过程才是艰难而复杂的,有时甚至面目可憎,诗人却只让读者见到了诗歌的美丽。读红雪的诗,常常被其间流动的清气所感,“别以为飘零是种悲情/别以为大雪是流年的墓园/你没看见大山一夜白了头/谷子安静地低下了头”(《秋》),“在秋风里写诗/就有了重量 秋风/好沉 压得露水喊疼”(《在秋风里写诗》),文学生成了诗人精神世界的免疫力,支撑着他与困厄从容对峙,搏斗,最后疏导成正方向上的力量,哪怕世界低处露水的疼痛,也要成为有尊严的声响。可以把这种表达理解为诗人的诗歌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诗人与诗歌的气息本就同宗同源,写下的是诗歌,也是诗人自己,遇见这样的诗,便知晓有这样的诗人存在,人间的好消息,令人展颜,也让更多的人觉得活着其实比看着更美好。
没有孤独,就没有诗人。近两年,红雪以空前的速度创作和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一度被圈内热议,而他依旧是文学现场那个孑然独立、凝思沉静的人。他的个人写作领域内收纳着广阔的记忆和灵魂,他钟情于它们,铭心刻骨,从未停止深入地揣测和热爱,这是书写的动力。人过中年,偶尔会遭遇现实的无力感,他在暗处磨砺自己,对个人的创作再度审视和验证,就这样,一个高峰期如约来临。那些诗里,我们清晰地听到了人间烟火的应声,是他灿烂的思想火花次第绽放的声音。
 
(杨欣闽,女, 70后 ,大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专业创作委员会主任,评论家。
:2008年底开始正式写作,主要创作方向为文艺评论、散文和文化社科。作品散见《文艺报》《山东文学》《长江文艺》《北方文学》等国内报刊。)
 
 
 
 附红雪诗作
 
●秋
 
别以为飘零是种悲情
别以为大雪是流年的墓园
你没看见大山一夜白了头
谷子安静地低下头
 
风送走了风  风的心气凉了
云迎来了云  云的眼帘湿了
日子还不紧不慢走着
月光的霜铺到了额头
 
那时,我在妈妈的黑发里
找不到一根白发
而今,妈妈在我的白发里
没找到一根黑发
 
一说到秋  露水再次失手
过完了秋  风还不肯撒手
 
(发于 2016年第2期《地火》
 
●看山
 
这一路  这一坡  这一岭
稻田中规中矩  一畦
又一畦  铺开辽远
江湖就在眼前
高粱齐刷刷地  举着旗帜
迎我回家
 
乡下的雨  带着韵脚
成了一首悯农诗的眼睛
苍山在前  深藏流光
戛然而止的时间
被活蹦乱跳的山泉
转承  起合  又迫不及待
奔下山去
如一老一小两个僧侣
 
云影游移  盖不住梦
浩大无边的小兴安岭
才下山头  又上云头
一行行南飞的大雁  拭天 
又把苍凉的叫声
留在民间
 
(发于2016年第1期《星星诗刊》)
 
●在秋风中写诗
 
 
在秋风中写诗
就有了重量  秋风
好沉  压得露水喊疼
一会拍打我的左脸
一会把我软弱的头发
掀起  被时间抽条的
头顶  像盐碱滩里
躁动不安的草
 
我还是习惯用钢笔  硬硬的
感觉  先打下草稿
害怕腹中空空
墨香走散
不像诗友李白、杜甫……宋江
握一管狼毫  恣意挥洒
柔软的笔势一泻千里
秋风也弯腰
 
在秋风里写诗
不写那些不着边际的风流韵事
不写流浪的云朵
不写怆然而至的中年
写就写钻机  引领鸿雁
飞过苍茫
就写那片开在野营房外的野花
被风吹得芳心乱颤
就写星辰忍不住寂寞
出走凡间
 
是的  我是钻工  也是诗人
大地铺开稿纸   钻塔饱蘸芬芳
起笔  把多情的风
温暖的家  家的城市  工友的梦
一同请进我的诗篇
读吧  这大荒原的浩荡
处处都有诗眼
 
(发于2016年第6期《北方文学》)
 
●碑不语
 
 
汉阳造停了    迫击炮喑哑
呼喊的涛声
折下峰头
我的耳畔
还回响着那鼓角相闻
蓦然    冲锋的姿势
从碑林中跃起
 
 
草鞋里的汗青
布满浩渺长卷
红星一闪一闪
映照着少女少男
用细小的脖子去迎接铡刀
用风干的脚踝欲磨碎镣铐
 
 
以红梅的冷艳做底
用母亲的温情当线
绣一面呼啦啦的黄河长江
挥起来  挥起来  盖在祖国之身
摇起来  摇起来  摇动那艘红船
 
 
这部用碧血用歌谣用信念
写就的血泪史
主角是哥哥、姐姐、叔叔……父亲
多少次    多少年    多少青苔
钻进了我的遥望
那炸破天庭的雷鸣
那气吞万里的壮烈
 
 
走在碑林间     我只有脚步轻轻
在市郊    在广场 在乡间
想说又说不出的话
憋进了骨头
只有仰望    只有跪下
高悬三尺之上
是您用灵魂守护的河山
 
(发于 2016年第10期《 解放军文艺》)
 
●夜未央
 
新闻操作间一片灯火
却照不见黑
在空旷里
鸟已安歇  梦刚登场
一股一股的相思炸响
把我惊起
 
远在他乡  星辰失语
在草尖上逗留
在露珠里禅坐
在纸醉金迷中坚守
在欲望的边城逗留
阴晴不定的天  下沉
把我埋葬
 
上玄月投下诡谲一眺
不知做了什么亏心事
欲语还休无处可逃
纸上种植的还是去年货色
凶杀血淋淋的车祸现场以及
停水  早殇的路  东莞扫黄
二奶军团疯狂反扑
一版又一版的楼盘罂粟花在媚笑
累得读者的肾生疼
我心乱如麻
 
城池失守  向黑而去
马上月过中天  冷冷的光
把黑咬碎  恍如隔世的伤
我还是没跑出
欲望的手心
 
(发于2016年第3期《岁月》)
 
●吃饭吧
 
多长的长调能喊过嫩江
多大的饭碗能盛满月亮
赤脚走在松嫩平原的掌纹里
打探春天
一畦畦疯了的绿
从草帽下展开六万亩的浩荡
 
汗滴滑落  砸得水千疮百孔
一朵云  两头牛   三只羊
大写农事的草木烟火  
供养光阴里的饥饿 
脱粒机挺进  流水线生下素瓷
水成为水珠  玉成为玉器
稻子成为米
 
吃饭吧  围着铁锅的妈妈
在叫 
攥紧粮食的祖国
在叫 
炊烟再次升起
肇源  站在霞光里吐纳秋意
灯火安详,把一仓一仓的氧
举高  浩大的餐桌
碗筷脆响
我在异乡  反刍
一根稻草的味道
 
(发于2016年第1期《海燕》)
 
●写不出诗时就想老家
 
写不出诗时就想老家
老家那疙瘩
正有梨花落上枝头
北风劲吹  月牙抿嘴笑着
蛙鸣骤起  稻子披上月光的霜
低下头
 
老家没有诗歌。那眼辘轳井
铺满洁净的流光
清唱  原声  静谧
几头耕牛卧在槽头
嚼着白白的纸张
 
写不出诗的时候  就想老家
一场风寒  几声咳嗽
妈妈的头顶潦草
如果我的笔下成诗
一群人走失  一群人
落生
 
雪花里的白  青草里的青
烟火住进我的血里
骨头的脆响
一滴泪里  映现北风冷
大雪狂   
道路伸出手
把我趔趄的诗行
揽进怀中
 
(发于2016年第1期《海燕》)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