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诗味还随画韵长——从诗画融通视角论沈奇之诗与诗学

作者:王新   2017年11月27日 11:12  《诗探索》    539    收藏

当代诗坛诗评家与诗人沈奇,典雅而新锐的文品、笃实而渊阔的学品、古朴而清通的人品,早已广为播扬;然而,近十年来,他诗心两用,多情而移情,悄然进入到书画界,策展、评画、写一手清秀的书法,积累了殊为不俗的视觉艺术经验,而且这些宝贵的经验,涓滴浸润在他实未忘情的诗歌、诗学与诗心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沈奇诸多富有创见的诗学思想中,总对偶性地隐现着书学、画论的峰影,因此在诗画融通的视角里,阐发沈奇之诗与诗学,当不牵强。

  下文即从诗之基质(意象),诗之发生(随机),诗之行进(气脉),诗之圆成(余味)四个层次,与书画对偶互文,展开论述,以期为沈奇诗与诗学研究,打开新的视域,亦期为汉语新诗研究与创作,提供新的经验。

 

意象与笔墨

 

  有感于当代诗歌界“格律淡出后,韵律放逐,抒情淡出后,意象放逐,散文化的负面尚未及清理,叙事又成为新潮流,口语化刚露出新鲜气息,又被口沫淹没”【1】诸多形形色色的“非诗”横行泛滥,沈奇在其文章中,反复论及汉语诗歌之诗性,要注意返回到可称之为“晶体”的诗学美质,即意象、诗眼等;他认为意象、诗眼即为诗句中的高光(绘画术语)与水晶,且水晶是造型性的,自主自明,每一个都闪耀着自足而鲜亮的光芒,这才是汉语诗的基质;而西方诗歌是属于“积木”式的,主要靠结构支撑来实现。部分汉语新诗之沦为“非诗”,就是因为背离汉语字、词诗性思维,忽视炼字、炼句,只注重经营篇构。

  要而言之,这里的“晶体”与“高光”,落实而言,即是意象(包括事象),意象的质量,包括声音、形态、色彩、质地、意蕴、动势等,皆需细细敲锤与炼化,“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老杜诗歌意象经营,沉实而鲜亮,形态、质地、颜色、动势,一应而俱全,且毫不着力,实值得新诗借镜。沈奇在其《天生丽质》诗集中,正遥承此脉心香,单诗题而言,每一个,都是敲锤字、词意象的佳美案例,如“秋白”、“茶渡”、“叶泥”、“烟视”、“依草”、“印若”、“如焉”等,惯常以为的意象即“名词”,在此就变得非常局囿,意象显然还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乃至虚词,如果置身到“句”的语境中,意象碰撞、跳跌、融入,就可幻化出更加斑斓万象的诗境。

  诗歌意象,对应中国画来说,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水晶”,如果没有笔墨的追求与修炼,很难说有中国画。北宋韩拙即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明末书画家董其昌曾言“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现代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可见,有笔有墨,笔与墨合,笔精墨妙,一直是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追求的至高标准。

  笔墨一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从形态而言,包括笔墨点画 、笔墨程式、笔墨形势、诗书画印笔墨全韵;从内涵而言,包括技术形态、身体情态、文化品态等层层融入的内质。简单来讲,就是点线及其组合,复杂而言,就在这个点、线里,有文化、没文化,有修炼、无修炼,修炼高、修炼低,可以敏感而直观地呈现出来:吴镇与黄公望的区别,八大与石涛的高下,朗朗昭昭;绝对的书(笔墨)如其人,画(笔墨)如其人。一个有修炼的人的笔墨,是养出来的,以经史境界、诗词教养、佛道修为、碑版野味,涵容,濡养,追求圆味、厚味、金石味、书卷气等。如董其昌,可以画得很熟,但又在熟中求生,文雅,清洁,带着一股生味,这就是笔墨。

  可见,书画笔墨宛如汉语诗之意象,两者在中华文化的同一厚土上,各表一枝,相映成趣。

 

文生文与迹生迹

 

  意象炼成,象象并置,象象生成。诗人画家石虎先生倡导“字思维”:“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义,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也就是说汉字以字象为要,音义从之,诗即是字象与字象并置,碰撞,蹉跎,融化,由此应物象,开万化。沈奇以诗人的敏感,对此极为推崇,并尤其注重其中“象生象”的发生机制,“胸中并无成竹,乃是无中生有,象来不期而至,象来不期而果”,由此,他引卞之琳语,好的汉语诗“小处敏感,大处茫然”【2】。

  另一方面,他在《天生丽质》系列诗作里,实验探索此种随机生发的发生机制,按他说法,是想从过于信任和依赖现代汉语的句构、篇构式写作中,跳脱出来,反顾并整合古典汉诗的字词思维,对此,他用了“随机”、“随意”、“随心”、“随缘”四个词来概括。实际上,一首诗的完成,全过程,简而言之,无非有三:感物兴情,因情生文,以文生文。前两阶段在现代汉语诗学中尚较为注重,对“文生文”阶段,则每每忽略。沈奇特别着意这种随机、随意生发的兴发感动状态,看重并实践汉语一个意象、一个字词,便可以自由兴发、组合、衍生的生发能力,显然,这是更为体贴创作的本真状态的。当然,或许可以补充的是,一句诗容易自行衍发,整首诗未必就可以全部依赖兴发感动,随机推演成篇,在“文生文”的兴发推荡中,尚需适当控制,才能臻于完美。

  汉语诗歌写作中的“文生文”,在绘画里,可称为“迹生迹”。以往艺术理论,在“含蓄”勃发的创造态势上,无论是中国的“澄怀味象”,还是西方的“酒神迷狂”,都注重在创作前,涵泳其势,做足功夫,然而并不强调创造过程本身的生发力量。我的师祖“德国学派”大画家全显光,根据多年亲切鲜活的创造体验,提出了“循迹造型”理论:在素描教育中,他主张在画到熟练的基础上,要故意画乱,脱去桎梏,在乱的笔触、点线、图式中,逐步生发,找到秩序,乱而不乱;在色彩中,他把寻找“色彩配方”的过程,直接移到了画布上,他可以用任意原色起稿,然后通过重叠、并置,根据画面上出现的各种新的效果、偶然要素,进行掌控,调整,生发,因势成色。素描、色彩的这种创造状态,就是典型的“循迹造型”【3】。

  根据画面的迹痕、迹效,来刺激、调整与生发创造,全显光特别重视艺术中的“迹”:他在石版画中,奏刀直干,充分发挥石版材质肌理,利用创作中生发的各种偶然的粗粝的“痕”和“迹”,如《心·星》等作品;他解析伦勃朗油画中大笔纵横、却细腻入微、曲尽其妙的笔触痕迹,郑重告诫学生油画是写出来的,而非涂、改出来的;他在齐白石、黄宾虹的作品中,也掘发种种精妙的笔迹、墨迹、水迹;他说,甚至在民间高明的油漆工手下,层层平涂里,也掩盖着有力的笔迹。所以全显光个人的油画、水彩、水墨等,都充满着层层叠叠肌理富厚的以笔运色的痕迹,这些痕迹成功地把他的空间性形式要素,转化为时间性创生序列,让人浮想联翩,满目绚烂。

  显然,这种“迹生迹”的过程,把身体的韵律感和场域感都兴发出来了,臻于创造的自由状态,不可抑止,这和沈奇诗学探索的“文生文”状态,可谓异曲同工。

 

  气脉与气韵

 

  沈奇论诗与写诗高妙处,在非常敏感于诗脉起伏流衍,即诗中之文气、文脉的波澜起伏。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有经验,好的诗歌哪怕没有多少意象,好的文章哪怕只是说理,但字里行间都有气息,形成一种有韵律的气脉,这个气脉如果用现代理论而言,我觉得就是韵律感。由于家学因缘,我自幼亲近古典诗词,很多诗篇可朗朗成诵,及至今天,一读到那些气息不好、气脉不畅的地方,喉头处就会梗塞不舒。我曾著文,强说诗词之“气脉”,以李后主词《相见欢》为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气之丝缕生成,过“月”,一顿,而“如”字轻轻滑过,到“钩”,猛有惊心一转,并且转出了气之余韵,由是而弱,正好接上“寂寞,梧桐,深院”(寞、桐、院短仄而润),奄奄一息、上下起伏的气脉,然后“锁清秋”(清秋,平亮),一下开阔,聚首成池,摇漾着余音。“剪不断,理还乱”气脉自生,且粗壮,但流向离“愁”(离、愁平柔,)有柔化之状,在“味”字的再度柔化下,转向“心头”时,已成丝缕,摇漾,氤氲。两阙最终都归向了一个生气荡漾的场域。可见,气脉这个东西是确实存在的。

  沈奇指出“是不同的语感区分了不同的诗人,也区分了不同的诗歌写作。杰出诗人的不可模仿性,正在于其独特的语感”。【4】以其小诗《茶渡》为证:“野渡/无人/舟自横,//那人兀自涉水而去//身后的长亭/尚留一缕茶烟//微温”。如果仅以意象来说,到“尚留一缕茶烟”就已经很好了,但气脉未畅,后以“微温”紧接收结,气脉就非常完整了。由此可知,沈奇语感确实非常锐敏与鲜活。

  归纳而言,一首现代诗的韵律形成,关乎几方面:外在的平仄押韵,内在的意象疏密,思想浓淡,叙事的波澜起伏,情绪的微妙婉转,身体本能的自然呼吸等,且这几个方面要达到梁宗岱所谓的“炼化”,即可成“气脉”了。

  诗之气脉,正与画之气韵同。潘公凯指出,笔墨包括笔墨点画 、笔墨程式、笔墨形势、诗书画印笔墨全韵四大方面,但收拢这四方面的,即是画之气韵。气韵具体而言,由点画到笔墨程式,到笔墨形势,到诗书画印笔墨全韵,即是流动与氤氲期间的气脉之节奏与旋律。中国文人画追求音乐节奏(主要是雅化节奏),画面节奏是一个画家手上功夫的表征,小到画上一石一草,陈子庄云,“石上之点,应有浓淡虚实、疏密高下的区别,总之要有抑扬起挫,构成节奏感、音乐感、诗意”,【5】 证之于绘画,则莫过于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最为合适,千点万点、千沟万壑,排荡出一阙轻重浓淡、远近高低的磅礴的笔墨乐章。一般来说,文人画节奏,主要通过笔法节奏、墨法节奏与意象节奏来实现。

  而画面旋律的形成,主要通过用笔行气,墨韵互渗,水法贯通,布势开合四个方面实现。荆浩云“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董逌《广川画跋》卷六则说,“笔运而气摄之”,潘天寿先生云“运笔要点与点相联,画与画相联……使画面上点点线线,一气呵成,全面之气势节奏,无不在其中矣”,这些已经十分明了地指出,笔与笔间须气脉不断,这是旋律形成的重要前提。至于其他三者,兹不赘述。

 

余味与余韵

 

  凡是一首好诗,沈奇提到要有“味道”,有“余味”、“余音”,即,除了字面的和意象的、或者整个结构的以外,整首诗里总得有一些多出的、通达于无的东西,他概称为“文本外张力”。【6】 如果用古典诗学的话,勉强可称之“境生象外”,但现代诗因为多了反讽、荒诞、戏剧等手法,故象之外,未必是“境”,依据传统批评重品、重“味”的特点,称为余味当是恰切。唐代司空图在《与李生的论诗书》中说到“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拈出的即是“味外之旨”,亦即“余味”。

  比如沈奇在评论于坚诗作《塑料袋》时,指出该诗妙在将寻常琐碎细节,纳入戏剧化叙事,如电影蒙太奇一样地,在独特的语感中,幽默,荒诞,渗出言外之余意与余味。并非巧合,司空图论诗,拈出“味外之旨”(余味),他同时还拈出了“韵外之致”(余韵);而气韵一般常用于品画,可见诗之余味,与画之余韵,有紧密亲缘。南朝谢赫在“六法”中,标举“气韵生动”为首义,气韵一词,在画学中,便居于核心地位;故一幅画气韵之生动,即为有“余韵”。

  何为生动呢?大而言之,全幅上以形传神,能在具体的意象之外,传更多对象的神采,画家的格调;中而言之,在构图上追求郭熙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 、韩拙所谓的“阔远、迷远、幽远”,由远而入无;小而言之,在笔墨中能葆有更多鲜活的身体气息、苍茫的阅世况味,深厚的文化品味。证之艺术史,在中国倪瓒的山水、黄宾虹的山水、西方伦勃朗的人物画中,总荡漾着这样氤氲不绝、挥抹不去的余韵与余味。

  综观以上诗之意象、诗之发生、诗之气脉、诗之余味四个方面,实质上也正是沈奇多年来殷殷苦苦对汉语新诗“诗性”之追索与“典律”之重建的要义,在诗画融通的视域中,这一努力的深刻与可贵,由此更可朗然。顺其逻辑,汉语新诗之诗性,得以豁然呈现,简概为五:一是细节直观,好的现代诗一定能让日常生活的细节经验,得到鲜活直观,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创造;二是远境眺望,诗歌能打开、接通更辽远的境界【7】;其三意象营造,其四气脉把握,其五余味酝酿。显然,沈奇诗与诗学可供掘发的富有包孕性的思想,远不止此,拙文仅仅是以蠡测海,抛砖以引玉,以求教于诸位诗坛方家。

2016年秋于云南大学

 

【注释】

1 沈  奇:《沈奇诗学论集》卷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45页。

2 沈  奇:《诗心,诗体与汉语诗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26页。

3 王  新:《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20页。

4 沈  奇:《沈奇诗学论集》卷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3页。

5 陈子庄:《陈子庄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6 沈  奇:《沈奇诗学论集》卷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2页。 

7 王  新:《茫茫世景中的风雅颂诗》,载于《东吴学术》,2015年第5期。

 

原载《诗探索》理论卷季刊2017年第2辑(吴思敬主编)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