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名栏刊文目录

作者:佚名   2017年12月04日 11:26  中国诗歌网    384    收藏

 
《江汉学术》依托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2004年起创设“现当代诗学研究”特色栏目,2011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专栏主要以选题为单元,每期集中研究一个诗学课题,已刊发专辑五十多个,共发表来自英、美、日、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的论文数百篇,并推出栏目论文精粹《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2011)、《群岛之辨: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2014)。

 
2017年第1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青年冰心的精神肖像与她的小诗
……………[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文),尹捷(译),刘燕(校订)(42)
摘要:冰心那些向泰戈尔致敬的文章以及写出的小诗,都远比郑振铎对这位哲人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更显神秘。泰戈尔的“孩子”典型是爱的化身,是对冰心的“母亲”“大海”和“自然”的补充。《新约》中四部福音书对爱的展示,《旧约》中的部分情节及泰戈尔的爱的福音书,共同构成了冰心的“宇宙的爱”和“爱的宇宙”。爱的哲学显现在带宗教色彩的诗、小说、散文中,对她的作品有着正面和负面的效果。整体上看,冰心受限于浓厚的宗教情感所导致的不足,但由这种纯粹的情感所激发的作品仍值得称道。在冰心对精神状态的描述中,不仅强调了爱,也包括一些由寂寞、孤寂、烦闷、悲哀等等同义词所传达出的与之对立的情绪。在这方面冰心是“五四”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冰心智识的发展本身就是“五四”之后的时代最有趣的故事。令人遗憾的是冰心囿于时代局限,终于无法超越两种张力:一方面是本土传统和外来冲击间的张力;另一方面则是东西方最重要的文明智慧源泉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冰心;泰戈尔;郑振铎;圣经文学

 
现代诗接受的“品级坐标”……………………………………………… 陈仲义(51)
摘要:中国“诗书画”艺术一直拥有深厚的品级传统,并形成品级形制。作为新文类的现代诗接受,一直以来却受着诗与非诗、诗之好坏的分歧困扰。把握现代诗的接受品级,关键是把握好文本客观性与接收主观性的辩证统一,过分偏斜文本中心或读者中心的做法,都会造成新的纠结。与其喋喋不休怂恿相对主义的混乱,毋宁尝试某种可能性“出路”。“品级坐标”的纵向轴列,抽象着文本的客观物质性——由诗质·诗语·诗形,构成文本的形式化结构,相对客观恒定;横向轴列则通过“心动”(感动·撼动·挑动·惊动)的细化响应,披露其主观的接受效应(独立或混交),形成在原创性标高投射下,围绕“心动”的品级梯度。人们或许可以依据这一内化的“游标卡尺”,应对现代诗文本的接受现实,也于此对应古人在艺术裁定上积累的“五品制”。品级序列的重任:首先是区分“是”与“不是”的界限,接着再进入好与差、高与低、优与劣的检视。
关键词:现代诗;品级;接受

 
现代诗人节的确立与新诗人的诞生………………………………………刘 奎(59)
摘要:当下部分诗人依然以端午为诗人节,但其现代起源却被遗忘了。诗人节确立于抗战时期,从钩沉相关史料出发,在还原抗战时期诗人节诞生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抗战时期政党政治斗争的历史语境,可分析诗人节与抗战时期诗人形象的演变,进而探讨环绕在诗人节周围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诗人节的诞生是出于重庆诗人们的自发倡议,它与战时国民政府宣传的抗战主流价值有内在一致性,因而也被纳入到《建国历》中;随着国共之争加剧,诗人节逐渐成为不同政治势力争夺的象征资源,尤其是抗战结束前夕,共产党开始在国统区积极推行党性文化,诗人节也成为左翼文化人询唤“人民诗人”的历史契机。在此过程中,与端午节密切相关的诗人屈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成为询唤不同新诗人的媒介。不同政治势力都试图借助诗人节宣扬其政治文化,诗人节的节庆形式是现代政治修辞的一环。
关键词:诗人节;端午节;屈原;人民诗人;左翼文化;象征资源

 
2017年第2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以自身施喻:当代汉语诗歌中的精神疾病诗学
…………………………………[德]彭吉蒂(文),时  霄(译),江承志(校订)(35)
摘要:疾病、受苦、疼痛与创伤常常带来边缘性经验,并提供一个让人类能意识到自身囿限与脆弱的语境。以疯狂为主题的文学——精神疾病或心理创伤在小说人物和诗歌话语中的再现——清晰地描写了此类经验,通过不同的形式、隐喻和结构,并能够表达主体的痛苦与集体的创伤,传达病痛的经历,为健康、疾病与身份等更广阔的语境提供个人与社会的洞见。就食指、温洁而言(其他人很可能也是如此),书写疾病之诗的快乐与其说来自于对主体感受的表达,不如说在于一种对技巧和形式的追寻,即追寻如何将个人经验整合进集体,无论是悲苦的经验,还是独特的诗词传统。食指和温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其自身的病苦,因此也成就了反诸自身的隐喻,即关于自身之乖悖、健康、身体与心灵之脆弱、寻找归宿的身份之痛苦挣扎的隐喻。
关键词:食指;郭路生;温洁;汉语诗歌;精神疾病;疾病诗学;疾病隐喻

 
在“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间挣脱梦魇
——牛汉诗歌《梦游》第一稿与第三稿的比较研究………………………………邱景华(47)
摘要:《梦游》是牛汉晚年的代表作,得到研究者较广泛的推崇,但人们对于《梦游》刊发的第一稿与第三稿,却有三种不同看法:或认为第一稿胜过第三稿;或认为第三稿比第一稿好;或认为两稿是两首独立不同的诗。牛汉在情境诗的基础上,吸收了艾略特现代诗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种具有个人风格的现代诗,这是两稿的共同之处。牛汉在第三稿的修改中,重新进入了艺术创造过程。两稿的戏剧化叙述者,各不相同,他们所讲述的自然是不同的梦游情境。第一稿用“内心独白”创造超现实的梦境,以隐喻和暗示见长,并将“梦游”与“梦醒”后进行比较,具有整体性的反讽结构;第三稿为了“不使苦难失重”,增加了“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中“清醒”理性的叙述成分,加大了“梦游”前挣脱梦魇的艰难,和“梦游”中残破生命的“痛感”。《梦游》两稿,既是一种改写的关系,又具有各自独立完整的艺术生命,构成一种独特而奇异的“互文性”。
关键词:牛汉;《梦游》;现代诗;情境诗;内心独白;自由联想

 
2017年第3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自我的裂变:戴望舒诗歌中的碎片现代性与追忆救赎
………………………………………………………[美]米家路(文),赵 凡(译)(26)
摘  要:现代性在20世纪初中国的进程造成了历史时间的中断与文化整体性的丧失,使自我破裂为许多碎片。在这分崩离析的漩涡中,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标志着一种新的诗学意识的开启与一种根本性的转向,即从宏大的历史关怀转向微观与细小的日常事实,从更高转向更低,从外部的具体经验转向个人生命内部的体验。这种从外部世界退回到了私人的生活世界旨在捕获现代性的碎片,在追忆消逝之历史的气息中,重构消逝过往与空洞当下、外部与内部、自我与非自我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分裂,并最终将创伤的身体重塑为一个整合的自我。
关键词: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碎片现代性;内转体验;追忆救赎

 
黑格尔的音律论与汉语新诗律建设……………………………………………………许  霆(41)
摘  要:黑格尔在《美学》中把诗的音律分解为节奏音律和音质音律两大体系。他认为近代浪漫型诗以来,现代诗的感性音律发生了新变。由于近代语言已经发展到使精神意义上升到统治感性材料(自然的音节长短)的地位,这就使得现代诗精神方面的情感自由限制了节奏音律效果,所以需要通过音质音律予以弥补。我国新诗同样呈现着音律新变现象,其趋向同样是凸显音质音律、强化意义节奏和建立新的节奏规则。汉语新诗音质音律功能更加丰富,主要是韵节奏的功能、构节落的功能和传情调的功能。汉语新诗节奏音律探索新的规则,主要是增列节奏单元基本型号,以突出意义节奏,重建节奏单元复现方式,以强化音顿节奏。汉语新诗新音律的建设体现了世界诗律新变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汉语新诗;音律新变;节奏音律;音质音律;黑格尔

 
2017年第4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反镜像的自恋诗学
——戴望舒诗歌中的记忆修辞与自我的精神分析…[美]米家路(文),赵 凡(译)(38)
摘 要:由于现代性的飞逝时间撕碎了中国文化叙述的总体性,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唯有文化的碎片保存在记忆的气息之中。在这种从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转向中,断裂的时间意识在戴望舒的追忆诗学中逐渐内在化,为诗人提供了观照自我与他者之间身份张力的反镜像行为。通过记忆、女性与花朵的修辞转化,戴望舒在现代汉诗的自我形塑冲动中发掘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自我精神分析学,即自我经他者而塑形。戴望舒这种独特的反镜像自恋诗学一方面标明了从郭沫若,经李金发到戴望舒之间,自我形塑嬗变的边界;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文化叙述中自我身份之进步的成熟展望,从而创造性地回应了自我意识对历史气息的召唤。
关键词:戴望舒;诗学;自我形塑;镜像;精神分析

 
翻转的瞬间:简政珍诗的意象美学 ……………………………………………………郑慧如(53)
摘 要:意象思维是简政珍诗学的核心。从诗的终极价值出发,摄受意象以探索诗的本质,这项特色使得简政珍的诗学与诗作呈现极难能可贵的崇高感。捻出空隙与逸轨之说,由意象的流动与翻转、物象轮廓零星闪逝而凝结成的语言环炼,检视简政珍诗意象的虚实掩映、歧义的趣味,以及多重面向的文本场域。在开放意义的过程中,可看出简政珍透过研究与创作,转化并塑造吉光片羽延伸出的心灵世界;意象瞬间翻转,瞬间生灭,瞬间证成简政珍的意象美学。
关键词:简政珍;意象思维;诗美学;台湾中生代诗人

 
2017年第5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现实与比喻:台湾当代诗的意象空间………………………………………………… 简政珍(44)
摘要:台湾到了1990 年代中期以后,现实的震荡引起人们思绪的翻腾。“诗人所为何事?”是诗人在这样的时空下存在的探问。诗的“生命感”变成“有心”诗人自我的鞭策。但现实的关照,并非将诗变成陈情书。诗是透过语言比喻系统的产物,而不是目的论的呐喊。诗人的书写必须面对现实,但却拒绝成为现实的工具。面对现实而能展现想象力是诗人创造力极严苛的检验。一方面,诗人必须避免文字的“说明性”以免将诗沦为散文,另一方面,诗人在避免“言说”的过程中,又要展现与现实唇齿相依的生命力。从当前台湾的家国认知、政治情境、经济状况、文化历史归属、与生活空间定位等面向,将可检视有创意的诗人如何以比喻与意象展现生活空间。
关键词:台湾当代诗;比喻;隐喻;转喻;意象空间

 
怀旧病与乌托邦:当代诗歌的乡土经验写作及转变………………………………… 周俊锋(55)
摘要:本雅明从灵晕、震惊、经验等角度对机械复制时代社会文化的批判解读具有怀旧倾向,既执著于古典艺术灵晕的神圣感,又觉察到自身受限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话语情境而倍感焦灼,技术、市场与消费加快着对艺术和思想的庸常化解构。“怀旧”成为当下诗歌乡土经验写作的文学母题,诗歌独立的精神指向和人文关怀,在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冲突中确立彼此的存在,乡土内涵的外延超越地理空间而成为想象的场域。以怀旧为切入点,可阐释当代诗歌乡土经验的书写、怀旧的范式、认同的危机以及写作资源的贫瘠,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下诗歌乡土经验写作的转型变化,区别于乡土的传统意义而成为对当下生活场域的文化反思与理性自觉,聚焦于“当代性”而非乡土意象本身。
关键词:怀旧;乡土经验;诗歌范式;认同危机;写作资源

 
2017年第6期《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_现当代诗学研究·
蒋海澄(艾青)的巴黎岁月及其初期新诗创作…………………………………………马正锋(42)
摘要:蒋海澄(艾青)曾于1929 年春至1932 年1 月在巴黎学习绘画,这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复苏,缘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近现代文学与美学思潮,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步入了现代主义阶段。通过关注1920—1930 年法国及巴黎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以及民众思想概况,可在其基础上展示蒋海澄进入了何种背景下的法国和巴黎。考察蒋海澄在这特定的时空中的日常生活,可梳理他在诗歌、美术方面的作为和追求。蒋海澄来法之前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所初步塑造出的个性主义的多愁善感与左翼倾向的人道主义关怀,在巴黎这座世界文化之都得到了激发和引导。通过对艾青在巴黎期间的新诗创作的文本细读,可凸显这段巴黎生活之于其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中的意义。
关键词:艾青;蒋海澄;新诗创作;印象派绘画;苏俄文学

 
穆旦诗歌:宗教意识与民主意识……………………………………………………… 王东东(50)
摘要:在穆旦诗歌1940 年代最为重要的战争主题背后存在着更为宏大的政治理想,一种借以克服和“消化”残酷战争经验的现代政治意识。这一政治意识虽然难以摆脱当时自由主义群体及其民主自由思想划定的范围,但却进一步将穆旦引向现代政治意识的精神基础。于是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在穆旦诗歌的社会总体图景背后是一个更强有力的基督教图景。由于战争经验的刺激,穆旦经历了从历史正义到超验正义的精神突变,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一种诗性正义。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为他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想象提供了相应的道德内涵。
关键词:穆旦;基督教话语;宗教意识;民主意识;诗性正义

 
论李强“家乡系列”诗歌的特质与对母题的拓展…………………………………………张贞(57)
摘要:诗人李强的“家乡系列”诗歌在审美意象的塑造上具有细腻深邃、丰富多样的特征。诗人运用由中国古代诗歌延续而来的各种“乡愁”意象,通过通感、时空交融等艺术手法拓展了“故乡”的表达范围,超越了个体的生命体验,一方面引起读者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把这种情感体验引向更加深远的艺术境界,从而把读者从个体独断封闭的现实经验世界中解脱出来,通过审美达到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精神世界。同时,诗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乡愁诗”的审美意蕴,着重描写了“故乡”的质朴、温暖和亲切,使故乡的美好与恬静不仅仅停留在美好的记忆中,更和当下的现实生活产生互动与联接,并赋予主体更强的生命动力,“乡愁”也因而具有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审美内涵。此外,诗人还用远距离审视和儿童化视角的艺术技巧,带领读者进入本真的艺术审美世界,以期实现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以及“乡愁”母题的时代拓展。
关键词:李强;故乡;审美意象;审美意蕴;乡愁

 
 
主管/主办单位:江汉大学;编辑出版:《江汉学术》编辑部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大学期刊社《江汉学术》编辑部
邮编:430056;电话:(027)84226588
《江汉学术》网址:http://qks.jhun.edu.cn/jhxs
来稿信箱:
jhxswh@126.com;工作QQ:2048574059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