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渔:老虎·刀子·迷宫——博尔赫斯阅读札记

作者:朵渔   2017年12月04日 12:20  《生活在细节中》    868    收藏

来源:朵渔随笔集《生活在细节中》(花城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 0 -


最初接触博尔赫斯大概是在读大学的前期,博尔赫斯作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陪衬进入我的视野。我读到他的只言片语,一直是这样。直到他名声大噪,并不断地被几个先锋派的小说家们说来说去时,我对他的阅读依然停留在一两篇小说、七八首诗上。他被称为“作家们的作家”,“他的名字是一群初出道者的暗号,读他的作品则是少数几位行家里手的秘密膜拜仪式”,帕斯说。仿佛谁不读博尔赫斯,就必定是落伍的。但他当时肯定还不是我的作家。他还无法打动像我这样的黑暗中的无名的读者。

“作家们的作家”,这一说法至少表明了同行们对他的敬畏。在文学技艺上,他的确驳杂又精湛,像一只处心积虑的文学老蜘蛛,殚精竭虑,一动不动,“秘密地在时间的范畴里营造无形的迷宫”。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因此被称为“美洲的卡夫卡”。但我们这里的文学时尚变幻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几乎是移步换景,一日看尽长安花。博尔赫斯从先锋派们的“膜拜仪式”中走出来的速度有点惊人。当我大学毕业时,读博尔赫斯似乎已被视为一种“落伍的时尚”了。

1996年,我买到一套三卷本的博尔赫斯文集。很难说他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我所能记住的,是书籍封面上博尔赫斯的那张脸。他拥有“西班牙的宁静”,他目光炯炯,让人误以为他可以看到一切。还有就是他在自己随笔集里的一些格言般的教导,那些教导大多出自他的老年。如卡尔维诺所说,他有能力将那些卷帙浩繁的宇宙论式著作、英雄叙事诗和史诗压缩到警句的篇幅。

有件轶事值得一提。在我对博尔赫斯集中阅读的那段时间里,不知从哪个渠道听说了陈侗在广州搞的博尔赫斯书店。出于对这个名字的好感,我跟他们建立了联系。我陆续从陈侗的书店收到一些邮寄来的设计精美的小招贴。很抱歉我没有从那里邮购过一本书,但那些招贴我都保留着,我觉得它们和博尔赫斯本人是有关的。那是一种拥有完美形式的与书籍有关的纸上艺术。我读到过一篇陈侗的文章,《纸上的博尔赫斯》,他对书籍的理解近乎倔强,“只可能拥有一个朴素的、近乎刻板的外表,其内里则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这与盲目的博尔赫斯坐拥八十万藏书的感觉大概是相似的——“(进入图书馆)立刻,以一种几乎是肉体的方式,我感到了书籍的重力,有序事物的宁静气氛,被挽救,被神奇地保留下来的往昔”。

汉语里的博尔赫斯被贴满了各种形式主义的标签,他似乎难脱一个“内心腐烂的文学家”的名声。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将他作为一个有启示力量的优美的文体家看待。“他证明了西班牙语可以像法语那样准确和优美,可以像英语那样灵活和新鲜”(帕斯语)。他的小说不仅拥有完美的、迷宫般的形式,更拥有对事件的灵活性和精妙的幻想;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从容简朴的品格,一种不寻常的多样性和似曾相识的陌生感;他的诗是他所有文字中的精华,将传记与虚构美妙地结合起来,简洁,准确,细节引人入胜。正如帕斯对他的评价,博尔赫斯在自己的写作中发展了三种题材: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随笔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读起来像诗,而他的诗又让人以为是随笔,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明晰一贯的思想。


- 1 -


博尔赫斯1899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亲是位律师,精通英语,拥有大量藏书,可谓书香门第。1914年,为治疗父亲的眼疾,举家迁往瑞士。博尔赫斯在日内瓦入读中学,攻读法、德、拉丁等诸多语文。1919年到1920年,他又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并开始同一些极端主义派的青年作家交往,办文学刊物,写下了歌颂十月革命的组诗《红色的旋律》以及短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博尔赫斯后来悔其少作,认为这只是些“试验之作”,不愿再提及。1921年重返阿根廷后,博尔赫斯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

受家族病的影响,博尔赫斯自幼眼力不佳,青年时期便高度近视。1938年,祸不单行,眼睛严重撞伤,开始逐渐失明。奇妙的是,“目盲者”与“图书馆长”这一宿命般的矛盾体集中在博尔赫斯一个人身上。“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学的博尔赫斯对图书馆情有独钟。1946年,胡安·庇隆执政期间,博尔赫斯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调离米格尔·卡内图书馆(他当时是该图书馆的第三助理馆员),“升任”科尔多瓦国营市场的家禽及家兔稽查员。毫无疑问,这是独裁者对一个男人人格的侮辱。博尔赫斯拒绝赴任,并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在他眼里,庇隆主义就是法西斯主义,而他则是一个持自由立场的、怀旧的无政府主义者。这使他一不小心成为著名的“反庇隆主义者”,并得到了知识界的广泛声援和拥戴。当时的阿根廷知识界正期待着这样一个角色的诞生,因为“反庇隆”是彼时阿根廷的唯一真理。博尔赫斯几乎是在陡然之间变成了阿根廷此后十年里“反极权主义的象征”。对于博尔赫斯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但他只能“坦诚地担当起这一角色”。1950年,在庇隆主义高涨的时候,反庇隆的阿根廷作家协会推选博尔赫斯出任主席,因为他是此时最适合扮演这一角色的阿根廷作家。

1955年10月,第一个将庇隆赶下台的洛纳尔迪将军代理总统不久,博尔赫斯的朋友就替他谋得国立图书馆馆长之位。而此时,博尔赫斯已完全双目失明。神奇的是,这座国家图书馆曾先后由两位盲人管理:1858—1871年是作家何塞·马莫尔,1885—1929年时博尔赫斯所崇拜的保罗·格鲁萨克。1955年,盲诗人博尔赫斯坐在了那张由格鲁萨克定做的桃花红木圆桌旁。这是多么荒诞的场景啊,在这座天堂般的图书馆里,博尔赫斯被九百万本图书环绕,却一本也无法阅读。作家余华说他“将自己的现实建立在九十万册藏书之上”,他则自我解嘲地说:“上帝赐给我八十万册书,同时也使我失去光明,这真是妙不可言的嘲弄。”

在这座失明的图书馆里,博尔赫斯常常用手杖轻叩着四周,倾听着不同版本的图书所发出的空旷的回声,感受着它们的材质、气味,感受着“它们秩序井然地排列在一起时的那份安静,以及魔法般地保存在书页中的干燥的时间”,仿佛来了乌有之乡。“这是一种肉体上的感觉”,他说,“是一种我们在肉体中能感受到的东西”。诗人西川在一首诗中做过形象的描述:

 

无人是一个人,乌有之乡是一个地方

一个人在乌有之乡写下这些

需要我在阴影中辨认的诗句

我放弃在尘世中寻找作者,抬头望见

一个图书管理员,懒散地,仅仅为了生计

而维护着书籍和宇宙的秩序


- 2 -


在他人生的早期,他拥有一种迷人的玄学气质。这种玄学气质几乎与生俱来,并且在他父亲那间藏书丰富的书房里得到加强。“倘若有人问我一生中的主要东西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我父亲的藏书室。”他迷恋于向休谟、叔本华和庄子致敬,庄周梦蝶让他大为神往;他博学得让人发指,他的那些幻想故事触及到世界各地:冰岛、爱尔兰、北非、印度和庄子的东方;他一生钟情于计时的沙漏、地图册、十八世纪的印刷术、词源学、咖啡的滋味和斯蒂文森的散文;他迷恋于自己的家族史、祖先的英雄传奇故事;他追求惟美主义的文体、神奇的地方色彩、17世纪的风格,故作惊人之笔。他几乎是以一种虚荣的方式,将所有这些搬进自己早期的写作,并将它们转变为一个演员般的表演品性。

身处人群之中和单独面对世界——进入诗歌的两种方式,博尔赫斯一开始就选择了后者。他说他从小就对现实的重影,以及现实如幽灵一般不断增值的现象感到恐惧,“这种感觉是我在镜子前感到的”。(一度,我也曾经对两面镜子相对时所产生的无尽的迷宫感到吃惊,那种“无穷感”让人惊恐。)他专注于幻想,专注于无人之境,“绝对的事物”把他迷住了。他太专注,以至于失去了整个生活。在他早年的诗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中,他有意排除了与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有关的一切:某些闹市街道的繁忙、在任何巷口都能找到的沮丧而平凡的人群等等,他认为这一切是与这座闲散的南美城市不太相干的。他关注的是“我漫游所到之地的惊讶与奇景”,讲述被希望或记忆理想化了的街巷的奇观,在他的眼中,那里的一切每一天都在“一点点地神圣起来”。

我一直觉得是他的身体影响了他对诗歌的进入方式。他视力的减弱以至失明,为他提供了进入黑暗与幻想的理由。“这就像夏日的黄昏缓缓降临”,他不再可能去关注周围的事物,只能靠冥想和打捞记忆,犹如暗中视物,他纠缠于生命、时间、梦幻、循环等等这些无尽的东西。他曾为17世纪的威尔金斯所发明的一个词神迷不已,这个词是Everness,意思是永恒,但要比永恒更有力。他还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力、更为可怕的词,从没有人用过,那就是Neverness,指的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物。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镜花水月,“不存在的事物只有一件,那就是遗忘”。帕斯认为恰恰是这种过剩的冥想影响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他很少在作品中提及女人或性。他的写作是没有身体参与的写作。他小说里的那些黑暗的底层暴力,那些街头的争吵、逞强和积怨,那“城北的一把刀子”,很少在他的诗里出现。他不像一个真正的阿根廷人,而更像一个博学、冷漠、刻板、拘谨、书生气十足的欧洲人。聂鲁达也曾嘲笑过博尔赫斯的书卷气。他有一副患有自闭倾向的肉身。在他的一本传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他快到十八岁时,父亲问他有没有过性经历,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父亲为他做了一个安排,作为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的成年礼物:让他在某个时间到某街的某个房间,那里是家妓院,一个“黑色的身体”正等待着他。那次经历很失败,这让他此后三十年没有接触过女人。他曾遇到过一个比他小18岁的女人埃斯特拉·坎托,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公园约会,散步,谈论书籍。坎托是位热情、主动、性感的尤物,她发现博尔赫斯循规蹈矩得几乎令人窒息。他们从未上过床,只是偶尔接吻,“他那笨拙粗鲁的、老是不合时宜的亲吻只能让人勉为其难地接受。”坎托在回忆录中写到,博尔赫斯并非性无能,因为她能从博尔赫斯的外裤上感觉到他的“冲动”。他只是谨小慎微得让人无法理解。

1967年,年近70的博尔赫斯在母亲的安排下,迎娶了在1930年代就是他的情人的57岁的寡妇埃尔莎·阿斯泰特·米兰。婚姻生活仅仅维持了三年,这三年对博尔赫斯形同噩梦。他抱怨妻子从无梦想,也从不讨论书籍。有一天,他告诉妻子要去趟外地,过两天就回来,但妻子等来的却是丈夫派来的商谈离婚的律师。妻子指责他是个懦夫,连离婚都不敢当面说。

博尔赫斯似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母亲的怀抱,尤其是双目失明后,更是完全依赖母亲生活。无论是日常家居,还是外出讲学,都是母亲陪伴左右。哈罗德·布鲁姆觉得,这对母子亲密得让人不可思议。1975年,99岁的母亲辞世,博尔赫斯悲伤欲绝,他像博物馆一样原封不动地保留着母亲的房间。陪伴博尔赫斯走完生命最后十年的是小他近40岁的女秘书玛利亚·科达玛(儿玉)。1985年,儿玉带博尔赫斯去日内瓦治疗肝癌,几乎是在博尔赫斯已经病入膏肓时,两人匆匆“喜结良缘”。1986年7月14日,博尔赫斯在日内瓦去世,葬在普兰帕莱斯公墓,临近简·加尔文的坟墓。


- 3 -


在最初开始写作时,博尔赫斯更像是个狂热的极端主义者,并且还没有摆脱一个文学青年所热衷的一切:他和朋友们渴望有自己的刊物,但真正的刊物他们办不起,他们就印一种类似于“墙报”的印刷品,内容包括一篇宣言和七八首简短的诗,然后找一个晚上,抬着母亲为他们准备的浆糊和梯子,张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上。他们将这份杂志取名为《棱镜》,出完创刊号后就夭折了。他们办的第二份杂志叫《船头》,有六个页码,这份杂志坚持了一年半,出了十五期。这种“短命”的地下出版物与我们这里的情形何其相似。

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拥有一本自己的书仍是一个不小的渴望。“要留下一首诗,为了那个在白昼尽头/等待着我们的悲凉时刻,/要把你的名字与那黄金与暗影的/痛苦日期连在一起。这就是你的渴望。”博尔赫斯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出版于1922年,诗人23岁。这是一本只有64页的小书,由他的父亲赞助,他的妹妹诺拉设计封面,没有页码和目录,没有认真的校对,有点像儿童读物。诗集印了三百本,他将诗集送到《我们》编辑部,恳请编辑将它们放入来访者挂在衣帽间的大衣口袋里。他靠此获得了最初的一点诗名,这也是他最初的惶惑所在。在晚年,当他回忆此事时说:“现在我只能为我早熟的极端主义的过分表现感到遗憾。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后,我仍然在心中设法抹去我生命中的那段愚蠢的时期。……我已不为那时过分的表现感到内疚,因为那些书是另一个博尔赫斯写的。直到不久前,我还想如果书价不高,我就把那些凡能找到的书统统买来,付之一炬。”虽然博尔赫斯有着强烈的“悔其少作”的羞耻感,但这第一本诗集对他而言依然意义重大,他几乎是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风格,那种简洁、绵密的写作风格,他把它叫做“简洁的隐喻”。在回忆录里,博尔赫斯说他从未真正离开过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我觉得我一生都在重写我的第一本书。”

1925年,博尔赫斯的第二本诗集《面前的月亮》出版(这本诗集只有42页,却被印刷过300多次),随后又出版了《圣马丁札记》(1929),风格更为清新和平易,而且热情洋溢,更具有都市感和地方色彩,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道成了他“一生中的唯一一段音乐”。七年当中,博尔赫斯一共出版了七本书,但并未给他带来必要的自信和方向感。他厌倦了那些先锋派的伎俩和浮华的炫技,那种“虚假的地方色彩”。“从1921年到1930年是我写作十分活跃的一个时期,”他后来回忆说,“但是大部分作品很可能是草率的甚至毫无意义。”

博尔赫斯的英译者乔瓦尼在编纂他的诗歌英译本时发现,作为一个诗人,博尔赫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使他的写作愈来愈明晰、质朴和直率。“研究一下他通过一本又一本诗集对早期诗作进行的修订,就能看出一种对巴洛克装饰风格的清除,一种对使用自然词序和平凡语言的更大关心。”他是一位对自己的诗作永不放心的完美主义者,也是一个不懈的、无情的修订者,他不会放过任何一次修订自己作品的机会。在他眼里,永远没有完美的文本。他希望自己的朋友只要注意自己最新的版本,因为它们终于是他希望这些诗被读到的样子。但随即他又会重新变得困惑起来,然后补充说,“至少暂时如此”。对于读者来说,这些诗的修订又能起多大影响呢?也许影响微乎其微,比如对早期的《墓志铭》一诗的修改。这已经是一首完美的诗了,即使是这样,他仍然坚持将这首仅有九行的小诗修改了四行。“如今他是一捧尘土与光荣”,他坚持改为“如今他是一小块尘土与光荣”。这种改动也许对作者是重要的,他必须对自己写下的每一行文字感到心安理得。博尔赫斯在自己的晚年说,“在我这样的年纪,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这种认识可以代替幸福。我年轻时把文学想象成一种灵巧而惊人的变戏法,在已经找到自己声音的今天,我觉得不断地修改既无益于也无损于我的原作。”即便如此,他对自己早年的修改仍然不可遏止。这是一种深刻而又惶恐的反思,让写作者寝食难安。

伴随着对早期诗作的修改,博尔赫斯的晚年风格也在逐渐转变。在1969年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的序言中他说:我没有重写这本书。我缓和了它过分雕饰的风格,我磨平了它的粗糙之处,我降掉了感伤和模糊。像1969年的年轻人,1923年的年轻人也一样地害羞。惧怕他们自己内心的贫乏,他们试图将它隐藏在响亮而幼稚的新奇之下。那时候,我寻求日落,城市外围的陋巷,和忧伤;如今我寻求黎明,都市和宁静。此时,他已认识到“真诚”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诗是我内心唯一真诚的东西”。诗歌的任务是挖掘和照亮,挖掘那些生活事相下的真理,照亮那些隐藏在时间褶缝里的事物。进入诗歌的两种方式提醒着诗人,我们同时是射手、弓箭和目标,我们的矛在攻我们自己的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可逃避,生活不允许逃避,心灵更不允许逃避。

《另一个,同一个》是博尔赫斯写得最好的诗集,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本诗集。“在我从懒散、无心,有时是激情中涂抹出的许多诗集里,这是我偏爱的一本。”他在1969年的初版序中说,“一个作家的命运是奇怪的。起初,他是巴洛克式的——炫耀的巴洛克式——多年以后他会得到的,假如吉星高照的话,不是在其中空无一物的简洁,而是一种谦逊而隐蔽的繁复。”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一直具有一种明晰而空幻的美,但对表达的谦逊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关注,则要迟至他的暮年。比如他在自己将近70岁的时候说,“我磨光了一些拙劣之处,修剪了某些过量的西班牙特色和阿根廷特色”,“我已尽力避免如今探戈的感伤和对俚语的造作运用,它给简单的吟唱打上了一种虚假的气氛”,“我确信只有普通的词语才能打动我们,而不是那些由词典流利地提供的词语;至于奇特冷癖的韵律,它们仅仅使读者分心,受到妨碍,或震惊”。

这种从仅仅为了显示聪明的创新向着自然契合的表现明达的转变,不仅仅是虚荣心的去除,更是对写作的深刻认识的转变。博尔赫斯说他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一个作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读者有要求作品愉悦、耐读的权利,而作者则有责任将阅读的难度消化在自己的胃里。技艺高超的诗人往往是那些把难度留给自己的艺术家。


- 4 -


博尔赫斯一生写作了大量的诗歌、随笔和短篇小说,通常的说法是:他的散文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又有点像散文。他一生从不曾写作过长篇,他认为长篇小说是“勤劳而贫穷的胡思乱想”,“把一个几分钟就可以说清楚的故事膨胀到五百多页是一种胡闹”。安德烈·莫洛亚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博尔赫斯有时会对自己的写作充满自负,“我知道我文学作品中最不易朽的是叙述”,“长远来看,也许,我的成败将取决于我的诗篇”。但有时他又对自己充满了迷茫和疑问,谦逊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博尔赫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博尔赫斯活一天算一天,对于人类的目的,我生活的目的和他一生的作为都没什么好说的”。最终他会归于平静,“我什么都不在意,我希望早早被人忘掉”,“我愿彻底死去,连同我的躯体一起死去”。

对于“作家们的作家”这一说法,博尔赫斯有一种本能的惶恐。他辩解说,“我写作是为了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我写作是为了好打发时间”,如在《爱默生》一诗中所说:“整个大陆传扬着我的名字;/我从未生活过。我要成为另一个人。”当他声誉日隆之时,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谦逊和质朴,依然是一个离不开母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始终不理解自己所引起的那些愈来愈强烈的影响。在他的晚年,他不断受到世界各地的崇拜者的邀请,他甚至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门徒和模仿者感到了厌倦。

博尔赫斯在《瓦莱里作为象征》一文里将瓦莱里与惠特曼做了有趣的对比,瓦莱里无限敏捷,耽于沉思,有意夸大了头脑的长处,是柔美的黄昏的象征;而惠特曼散漫、狂放,粗枝大叶,散发着肉体的魅力,代表着美洲的早晨。博尔赫斯的一生似乎是在这两极之间踌躇和游移,他的早期更多的是瓦莱里的敏感与轻易,晚期则多了惠特曼式的浩大与幸福的声音,中间夹杂着那些玄学的沉思、超现实主义的神奇以及阿根廷民谣般的质朴。

博尔赫斯是一个非常风格化的诗人,因此,有人热爱有人反对,他在汉语诗歌中的形象泾渭分明。我最早读过西川翻译的博尔赫斯,但我宁愿相信那只是西川诗歌的某种变体;我读陈东飚先生翻译的诗歌集,有些诗歌在汉语里也是非常优秀的,比如《我的一生》、《天赋之诗》、《雨》、《玫瑰与弥尔顿》、《爱默生》等。但这还是真实的博尔赫斯吗?翻译是一面变暗的镜子,它只让我们看见一个模糊的轮廓。但一个人说过的话,他的声音,穿过语言的迷障,却不会发生严重的走形,因此我格外看重博尔赫斯的随笔,以及他那些老年的格言。我也一直迷恋于他晚年的姿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晚年艺术观念的转变,更在于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说话的气质。晚年的博尔赫斯回归了诗歌艺术的本质,更回归了一个诗人的日常姿态。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过一段话,让我回味起来时时感到震惊:

我觉得我自己写了我最好的作品。这使我感到比较满意和平静。然而,我不认为我的写作生命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和我年轻的时候比,现在青春离我更近了。我不再把幸福视为不能达到的了,虽然很久以前我曾经这么看。现在我知道,幸福可能随时会到来,不应该去追逐它。至于成功和失败,我认为无关紧要,我从来也不为此操心。现在我希求的是安宁、思考的乐趣和友谊的快乐,以及爱别人和被人爱的感情,尽管我的渴望太过分了。

博尔赫斯一生得到过许多重要的文学奖,如1956年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与爱尔兰作家贝克特分享的福门托奖、1970年巴西美洲文学奖、1971年耶路撒冷奖、1980年的塞万提斯奖、1982年西班牙智利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等,这其中的一些奖项使他备受争议。比如,博尔赫斯曾与庇隆政权之后的军政权合作,接受其颁发的全国性文学奖;他曾公开对军事政变者魏地拉将军表示支持,并应邀与之共进午餐。在魏地拉统治时期,至少有三万人遇害或失踪,这也是阿根廷历史上对知识分子和异见人士迫害最为严重的时期。1976年,他又从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手中接受了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大十字勋章。博尔赫斯曾连续十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终未能获奖。有记者问他是否对此感到遗憾,他说自己并不配得到这个奖,“我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些片断,一些草稿,一些小说构思的笔记和几行诗”,他说得谦逊又豁达,“假如我无缘得到那份荣誉、智慧和幸福,那么让别人得到吧。即使我要下地狱,但愿天国存在。”然而事实却是,在他接受皮诺切特的勋章之后,他就与诺贝尔文学奖彻底无缘了。瑞典文学院院士阿瑟·伦德克维斯特曾公开发表声明:“这一大十字勋章让博尔赫斯永远失去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


2003年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