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给嘛?这个内蒙的汉子凭一首短诗刷屏!

作者:汪剑钊   2017年12月07日 21:04  中国诗歌网    378    收藏

来源:微天津 文:汪剑钊

 

编者按:11月18日,由中国诗歌网主办,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承办的“武自然诗集《自然的诗》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蓟州举行。会前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进行亲切交流,并诚祝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天津市蓟州区委书记于立军,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叶延滨、吴思敬、曾凡华、汪剑钊、兴安、洪烛、顾建平、马知遥、安琪、王士强、张光昕、冯雷、李浩、向萍等三十余位来自京津的诗人、评论家、作家、编辑参会。大家就武自然的诗集展开研讨。微天津经举办方授权,独家推出本次研讨会的专家点评。下面是著名诗人汪剑钊对《自然的诗》的点评。



以前,我在杂志上曾看到过一些武自然兄的作品,这次拿到诗集,得以集中拜读了一下。我感触很深,就在这里说几点读后感吧。主要有四点感受。


首先,《自然的诗》表现出对日常性的一种深切的关怀,弥散着浓烈的生活气息。这种对日常事物的关怀,可以一下子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让情感得到畅通的交流。这是非常可贵的。我注意了一下,他作品当中有很多题材,书写的就是生活中间日常可见的东西。特别值得一提的母爱。例如武自然的《母亲与我》这首诗:


  

          母亲的名字太亲

          亲得一提起母亲

          鼻子就酸

  

          母亲哭碎风雨的那天

          我也在母腹内

          哭碎了白天和夜晚

          我的父亲没能听到我

          诞生的歌唱

          就离我和我母亲而去了

          只留给我一个骄傲的名字

          父亲身上残留的弹片

          和常被母亲引爆的故事

          二十八年母亲喂我

          以泪的温情

          爱的谣曲

          以父亲的庄严和刚毅

          并用艰辛换来的虹霓

          铺在路上,让我跑

          又担心我担心得

          她心的天空

          总摇摇晃晃


          我二十八岁的夏天

          空气滋润得透明

          家也滋润得流苏蜜甜

          母亲却病倒了

          雪白的墙壁

          吸母亲上去

          并照亮母亲的记忆

          母亲把记忆掰开

          让我与她一起品尝

          记忆是苦涩而飘香的

          还没有来得急

          把记忆全部拉开

          母亲就匆匆永离我而去了

          那天是我哭碎风雨的一天


          我一直在跑累了

          就从心里掏出

          母亲留下的谣曲咀嚼

          怎么跑

          都在母亲的视线里

          都在母亲的怀抱里

                                ——《母亲与我》


我觉得就是诗歌写作中间非常正道的一种做法。平时我们都会谈到祖国,把祖国比作母亲。实际上,祖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的母亲组成的,你对国家的这份情感、热烈的爱,需要靠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来支撑,需要靠每一个独立的母亲来呈现。这也是我读了自然的诗之后留下的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如诗人所说,母亲这个名字很亲,亲得只要一提起,鼻子就会发酸,它触动了人身上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读他的诗歌,我获得的第二个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对语言的敬重,特别是对汉字、对汉语的敬重。大家知道,诗歌显然离不开语言,它是语言表达的高级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语言是我们写作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的归宿。自然也创作了《汉字》这么一首诗:


       一笔一划一种含义

        五千年行走在你的血液里

        无论欢乐和悲戚

        无论风还是雨

        我都把你变成最美的诗

        寄给每一个心房

        寄给每一个想要

        开花的土地

               ——《汉字》

以表达他对汉语的致敬,引起了我很强烈的共鸣。或许正是出于对汉语的敬重,他在诗歌创作时熟练地运用语言,从日常的工具性语言中跳脱出来,营造自己的诗歌语言,把很多我们平常不太见到的一种组合方式放到他的诗歌里面,这种语言能产生很多陌生化的美学效果。我觉得,这种创新也是现代诗目前已经达到的一种可贵的共识。



 第三,我还想说的是一点是《自然的诗》与传统的关系。刚才吴思敬老师说到他受朦胧诗的影响,我还想再往前推进一下,他的诗歌可能还是对五四以后的小传统的继承。我不知道自然兄在阅读上是不是读过冰心、郑振铎、汪静之的作品。特别是像冰心的一些作品,她有一首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就有哲理的意味。比如武自然兄写的《云朵》


          不管怎么灿烂

          也都是瞬间


          不管如何恐怖

          也都会消散

                     ——《云朵》

这首诗体量虽小,但是里面的乾坤却很大。这种文体通常是用短短的数语表达一种大的哲理。在自然兄的诗歌里面,我们经常看到类似于这样的作品,这应该归入整个新诗的传统。还有一位七月派的诗人,鲁藜,他也是天津的诗人,也写过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歌《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可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深谙生命的辩证法。


当然,再往宽泛里推进的话,他的这些作品很像阿拉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和中国古典的绝句。我觉得,自然的这部分小诗正好接续了这个传统,用小诗的简洁方式表达大的哲理,或者是大的生命体验。



我读武自然的诗歌还有第四个印象,他似乎受民间文学的影响比较深。这可能跟他自己的出身地有关。内蒙的民歌对他的写作应该是有帮助的,他的这部作品集里面也有以长调为题目的诗歌《长调》

 

     酿了很短很短的歌词

     心儿那么一开

     便被唱得很长很长

     如绿草的地毯铺到天边

     像花儿遍地开放


     被岁月雕刻得如石头一样刚毅的男人

     唱起它瞬间便握住了

     深沉的情感婉转的衷肠

     被白云擦拭得如蓝天一样干净的女人

     唱起它就让牵挂

     泪湿襟前珍珠般明亮


      所有的日子都被它拉着跨过了门坎

      抑或喜悦抑或忧伤

      它比勒勒车的辙印还长

      它解读着辽阔

      它在天地之间

       在心灵之间繁茂地生长

                                         ——《长调》

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民歌体裁,它的特点是字少腔长,一般字数很少,调子悠长舒缓,通过声音本身赋予了情感的意义,有绵延不绝的气息。自然的大部分作品句式都比较短,字数很少,这显然跟长调民歌的影响分不开,寥寥数语,里面包含某种悠长的气韵。


   

1
汪剑钊小传

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先后就读于杭州大学和武汉大学,获外国诗歌史研究方向硕士和中国新诗史研究方向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研究、俄语诗歌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出版有:专著《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诗文自选集)等;译著《订婚的玫瑰——俄国象征派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自我认知》《俄罗斯的命运》《波普拉夫斯基诗选》《二十世纪俄罗斯流亡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曼杰什坦姆诗全集》《茨维塔耶娃诗集》《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秋天的哀歌——俄罗斯抒情诗选》《丘特切夫诗选》等


《自然的诗》内容简介


《自然的诗》融入了著名诗人、记者武自然对生活的挚爱与追求,他将自己的诗意与情怀寄予广阔的大自然,并随之自然而然地且歌且行。诗集分为六个篇章

“别怕,咱们回家”,见证着游子对故土与亲人的赤子之情,一如绿叶对根的情意。


蘸着阳光或者夜色,将爱情的种种一个字一个字地绽放成诗行——今夜,我背着月亮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找你”。


“有一种梦想,在掌心开放”:梦想是乘风的云彩,呈现出青春的天空如何因它们而摇曳多姿。


“秘密”,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欲罢不能,诗是它隐秘又妥帖的树洞,将探索的触角伸入一笔一画。


世界如此斑斓,“原色怀想”,返璞归真,捕捉那些拨动思悟之弦的生命细节与瞬间。


像鱼游向深海,像鸟飞入高空,“处境”向“极致”的转身就在“巅峰时刻”,用文字将酣畅淋漓的姿态定影。


编辑向尚推荐


我是作家出版社的向尚,很荣幸能够作为《自然的诗》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我坚信《自然的诗》,是有永恒的生命力的。


都说编辑是“文裁缝”,做编辑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则有另一种更深切的体会,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从图书的酝酿写作,到编辑出版,甚至后面的发行销售,可以说每一本书背后都藏着一个与“孕育成长”相关的故事,而作为编辑,莫大的荣幸和幸福便是,自己可以是这些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收集者。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一下武自然老师最新诗集《自然的诗》背后的一些小故事。


内容、风格:爱的勇气、自然的气息



书稿是今年春天拿到的,编辑、设计过程前后历经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在金秋十月问世,真可谓“春华秋实”。对武老师而言,也算是自己对祖国生日的一份特殊献礼吧。


读《自然的诗》最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便是:爱的勇气和朴实自然的气息。


武自然是科班出身且资深的媒体人,荣获过很多国家级重要的新闻奖项,现为《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任站长的他虽然公务繁忙却仍然笔耕不辍,常有很多重量级文章见诸报端。作为也曾经在报社工作的我,深知记者这一行业的特点:敏锐、迅捷、理性、担当,奔波劳碌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要置身黑暗与险境之中。所以,记者面对的社会问题、时代病患可能相比于常人要更多更繁复,而他们对这些问题、病患的分析和思考也更独到和深入。罗曼•罗兰曾说过“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一种英雄主义,一种真正的勇气。有分析说,有两个职业最容易成就优秀的作家,一个是记者,一个是医生,经典的人物事例在此不多表,武自然或可作为前者的又一个代表。在《自然的诗》中,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奔涌的爱和热忱,这份爱,是对自然、对故乡、对亲人、对生命的,也是对梦想、对时代、对生活的。


非常感谢吉狄马加主席的倾情推荐和点评,精准、形象而专业。“(武自然)以记者之笔记录着伟大的时代步伐,将诗歌的韵律与时代的脉搏合拍,一管笔中喷射两样文采”。而编辑过程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那就是新闻与文学,报道与诗歌,就像一对写作的翅膀,正是双翼的震动促成了武自然得以在文字的天空中自由且高远的飞翔。


在这本诗集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有别于媒体报端的“武自然”专属于新闻报道的简洁、犀利、冷峻风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绵长、深情、赤诚。这种情绪诚如作者自己的名字、诗集的名字,“自然”流淌、“自然”而然。所以和武老师交流时有点儿半开玩笑地对这本诗集进行了一个绕口令式的定位:武自然以自然之风写作的“自然的诗”,道不尽对自然的自然之爱。


设计、装帧:从文字深处出发



说完了有关这本诗集文字方面的故事,再跟大家共享一下有关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上的一些小花絮,或可帮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走进《自然的诗》这本书。


这本诗集的装帧设计真可谓好事多磨,先后经过三位设计师之手,一度让我伤神费脑。最终所呈现的设计也未必是最精美和零瑕疵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较为贴切的表达,是几个版本设计中最满意的一个,也希望蕴藏其中的细节与内涵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欢。


封面的彩印部分不多,较大可能地保留了纸张的本原色,而这种白色是与辽远的天空相暗合的,也寓意着诗歌世界的纯净。轻轻转动封面,可隐约看见飘金的纹饰,犹如自然潇洒的流云,相信“流云”会引发人们很多诗意美好的遐想,这是一种很理想的奢华境界。展翅的鸟和舞动的树叶是封面设计中重要的图像元素:“树叶”选择了飘舞的姿态和绿色,象征着洒脱、生命、自然,除了形容词性的“自然”,大家也可以在这本诗集里看到很多有关名词属性的“大自然”的风物,如蒙古草原上的天空、白云、雄鹰、骏马、芳草……“飞鸟”则选择了振翅的姿态和蓝色,象征着梦想、遨游、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这里鸟儿的翅膀自然也有前面提到的新闻写作与诗歌创作“双翼”的暗喻在里面。


一群鸟儿渐行渐远则寄予了一种美好的期许和祝愿。诗集共分为六部分,封面封底便分别从中节选了六首诗的文字,每一段文字都有不同的角度,有助于大家快速地了解并进入这本书的诗意文字。内文设计方面,不同的篇章配以不同的饰纹,都与主题相关。正文用纸采用的是纯质纸,自然而有质感。


读书的时候大家或许常常有一种体会,阅读中被打断后下次很难续接上,给书页折角又有些于心不忍,所以书签很有必要。这本诗集的腰封就是一个简易的书签,这样的设计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想实践自然环保节能减材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想让读者自己动手参与“制作”。一次美妙的阅读犹如一场盛典,希望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为自己即将开始的阅读来一次别开生面的“剪彩”。


最后,还特意为这本书设计了限量版毛边书的版本,这是书更“自然”的形态,也是市面上不多见的形式,可以视为珍藏版。


每一种存在都是合理的,每一本书都自带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种价值根本上来自作者,如有什么不足、有待完善的地方,则是编辑得以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分明感受到北方冬天的清冷了,希望这本散发着自然气息与炙热情感的著名诗人武自然著的诗集《自然的诗》能带给大家春风拂面般温暖和清新的感觉。


著名诗人武自然简介

微信图片_20171208153723


武自然,著名诗人、记者。祖籍山东,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3年毕业于赤峰学院中文系,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系。教学8年,在内蒙古《红山晚报》工作11年,从编辑、记者,到周末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到常务副总编辑,在此期间连续8年获得中国晚报新闻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晚报新闻特等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2003年调入《经济日报》,2003年至2006年5月任《经济日报》驻内蒙古东部记者站副站长(主持工作),2006年6月至今,在《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任站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在《诗刊》、《草原》、《黄河》、《山西文学》、《文艺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诗歌五百余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香港南洋出版社出版诗集《流泪的红樱桃》。2016年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新闻作品集《渤海湾畔潮头立》(上、下卷)。



文章内容由微天津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天津(v-tianjin)


责任编辑:王家铭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