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东:诗歌活动有点太多、太密了

作者:朱蓉婷   2018年01月04日 10:35  南方都市报    1067    收藏

陈东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位代表性诗人。1980年代初在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写诗,他是当代诗歌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2015年,《收获》杂志开设专栏“明亮的星”,这个出自约翰·济慈诗句的栏目指向诗人——希望由诗人来讲述如明亮的星一般高悬于诗歌夜空的一些当代诗人。陈东东应约而写的第一位诗人就是病逝于2010年的张枣。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东东又写了昌耀、食指、骆一禾,并最终收录于《我们时代的诗人》一书。《我们时代的诗人》是陈东东为张枣、昌耀、食指、骆一禾四位诗人写下的评传,他希望,通过素描他眼界里的中国当代诗人,勾勒当代诗轮廓。

过去的四十年里,陈东东的创作为我们确立了某种典范:他的文字不为时风所动,不趋同于当代写作,好像也不在我们的时代当中。但他却为自己的新书命名为《我们时代的诗人》。他认为,现代汉诗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这种意识指向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归根复命———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跟历来的全部(无论古典和西方)文学构筑起共时并存的整体,他说,“这正是我愿意去讲述同时代一些中国当代诗人的衷心。”

如同他那首广为流传的《点灯》———“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会来看我灯一样的语言”。一首好诗就像“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光照亮了内里的幽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东东的话匣子打开得比较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个“比较慢”的人,自嘲口才不好的他,在“做了两年教师后主动、坚决地离开了讲台。”似乎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某种安静、冥想的气息。在这本书里,陈东东并不以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身份出现,他所讲述的一些中国当代诗人的故事,是提供给对当代诗不甚了解的人们的一个入门指引,安静地描绘出当代诗歌夜空里,那些“明亮的星”。


访谈


南都:上世纪90年代是你比较高产的时期,也被评论为90年代诗学的创新者之一,你自己怎么回顾不同的写作阶段?

陈东东:去年我编了一本选集,在跋里写到自己已写了三十五年了。照但丁《神曲》第一歌里的话法,三十五岁这才“走到了人生的中途”,我大概也可以说我的写作到了“中途”。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写三十五年……我之前三十五年的写作也经历了几个时期。早期比较有歌唱性,注重音乐性,90年代以后,歌唱性也许还在,对音乐性可能更注重了,但嗓音变了,调子、速度等等都不一样了,更多宣叙、述说、敷陈、寓言的成分和分析性、复杂性,同时更有一种难言。这跟时代生活的转变有很大关系,也关乎我对自己的写作、对当代诗的认知和期待。


南都:读你早期诗作,感觉“我”的发声比较强烈,到后面声音逐渐降低了。

陈东东:这也伴随着写作的变化。80年代,从“我”角度的发声比较多,因为刚开始写作,总有一个自我发声的必要性,有你想要倾吐的东西。可能十年是一个阶段吧,有些人会有比较大的转折或转身,而我慢一点,转得不是那么激烈,而是慢慢偏转。总的来看我是逐渐偏离了潮流的(被指为新潮的、先锋的)写作,也许用“声音逐渐降低”并不足以说出我的写作变化。不过我的诗的确越来越显现一种仅属于它的“声音”———是“它”的,而不仅仅是“我”的;“我”的发声当然包含在这个“声音”里,但还有更为丰富的非“我”的“声音”在交响和变奏。


南都:80年代有一种“诗歌江湖”的氛围,你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加入了诗人群体?

陈东东: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学校阅览室读到《世界文学》上李野光翻译的埃里蒂斯,对我冲击挺大的,我觉得我应该去成为一个诗人。那是1980年,我对当时中国的诗歌状况很失望,自己心目中有一个向往的诗歌形象,但我对诗歌的期待在阅读层面上却得不到满足。那么既然读不到我想要的诗,我就自己动手写吧。进入写作以后,我渐渐地,也可以说是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同道,我们几个同学油印了一种诗歌小杂志,刊登我们自己的诗,这个小杂志被传阅开来,全国各地的不少诗人都来跟我们联络,让你觉得你加入了诗人群体,成了当代诗的一部分。


南都:作为学生诗人,那时有感觉到自己在参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吗?

陈东东:你会发现自己和一些同年龄的诗人在写着跟主流诗歌很不一样的诗,和当时已比较流行的“朦胧诗”也很不一样的诗。而且我们非常自信———很奇怪,当年的我们,年纪轻轻,却有目空一切的感觉。当然,我们其实要面对塑造全新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艰巨劳作,绝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


“翻译是语言首要的质地”


南都:你还指出了“语言构成诗歌,但诗歌不是语言”。

陈东东:语言是诗歌最直接的材料。埃里蒂斯有一个说法:对诗人而言,世事万物不过是材料而已。那么首先,语言不过是材料而已,我们所说的现实世界,现实生活,说到底是由语言构成的。而诗人是改变语言的人,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现实。如果你写的诗并未触动原来的语言系统,没有更新语言,那就无效。诗歌得要对为其所用的那个语言系统有所超越,对语言的超越性是诗歌超现实性的一个关键。

观念当然也很重要,或者叫思想。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有个说法,要有一句新诗诞生,必得有一个新的思想。但你有了一个观念才写诗呢,还是说在写的过程中激发了新的观念,还是在一首诗被阅读的时候有新的观念产生?我觉得这都不一定,最重要的是你写下了一首诗,在这首诗里,观念、语言、词、思想、世界提供给你的材料全都综合在那里……如果观念什么的你都具备了,却没有产生诗,那么一个诗人就没有去做他最重要的工作。


南都:在《我们时代的诗人》里你提出古代汉诗传统和西方诗歌传统对现代汉语诗歌构成的“两大阴影”,并且指出现代汉诗的归根复命———跟历来无论古典和西方,构筑起共识并存的整体。一方面当代诗歌的确有某种回到古典诗歌传统的尝试,另一方面,你又如何理解“翻译诗”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陈东东:这“两大阴影”是现代汉语诗人时常会感受到的。我在《我们时代的诗人》的序言里提到了它们。所谓传统应该是一个活的系统,尽管现代汉诗的发生有一种断裂古典传统,衔接西方传统的用意,但现代汉诗一定会作用于古典传统,会对照、扩充、改变和重新整顿传统。现代汉诗之于西方传统,也会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以现代汉诗为观看点,我想,古典和西方传统是可以连成一片、连成一体的。“翻译诗”当然也会是这个连成一片,连成一体的传统的一部分,而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人很忌讳翻译诗语言,而我认为翻译是无可回避的,是必需的。实际上语言本身就是翻译体,语言就是对世界的翻译,翻译是语言的首要质地。具体说起来,譬如,现代汉语词汇许多都是来自日本的翻译词汇,但它们更早以前又是由汉语输送到日本的,这里面有不止一重翻译,你也说不清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观念里的翻译成分有多少是从我们古典传统里提取的。而我们的古典传统并不纯粹……我们现在的衣着、发型、面貌、表情、举止、饮食和口味,早就是翻译体了,就像整个世界都是被翻译的。我觉得不必恐慌。如果一种语言没有了翻译的成分,是不可想象的。那么“翻译诗”的作用,也可想而知。


南都:相比中国小说,当代中国诗歌是否更难获国际认可?是翻译的原因吗?

陈东东:首先小说的写作和诗歌的写作,两者目的不一样。一方面国际交流意味着翻译,另一方面,诗人写诗本身却又含有抗拒被翻译、抗拒交流的用意。佛罗斯特所谓“诗是翻译中遗失的东西”,大概就触及了诗的唯一性和无可转换和交流的方面。当然,你写作会希望被阅读被理解,但诗人写诗内在还有一个拒绝被理解的东西,这是诗人内在必有的孤独。那些能够被翻译出去、能够在外语世界流通的东西,并不会是汉语里最实质性的东西、最核心的部分。所谓国际认可,是一件外在的,表面化的事情。


“热度以外才会有真切的写作”


南都:就这两年看,诗歌屡屡制造公众话题,这股热度和三十年前有何区别?

陈东东:这几年诗歌活动确实有点太多,太密了,单从写作来讲,热闹不一定就好,交流对写作的作用也有限。80年代以前形成了一种集体写作,80年代在“诗歌江湖”出道的诗人反抗着那种集体写作,形成的却是与之平行的另一种“诗歌江湖”的集体写作。集体写作的情形从90年代开始被打破,写作的个人化呈现得比较清晰了。重要的、优秀的诗人,现在正是以个人化的诗歌形象为人瞩目。不过,集体写作的形式现在也大有回潮之势,在网络上简直模糊成了全部风景。但我想热度以外才会有真切的写作。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