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凌:作为日常生活的乌托邦:诗人陈先发评传

作者:何冰凌   2018年01月08日 10:50  《星星诗刊》    1469    收藏

本文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一)


  在以“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清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语。该文第一次提出了“桐城派”的说法)一说著称的安徽桐城,县城东南向约13公里外,有一座别具风格的千年古镇:孔镇。据资料载,孔镇在明末到清中晚期,曾相当繁盛:“主街一道,横街两条。另有七巷十三弄。街、巷、弄均为麻石铺筑,店铺房舍多具飞檐翘角,木楼花窗,栉次鳞比”。镇东大沙河,平沙浩瀚,夕阳照射,宛如白雪,有“孔城暮雪”之称;镇西南界荻埠河,碧波粼粼,渔歌唱晚,挂帆返棹,有“荻埠归帆”之说。此二处,均列入了旧“桐城八景”。1967年农历10月初二夜间,当代诗人陈先发出生在孔镇九甲(民国时,将该镇分为十甲管辖)外,一个叫“埂头”的小圩子。

  不过,在陈先发的个人记述中,孔镇已显得凋敝了:

   ……大概有三公里多的大青石板街,还在。小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喜欢撒开蹄子在上面乱跑,沁凉入骨的。每天早上,街上挤满了七里八乡来街上卖鱼、卖菜的小贩子;炸油条、炸春卷的大油锅也当街摆出,贩子们做完了小生意,把扁担一扔,就蹲在油锅四边的小板凳上“扯闲白”。那些年,最大的几个铺子,是用白石灰刷掉旧商栈名号又重新开业的供销社,卖些化肥、农药之类;或者是叫“合作社”的那种,卖些日杂、小百货。中间夹着些剃头铺子、小照相馆、棺材店、铁匠铺子,白天也没几个客人,老板们笼起袖子,听旧版的黄梅戏《小辞店》,或者,坐在门槛上发呆。

  孔镇虽小,却自古是个出人物的地方。最叫镇上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儒一侠一书院”。一儒,指的是清代大散文家戴名世(1653—1713),1702年他刊行的《南山集》,因内容多采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载南明抗清之事,而遭劾下狱,两年后以“大逆”罪被杀,此案牵连数百人,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字狱”之一。一侠,指的是1935年11月13日在天津草厂庵的居士林,孤身刺杀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女侠施剑翘;一书院,指的是曾被清代全国书院所奉崇、并载入《皇朝政典类纂》的“桐乡书院”。这个书院的旧址,与陈先发家的老屋子隔河相望,“相隔不过百余米。事实上,我小学与中学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院旧楼改造成的教室里读书”。关于孔镇一带的史上人物,陈先发还介绍说,往东不出数里,还有一代宗师朱光潜的故里。往枞阳县方向略去一点,是方以智的家乡,“这一带的大文人,很奇怪的一个特点,是习武任侠的多,像方以智,不仅是大哲,居然也是洪门、天地会的创始人,很有传奇色彩。”而这些人物,仿佛蛰伏在陈先发的潜意识里,他在1987年的早期诗歌《与清风书》中,劈头第一句就是“我想活在一个儒侠并举的中国”,不知是否有这种源起?

  陈家在孔镇,是个小姓,一直过着单门独户的日子。陈先发曾多次说:“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这个感觉,怎么也排遣不了!”但有一些“异事”,让这家小户,叫当地的几个大家族的人另眼相看。1954年,陈先发的祖母,一个缠小脚的乡村老太太,靠着年青时几乎是沿途乞讨积累起来的钱,重建了当地已坍塌多年的旧寺“迎水庵”,当这座小寺香火大炽时,老太太领着三个孩子,吃糠(稻谷的壳)和野菜,过了好几年。1964年,在席卷全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小寺再次被毁,陈先发的父亲冒着危险,把寺中的屋脊梁偷回,藏匿在家里。陈先发的父亲陈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小镇上开始有了一些声望,这得益于两点:第一,他是当地少见的熟练拖拉机手,能娴熟地把拖拉机开到坡度很大的山梁上,会拆解、重组那些当时很稀罕的机械零件;第二,他是一个常年在外漂泊的人。那些年,他替镇上的“综合厂”推销羊毫毛笔,跑遍了除台湾外的全国每一个省、区。小时候,等着父亲归来,“是一件大事”。陈先发说,“常常的,在除夕,当别的人家开始放鞭炮、吃年夜饭时,我领着三个弟弟妹妹,眼巴巴地站在屋后的河堤上,等着父亲回来。他回来时,会带回一些奇异的东西,比如贵州苗族某个山寨的食品,都干掉了,像一块旧砖头”。

  陈先发小时候的读书生活非常有趣。他母亲倪桂芳,生于镇上的一个“鞭炮世家”,几代人靠做鞭炮讨生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陈家与邻居也合作开过一个制作鞭炮的小作坊。那一阶段正当“文化大革命”,城市里被清除的各种书籍,以废物的名义作为鞭炮的原料纸,运达孔镇的大小作坊。“这些作坊里,废书们堆得跟小山似的”,什么样的怪书都有,从竖排版线装的绘图本《水浒传》、《七侠五义》,到《红楼梦》、《唐诗选》,李义山的书,鲁迅的书,陈独秀的书,都读过,甚至还在一些书中读到过泰戈尔的诗。许多书的边沿上,有人作了密密麻麻的、稀奇古怪的批注。可惜的是,看这些书,是囫囵吞枣式的,因为“做鞭炮”的速度非常快,没几天,这些旧书就会被切割,包进硫磺和黄土,然后在空中炸成纷纷扬扬的碎片。

  母亲是个苦水中泡大的女人。她十二岁时,以小学堂第一名尖子生因穷辍学,开始挑土修河堤,“挣工分”养家;十八岁时嫁人并生下陈先发。因家中男人常年在外漂泊,她的脾气有点暴躁,因儿子常从旧书堆里翻出“歪书”看,她常用柳条子追着儿子抽打,儿子窜得快,她追不上,就捂着脸,一个人站在那儿哭。可她是那么的聪慧,在街上买菜时,她伸手一抓说“八两”,你若不服,用秤一称,果然就是八两。镇上一些老人,遇到一点为难的事,都喜欢让她帮着拿主意。

  在男人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一个男性诗人的成长史中,母亲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陈先发在他多年断断续续创作的组诗《孔镇》中,就有一些是写给母亲的,其中以《母亲本纪》最为动人。“秋天的景物,只有炊烟直达天堂/桔红暮光流过她的额角,注入身下的阴影。/她怀孕了,身子一天天塌陷于乳汁/她一下子看懂了群山:这麻雀、野兔直至松和竹/都是永不疲倦的母亲。她幸福得想哭/爱情和死亡,都曾是令人粉身碎骨的课堂/现在都不是了。一切皆生锈和消失,只有母亲不会。/她像炊烟一样散淡地微笑着/坐在天堂的门槛上喃喃自语”。(陈先发《母亲本纪》)。评论家宋子刚说,“一般我们了解,所谓‘本纪’,是司马迁写帝王级人物传记时的专用名称;陈先发把这至高无上的尊号献给了母亲”。[①]而在他的长篇小说《拉魂腔》中,他也把许多孔镇的习俗,和有关母亲的许多细节,“移植”到了书中的淮河流域。里面有个故事说:他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出门时将“布鞋”穿上,而从家到学校的途上,都是脱下鞋赤脚走过的,到了教室门口,再洗洗脚穿上鞋子。一双鞋,穿了很长时间还是崭新的,但后来鞋子却小了,再也穿不上了。这一节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上个世纪70年代,孔镇的河边,两岸全是高大的桦树,枝叶繁密的苦楝树。陈先发家老屋子的后窗,正枕着河堤,“夜间树叶的沙沙声、流水的声音,清晰可闻”。一些论者认为,植物意象在陈先发诗中,打下的烙印,其深刻与迷幻程度可能是任何一个当代汉语诗人都无法比拟的。

  “而窗外,楝树依然生得茂盛/潮湿的河岸高于去年”(陈先发《嗜药者的马桶深处》)。在他的《扬之水》第八节中,竟然惊世骇俗地一一罗列了44种有毒植物的名称。学者陈巨飞在一篇题为《陈先发诗歌中的植物意象》的论文中说:如果说熊熊燃烧的树木,鲜艳夺目的向日葵是凡高内心激情的投射的话,那么在陈先发的诗歌中,或沉默或呼喊的植物也绝不仅仅是“没有神经,没有感觉”的生物。自始至终,植物以一种巨大的阴影照临着诗人的内心,成为“拆毁”与“重建”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枢纽,它甚至成为一种写作的压迫和冲动。对于诗人,植物生长在大地上,既是童年的记忆、淳朴和苦难的象征,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了神秘的意味。[②]这些植物意象已远超出了隐喻的范畴,而具有某种具有宗教指涉意味。如果说陈先发的诗歌就是一个隐晦难明的迷宫,那么植物在其中就是迷宫建筑的一砖一瓦。不论是不断出现的杨柳、楝树还是偶尔为之的油菜、野薇,都不是一种简单的乡村生活状态。植物活在迷乱之中,同时被迷乱消解。正因如此,陈先发才在他的随笔中写道:“假设松树是自在的,它的蓊绿,是阻隔我与它的一堵墙壁。假设这就是界限,是绝望的本身,我们像两个盲者各据一边。这种假设等同于它的蓊绿,可作壁上观。”(《黑池坝笔记(三十)》)。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他写于2004年的名作《丹青见》: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要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二)


  1985年8月底,当陈先发跟父亲一起拎着一只旧木箱和一副用麻绳捆起的棉絮,踏进上海北站时,他所说的“人生第二次做一个异乡人”的生活,在复旦大学开始了。

  至今,陈先发仍清楚地记着踏进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那一阵子的感受。他知道他那个“旧木箱”在这里找不到一个可靠的安放之地。接连多日,他在9路车终点站附近的虹口公园徘徊,有时,夜里也不回到学生宿舍,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跟他们交谈,用叽哩咕噜的桐城方言。问题是,不想交谈,我一开始就抱着一个完全拒绝的内心。直到四年后离开上海时,我连一句当地话也不会讲――这与许多外省同学迅速溶入上海的方式不同――有时,我感觉到自已的内心转换得太慢了。是的,太慢了”。

  在复旦的学业也一度让他苦恼。这个以安徽省文科全省第二名入学的高材生,莫名其妙地被国际政治系录取。他不得不坐在课堂上,展开对所谓“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演变与可预见的前景之类课题的研究。那几年,他说,有三重身份在我身上纠缠着:一个忧郁的外省青年;一个拒绝苏州河腐臭流水、有着顽固“恋乡癖”沉疴的家伙;一个对外来语言有着一种天然排斥、连英语26个字母中“V”音都发不标准的大学生。“如果我还有能力给自己一点讥诮的话,就让我做一个坏学生吧!”―――大概自1986年夏天起,他开始完全地回避专业课程,沉溺到一种忘我而疯狂的阅读中:早上,带着一块干面包进入复旦图书馆,直到夜间,被管理员轰出来。“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真正的阅读”。读得最多的,是博尔赫斯、荷尔德林、萨特、妥斯妥叶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叶赛林,这些人。也可能是这一阶段对书籍形成的奇特嗜好,他在1987年开始转读复旦新闻学院的书刊编辑专业。事实上,他在编辑专业上也没有好好地钻研课业,而是投身到了那时在上海各大学校园中如火如荼展开的,所谓“大学生诗歌运动”中。

  按照陈先发的说法,“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样的学院诗歌幻景”,可能是永远不会再现的了。作为当时有影响的复旦诗社中坚分子、《诗耕地》诗刊的主编,陈先发是这一“幻景”的制造者之一。当时的上海,是王寅、陆忆敏、陈东东、孟浪等一批重要诗人的风格形成期,大学生对先锋派诗歌研读的气氛异常热烈。陈先发领着一批诗社成员、专为诗社成员朗诵作品的“复旦剧社”成员,辗转于华东化工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等校,“像革命党一样,搞着诗歌运动”。“那时的学校礼堂,完全被这批冲动又幼稚的学生诗人们控制着。举行诗歌朗诵会时,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当最后诗人们现身时,会有一些女孩子的尖叫声,她们为诗人们递上成百上千的小纸片,请求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今天看来,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关键的是,她们,还有当时的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怀疑与解答的激情。”“有时,会有一些折叠得异样的小纸片,诗人们一看就知道,那是女孩子们约她们的诗人,到夜间的夹竹桃丛中密会。”

  正是在夹竹桃丛中,1987年他恋爱了。和一个来自浙江嘉兴、16岁即考入复旦学习德语的女孩子:曾被称为“复旦的蒙娜丽莎”的女孩。对这次恋爱,陈先发一直诲莫如深,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细节给我们。我们只知道,它有“一条很长的,悲剧的尾巴”。

  当时的复旦,有一个很红火的小咖啡馆“大家沙龙”。陈先发他们夜里的据点之一,他们在烛光映照的墙上,贴了许多诗歌,也会趁大家喝啤酒的高兴劲儿,在那儿且歌且舞一会儿。这一阶段,他创作了大量诗作并在《萌芽》《飞天》等几块学院派的阵地上发表,创作了话剧《全世界都游戏》并在各大学巡回演出。他被学生们推选为“当代大学生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虚荣与狂妄,激进与浅薄,在一个大孩子身上,曾达到了它的顶点”。“用今天的尺子来量,那时的文字似乎没有一个字,需要留下来。”他还认为,“那时,对一个所谓的校园诗人来说,没有日常的生活,从现在的角度看,一切的方式都是非常态的。”

  而陈先发在复旦创作真正引起重视的,是离开校园之前很短暂的一段时间。这段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仿似受到莫名的神启,他一口气写下了《树枝不会折断》、《你无法熄灭铁的光芒》、《沉香》等50多首早期诗歌中较为成功的作品。当1989年7月,他揣着这批写在废纸片上的诗作,回到合肥工作时,当时在先锋诗坛的领路者――《诗歌报》为他推出了一个“陈先发专辑”,立即引发了相当范围内的一次轰动,陈先发也因之被视作海子之后又一“少年天才诗人”,影响了一批初习者的创作。――“仍是浅薄的。甚至,不值得再去讨论它。”陈先发自已曾这样评述。接下来的几年间,他又写出了如长诗《狂飙》等一批早期重要作品,《花城》、《作家》等名刊也接连以大篇幅推出,确立了他的影响。那一个时期,陈先发坦言受西方诗人的影响较深,如詹姆斯•赖特、奥登、沃尔科特、希尼等,“站在他们身后写作的痕迹,甚至是显而易见的”,他写于1989年的诗作《树枝不会折断》,诗题即取自詹姆斯•赖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同名诗集。

  长达800多行的《狂飚》,摹写了自然和人类历史纷繁变乱的图景,它们可以视作诗人心像的集中映射。这种图景演变违背了约定的人类生命历程,打乱了从拙朴神秘的埃及——自由奔放的希腊——救赎颂歌中的耶路撒冷——消极生存的古中国生态——毁灭与急剧滚动的现时文明——废墟与碎片——沙漠与生命力的再次孕育的这样一个过程,让不同的时空产生穿梭和交织,各个时代的烈火,各个时代的生命和天国竞相出场,五音繁会,波澜壮阔,气象不凡。上世纪90年代初,正崭露头角的诗歌评论家李少君,在他主持的《天涯》杂志上开始大力推举一批新诗人,如陈先发、杨健、伊沙等,这次成功的推介,使一批年轻诗人诗歌的影响日趋增大。1994,陈先发的第一部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他自1987年以来六十多首短制和一些组诗,以及长诗《狂飙》节选,诗剧《四母轼》的一部分。其中《一块悲哀的铜把天空逼得太高》、《相反的力量》、《少女之瓮》、《我爱这些,距我心脏三厘米的桃花》、《只有镜子能梦见镜子》及组诗《春天的死亡之书》,长诗《狂飚》等在当时都为人传诵。当时,有论者认为,陈先发的早期诗作中有着一种天真的暴烈气质和天然的悲悯情怀,诗人自已在书后的《自我批评的准绳:答问录》中也说:“诗歌,是作为一股医疗者的力量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在陈先发早期(1989至1996年)作品中,诗歌文本的纯净质地、迅速的语言形式、乡村本源的抒怀,是一个重要特点,这使得他的诗中弥漫着一种“疼痛感”。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博士曾说:“陈先发的诗,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刺痛,这是乡野之痛、古代之痛,是乡野和古代联合起来后产生的那种痛。我们的城市开始得太晚(古代的城市只是乡野的自然延伸),但太晚的城市却阻断了乡野和我们的联系。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才深切地体会到那种痛。”[③]


(三)


  1991年7月至11月间,对陈先发来说,是一段异乎寻常的岁月。按照单位的安排,他到安徽省最偏僻的一个高寒山乡――歙县金川乡“蹲点”。

  这是一个被十万群山紧锁着的小山乡,进山和出山都非常不便。许多村民家里的厅堂上,挂着早已于15年前去世的毛主席的画像。村民们――如果哪一户缺钱买盐了――他会拿一些鸡蛋,去大路边卖,“卖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件令人惶恐的事儿:他们往往把装鸡蛋的蓝子放在路子,自已则远远地躲在大树后面,你拿走鸡蛋,随便丢下一些钱,他们会暗中感激你。在这样的小山乡,陈先发住在一个在他诗中被称为“吴屠户”的农民家里。除了对着一盘炒花生米对饮土酒,他们实在没有多少可以交流的话,一个听不懂普通话,一个听不懂像“梵音”一般的当地方言。几乎每个不下雨的傍晚,陈先发都会爬到屋后的山坡上,对着无边起伏的莽莽大山发楞。

  “对我来说,不需要蹲点来体验农民的生活。世上只有一个农民,不管他们叫什么名字,不管是活在孔镇还是歙县,他们的本性和适应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还需要什么蹲点呢?不过,难得的是,我获得了这三个多月与原有生活的一个断裂,一种持久的安宁,把我从刚结束不久的上海式喧嚣中解脱出来。这段时间的内省,对我是非常重要的。”

  自1991年底到1998年这段时间,是一种“陈先发式”沸腾的记者生活:他像他的父亲年青时一样,成了一个漂泊的人。在大别山区,他一天跋涉崎岖山道80多里,遍访缺粮山民;在岳西县一个称作“鬼门关”的地方,他的车子一头撞在峭壁上,“幸亏那一刻,车头偏向右了,如果偏向左,就会一头栽下深不见底的大峡谷,连骨头都不会找得到”;在淮水遭遇大洪水时,他和一大片同在逃避的蛇被逼到一个“庄台”上;为了探访一些“地下派系”聚会场所,他不得不乔装打扮,连续多天穿梭在冀东平原的青纱帐里;几年下来,他跑遍了全国17个省偏远地区和城市,调查粮食问题、完成了“失地农民生存实录”;令人欣慰的是,他的一些调查报告使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有的甚至推动了《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年仅30岁,陈先发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记者,当时,他是建国后获得该职称的最年轻者之一。这段日子,陈先发几乎是“刻意地”偏离诗坛,对于这段生活,他说:“那些年我到处采访,事实上是沉溺在别人的事件中,别人的日常状态中。他们的痛苦,他们的世俗,对我而言,即是一种可触可摸的乌托邦。一种进入了,但始终感觉到――是同时在远离着的一种东西。很难说它对我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影响,或许根本上,它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也找到过处理它们的一个方式,那就是写出了长篇小说《拉魂腔》。至今,我没有能力用诗歌体裁去消解它们”。

  在这几年,我们所知的陈先发日常生活,还有一样东西像“钉子”一样从生活的口袋中露出来。那就是他对元代以前中国高古瓷器的嗜好与研究。“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两、三小时,在网络上、博物馆里、或收藏家的柜子中,观摩各个窑口瓷器的标本照片”。有时,这种嗜好是癫狂的:他甚至一天驱车一千多公里,只为了去买浙江某个小山头上的几块瓷片。“也有的时候,乡下有了少见型制的好器,跑几百公里去看。去了也买不起,只为了看一眼。这也没什么遗憾的,乘兴而去,兴尽而归”。在收藏上,他有很重的学究气。据知,陈先发正在与一些专家合撰民间版《中国陶瓷史》,以推翻“某些已经成形的成见”。

  就这样,陈先发独自踯躅在中国乡村的大地上,既像漂泊,又似放逐,且行且歌且喷涌。而他真正创作状态的喷薄而出,是在2003年10后至今的这段时间,他写下了诗集《前世》以及《残简》系列等许多向现代诗虚心致敬的作品,具有相当程度的实验性和先锋性。写于2004年10月的诗歌短制《丹青见》,甚至被一些人认为已成为汉诗的经典之作。诗人汤养宗这样评述《丹青见》,“好的诗歌总有被神授般才来到人间,一个诗人一生能有此一诗足也!”单篇《前世》、《鱼篓令》、《隐身术之歌》、《捕蛇者说》、《从达摩到慧能的逻辑学研究》、《秩序的顶点》、《中秋,忆无常》、《新割草机》等也成为被传诵的佳作。近年来,陈先发先后当选为“1996—2006十大新锐诗人”,获“十月诗歌奖”和“十月文学奖”双奖,并应邀参加了首届中英诗歌节暨东、西方诗人对话会,在当代汉语诗坛影响日趋增大。

  对他这一阶段的创作,唐晓渡、宋子刚、吴晓东、马知遥等许多学者都有研究文章,网络上对他诗歌的评论甚至是批判性文章不断出现。一种观点认为,诗歌中的大量物象挪移移位,包括人称的指涉错位,是陈先发这一段诗歌的“歧点”所在,以致有论者认为他对汉语有“施疟”和“过度使用”的倾向。无论是肯定的,还是批判的,基本都集中于他2003年以后这个时期的作品上。另一个受到注目的,是他近年开始创作和整理的诗学随笔《黑池坝笔记》,这部笔记长达600多万字,其第一辑的部分章节在《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诗人21家”专辑上一推出,即受到广泛的注意。这部笔记是一种复合文本,涉及语言学、诗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有论者认为它“溶合了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老子等大哲的方式”,又几乎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性言说样式。

  “诗人陈先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将纯粹抒情推上诗坛顶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005年《前世》的出版却让人发现,陈先发依然走在当代汉语诗歌实验的前列。陈先发近十年的诗歌创作,最引人瞩目的,是一种儒家式的悲悯情怀的突显。他告别了早期天才少年式的纯粹抒情,低下头来,关注并担当大地上的苦难与悲辛。他多年来在寂寞中的探索,为中国当下诗歌的版图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可能。”[④]这是陈先发在2006年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时的推荐评语,它强调了陈先发诗歌的“儒家式的悲悯情怀的突显”,肯定了陈先发不断求新求变、寻求突破的创造精神。当然,也有一些论者对陈先发的“复古”倾向提出批评,认为其于当下诗坛是“有害”的。

  著名诗人柏桦把陈先发与杨键并称为“当下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他在谈到《前世》时说,陈先发已从早年单纯地对爆发力的追求,转入对其进行“古诗源”般地协调与中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他的诗虽添入了古风,但现代性仍然是压倒一切的。[⑤]

  诗歌评论家向卫国在论述当代诗坛的写作格局时,把陈先发与臧棣、伊沙进行了对比,指出后两者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相互斗争的“两条路线”,但其共同点是把“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当成了对立面或假想敌,目标都在于对“中国诗歌”之未来的某种期待。而陈先发则的写作是“中国诗歌”返回源头之后的再出发。“陈先发的诗歌,应该直接叫做‘中国诗歌’,对立面和假想敌都已内在于它自身。但它又不同于这个对立面,也不同于那个假想敌。我认为,这才是中国诗歌真正的‘第三条道路’。”“阅读陈先发晚近几年的作品,我感受到一种只有先秦诗文才有的语言的质朴典雅之美,浑厚、温润,既有中国文化的宽厚与倔强,也有古希腊艺术的静穆与辉煌,但其背后却依然透射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之光,其诗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单纯地依托于古代文化,历史感和现实感同样是强烈的。”[⑥]

  陈先发的写作打破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观念魔咒,像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树,把发达的根系伸向四面八方,把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的和文化的传统,都化作自己的写作资源。当然,由于中国现代诗歌是由西方诗歌直接促生的,天然地具有一付西化的面孔。因此,陈先发诗歌显现出的某种“古风”,就成了当代诗歌场域中的一个“刺点”,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争议。但正如另一位诗歌评论家刘康凯所指出,“陈先发绝不是一个骸骨迷恋者,他只是企图通过复活某些本土传统基因,来寻求更好地传达现代感受,更好地应对我们的现代性生存困境,并召唤诗性生命的到场。他对本土性的询唤是选择性的。他的语言明显具有一种‘强指’特征,常常营造出不同时空的人物事象共生与对话的空间,这就带来一种歧义丛生的迷幻色彩。但与西方现代诗歌通过对语言的强制性扭曲来达到象征目的不同,陈先发的语言‘致幻术’可能更多得自禅宗的启示,目的在于通过对语言逻辑性的破除以获得‘破壁’的力量。”[⑦]这些评价无疑是颇具说服力的。

  目前,陈先发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近来写下的一系列“九章”作品,标志着他的写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这还有待学界的进一步评价。我们对他的写作充满期待。


注释:

[①] 宋子刚《陈先发与卡夫卡——陈先发诗歌精神探究第四篇》http://www.yishiju.com/ReadNews.asp?NewsID=1223

[②] 陈巨飞《陈先发诗歌中的植物意象》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8/14/content_4958446.htm

[③] 敬文东《〈星星诗刊〉——陈先发诗歌讨论会纪录》,2007年12月

[④]《第四届华语文学大奖:年度诗人提名》,《南方都市报》,2006年3月

[⑤] 柏桦,《读鱼篓令并兼谈诗歌中的地名》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12

[⑥] 向卫国《作为“中坚”的中间代》,《诗歌月刊·下半月》,2007年7/8月合刊

[⑦] 刘康凯《当代合肥诗歌述略》,未刊稿。


  作者附记:本文写于2008年2月,曾刊于2008年第4期的《星星》诗刊(下半月)。当时写得匆促,颇为粗疏;考虑到对陈先发研究可能还有些史料价值,故作一点修订,以供读者参考。2016.6.8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3. 探索“诗歌美育与思政教育”新模式: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6.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田野诗班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9. 诗人吕煊想带着你游乡村——《乡村新物语》诗集分享会在西溪湿地举行
  10.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