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默斯·希尼: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

作者:王志军   2018年01月08日 11:18  晶报    600    收藏

本文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谢默斯·希尼是那种真正在思想、技艺和情感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心智水准的大诗人。虽然现在做这样的判断还有些过早,但从他的诗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气质上明显的古典传承来看,他是当代最为接近歌德、华兹华斯那种成为一个时代代表性心灵的人物之一。

这符合诗人在时代中承担的角色。今天的情况看起来更为复杂,诗人在一个非常小的热爱者群体之外似乎隐身了,流行的庸俗文化则拥有令人震惊的影响力,但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不是吗?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他们最终会在后代中彰显出来,诗人仍然是一个时代面向后世的发声者。当然,有些情况也确实大为不同了,上世纪初以来,社会的剧烈动荡、发展,在个人精神生活上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每个人的自我都更加凸显了。真实、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令那些人们津津乐道的英雄故事和浪漫主题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更为日常、切身、真实的体验逐渐成为我们激动的来源。而到了今天,现代文学潮流在唤醒“自我”之后已经发展到了极其精微的阶段,各种风格和技巧都被运用到近乎极致,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进程也让每个诗人面对的世界更为广阔,同时也更为细微、庞杂了,这都对一个现代诗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更为敏感,穿透时代的麻木铠甲,又要更具卓见,努力摆脱因大众日益频繁地参与到严肃思考中来所造成的更难逾越的平庸,进而真正发现时代发展带来的文学新意。在这样复杂的情势下,心智水准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诗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最简单的例子是,自新诗以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汉语诗歌写作感伤孱弱的心智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时代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心智更为成熟的西方现代诗人对我们影响这么大的原因。

希尼在北爱尔兰德里郡乡村一个农夫之家长大,田野草地、沼泽湖泊,以及那里的农事与生活,成了他一生诗歌的源泉。他20多岁时出版的第一部诗集《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就体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和原创性,朴素、精确、节制,从日常中提炼诗意,令我们熟悉的生活闪现光亮,这成了他一生写作的核心风格。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作为一个大诗人开始享有世界性声誉。回顾他一生全部十三本诗集,我们发现,他通过强大的整体风格,实现了从对朴素日常生活、现实政治伦理等问题的关注向更深的层次的转化,换句话说,他最终达到的并不仅仅是日常生活层面的升华和情感投射在普通之物上的诗意哲理涌现,而是构建了一个真实、具体、丰富、完整的世界。这也是他给同代及后辈诗人带来的最大启示,当他真正有效写出自我,世界也就自动呈现了出来。


希尼的诗太鲜明了,没人能否认他是现代诗坛最具有开拓性的诗人之一。惊人之处在于,他朴素的诗风看起来太不“现代”了,一点都不时髦,写的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生活。他可能是现代诗人之中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位了,这种极度的朴素和及物在五花八门的现代诗风中反而特别醒目。他的风格如此强力,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成为我们感受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崭新方式,他为许多之前并不容易在诗歌中体现却是人类生存根本的共同经验找到了一条表达渠道。劳动场景,童年回忆,日常生活,特别是他的乡村生活经历,和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代人的成长有很多共通之处,因而很多中国读者对他感到特别亲切。

是啊,看看他诗里写的,一口水井、一件农具、一位乡邻、一个回忆片段……大多是这样平常、细微之物。从他的诗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最激动他的,就是这些事物微小的闪光。没有对这些事物的爱,他所构建的这个世界就没有这种生机勃勃之气和深沉浓郁的情感。他所写的日常生活,在更深层次上是对微小事物的关照,是强烈的生命体验。我们前面说了,希尼用他的诗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在于宏大,而在于完整。他诗中以他个人为核心亲身经历的缤纷事件、事物、瞬间、地方等等这一切,拼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独立运转的世界。它们具有一种高度的客观性——事物自身包含丰富的涵义,也就是说,都有它们自身和这世界自身存在的神秘光亮,当诗抓住这种光亮,也就获得了原本属于事物本身的内涵和力量。

但他是怎么做的呢?对诗人来说,永远是“怎么做”这个环节最有意义。他虽然非常重情,但不会直接写自己多么感动,而是把全部精力和情感都用在了过程和细节。随着写作的发展,希尼的题材也有所开拓,写了不少对现实关涉的诗和沉思的诗,但仍然是以身边切入为主。他最常见的手法是放大某些常见的场景,使用或发明一些我们没注意的视角,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隐秘关联,令常见之物显出奇异。一方面,他在这个更小的,自己能控制的世界,微缩了更大世界的真理;另一方面,他的聚焦术让时间有一种停顿的美,再加上具体真实带来的空间感,他为自己构建的世界搭建了时间与空间。通过对事物本身聚焦,他让诗句成为世界自身的丰富、神秘、深刻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我们得承认,他诗中的农事、日常题材,比之大家现在关注的现代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是多一层朴素和理想意味的。他诗中的乡野生活虽然并不是田园乐土,但比之城市生活更自然,是人在地球上生活更适应的方式。而我们平时很多现代诗,过于热衷“不适应”,不适应本质是一种自我否定,是空虚,这样的诗不管写到什么程度,也是没法和肯定性的诗相比的。希尼以最直接的方式赞美肯定了生活和世界的意义,带给我们平静和对生活的渴望,这是艺术能带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因而他的诗也是对现代流行诗风的一种矫正。现代风潮中,各种繁复、变形、叛逆甚至诡异的风格借助反讽获得力量,然而也最容易坠入空虚之境,大部分追求“现代性”的诗歌,常常流于自我的纠缠和喧嚣,无法在世界与自我的对抗中获得平衡,最终沦为空虚的平庸。真正的大诗人,都是在肯定性之上翱翔的。希尼的平衡术来自于他在天平两端都放置了世界,而将心灵和技艺作为天平。他深谙浪漫主义之后直接热烈的情感表达之脆弱、模式化一面,也知道事实远比情感更有力量。如果运用得当,事件、地方、事物等等都包含比情感更丰富的东西。在各种现代诗选中读到希尼的诗,都会有一种明显的反差,即使和那些最好的现代诗歌大师相比,他都有一种压倒性的朴素和精致。他如此直接,如此简洁,如此深思熟虑,就好像现代诗歌那么多技巧的发展,只是为了成就这种高度技术化的朴素。


希尼在一生写作中专注于有意识的自我风格的塑造,这本身有强大观念在支撑。

普通读者常常觉得尽情肆意一点才个性彰显,其实真正的风格形成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观念认识。在这一点上,希尼有点像塞尚,在观念坚持上有种固执的专注。他的题材是非常私人化的,但同时,他真正做到了止于尺度,他从来不怎么暴露自己的私密,也从不陷入脆弱感伤的俗套。那些彰显的感情都被深深隐藏了,他是一个一辈子写自己的生活,却从来不过度曝光自己的诗人。虚无啊,痛苦啊这类直接的感情,是对生活直接的应激反应,他过滤掉了这个层次,他的诗是一种深思之作,这其中包含着他的生活态度,他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他将这些贯穿在他整个写作中,到了近乎严苛的程度,有点像那种修道士的严苛。他深知这种严苛是他观念的真正支撑,所以他绝不会自己破坏自己,绝不轻易、随意滑入即兴,这保证了他获得必要的强度和硬度,也确保了他诗歌美学的实现。

近乎严苛的节制,极度的真诚,让他的诗进入了绝对真实,进而为混乱的现实带来了秩序,为他从来没写的虚无带来矫正,从这个方面来看,他是一个自制力极其强大的诗人。真正的大艺术家,抵御的诱惑和他所做的发明创造实际上同样多,同样艰难,同样需要极度的自觉——毕竟写作中,不会每一步都有灵感水泉,却处处布满陷阱。

这种节制,还成了他诗歌神秘的一部分来源。一些并不耸人听闻、非常普通的日常事件,被他隐藏、暗示的时候,具有了特别的吸引力,就像他在《晚安》中隐藏的故事。这种冷峻让他一旦流露那不易察觉的温情,事物和情感便瞬间获得提升。要注意到,与他对技艺的严格标准一样,这是一种古典遗风。他真正继承了古典的精致、文雅、节制等气质,并形成有效的形式革新。在技艺上他是一个极难的诗人,这看似难以解释,实际上,正是他技术上的难度保证了他平易之诗的稳固。他的技巧,更多体现在不易觉察处,他的结构,组织发展方式,诗意呈现方式,精确和简洁,比喻和转折,等等,都有着一般诗人达不到的功力。最为难得的是,他真正把教养和技艺融合在一起了,在他的诗中,美学上的观念、思想上的品质和技术特点具有同样的品格,是统一的,这让他的诗实现了对生活的超越而达到伟大艺术的领域。


希尼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诗人。

与他的声望不符,这些年的只有一本《希尼诗文集》出版,其他都是散见于报刊的零星译作——大部分都是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虽然代表了他的典型风格,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汉语读者对他产生了误解。我们常说读一个大诗人,就要读他的全集,而翻译的不足,让很多汉语读者对他的深刻和精湛都没有充分理解。现在三本希尼晚期诗集的出版大大改善了这一情况。要特别说一下,雷武铃、杨铁军、王敖三位译者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汉语诗人,这让翻译质量有了足够保证。这三本诗集,都有非常明确的“诗集写作”的痕迹,他有意识为每本诗集构建一种丰富、彼此联系的完整框架,这是读选集体验不到的。一如既往,他在每一首诗中都绝不放松自己,依赖于每一首都绝对独立自足,也依赖于整体风格中这些诗形成的更强大力量,他为自己构建的这个诗歌世界注入了更多的事物、情感和经验。还有一个是随着年龄而来的自然而然的变化:从叙事向场景的转化。诗歌技艺的发展,使他的处理能力提升,因而可以加大倍数,往更小的地方聚焦,往更细微的地方挖掘,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外打开,像《电灯光》、《小型机场》等等,就都获得了极大的现场感和纵深感。把瞬间放置在时间纵深中会显得特别奇异。

希尼的好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说出他好在哪里,仍然是一件很难的事。这说明真正的文学,在当今,即使如此朴素,也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不管怎样,读到这些诗,作为一个读者真的有非常强烈的幸福感。值得重点推荐一下,三本诗集的三篇很长的后记都为书增色不少——都是具有真知灼见的第一流的诗歌文章。我们知道广西人民出版社后续还有希尼诗选、访谈录推出,这真是一件不大不小的出版功业。

洞察理解了自身和真正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时代仍然在剧烈变化,对我们赖以建立认识基础的那个世界的完整性构成冲击。希尼对我们的启示并不是某种成功的样板,而是提示我们,一方面要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另一方面,要坚持那些最根本的东西。他还告诉我们诗歌最基本的功用:教会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给人真正的指引和安慰。虽然这安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但它依然可以令我们更好地作为人而存活于世。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3. 探索“诗歌美育与思政教育”新模式: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6.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田野诗班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9. 诗人吕煊想带着你游乡村——《乡村新物语》诗集分享会在西溪湿地举行
  10.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