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楚韵双峰山(散文诗组章)

作者:2018年02月02日 08:55 浏览:191 收藏
 一
       双峰山是荆楚大地托起的一颗绿色明珠,碧彩流光。
       在楚风楚韵描绘的画卷里,有着七仙女母性美丽的身影,
       两座自然对峙的山峰,相传是七仙女的双乳“仙化”而成。
       双峰托日,以庇护的身姿,俯视着苍生。
       晨曲光熙中,洋泗峡谷优雅走出。
       从回龙寺香火隆盛里转身,森林、溪流和草坡展露笑脸;
       书院琴声里,仙女湖就影印于眼前,清泉、叠瀑、潭池,沿山势婉转,随花木缤纷。
       拾级而上,登高远眺,河流如束带,田舍若棋盘;峻岭横屏晓雾开,千壑谷静向杜鹃。
       起伏的松林,摇曳着楚人远古的篝火,送别每轮晚归的夕阳。
 二
       莽莽夜色拉开双峰山历史的大幕。
       距今1400多年的白云寨,“层峦削壁、相传为孙膑地了”。
       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王仙芝屯兵聚粮遗址,从隐秘的山林走来。
       三国时期孟司空、清初工部侍郎、画家程正揆活动遗存依然鲜活。
       蒋伟国结发之妻石静宜女士旧居坐落在滑石民俗文化村,再现出那份宁静岁月。
       而书院旁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批的“天下第一泉”石碑,仿佛讲述着一眼美好的泉源。
       孝子孟宗哭竹地被后人称为哭竹巷,名扬全国,事迹一直被华夏儿女传唱。
       双峰山是他们的故里,他们是双峰山的文化精神富矿。
       时光穿越鄂西北这片楚峰,有将军、士兵驻扎,有名人雅士流连驻足,双峰山一派兴盛的样子。
       古朴的寺庙飞檐,典雅的书院建筑,诠释着世间的美好,镌刻着传奇的历史。
       时光在钟摆中老去,文俗交融的双峰,蕴积出独有的文化。
       双峰山是楚剧和清戏(湖北高腔)的发源地,清戏“三合班”曾领风骚几十年。
       情爱里的姻缘,在米酒里甘甜;人世间的真谛,在楚剧里永驻;生活中的故事,在清戏里流传。
       从古民居到双峰毛尖,楚风神韵抒写出生活的憧憬; 从门窗到墙壁,雕花剪纸装饰着朴实的日子;从玩龙灯、耍狮子到踩高跷,小调里抒发民间真情;从山歌、灯歌到精致木雕,手锈表达着吉祥的渴望。
       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以双峰山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在双峰山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

      亿万年的蕴藏,给了双峰山一份厚礼——动植物的乐园。
    “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楂,九月的梨子笑哈哈”。在天然氧吧之中登山,吃野果,尝美食,回归自然,愉悦身心,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片被玉观音所保佑着的神奇土地,有仙境般的秀丽风光。
       双峰山充满神奇。仙源之境,流淌的是充满楚人梦幻般的的文化因子。
       双峰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圣地,是佛教禅宗几任祖师住持说法的基地。禅宗祖师道信、弘忍、神秀及惠能均在此传习佛法。
       逆流而上,恐龙咆哮着,摇动出丰谷肥美的原始森林。
       这神奇的资源,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各种能量的汇合,是双峰山发展的加速器。
       双峰山有着“中国仙源”的美誉。一切都变了,变得像换了一个世界。
       城市和乡村,焕发新的容颜,展现新的俊美身姿。
       在领先实施的各类工程中,翘艳在枝头,激发着双峰山人不断创造美好家园。
       勤劳和智慧,为双峰山撑起经济的绿荫,每枚民生的叶片上,都沾满幸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