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鉴:诗歌变形记与“幽灵”到场——臧棣90年代诗歌论

作者:贾鉴   2018年03月05日 09:49  中国诗歌网    943    收藏

90年代诗人在理解和处理有关叙事的形态、功能,叙事中的诗意生成方式等问题时的差异,构成了诗人风格的重要标志。诗中的“本事”(经验的或虚构的)有时是转喻式呈现并评论现实的结构依据,有时则更像是对生活的不同面相的发明,比如在臧棣这里,诗歌叙事呈现为语言探测和扩大生活的微妙的一种“障眼幻术”(马拉美),[1]以下是臧棣的《维拉的镜像》: 


通常,会比我早起

有时上身披一件睡衣,有时

似乎来不及穿上任何东西

简单地漱洗之后,维拉


直奔到梳妆镜前。在那里

她描眉,轻施粉黛:细心得

就像是在做一顿可口的早餐

通常,生活正常得如一出戏


但有一天,正在照着的梳妆镜

突然裂碎。她的表情抖动

恰如受惊的蝴蝶。玻璃坠地后

那心形的镜框框住的墙面


就像一张新物种的狮子脸

显然,有什么东西太深邃

以至于并非在梦中,她的身体

竟也像是起伏的山脉的一部分。 


  诗中最后部分由“心形的镜框框住的墙面”联想到“新物种的狮子脸”和“起伏的山脉”,诗歌想象力对日常生活场景的陌生化处理,使室内风景变成外部的荒野风景,使时间叙事偏移为多向度的空间塑形。“新物种的狮子脸”暗示出某种威胁感(联系前面的“来不及穿上任何东西”和“可口的早餐”),这是对生活的嘲讽也是对存在本质的“变形记”式的揭示。“新物种”其实也是对诗歌创造力的命名,陌生化不仅是一种诗歌技艺或想象方式,更是对人的生命状况的发问方式。因此,“深邃”并不标示诗歌对生活的(镜像)反映程度,而是一种有关意识宽广性的衡量尺度。换言之,诗歌的“深邃”有时恰恰源于想象力的变形和逆转能力。臧棣赞赏张枣对诗歌定义:“诗,干着活儿,如手艺,其结果/是一件件静物,对称于人之境”(《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这意味着,一方面,“人之境”对诗歌所涉对象的内涵和性质的界定重心不同于(但不是对立于)“现实”或“生活”的概念;另一方面,“对称于”确立了诗歌回应“人之境”的独特方式:它不是对“人之境”的描摹或誊写而是类似于不同语言界面间的转译行为。

  《维拉的镜像》中,从“通常……有时……有时……通常”到“突然”的语气变化,不断强化着叙述者(一个具有第三人称特质的旁观者“我”)的情绪卷入程度。当“狮子脸”出现,“维拉”的身体变得像“起伏的山脉的一部分”时,叙述者视角从全景移向近景,这出变形记逐渐与叙述者自身相关了,甚至那张“狮子脸”可视作叙述者“我”(也包括读者)的隐蔽的脸:正是“我”在“狮子脸”的面具/意识中将“维拉”的身体看成了“起伏的山脉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视觉反射机制,看转化为被看,“镜框框住的墙面”如同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中的“自我意识的银幕”——“能够再现它自己表现过程的表现领域”。[2]此外,看和被看的颠倒可能也触及了某种福柯式主题,(不仅与视觉的权力机制相关,也与同质空间的抵消,即“异托邦”主题相关。“镜子”,后文所引《皮影戏》中的“电影院”,某种程度上都是“异托邦”。)特别是考虑到诗歌叙事中复杂的人称变换技巧,反射机制必然也与主体性问题(或主体性问题的迷思)牵连在一起,臧棣许多诗歌确实与此相关,例如: 


我索性穿上他的工作服

去敲你的门


我的视力在望远镜中

恢复得很快……

宇宙的深处不乏亮点

我差不多又看到了你——

    (《小小的拯救》) 


先别问我是谁?或“我是谁!”

如果你急于知道类似的问题,

请吧。先回答你是谁。

我已直起腰,正从座椅上转过身:

        是的。对他们来说。

    (《替人做作业》) 


但其实是,主体才更妖冶,

更娇媚,才是更浓重的方言。

   (《偏南风》)


  在这里,人称代词的自由滑动与其说指称着不同的人物,不如说只是对人称代词本身的戏仿。这使叙事更具有“修辞”(保尔·德·曼说:“修辞从根本上将逻辑悬置起来,并展示指称反常的变化莫测的可能性”[3])性质,而预期的意义追踪,比如与人称变化可能相关的“面具”理论、身份问题等,最终会变得疲乏。这是对主体内部的“他者”想像的反讽,或者说,在一个集扩张性和收缩性于一体的自我设计装置(如“望远镜”:对“我”而言是拉近“你”,在“你”的视线中却是“我”的推远)中,“主体”本身已变得可疑:在认识论上,它只是建构了主体内部的“宇宙”学幻象;而在历史和文化层面,它甚至时常被自身的动力颠倒为偏僻的“方言”——所谓主体,不正是基于对某个中心的设定而将自我方言化的一种话语构想吗?这些诗歌许多时候都透露出一种清晰的论辩意味,“方言”问题也许就与90年代末诗歌争论中的某种论调有关,而这也切合于臧棣所坚持的“为新诗一辩”的立场:“写诗的过程,确实是一个‘辩’的过程。不仅是‘辩’,而且也是‘辨’。前者涉及的是有声的争辩,后者涉及的是沉默的辨认。”[4]诗歌中人称代词和主体形式的倒错、反讽,正是臧棣辨析诗歌现代性内含时的重要问题之一。

  就与此处论题相关的方面说,臧棣对诗歌现代性的阐述,一方面从其历史的自我筹划的性质入手,指出“它[诗歌现代性]的评判标准是其自身的历史提供的”,“它的原创性力量源于它对自身存在的确认——这很像一种历史的自我崇拜”;[5]另一方面从现代性要求的艺术意识的特征角度,论述了诗人内部的“成熟”问题:“艾略特强调作为一个20世纪诗人,我们必须果敢地对艺术意识的不纯性(或说综合性)加以利用。[……]在现代以前,或者在诗歌的现代性被迫成为一个问题之前,一个诗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变得‘完美’。而进入现代,诗人面临的根本问题则是‘成熟’的问题;这用本雅明的方式来表述,即是如何用‘震惊效果’来取代‘感染力’的问题。”[6]“成熟”指诗人对自身历史文化处境的体认;但更指诗人对“纯诗”和“不纯诗”的协调能力,臧棣诗中多重人称和主体的滑动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实践,即对于“在不纯诗学的意义上如何利用诗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玄学式回应。[7]“何谓现代诗”确实构成臧棣诗歌一种基本的写作意识,而他对现代诗的辩护,包括对现代诗和中国“新诗”诸范畴的准确阐释、对当代诗歌“纯诗”主义的修正等,是90年代诗歌理论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但诗中的论辩语调有时也显出某种反讽的凛然,其根源也许就在“纯诗”和“不纯诗”的结构悖谬中。臧棣曾在一篇访谈中说“诗的不纯是纯诗主义的一面镜子。”[8]该表述超越了环绕着“纯诗/不纯诗”的逻辑困境,但也像是对困境的再次认定,就如《维拉的镜像》揭示的:镜外之人的意识可以钻入镜中。因此,借助臧棣的论述我们可以就主体问题继续思考,比如如何理解现代性“历史的自我崇拜”中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主体力量的关系?就写作意识而言,又如何理解反讽主体与诗人内在的“成熟”的关系?[9]

  早在康德那里,“成熟”被设想为现代性之起源的精神实质,[10](艾略特既肯定这一判断,又试图纠正它;这称得上现代诗人的一种基本态度,奥登也曾写道:“在前面,‘成熟’,当儿童向上攀登的时候,/却象地平线从他们眼前退避。”[11])而其中的理性自律思想同样符合康德审美哲学塑造的“绝对自我决定的自律的形象”。[12]对主体的质疑,如果不能同时成为对产生主体性话语的历史条件的审视,那么有关它的真实性问题(主体是真是假,是过多了还是过少了?)的任何结论,都会显得空泛且绝对,其效果正如臧棣在一首诗中表达的:“人不可能虚构出他无法/理解的影像。那么用化身/显灵吧!继续那令我们/感到晕眩的伟大事业?!”(《照耀》)换言之,主体性话语即使只是一种“方言”,在它的历史条件中总还是揭示着某种“人之境”的真实状况。主体与其说是一个可以通过写作来发明的事物,不如说更是文化历史症候的一种表征。福柯在回应康德时就曾说,“我们应当避免在外部和内部之间交替,应当处在边界位置上。[……]批判不是以寻求具有普遍价值的形式来进行的,而是通过使我们建构我们自身并承认我们自己是我们所作、所想、所说的主体的各种事件而成为一种历史性的调查。”[13]

  耿占春评论道,“臧棣诗歌中有许多时刻是能够反身自指的,在论证和叙述事物时,包含着一种对语言或诗学问题的论证。”[14]论证或论辩,既是臧棣诗歌特别的文本织造方式,也形成其诗歌最鲜明的声音特征。这并不意味着臧棣只专注于开掘“以诗论诗”的主题或体式,而诗歌声音也并非只有单一的“有声的争辩”。事实上,臧棣诗歌的题材和经验范围之广在当代诗歌版图中几乎称得上罕见,他心仪的是“在诗中涉及诗”。[15]与此对应的正是那种“沉默的辨认”的诗歌声音,这种声音或者如臧棣在别处说的,是一种“把事物当成消息来传递时采用的声音”。[16]《戴维斯的夏天》一诗有如下诗句:


它[蝴蝶]用舞蹈留下一条虚线——

为下一次对折充当着向导。

这美丽自然于惊人,并且需要一段时间

才能变成“惊人的美丽”。

而我,好奇于成年,希望

这段时间能被延迟得更长久些。


  诗人在描述风景和事物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对折”的形式和精神意义的研究。“对折”是以面的褶曲的形式回避直线式叙事思维的一种途径。“对折”在这里具体包括:自然与人工的对折(“蝴蝶”与引导对折的“虚线”),自然与人的生命现象的对折(“蝴蝶”与“成年”),对事物的幽微体验与表达套语的对折(“这美丽自然于惊人”与“‘惊人的美丽’”)。诗人在其中不仅反思了词与物的关系,也通过“对折”的形式构成诗的运行轨迹,“对折”是诗歌“对称于人之境”的更形象的表达。诗歌中观察和分析的精确使真实世界变得虚幻,从视觉联想的审美效果看,这与超现实主义诗歌颇为相似;但臧棣诗歌与超现实主义的“图像”(意象)诗学及其无意识的思想原理有本质差异。[17]臧棣的诗歌也具备清晰的玄学诗特征,如“机智”、一个修辞格的扩展(曲喻)、对思想的直接感受等;但其思想推衍方式不像玄学诗那样倚重逻辑的完整性。(后者仍处于思想和感受相统一的文明时代。)[18]臧棣的某些关于意识状态的精细判断的诗句也许可以读作他的诗观,例如,“黑色的航行似乎介于两者之间,/它是关于疏忽的知识。”(《偏航》)“而那些小径中/有一条,每当她量一回/就会向尽头以外再延伸一米。”(《古琴》)“[松鼠]在哪里冒出,哪里就是边界;/而我似乎正受惠于/它们用本能为警觉服务时/展示出来的精确。”(《榜样的力量》)“精确的微妙”是臧棣诗学的核心范畴,这既与观察力和语言的敏感有关,也与诗歌写作的一种“知识”意识有关。[19]事物因其被精确地打量而散发出隐秘的讯息,这赋予诗歌一种卡尔维诺所说的“深思之轻”的品格。[20]

  90年代诗歌实验凸显了诗歌中结构、视角、语调等问题的重要性,相对于小说,诗歌处理这些问题时显得更加灵活。因此,肖开愚会强调诗歌叙事的“飞翔”的技巧:“诗最好还是能够带领读者飞翔。[……]最有才能的诗人会在诗里铺设一些跑道,读者一旦发动起来就可以起飞”;[21]而臧棣也将叙述维系在风格的轻盈之中。但是90年代以来,有关轻的美学多受质疑,这既是反省80年代某类文学姿态的一种后果,也是因对后现代主义的误解而导致的一种美学判断上的盲目,其处境正类似于罗兰·巴特所说的“文之悦”(尽管巴特提供的是一种阅读理论)的命运:右派争夺它而左派鄙视它,这都是对“悦”的简陋处理,而巴特的结论是:“显然,文之悦是令人愤慨的:这倒并不是因为它不合道德准则,而是因为它离题,散逸,漂移。”[22]轻是想象力的一种特殊气质,包含多种向度的精神可能,这几乎使它成为各种僵硬的话语套路(巴特说:“陈规旧套是死的叫人厌恶的不可能性”[23])难以禁锢的力量。臧棣在《月亮》中写道:“它悬空,提供必要的对称,/并服务于引力的妙计,/甚至是人体,但它不威胁;/虽然它可能是最沉的秤砣。”“月亮”的轻,既是语言在幻想、机智和感官之间形成的精神张力之轻,也是意识在其中巧妙流转的轻与重的辩证法之轻,从全诗看,它还是诗歌穿越各种“月亮”话语之后诗的边界“再延伸一米”之轻。“月亮”的轻,称量着我们的话语和意识境遇,也称量着我们对自由的想象能力。马尔库塞说,“想象力也可以变成生产性的”。[24]对于真正的诗歌,想象力的轻盈从不生产琐屑状的激情或冷漠,而后者也许正是文化工业所制造的幻觉的本质,即臧棣在《照耀》一诗中所述的“轻浮的真实”的美学。轻区别于轻浮,用卡尔维诺的话说:“深思之轻可以使轻浮显得沉闷和沉重”,轻证明了“很多人以为是时代的活力的东西——喧闹、咄咄逼人、加速和咆哮——属于死亡的王国,就像一个废车场。”[25]

  臧棣曾表示“诗歌就是不祛魅”。[26]“不祛魅”是对文学神圣性措辞谨慎的肯定,这从一开始就蕴藏在臧棣诗歌的陌生化力量中。它既呈现在修辞和知识的微妙中,也与诗歌中历史的显现方式密切相关。诗歌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不仅关乎个人诗学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当代诗歌面对的基本的艺术伦理问题。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的设计方案的“历史”思想逐渐受到怀疑,而尝试以“个人化”方式呈现历史则成为某些艺术家的追求。臧棣的两个概念“历史的异端”和“历史的个人化”从不同角度传达了该时期诗歌中历史意识的变化。“历史的异端”最初的涵义侧重于维护艺术的自足性(但也不是在对抗历史的意义上的维护);[27]后来则更明确地强调诗歌本体的“文化的政治意义”:“历史是一种倾向于为人类提供答案的力量,[……]诗歌就是用风格去消解历史,用差异去分化历史”。[28]诗歌“对称于人之境”在此可解释为“对称于历史”,这与布罗茨基“美学是伦理学之母”中的历史认识一致:“[艺术]不是历史的同义词,它至多是历史的平行线。”[29]“历史的个人化”针对的是90年代某些特定诗人写作中的“作为经验素材的历史”和诗人消化这种素材的能力和态度。[30]这两个概念虽然各自所处的语境和所指重点不同,但相互间依然存在矛盾,而且根本上仍是现代诗自我“成熟”思想的内在矛盾(“历史的自我崇拜”与其具体的历史命运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反映。作为认识论范畴的“历史”似乎无法解决诗歌中的历史表现问题,为此,需要其他形象或概念中介才能重新打开讨论空间,在臧棣这里承载该功能的是一个包含着神秘的历史喻意的诗歌形象——“幽灵”。臧棣说:“尝试与幽灵对话,就是试图恢复某种被历史扭曲或压抑的记忆。换句话说,幽灵在我的诗歌中意味着一种同历史相抗衡的记忆的力量。”[31]“幽灵”作为“记忆”的形象,是历史“对折”于个人命运领域时尚未断开的那一混浊地带。或者说,“幽灵”并非历史的反面,它就是历史的扭曲或压抑力量本身。正如布罗茨基批判的“历史”仅指过去的艺术“俗套”和国家的哲学和伦理学的强大惯性,而非时间和文化意识层面的历史;[32]相反,后者正是成就他“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的基本背景[33]。

  “幽灵”或性质相似的形象如“死者”,不仅出现在臧棣诗中,同样也被其他诗人频繁地写到,如:“总是如此,当我远离一切时,死者便来找我。”(王家新《临海的房子》)“死者远离我们,在田野中,在月光下,但我们确知他们的所在——他们高兴起来,不会比一个孩子跑得更远。”(西川《致敬》)“忍耐梦想和斗争/幽灵般吵的父亲/我就要剖开血管/来与你促膝谈心”(张枣《雨》)。“幽灵”使历史重新变成充满困惑和幻觉的场地,同时也证明了它的挥之不去,“幽灵”正是被拒斥的历史的显身方式。臧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歌《在埃德加·斯诺墓前》如此解析“金星”一词:“金星,它的标准发音//是幽深:像钟声下的蛇洞/人们无法把它写进一个温暖的句子/也不能用一个唇印来填补它留下的空缺”。在该诗中,臧棣期待“把历史变成一个绝对的客体”,[34]但最终历史依然在词语的“空缺”中被暗示出来。历史的无法驱散的暗影就如臧棣90年代后期诗歌《皮影戏》中的“两张小纸片”:


我的成长只是

柔韧于一些细节:

我再次把手伸进裤兜时,

电影票摸起来

不像是两张小纸片,

而像是光滑的

我们不能确定

我们是否见过的

野兽的皮肤。

它们仿佛缩小了,

但仍然很完整。


  “小纸片”可以收缩得更小,电影院的情境也只是另一出更幽深的“皮影戏”的片断因此观众同时也是演员。这其中的奇特透视带出的双重幻影是历史梦魇的微妙象征。(又一种“狮子脸”式的变形记。)所谓“成长”,无关于超越和升华,而只是变得习惯于将历史随身携带。或者说,“成长”只是外在历史以小而完整的形式的向内移植,是人不断迷失在历史的层积和黑暗中的过程。臧棣诗歌的“变形记”使真实变得虚幻,使虚幻获得了真实感。“幽灵”,作为隐喻是对不可言说的历史创伤的言说,作为反讽是记忆对遗忘的补偿。臧棣说,“对语言的态度,归根结蒂也就是对历史或现实的态度。”[35]风格最终可视为历史的一种表征形式,就此而言,90年代诗歌中“幽灵”的轻逸和恍惚也许恰好反照出历史时间的滞重和虚空,或者说,它是疲惫感的一种征兆。乔纳森·卡勒曾说:“巴特说,不连贯、消散、不确定和不可读的时刻意味着某种厌倦。他说:‘厌倦与迷乱相去不远,它是站在愉悦的岸边所看到的迷乱’。”[36]


  2014,11 

------------------

[1]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92-94页。

[2] 海姆·芬克尔斯坦《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中的电影银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233页。

[3] 保尔·德·曼《阅读的寓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4] 臧棣,泉子《请想象这样一个故事:语言是可以纯洁的》(访谈),载《西湖》2006年第9期。

[5] 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见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7、438页。

[6] 臧棣《人怎样通过诗歌说话》,见《风吹草动》“代序”,第2-3页。

[7] 臧棣《人怎样通过诗歌说话》,见《风吹草动》“代序”,第1页。

[8] 臧棣,泉子《请想象这样一个故事:语言是可以纯洁的》(访谈),载《西湖》2006年第9期。

[9] 臧棣对“历史的自我崇拜”和“反讽美学”的关系的简略论述,参见《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收入《最新先锋诗论选》。

[10]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收入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1] 奥登《在战争时期》,收入《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13] 福柯《何为启蒙》,见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539页。

[14]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15] 臧棣,泉子《请想象这样一个故事:语言是可以纯洁的》(访谈),载《西湖》2006年第9期。

[16] 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13页。

[17] 布勒东说:“无意识写作法所制造的超现实主义气氛尤其适合于产生更美的图像”,“对于我来说,能达到最高随意程度的图像是最有分量的。”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页。另参见臧棣的自我评价:“我想我偏爱的是视觉诗。[……]但是,我现在知道,鉴于我们面对的复杂的经验,诗歌应该拥有一种反绘画的性质。”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07页。

[18] 参见艾略特《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韦尔》,收入《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19] 参见臧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载《北京文学》1999年第8期;《诗歌的风箱》,载《青年文学》2006年第9期。

[20] 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9页。对臧棣诗歌的“轻”的论述,参见胡续冬《臧棣:金蝉脱壳的艺术》,载《作家》2002年第3期;姜涛《“再骄傲一次,就完美一小会”——论臧棣》,收入姜涛《巴枯宁的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1] 肖开愚《当代中国诗歌的困惑》,载《读书》1997年第11期。

[22] 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23] 罗兰·巴特《文之悦》,第54页。

[24]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25] 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第9、11页。另参看姜涛的论述:臧棣巧妙地拆分汉语时,“一种复杂的道德感和伤痛感也夹杂其中,正是在语言的嬉戏中,语言的抒情潜力被有效开掘。从风尚的角度上看,追求‘轻逸’也是许多年轻诗人的自觉取向,但因为缺乏这种‘举重若轻’的能力,许多貌似‘轻逸’的诗歌,实际上只做到‘轻佻’的程度”。姜涛《“再骄傲一次,就完美一小会”——论臧棣》,见姜涛《巴枯宁的手》,第68-69页。

[26] 臧棣,木朵《诗歌就是不袪魅》(访谈),载《诗歌月刊》2014年第1期。

[27] 参见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收入《最新先锋诗论选》。

[28] 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22页。

[29] 布罗茨基《文学憎恶重复 诗人依赖语言》,见布罗茨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第551页。

[30] 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23页。另参见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31] 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11页。

[32] 布罗茨基《文学憎恶重复 诗人依赖语言》,见布罗茨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年,第551页。

[33] 布罗茨基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见《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第542页。

[34] 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西渡的书面采访》,见《访问中国诗歌》,第206页。

[35] 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36] 乔纳森·卡勒《罗兰·巴特》,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87页。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