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突围——读冯昭长诗《大雪》

作者:冯昭   2018年03月21日 15:18      526    收藏
文/曹鸿涛  

       冯昭的《大雪》应该作为2001年校园诗坛的一个事件被记住。尽管这首长诗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它标志着一种新的校园精神开始被确立,那就是坚守与突围:对艺术本体的坚守和对既成写作传统的突围。
       从第三代诗歌运动开始,特别是在被伊沙命名为“新世代”的一批诗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喧嚣尘上的时候,校园文学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文学传统被抛弃;唐荣尧长达10年的关注,也没有给校园文坛带来真正的春天,相反,倒是在90年代末,他黯然淡出校园——至此,所谓“90年代校园文坛”土崩瓦解,大批写作者逃离了这片原来就语焉不祥的土地。
       校园文坛在新世纪之初被人们嗤之以鼻,原因主要来自校园内部。在真文学缺席的世纪之交,一些纯文学的校园报刊迷恋于无聊的商业炒作,和以各种名义向读者、作者收费,对大批青少年写作者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前不久,一位曾在广西大学读书的青年诗人,多次化名在网上吹捧、炒作自己,引起人们的普遍反感,这种将自己拉下水的行为,总让人误以为校园文坛就是滋生了这些蝇蛆的粪坑。
       在写作上,我一向坚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人叫嚣着要对诗坛进行“清场”,我很不以为然——在诗歌写作上,各个向度上的探察都是值的尊敬和重视的。但在校园,我坚决地认为我所看到了一些人,他们是“伪校园”、“伪文学”,在本质上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商人,他们打了文学的幌子!要想重振新世纪的校园文学,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场彻底的清理。
       “校园”应该是和“民间”相仿的一个概念,由于其概念的模糊不清一直遭受误会。呆在民间刊物上的不一定是民间诗人,真正的民间也可以呆在官方刊物上;同样,也不是说呆在校园的都可以称为校园诗人——校园,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在2001年春天,冯昭的《大雪》犹如给垂死的校园诗坛注入了一支强效的针剂。
       最初结识冯昭,是在1999年的《龙诗报》上。那时,他在学校主编一份叫做《跨越》的文学刊物,他以一种与18岁年龄极不相称的沉静、孤独、内敛、冷凝吸引了我的目光。2000年底,我在南京创办《冬至》诗报,开辟“八十年代出生少年诗人力作展”栏目,力图高举80后的大旗,召募一批至今仍在校园内默默写作的兄弟共同承担70后诸诗兄走后校园诗坛尴尬的局面,冯昭很快寄来了三首短诗。此后几个月我们联系较多,他寄来了不少稿件,我也为他寄了一些民刊资料。
       我在组第三期《冬至》诗稿时,向西安诗人王琪约稿,他在信中说:“小冯在诗歌上花的功夫不少,很可敬。”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首两百余行的长诗,十分惊诧于冯昭驾驭语言的能力。此后几天,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烁着这样的诗句:“背背长箫的游侠儿/双眼迷茫,心怀天下/还有谁看见折断的翅膀”,这仿佛是冯昭自己的写照,也是每一位颠沛在诗歌坎途上的兄弟的写照。
       在题记中,作者渲染了一种浓黑、悲怆的气氛。他没有写到雪,却向我们展示了大地和葬礼。
       全诗分七个部分,犹如一次为诗歌殉难的过程。第一部分更多的是对冬天乍来的白描:“衣衫褴褛的老人打扫着枯叶/像辉煌的圣典拂去尘埃”;第二部分,作者在唯美、纯净的画面中安排了自己的出场,在结尾,他仍然写道:“雪域是温暖的……”;第三部分,写到大雪的来临以及内心和现实的碰撞,气氛骤然紧张:“……谁能力挽狂澜/这是愤怒的大雪,哀伤的大雪”,充满了激愤和反抗的情绪;在第四部分,诗人没有任由情绪毫无节制地发泄下去,而是拾起了历史的责任:“即使屈辱、艰难也要活下去/用粗犷的血汗增加历史的分量”,从而,在殉道中获得了新生;第五部分则是一场战争之后的流血漂橹,一种强烈的回归欲望开始纠缠诗人;第六部分是苦难的彻底结束和灵魂的最终净化:“罪恶已经生锈/极光。天象。渺茫的歌声/所有花朵都绽放白的宁静/开满我灼热的胸膛”,整个世界显得空灵寂静:“虚静。除了白色的事物/一切都不复存在”;最后一部分是一种细碎的整理,诗人在梳理自己的灵魂,显得平和安祥,甚至有了一丝阳光的气息。
       冯昭写诗注意意象的密集处理和激情的内在迸发,利用强烈的语言张力与广远的视觉冲击给读者以感染力。他在意境的提炼上非常认真。读冯昭的诗,总能感觉这是一个少年在喋血而歌。据作者称,这首诗的写作得益于韩作荣的《火焰》和石龙的《阿图什颂歌》;其实,我们的目光仍可以放得更远一点儿——我们可以看到海子的影子。
       当一种庸俗的物质信仰与精神家园分庭抗礼时,人们趋之若鹜。十几年前海子说:“当人们齐聚河边歌唱生活时,只有我一个人返回空无一人的山峦。”现在,冯昭又站到了当年海子站过的地方。不同的是,在冯昭身上,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希望,他不仅在《大雪》中展示了殉难和再生的心灵史,还写出了像《病中》这样的优秀短诗,它充分展示了反叛的锋芒,将一种与世俗不合弦的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这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写作方向,反传统、反文化不一定非得锋芒毕露。
       阿·米克勒说:“唯有文学纯洁。”如今,冯昭正以沉默的方式实现着这句箴言。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诗歌少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也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坚守与突围的过程,他们要走的应该是一条全新的路——在冯昭的诗里,我们已微微看到曙光了。
       最后,向冯昭及其《大雪》致敬!向这些年一直默默忍受艰辛的兄弟们致敬!
                                                                                                                                                       2001年12月  紫金山南麓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