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翰:洛夫——不应遗忘的古典意识与离散之情

作者:​杨宗翰   2018年03月23日 09:57  文艺报    1363    收藏

20180323095253


3月19日凌晨3点21分,一代“诗魔”洛夫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3月3日晚间我还参加他的动物诗集《昨日之蛇》发表会,听闻接下来还有经典诗集《魔歌》新版要出,以及规划中的洛夫爱情诗选待编。对现代诗爱好者与研究者来说,去年1月18日的罗门、12月14日的余光中、此次的洛夫……他们纷纷离世代表着整个时代正在迅速翻页。


记得2011年我刚回台湾,以编辑身份向洛夫邀约一部禅诗与超现实诗精选集。蒙他慷慨同意并赐名为《禅魔共舞》,我也因此留下了诗人手写的预编目录规划跟一些往来书信。同年10月该书上市后,创作力旺盛的洛夫又接续出版了《如此岁月》《唐诗解构》《昨日之蛇》,并且分别在2014年与2016年再版重印《漂木》与《石室之死亡》。洛夫就像是一个逆反肉体衰老、有诗万事足的顽强老人,用作品雄辩地向华文读者与年轻世代持续发声。作为撰写中的《台湾新诗史》作者,我发现洛夫是书中惟一一位从1950年代到21世纪每一诗史时期都不能不谈论的名字,因为几乎每隔几年,他就有一部或强悍、或求变、或突破的新作问世。


20180323095305


洛夫逝世之后,坊间媒体圈都报道了他曾获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首的往事。其实“十大诗人”的名称,最早见于1977年《创世纪》诗社同仁共同编选的诗歌选集,主动出击加上举贤不避亲的结果,面世后备受争议。这种争议直接催生出了1982年《阳光小集》诗刊举办“青年诗人心目中的十大诗人”票选。扣除已故的覃子豪跟杨唤,依得票高低公布了一份新“十大诗人”名单:余光中、白萩、杨牧、郑愁予、洛夫、痖弦、周梦蝶、商禽、罗门、羊令野。一晃20年过去,台湾新诗界老将新秀竞逐诗艺、风景更迭,我跟陈俊荣(诗人孟樊)乃提议策划“台湾当代十大诗人”票选活动,并于结果出炉后召开研讨会,策划《当代诗学》特辑。这项正式票选及十大诗人学术研讨会在2005年举行,但洛夫著作中的作者简介却一直写:“2001年三千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同年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显为误植。


有资格参与“台湾当代十大诗人”票选者,必须是出版过个人诗集的诗人,但完全不分流派、诗社、属性与认同。最终得出的“十大诗人”名单及票数为:洛夫(48票)、余光中(47票)、杨牧(40票)、郑愁予(38票)、周梦蝶(36票)、痖弦(30票)、商禽(22票)、白萩、夏宇(两人同为19票)、陈黎(18票)。洛夫以一票之差胜过余光中,于是就有了他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一,名列首位”的说法。我相信并确知这一票选结果不一定能成为何种“定论”,但毕竟是由学术单位(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跟学术刊物(《当代诗学》)主办,就应被视为一项学术的(而非可供消费或炒作议题式的)票选,带有一定文学史意义。


虽然“一票险胜”,但无论在大陆或台湾,洛夫在一般民众间的知名度似乎还是略逊于余光中。其中理由不难想见。以被收入中小学课本的诗作数量来看,余光中显然远远多于洛夫。这固然解释了两者知名度的差距,但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能够进入课本,就一定代表“好”吗?我想并不见得。入选之作可能只是符合编选者的标准,可是现代诗毕竟是前卫艺术之一环,只想原地踏步能有多大成就?洛夫的突破处,正在于不甘待在保守安全的舒适圈,而是积极挑战自我,风格、题材都跨度甚大。


20180323095320


除了语文课本,大陆读者对洛夫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出版社版,1983),该书影响了许多代诗歌读者“看见台湾”。书中,每位台湾诗人有一篇约3000字的介绍,加上篇数不等的选诗。编者流沙河称洛夫是“举螯的蟹”,在评论《石室之死亡》时摘引“我已钳死我自己,潮来潮去/在心之险滩,醒与醉构成的浪峰上/浪峰跃起抓住落日遂成另一种悲哀/落日如鞭,在被抽的背甲上/我是一只举螯而怒的蟹”,随后评论道:“这只举螯的怒蟹大可不必‘钳死’‘自己’,因为‘落日’去了还有朝日要来的,只是他得充实充实自己的灵魂才行”。作为沟通两岸诗歌作者/读者的引渡人,流沙河的评论虽不够到位(选诗亦然),但以彼时条件来看也属难能可贵,功不唐捐。无论是严肃反思的《石室之死亡》、偏向戏谑的《隐题诗》,还是诗写离散的《漂木》、精神超脱的《背向大海》、古诗新铸的《唐诗解构》,洛夫无不想尝试驾驭。他当然是具有不同面向、十分繁复的诗人,绝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就算是“诗魔”一称,也可以说是洛夫技法多端宛如变魔术,或如神灵一般拥有诗之魔法、擅于操练魔幻之美,也有说其像”恶魔”般引领着超现实主义歪风……


至于台湾晚近的洛夫印象,当有一部分来自2014年上映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Ⅱ——洛夫〈无岸之河〉》。该片在洛夫的众多诗篇中,挑选了诗人早年代表作《石室之死亡》展开。此诗源于1959年洛夫在金门战火硝烟间,地下躲炮弹时所开启的诗思。导演运用此作全诗64首,每首10行之体例,先选录前面10首的诗句为经,架设起影片主结构;再以诗人与友人叶经柱自1951年起的书信往来(今日看来,有些内容还真是“浓得化不开”)为纬,尝试呈现出青年洛夫的性情与敏感。我因受邀担任《无岸之河》首映会的主持人,清楚记得洛夫在台上直接、明白地向观众跟导演王婉柔表示:这部电影将他定位为“诗风晦涩的战争诗人”,“把我钉在晦涩的十字架上”。持平而论,就算是纪录片,导演绝对还是保有诠释的自由(当然传主或作家亦有抗议的权利)。故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挑着说”,而是出在“要怎么挑着说”?洛夫的创作期长达70年,甚至到晚近几年追求古典新铸的《唐诗解构》系列书写,都想方设法力求新变。导演不是不能选择以“战争”及《石室之死亡》作为切入点;但很不幸地,她仅止步于此,最多就是纪录片后半加上由诗人亲自朗读了“《漂木》创作日志”。


20180323095334


观众可能跟我一样想问:洛夫70年的创作转折,就是这样而已吗?导演取洛夫《石室之死亡》64首组诗的前10首作为纲领,再尝试交织多条线索:军旅生涯、家庭生活、作家或评论者对诗人的看法……可惜不是选择的访谈对象非常怪异,就是比重安排严重失当,这类问题不能算是技术问题,应该归咎于剧组未善用或请教文学顾问。至于在洛夫上千首诗作中挑选《无岸之河》当片名当然不能说不好,但就代表性及与全片的关连,我认为还是偏弱了些。


除了“战争诗人”(我比较偏向采用“军旅诗人”一词),另一个十字架无疑就是“超现实主义”。容我严正强调:仅用“超现实”来局限洛夫,是对这位重要诗人最疏懒的理解与最轻忽的处理。叩问存在、超现实、战争或军旅,都只是诗人洛夫的特殊面向;要谈他的诗歌根源,实不可舍弃古典意识与离散之情两端。后者在《漂木》跟《背向大海》中已有诸多展现,这里谈谈我对前者的看法。


自实验之作《石室之死亡》(1965)问世后,洛夫诗风渐趋变化,《外外集》(1967)与《无岸之河》(1970)便保持着意象的丰繁多样,却未见意识的漫流肆溢:“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潮来潮去/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结局如此之凄美”(《烟之外》)、“一颗颗头颅从沙包上走了下来/俯耳地面/隐闻地球另一面有人在唱/自悼之挽歌//浮贴在木桩上的那张告示随风而去/一张好看的脸/自镜中消失”(《沙包刑场——西贡诗抄》)。在这些小诗里,对存在的焦虑及潜意识的探索并非洛夫书写重心,故较“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任一条黑色支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石室之死亡》)语言来得舒缓,节奏与情感自然合拍。其实洛夫从处女作《灵河》(1957)开始便精于小诗书写,且根底并非源于西方现代主义,而是中国古典文学。例如1956年写就的《窗下》,他便承认是受到晚明张潮《幽梦影》的启发:“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我便从这里探测出远山的深度//在窗玻璃上呵一口气/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以及小路尽头的/一个背影//有人从雨中而去”。我认为此诗颇易让人联想到后皆收入《魔歌》(1974)的《随雨声入山而不见雨》及《金龙禅寺》。


洛夫最好的小诗作品深得唐人绝句之妙,意象与意境皆无涉晦涩,而出之为貌似殊途、实源于一的两路:一路是形而上的禅思(如《金龙禅寺》),一路是形而下的生活(如《独饮十五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则可以《焚诗记》为例:


把一大迭诗稿拿去烧掉

然后在灰烬中

画一株白杨

推窗

山那边传来一阵伐木的声音


此作明写焚烧诗稿,却在暗喻创作心境。诗中“白杨”意象实有深意:《古诗十九首》两度提及白杨,一是第13首“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指邙山墓地的白杨树因风吹而起了萧萧声响,两侧墓路也长满松柏。二是第14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述及古墓竟被改成耕地,连墓边松柏也遭摧毁化为禾薪。风吹白杨的萧萧声,犹如阵阵哀鸣,愁煞多少人。诗中欲在灰烬中画白杨之举,等同于对焚诗现场发出哀鸣,着实令人不忍。至于山那边的“伐木”之声,典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把丁丁砍树声与嘤嘤鸟叫声并置,当鸟都能追求它同类的响应时,人又怎么能够不呼朋唤友呢?《焚诗记》前段(在灰烬中画白杨)若是哀叹悲鸣,后段(传来丁丁伐木声)则可诠释为远方犹有诗友在坚持,伐木声亦可连结至形而上的召唤。诗途虽艰但使命仍在,岂有理由停止求索?


这样一首五行小诗,可以谈生死、论友谊、勉创作、结合形上与形下,都有赖于前述“实源于一”的“一”。这个“一”就是现代诗人怀抱的“古典意识”。《随雨声入山而不见雨》《床前明月光》《鬼节三题:女鬼二》《李白传奇》《与李贺共饮》《水祭》《蒹葭苍苍》《爱的辩证》《我在长城上》《猿之哀歌》等作,或翻古诗为新词,或咏古人以抒怀,或引古籍而开篇,其笔下思维与情感却无疑相当“现代”,在在都是现代诗书写如何内蕴或展现“古典意识”之佳例。1972年的作品《长恨歌》尤为代表,诗中唐明皇、杨贵妃之间没有凄美或婉约的爱情,只见“象牙床上伸展的肢体”,远方战场上烽火蛇升,皇宫锦被中血肉相见,朝政便在玄宗纵欲无度下渐趋荒废:


他开始在床上读报,吃早点,看梳头,批阅奏折

盖章

盖章

盖章

盖章

从此

君王不早朝


读报、吃早点、盖章是今人用语,看梳头、批阅奏折与君王早朝是古代词汇,同一节中穿插古今,特意模糊时空分野。“盖章”二字置底齐一排列,则是轻率处理国事与性爱交欢动作的双关隐喻,亦巧妙利用了现代诗的形式自由优势。除了与现代相互撞击外,《长恨歌》诗题源于白居易所作长篇叙事诗,开篇前所引的却是巴尔扎克的句子:“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只开了一个早晨”,俨然开启西洋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话。只是蔷薇并未成为本诗的主要意象,而是由黑发取代。从首节“唐玄宗/从/水声里/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到后段“他疯狂地搜寻那把黑发/而她递过去/一缕烟”,黑发之得而复失,正象征着两人的爱情难获善果。未能等到发色转白、与子偕老,杨贵妃之命运就像华清池中的一粒泡沫,或如只开了一个早晨的蔷薇。白居易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收束全诗;洛夫却认为这段爱情最后剩下“风雨中传来一两个短句的回响”,杨贵妃或将只是“一个没有脸孔的女子”。诗人替这段唐代宫廷故事,下了一个现代人间批注:海誓山盟与至情真爱能否持久,其态度显然颇为怀疑。


跟《长恨歌》同样写于1972年的《清苦十三峰》,则是题目援用宋代词人姜白石名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结构与概念却来自美国现代诗人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十三种看黑鸟的方法》(Thirteen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bird ),又见洛夫让古今中西四者于诗中相逢。此作淋漓展现诗人的机智,譬如“第十一峰”便对自己常被人贴上的“超现实主义者”标签语多讽刺:


山中的

超现实主义者

啄木鸟

在写一首

自动语言的诗

空 空

第一句也就是最后一句


小径上走来

一个持伞的人

摆荡的右手

似乎

握着什么

似乎什么也没有


相较于《石室之死亡》浓郁凝重的氛围,这首诗运用简短句构营造闲适情调,并不忘幽超现实主义者和自动语言一默。前段用山中啄木鸟的动作(以啄木鸟比喻写诗)来呈现其“空”,末段用小径上一个左手持伞、右手似乎什么也没有握的人来说明“无”。一诗两段,空加上无,诗人似乎什么也没说,但似乎也什么都说了。下一首“第十二峰”亦跟“说”有关,从滔滔不绝到安静沉默:


两山之间

一条瀑布在滔滔地演讲自杀的意义


千丈深潭

报以

轰然的掌声


至于泡沫

大多是一些沉默的怀疑论者


瀑布演讲,深潭鼓掌,泡沫沉默,“第十二峰”自非写景,而是写人。全篇似无一字写“人”,人却无所不在——因为各形各色的人,都可以在这三者中找到自己。从《魔歌》到《时间之伤》,洛夫自《长恨歌》后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并非诗人题为“电影诗剧”的《水仙之走》《大寂之剑》,也不是流于直白的“诗剧”作品《借问酒家何处有》,而是以1979年作品《与李贺共饮》最为成功。全诗前两段如下:


石破

天惊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这时,我乍见窗外

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背了一布袋的

骇人的意象


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

已挟冷雨而降

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瘦得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涌起千顷波涛


首三句显然来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洛夫易“逗”为“吓”,意涵与背景遂见转折,暗示骑驴而来的客人绝非等闲。次段援引了李贺《秦王饮酒》中“羲和敲日玻璃声”一句,原指羲和敲打太阳令其快走,并发出宛如敲打玻璃的声音;但唐代其实只有玻璃器皿,洛夫此处所云“隔着玻璃”,当为隔着唐代所无的玻璃窗户。这就把第一人称叙述者与李贺相遇的时空位置,乾坤挪移到了当代。诗云“再一次听到”,乃因叙述者透过阅读作品已识李贺,此次重逢“共饮”,作者—读者关系演变为古典诗人—现代诗人关系,第三段遂有“你激情的眼中/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最后注入/我这小小的酒杯”,倒酒之举显然意指传承,也可视为洛夫对自我的期许。最后叙述者说要趁黑(因两人千古一聚,月竟不亮),为李贺“写一首晦涩的诗/不懂就让他们去不懂/不懂/为何我们读后相视大笑”。被称为“诗鬼”的李贺,想象奇特,诗思诡谲,惟苦于仕途困厄多艰,27岁便不幸病逝。洛夫创作此诗时已51岁,揣想将如何与李贺共饮,自是知道“你我显非等闲人物/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故此作亦可视为述志诗来读。


20180323095353


中国古典意识对现代诗人洛夫,彼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可以是借古典诗为题、采现代诗为体,譬如从杜甫《秋兴八首》而生洛夫《秋辞八首》(见《酿酒的石头》)。它也可以是古典意象及现代思维的熔铸与变奏,譬如《床前明月光》里“在我们的血肉中旋成年轮”的乡愁,或《独饮十五行》中“焚着一把雪”的红泥小火炉,乃至《爱的辩证》内紧抱桥墩抑或登岸而去的不同选择。古典意识还可以是传统诗学对语言及诗想的启发,譬如禅/蝉巧妙双关、禅道与诗道汇通的《金龙禅寺》:“而只见/一只惊起的灰蝉/把山中的灯火/一盏盏地/点燃”。洛夫诗中禅道与诗道之汇通,显然来自严羽“妙悟说”的启迪。到了近作《唐诗解构》,洛夫更大量借古典意识以铸现代新诗。譬如《登幽州台歌》里,80多岁的诗人洛夫将陈子昂原作“台”易为“楼”,让楼上的人“从高楼俯首下望”,方知世人“谁也没有闲功夫哭泣”。岂能料到举目所见,皆有物而无人;原来诗中那位楼上的人,早已化为“天长地久的一滴泪”了。叙述者不再是《石室之死亡》里第一人称的我,《唐诗解构》改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点,把无比孤寂的萧索情绪,压缩在那滴衔而未流的泪中。陈子昂原作中的“怆然”与“涕下”,无论是状态抑或动作,这类“说明”在洛夫新作里都被剃除──取而代之者为层层进逼的画面,以“一滴泪”彰显出渺小个人和茫茫时空之强烈对比。古诗新铸的《唐诗解构》,在我看虽名为“解构”,实为“解放”——解放了50首原作的诗想,化为笔下新生之诗脑词心胳臂双足翅膀。借新诗逼古诗(不得不!)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乃至飞起来。诗人此处所谓“解构”,显然跟去除中心、颠覆(靠语言规则建构起来的)逻辑体系无甚相关;洛夫的“解构”是借由现代诗书写,来释放古典原作中被忽视、乃至被压抑的种种讯息。面对变化多端、取法多途的洛夫,我们实在不应将他钉在表象的“超现实”或“军旅诗人”十字架上,却遗忘了他更为深层的古典意识与离散之情。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18年3月23日4版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