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军队"的冲锋:记住枪声炮声,也记住炮火纷飞中的歌声

作者:伍正华   2018年05月24日 09:17  解放军报    886    收藏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此后中国的文艺创作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一大批经典军事文艺作品竞相涌现,为激励官兵从军报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重温《讲话》精神,为我们深化对军事文化的认识,更加有效地打造强军文化等问题,有着丰富启示。

——编  者


一个民族,总有自己的精神记忆;一支军队,总有自己的精神高地。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军队的强大,很重要的是精神的强大。

回望90余年的壮丽征程,先进军事文化如熊熊火把,照彻着人民军队前行的道路;如冲锋号角,沸腾着三军将士的满腔热血;如倚天长剑,宣示着人民子弟兵的赤胆忠诚。


(一)从峥嵘岁月走来的“文化军队”


1929年12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如此痛心地描述红军宣传工作的现状——

宣传员由每大队五个缩小到三个,有些只有一两个,有些只有一个,有少数部队连一个都没有了;

宣传员成分太差,俘虏兵也有,火夫马夫也有,吃鸦片的也有,有逃跑嫌疑便把他解除武装塞进宣传队去的也有……现在的宣传队简直成了收容所;

差不多官兵一致地排斥宣传队,“闲杂人”“卖假膏药的”就是一般人送给宣传员们的称号……

一支不重视文化的军队能打仗吗?红军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打仗吗?这两个“?”的拉直,使得文化一下子跳出一般工作的层面,而被赋予理论高度和政治品格。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一支军队一旦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便拿到了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金钥匙。

有感于此,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曾诙谐地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即‘手里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而文化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红军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墙头诗、宣传画、革命标语;哪里建立了革命政权,哪里就有红军宣讲革命理论、上演活报剧。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那些拿惯了锄头钉耙的手,为什么也能写出动人的诗行;为什么那些穿着打补丁衣服的人,能够在黄土高坡上创演出感天动地的民族交响;那些窑洞里或明或暗的煤油灯下,为什么也会催生一部部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

于是,我们不仅记住了那些枪声炮声,同时也记住了在炮火纷飞中铿锵有力的歌声。“文化军队”的一次次冲锋,催生一大批文化经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深远影响。


(二)文化疆土同样必须捍卫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召开座谈会的目的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一个时代的文化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使命。然而,正如一个国家的疆土需要永远捍卫,一个民族的文化疆土同样必须捍卫。

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催生并加剧了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无国界流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面对强势文化流水式的侵蚀,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将越来越难以抵挡,越来越难以保持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竞争非但没有淡化,而且以新的形式在加剧。文化的倾销与反倾销,价值观的扩张与反扩张,正在由社会文化领域转移到军事文化领域,军队已经成为“打开意识形态缺口”的重点。

“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这是少数西方敌对势力的深层焦虑。

何谓“毛泽东化”?有军事专家精辟概括:“变不了,跑不了,误不了。”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选择。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成为战斗力生成的不竭源泉,成为全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三)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


马克思说,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若从精神文化层面讲,只有时刻感到自身“不安全”的军队和军人,才能生产出最安全的安全。

从造字的“止戈”为“武”,到管子的“举之必义”;从老子的“不以兵强天下”,到墨子的“兼爱”“非攻”;从孔子的“教战”“慎战”“仁战”,再到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论是战之目的,还是战之谋略,中国军事文化多以“仁”为本,以“和”为贵。

1972年,83岁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与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有一次对谈。池田大作直截了当地问:“作为将来的一种可能,中国也许会统治世界而使其殖民化。”汤因比回答说:“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来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

这种以“自卫”为内核的防御思维,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它也容易削弱军队的“不安全”感,消解军人的“敌情”观念。

著名军事家约米尼说:“一个国家,不管它的政府采取什么形式,为了避免受到子孙的谴责和国家的独立受到威胁起见,提倡尚武精神,尊重军事职业,实在是一种明智的政策。”

中国暂无战事,世界仍不太平。


(四)精神文化的“剪刀差”,比武器装备的“剪刀差”更可怕


回望历史,哪一次军事变革的风雨交加,不伴随思想观念的电闪雷鸣;哪一次先进军事思想的抽芽吐绿,离得开军事文化的无声滋养。

信息时代,抛弃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同等重要,而否定旧观念比树立新观念更难。囿于经验的羁绊、思维的禁锢、视野的褊狭,以及时代的局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睹先进战争理念如流星划破夜空的绚烂,感知它如闪电劈开顽石的威力。

晚清70年间,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大的军事变革浪潮,出现过四批军事改革者,却无一例外地折戟沉沙。当权者的思想麻木和观念守旧难辞其咎。

精神文化的“剪刀差”,比武器装备的“剪刀差”更可怕。

美国陆军前参谋长新关上将曾对中校、上校们说,你们将领导指挥20年后的陆军,你们自己要考虑怎样变革,更要鼓励和支持下级军官去寻找未来陆军的方向。

一个崛起大国的军事战略设计,放眼的恐怕不是20年,而是50年、100年,甚至更远。可以断言,未来战争条件下,抹掉了“信息化”三个字,任何军事文化都将与“先进”无缘。给敌人以致命打击的,可能不是隐藏在堑壕下的枪口,而是电脑屏幕后那一张张智慧的脸和一双双灵巧的手。

翻看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蓝图,信息能力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军队的“第一战斗力”,信息素养则不可替代地成为军人的“第一素养”。据悉,美军不断提高指挥机构科技人员的比例,日本则视技术力量为“最大的威慑力量”。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一股“孙子热”。西方向东方取经谋略,东方又向西方学习什么?据《中国兵书知见录》统计,从先秦至今,中国存世兵书2308部,但论述兵器的只有《火龙神器阵法》等为数不多的论著,所占比例不到1%。

透过自身的长板,常常可以窥见自身的短板。扬长补短是军事文化建设的永恒课题。


(五)今天的冲锋号令


实践证明,军事文化越来越成为军队转型的重要推手,越来越成为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广大官兵的精神家园。在改革强军的新时代,我们应该锻造怎样一种文化,以确保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4年10月15日,习主席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次座谈会上,习主席还深切勉励:“我们的军旅文艺工作者,应该主要围绕强军目标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半个月之后,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鲜明提出“打造强军文化”的战略思想:“要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此后,习主席视察部队时又多次和官兵们谈起“强军文化”:“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推进强军文化建设,激励官兵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引导官兵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

打造强军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文化军队”的冲锋号令。能不能走好新时代的“文化长征”,是一张铺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时代考卷。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2.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5.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花朵,趁着雨季回到树上|东莞诗集
  8. 诗集《一蓑烟雨》受业内点赞 梁平:在写作中建设自我人格并重新体认家国与个体精神的宽广存在
  9.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