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庞余亮:只有经典,才会深入人心

作者:宋晨希    2018年08月07日 09:29  新书界(微信公众号)    413    收藏

诗人彭三郎通过纪念父亲的文章改变了命运,而他的精神导师陈皮的意外死亡,又让他经历了另一段屈辱、折磨、反抗和沉沦的人生……这是庞余亮新作长篇小说《有的人》的主要情节。7月2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我们如何做父亲?又该如何做儿子?”的分享会,作家庞余亮谈自己的新书《有的人》,说主要是写了父子关系;不过读完全书,我更认同作者的好朋友、作家毕飞宇的观点:这是一部写诗人与现实关系的书,不仅包括了生活空间上的关系,还有和时代、和记忆的关系。

《有的人》是残酷而真实的,它对中国现实的描绘,真实得就像每一个县城每天都在发生的事,而它后半部分放飞的行文和情绪饱满的文字,又仿佛是弑父般的风格巨变,读来极为令人震撼。

我们采访了作者庞余亮和其好友作家毕飞宇,谈论了《有的人》这部小说以及中国纯文学写作的现状等话题。以下为具体访谈内容。


作家毕飞宇


毕飞宇:语言就是一部小说的皮肤


问:如何看待庞余亮这本揭示父子关系的著作?

毕飞宇:作者本人说《有的人》是讲父子关系,这本书的介绍也这样写,但我跟作者说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理由如下:父亲跟彭三郎构成了父子关系,可是彭三郎跟小胖其实没有构成父子关系,那不成立,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个写诗人与现实关系的书。

在处理诗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这本书是很有特点的,甚至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中国当代小说人物各行各业都有,可以说包罗万象,但我们始终缺一个诗人。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仅从这个方面来讲这部长篇小说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在一些小说中也有诗人的形象,但很少看到贯穿一本书始终的一个主人公,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问:可能中国人对于诗人尤其是当代诗人有一些偏见吧,人们往往把诗人在印象中看作是有些神经质的,和时代对抗的形象,所以很多人可能怕写诗人,把它变成一个脸谱化的形象。

毕飞宇:这一点说得非常好。诗人在小说里很不好写。我年轻的时候也写诗,即便在我写小说之后,很长时间我也特别渴望成为一个诗人,但我到现在也没有写一个关于诗人的小说。在小说里面写诗人难度极大。庞先生之所以能够在《有的人》中把诗人写得那么完整,首先一个大前提是,他自身是一个好诗人。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有的人》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庞余亮作为诗人的影响力更大,但《有的人》会让他小说家的身份更加坚固一些。


有的》 作者:庞余亮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8年6月


问:这本书为什么要着眼在父子关系上?

毕飞宇:对小说家来讲,所谓的父子关系是时代的关系,是两个时代,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竞争。父子关系和母女关系有本质区别,母女关系中更多的是介入生活的现场,而一个作家处理父子关系的时候,更多的是精神走向。我们这一代人(60后)为什么热衷于父子关系?因为父亲是文革,而儿子的时代是文革后,这是一个紧张的精神对话关系。在成长过程中到了青春期,第一个做的事情就是反抗、挣脱自己的父亲。


问:这本书在叙事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毕飞宇:这本书除了是写诗人以外,还有另外的特点,它既统一又分离。统一之处在于这本书本身的完整性,而分离在于这本书的前二分之一相对是写实的,更多侧重于写彭三郎和他父亲彭永强之间的父子关系,但在后半部分——当彭三郎的精神导师、他的师友陈皮被意外打死以后,小说的写法完全不同了。

比如叙事人称和叙事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半部分都是用第三人称叙事,而到了陈皮死了以后,诗人这个时候却用我,用他,用小P等等多角度进行叙事。在后半部分里时空关系的处理也不同于前面写实主义风格,更接近于现代主义的写法。在精神指向方面,前部分更多的纠结在父子关系里面,后半部分更多的是走进了诗人彭三郎的内心,他企图挣脱,企图反抗,最后又不得不妥协。这个小说就很有意思了,它是标准的写实主义文本吗?前半部分确实是,但它后半部分又是一个现代小说。


问:您的一些作品也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者,您觉得以第一人称或者以上帝视角的写作有什么样的不同?

毕飞宇:用第一人称写作我当然有,但是很少,在我们60后这一代作家里面,我大概是用第三人称叙述最多的一个小作家。

我们30多岁的时候刚刚起步,那个时候几乎全中国所有的一波新作家都用第一人称叙事。那一年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不能被“我”困住手脚。所以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尝试着用第三人称开始去写作,最后把这个问题克服了。后来我觉得很高兴的是我在写作的时候多了一个维度,我也会用第三人称进行叙事,也会用第一人称。


那个夏季那个秋天

作者: 毕飞宇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


问:第一人称我觉得最经典就是余华《活着》的开篇,让人读完之后感觉很特别,因为他是以个人的视角去看那个乡村哪些丑陋的事情。但是好像第一人称也会限制一个作家的叙事视角?

毕飞宇:这要从文学史上来看。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风行的时候,所有的小说基本上都是第三人称、上帝视角,知识分子以一个上帝的视角,俯瞰式的、覆盖式的去面对这个世界,然后去批判它。可是当浪漫主义小说出现后就变了。浪漫主义是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表达自己主观感受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更适合用第一人称。小说、诗歌从第三人称跨越到第一人称,意味着一个文学式样结束了,另一个文学式样开始了,就是由批判现实主义走向了浪漫主义。

而现代主义小说基本上是沿着浪漫主义小说往下走,使用第一人称更多。但是到了新世纪,从整个世界文学的范畴来看,写实主义又回头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讲,他要告诉自己的就是:没有理由说自己不会用第一人称,也没有理由说自己不会用第三人称。对我们职业作家来讲不存在哪一个更好的问题,这是基本的能力问题。


小说课

作者: 毕飞宇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2


问:现在有很多市场化的小说,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纯文学作家在形式结构上的创新,您觉得在现在这种时代之下纯文学的意义到底在哪?

毕飞宇:看小说消遣并没有错,我永远不会说小说不可以用来消遣,即使是纯文学小说,它也是一个陪伴。这是首先要说清楚的。

通俗文学跟纯文学的区分,并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第一还是一个精神指向问题,从事纯文学工作的人是有精神指问的,而通俗文学基本上还是通过情节推动悬链去吸引人。第二个区别是,通俗文学所面对的对象是非常吸引人的,它本身就是扣人心弦,情节惊心动魄的,作者把它说出来就行了。而纯文学面对的是最普通、芜杂、无聊的日常生活,这些东西并不出彩,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才华,才让这些最混乱的东西发光。纯文学作品的精彩是作家赋予的,而通俗文学的精彩是事件赋予的。

永远不要把有精神指向的东西,或者拥有更高品质的东西跟大众化联系起来。既然想做一个好作家,往经典化的方向走下去,就别指望自己的书能卖多好,拥有多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个社会永远是一个金字塔式的一个社会,就像科学家写很多的科学论文,也没几个人能读,但是对他们来讲是必须要做的事。

据说爱因斯坦把相对论写出来的时候,全世界就五个人能读懂,甚至编辑都没读懂,但这不重要。我想小说家虽然不是做科学研究,但作为一个对自己有期待的一个小说家,即便这个世界上只有五个读者,他为什么不能接受?如果你就想对五个人说话,就必须把你真正的声音传过去。


问:您会不会写当下的一些事,或者是反应当下的一些问题?

毕飞宇:这个问题应该是读者、媒体和作家一起要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应当下问题,而不是我来回答。这是一个很重大严肃的问题,也很有价值,但这不是一个作家可以回答的。


问: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尖锐:作为60后,70后的作家,凭什么决定90后,00后喜欢什么?

毕飞宇:比如一个姑娘打算出门了,开始照镜子开始化妆,她希望自己的形象走上大街之后,能让很多人喜欢她,最起码不让人反感。而作家恰恰不是这样的心态。即便我在20多岁的时候写小说,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怎么写别人才能喜欢我,这不是我考虑的事情。我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我内心的东西,我看到的东西,我感受到的东西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之于其他人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真不往心里去。当然如果最后你是喜欢的,那我也是高兴的。但那不是我的出发点,那只是结果。

你可以说你不喜欢我的小说,你也可以说我小说写得不好。但是有一条,我在语言文字上是极讲究的,最起码我不会弄一个粗制滥造的东西出版。这是一个人对小说的基本认识。纯文学我们可以做多种多样的界定,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语言一定是好的文学语言。语言就是一部小说的皮肤。一个拥有健康的人才会有好看的皮肤。


庞余亮,摄影:徐洋


庞余亮:在我这里没有遗忘


问:《有的人》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庞余亮:讲的还是父子关系。中国人做儿子做得很习惯,有时候儿子对父子关系就局限于朱自清的《背景》这种关系,看到父亲的背景就很感动,但感动之后就就过去了。然后一代一代人只剩下感动。

但是我们没有一次把父亲的背影叫回来,正面看父亲,看父亲的眼睛,看父亲的伤疤。和父亲对视。这本书就写了彭三郎跟父亲对视的一个机会,对视完之后他完成了自我的心愿。

中国人对父亲理解大多是生理上的。但是一个人的成长需要面对很多在精神上能成为父亲的人,一个人的成长必须把这些父亲全部消化掉,才能成长起来。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讨论巨婴国,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没有给这些巨婴成长的机会。我参加过很多葬礼,尤其是英年早逝的父亲的葬礼,我看到那些孩子都很心疼。但是你回过来看一看,一个儿子的成长就是在那个父亲的葬礼上完成的。中国儿子的成长基本上是在完成父亲的葬礼之时,这很残酷。

这个小说当中也写到了这部分,主人公彭三郎的成长是在父亲去世的一个星期之后,在头七的晚上,写了一个长篇的散文叫《父子一场》,获得全国大奖,之后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个小说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残酷真实的父子课。


问:这本书的目录很有意思,很像臧克家写的那首诗《有的人》。

庞余亮:我是有意仿写这首诗。因为这首诗讨论了生与死的问题,也是纪念鲁迅的。这首诗在我们中国人的成长当中很重要,每当遇到一件情况的时候,这首诗就出来了。另外小说当中有很多涉及到中国人从小到大受到很多影响的语文课,包括《白杨礼赞》等等。我是有意在仿写。实际上这也是成长的过程,把你生命当中一些痕迹都放进去。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意思,中国人不习惯于有事直说,往往会绕弯子,“有的人”也有这个意思在。


问:《有的人》写的是父子关系,是不是也有群像塑造在里面,有对这一代人的经历的讲述?

庞余亮: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不一样。我是67年出身,大学毕业后正是90年代,是非常灰暗的物质主义时代,在这个物质时代当中我们还是要继续往前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在小说里把我这一代人的命运写出来,就像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使命。

当下是一个多元的,而且是声音很嘈杂的时代,而且杂音特别多,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遗忘特别快。我认为有的人遇到一些事是拒绝遗忘的。我们对付父亲最好的方法,最绝的方法,最残酷的方法就是把父亲遗忘掉。而我这里没有遗忘掉。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