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昕诗歌随笔集《补饮之书》出版

作者:张光昕等   2018年11月05日 15:40  漓江出版社    859    收藏

补饮之书立体图

书名:补饮之书 作者:张光昕

ISBN:978-7-5407-8513-0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开本:32开 定价:42.00元

包装:精装  页数:272


【内容简介

《补饮之书》分为上下两辑,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评论、随笔,以及诗歌现象、诗歌群体观察。作者既关注现当代最前沿的诗歌写作,也评论经典作家,与前一种批评遥相呼应,自成一格。随笔思想丰富,文辞生动,以诗人的笔力阐释思想者的经验和感悟。


【作者简介

张光昕,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有学术专著《昌耀论》,繁体诗论集《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象》,与友人合编《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北京青年诗会诗选》。2017年获首届J青年批评奖。


【编辑推荐

一本广义上的诗歌随笔集。作者借助“批评”这一学术工具,以“诗歌”这一文学形式为进入点,辅以才气满满的文字,深入当代汉语写作的精神内核,做了一番不乏冒险精神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批评,必须要直面真问题,必须要拿出真性情,必须要敲骨吸髓般品咂出我们文化中的悲悯,也必须要怜香惜玉式地守护着汉语那份珍贵的优美。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诗歌批评的热爱,对诗歌的热爱,乃至对生活的热爱。在绵密精细的行文之下,藏有一位青年诗人和批评家的热心热肠,读来令人动容。


【名家推荐

《补饮之书》是一本能唤起阅读兴奋感的随笔集。书中的文章学养和趣味俱佳,且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无论写什么,作者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验出发,在所论之人、事、词、物与自己的生命之间建立起切身关联。因此,这些文章获得了其可信和诚恳的品质——许多篇章有修辞的华彩,亦有新颖理论视角的发明和切入,却能做到得体、恰当。从专业角度来看,这本批评文集又极具当代感。它不仅体现于理论视角的当代性,更体现于对当代生活和写作现场中“词与物”之关系的敏锐洞察,以及从中开掘新的批评路径的创意和勇气。它向我们表明,青年一代的批评家已经有能力使自己的批评活动,具备与当代境况相匹配的灵活与有效性。

——学者、批评家一行


【媒体评论

他依直觉写作,捕捉俯仰间的绝对时刻。“随笔”亦能切中诗之肯綮,凝练如肝胆,旷达如四肢,遒壮如肩背,机敏如鼻息。生存的飓风诘问着诗的水晶球,他们有不拘一格的能力,在“随笔”中把诗带往新境界。


【目录


上辑


打开我的藏书  003

疏排中的光晕  012

补饮之书  017

他夜相逢  022

玉梯的曲直  030

姐姐  044

诗当关  053

口感与虚薄  059

挽歌与新雪  069

微器三叠  081

青年诗人怎样看电视  091

批评与西门  114

我讨厌批评  135


下辑


古典摔跤手的胜利  167

寒冷的时刻  182

文心雕云  190

引力波上的蜉蝣  199

气象先生的诗  205

消逝性小引  211

乡土的逃逸  227

这必死的测量员  236

从雪到雪  245

一部《巨人传》的开头  254


后记


【后记】


收在这本随笔集中的文章都是些零敲碎打的产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约稿,记录了它们的被动性。称其为“随笔”,总有点似是而非。这批长短不一、品相各异的篇什,本来都该被炮制成“评论”,大大方方地加上副标题,替我去捞个批评家的甜冠。但当下评论界似乎又觉得它们模样怪,无定式,缺乏宏观气派,一时也不好接纳,更无处摆放。尽管带点幼稚病,或故作高深,可它们总还称得上是一种雄心勃勃的写作,如同一束束麇集的锐角。瞧,在印刷机前,它们还在忙着变形。“评论”的洗澡水被倒掉了,“随笔”果断救起了里面的婴儿,让他甫一出世,就走进余生,向他煊赫的前途唱一出“影的告别”。跟其他文体相比,“随笔”以分母和警卫的姿态守护了一个时代的写作,也收留了我,孳乳了我魂端的痛痒,让我在一床新棉被里重温旧梦。没有谁知道,在一名二手时代的巡夜员家里,还藏着一个忘记啼哭的孤儿,他被眼前这世界的神秘和荒诞迷住了。在你追我赶的时代氛围中,他被数量催促着,却主动败下阵来,成了一颗割断尾巴的彗星。他依直觉写作,捕捉俯仰间的绝对时刻,称之为“随笔”,取其最宽忍的含义,纪念这一小撮默默发芽的植物曾在地室里闪耀过。燃烧后的残骸徒留在本书中,惟愿这些杂碎和零余在未来的季风里,能够不卑不亢,攒一分热,发一份光。

我是打着“写作”的旗号将这批文章强名为“随笔”的,如果还有什么理由,那就是,它们皆为诗学絮语。我很少写诗,可能源于一个执念:“随笔”亦能切中诗之肯綮,凝练如肝胆,旷达如四肢,遒壮如肩背,机敏如鼻息。如果哲学是以智慧为友,那么随笔便是以诗为邻了。当本书中迄今最早的一篇文章落成之际(2012年),我还在博士论文的“慢板”里打着哈欠、熬着夜,并开始悄然发胖。跟许多为诗歌着迷的年轻人一样,那些用激情填满贫困的年头,连颓败都是快乐的,我是多么愿意做这段境遇里一篇永不完成的“随笔”呀!搬出校园后,“随笔”真成了“速写”和“迭奏”;我从一个梦里惊醒,却怎么也梦不出另一个来,真实的荒漠里闪现着一个无眠而踟蹰的浅影。生存的飓风诘问着诗的水晶球,我的心从临风出海的奥德赛那里,滚落进他的妻子珀涅罗珀遥远的胸腔。面对写作时的我,不再自比英雄,而是成了他忠贞的妻子,在一间阴面的客房里(它像渔船一样摇晃,窗前致密的树冠也跟着摇晃),手捧若有若无的线团,用等待接管了追逐,开启人生“随笔”中一段充满颤栗的旅程:白天拆解的正是夜晚编织的东西。这就是我近年来的一个写照,本书权且成为这项特殊劳作后无法擦除的痕迹,那是一串我曾经驻留过的房间号:法华寺、看丹桥、科学城、北京像素,以及安静的东北小城蛟河。

为了备课之需,去年我从网上购得一套1997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诗人随想文丛”,全面领教了钟鸣、西川、王家新、翟永明、王小妮等当代诗人在随笔创作上的不凡水准(此外,宋琳、陈东东、庞培、朱朱等诗人的随笔作品也让我不忍释卷)。这套书也庄重地照亮了“诗人随笔/散文”这座暧昧的高原,仰仗着诗人们在语言上严苛的自我训诫和文明的创造教养,也让我自信“诗人随笔”天然是免检且超卓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不拘一格的能力,在“随笔”中把诗带往新境界。我想用这套书将以上判断证明给我的学生看,并不厌其烦地推荐他们的诗歌和随笔。二十年后的今天,漓江出版社别具慧眼、仁者爱人,积极发掘和扶植一批青年诗人,推动他们的写作事业。我亦幸运地跻身眼下这套“青年诗人文丛”,或者说,它让我这个不大写诗的“青年诗人”有机会呈献和汇报自己受惠于诗歌的结果。在一篇谈论诗人张枣随笔的文章里,我打过一个比喻,说随笔/散文乃诗后补饮。诗的酣畅宴饮固然荡涤销魂,但在高 潮后的余韵里独酌,大可收敛饮者的全部身心,让沉浸在创造愉悦中的人们,朝向更悠远的细节去呼吸和等待。因之,我把这批不甚成熟的小文章命名为《补饮之书》,同时告诫自己: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感谢我的朋友江汀,正是在他的举荐和力促下,这本随笔集方能丰满成形。在编选过程中,他的《二十个站台》是我反复参照的范本。去年冬天,在一个只有江汀、昆鸟和我三个人的酒局上,我接受了两位友人的建议,剔除了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让本书固定为现在的体量(上辑倾向于从书籍、群体和拉杂话题展开漫议;下辑以单例诗人作品为中心修习雕虫小技)。感谢漓江出版社陆源兄的筹划和邀约,感谢责任编辑林培秋小姐的辛勤工作,感谢多年来向我约稿的各位前辈和朋友。打铁还需自身硬。过去我多在被动性下写作,依赖有限的才华和悟性,当这些消耗品在今天迎来折损和失效之时,我是否顺手抓起了“随笔”这块遮羞布和救命草,来掩饰自己真实的沮丧和怠惰?我是何其厌烦这样的自己啊!看看身边的人吧,即便在各自的困窘和危机中,我的老师和俊友们,几乎都在用层出不穷的新作展开积极生活,向我递来唤醒和激励,暗示我,补饮之后是充沛的安憩,而非更深的空虚。我有责任追随我的笔,去认领、开垦、耕耘和持守那片属于我的田野,把树种到房间里来。感谢我的家人一贯无私地支持我的工作。感谢我的爱人晓悦,她与我一道相信:人只要有理想和趣味,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担心。


张光昕



【延伸阅读】


挽歌与新雪




现代诗人无一例外地沦为“时间的遗民”,他们苦心孤诣地从事写作,为了在词语中开创一个明天。这种朝向未来的写作,似乎肩负着一项重大的使命,它祝祷被击碎的心灵重归完整,期盼被禁锢的头脑重获自由。在当代汉诗的创作实绩中,我们应当努力找到连接这项使命的珍贵经验和精神资源。让我们像尼采一样,用耳后的小耳来倾听它们的声音,在充满生命力的写作中,去感受那一丝与众不同的快意。犹如一片雪花落在大地上,发出一种极其微小的声响,只有那些善听者才能精确地捕获它们。雪落在大地上,看似有所增加,其实并未增加;雪化之后,看似有所减少,实际并无减少。

中国当代社会近三十年来的思想文化巨变,似乎已经催生出人们意识中愈发断裂的时间感:一方面,有毛 泽 东所感叹的那种豪迈的浪漫运动,谓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再年轻的人仿佛都会在某一刻感慨自己老了、累了,看不清眼前这个纷繁喧嚣的美丽天地了,词语在回应周围世界时变得失效了,疲软了,垂头丧气地寻觅着收割后遗落的零星粮食;另一方面,也有昌耀在孤寂斗室里写下的绝望歌谣——“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更多的写作者默默分享着这份天大的寂寞,面对一个既背负传统又无话可说的自我,一个看似无所不能、实则百无一用的个体,他们试着跟身上的自我说话,用词语的沉默来交换着宇宙的沉默。

奔腾不息、日新月异的技术文明已经修补了我们欲望中的诸多不可能性,并逐渐代替人类的大脑成为“第三记忆”,并且在技术理性的张目下建立了一种他者的语法和时序,将人类流放出主体的位置。在这种情形下,迷途的诗歌似乎正在跟时间和技术各自展开竞技。如何谋求一种以弱胜强的法器?诗人要学习雪落在大地上的声音,他们在词语中必须精确地把握住一种微妙的过渡、间隔和停顿。只有在这个似有似无的地带,我们才能透过词的变异和折射,通识和摘取过去和未来,才有机会重新弥合破碎的心灵,解放囚禁的头脑。诗歌越来越成为一种隐忍的技艺,一项卧薪尝胆的事业,诗人在默念“时刻准备着”的口诀。

关于当代诗的处境,让我们联想起阿伦特引用过的一则卡夫卡寓言。故事描绘了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向前走,在他后面和前面各有一个对手,后面的人从源头驱迫他,支持他与前面的人厮打,前面的人挡住他的去路,鼓励他跟后面的人搏斗,中间的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梦想趁着在一个出其不意的时刻、一个比任何黑暗更黑的夜晚,跳出战场,进入一个旁观者的位置,目睹前后两个对手之间的互搏。这则寓言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和概括了现代诗人所遭遇的情状——过去和未来都在咄咄逼人——也标明了当下写作的一种可能的出路,即注意和把握每一个过渡、间隔和停顿的时刻。无论是在经验里,还是在词语中,那里都包含着另一种潜藏着的未来,它或许正以旁观者的姿态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并等待着先觉者的致意和求助。

在这种意义上,从总体潜能上来看,那些躬身于当代诗坛的写作者们,似乎都隐约表达了卡夫卡描述的那种两难处境:既要承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呼应,又要在现代主潮中顺势生存和精进,汉语诗人的腹背分别站立着一位摩拳擦掌的对手,诗人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获得一种矛盾经验。最深重的劫难和灾变也发生于此,正如第三代诗人赵野在《江南》一诗中所写的那样:“一种相思宛如亲密敌人”。或者可以说,正是在每一个现代人身上,囚禁着两个不断争吵的邻居,他们争吵的根源来自这种关系本身。在这种双重危机之下,每一个个体都沦为一种剩余生命。除非诗人解放了自己,也就同时解放了他人。这里启动了两副相向而来的多米诺骨牌,两股力量的源头已不可考,但确凿无疑的是,它们迟早要一脸尴尬地中止于两副牌的连接处,制造出一个不知所措的位置。

在《无限》一诗中,当代优秀的维族诗人帕尔哈提·吐尔逊表达出这种对存在的迷惑:“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人暗杀/因为暗杀他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也暗杀别人却不知原因/谁也不知道这连续不断的暗杀是从何时开始/就这样暗杀永远不断”。诗中反复提及的“暗杀”,在这里可以替换成“凝视”,可能会更加直取精义。过去和未来同时投来的目光,让当事人萌生出一条逃逸线——词语的过渡、间隔和停顿——他借助这条逃逸线,可以将两副多米诺骨牌在他那个尴尬的位置上反推回去,把无限的还给无限,这也是解放自己的第一步。

从“五四”一代开始,现代汉语诗人就一直在寻觅这条自我解放之路,语言解放则始终是这种努力中的先锋事业。汉娜·阿伦特在思想上设计过这条逃逸线(解放线?生命线?),它对汉诗的现代转型和发展完善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无异于一条汉语新诗的再生线。这条线来自一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来自无限过去和无限未来的两股力量,在它们的交汇点上,将会产成一个朝向第三方的合力。我们当下的诗歌写作正踟蹰地站立在这个几何点上,它在传统和未来两道目光的凝视下,开启了全新的方向和潜能。在词语中,诗人面朝无限,睁开了自我解放的双眼,画出了一条挣脱形状的再生线。

这是时间和语言在过渡进程中瞬间的出神状态。在《旧照》一诗中,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诗人康善锻写道:“有那么一会儿,我仿佛/置身相片中。哦,多么/精确的悼词啊。哦,/我们的表情一模一样了”。这既是一个超越过去和未来、又将两者内在化的一个过程,类似于汉语思想中的“内在超越”观念,这种朝向第三方的逃逸和开拓,在当代汉语诗人的写作中已经有所感应和实践:相对于过去,诗人写出了一篇不断延迟的悼词,直到他最后开始哀悼自己:“女儿渐渐忘了如何喊声爸爸,直到/她终于过了比她父亲还大的年龄”(刘洁岷:《题一张照片》);相对于未来,诗人写下了提前公布的遗嘱,直到“经由地下升腾,并将渗透着星球上任何事物的/悲悯,/也将你拱起卷集进未来之风暴。”(黑夜:《枯坐》)这条朝向未知的第三方的合力,即是在悼词和遗嘱的双重意义上开启的,它根源于每一个生存于当下的个体生命,指引着一种全新的、无限的未来,是劫后生命里的一个明天,但首先是词语中的明天:


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

沉到水底

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

(海子:《在昌平的孤独》)



当代汉诗需要一部“选粹”,它首先应该在每一位写作者内心深处扎根,正应合了它“内在超越”的根本意义。一本“选粹”之必要诚如未来之必要。这部构想中的“选粹”,已经为作品编好“鱼筐”,准备投向由万千条大江大河汇聚成的诗歌海洋,等待收获水中的火苗,或一种空以纳物的形状。它无意于成为一卷大丰收式的诗坛封神榜或功劳簿,也没有能力为修筑汉语诗歌界的统一战线而举办一场歌舞升平的嘉年华或中国派,这里听不到“恭喜发财”和“难忘今宵”。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真正的收割和归类只能交给将来而未来的词语,这诗歌的犁铧和容器,它们将迎接收获中的虚空。

我们在这个未知的方向上追问,“鱼筐”究竟能够捕捉到怎样的作品?汉语诗歌在我们这一代写作者手中究竟变成了什么?在这种追问下,我们试图考量,在这个未来的诗歌“选粹”中,究竟有哪些成分决定了它“内在超越”的精神气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从不断延迟的悼词和提前公布的遗嘱中,当代汉语诗人析取出来的神秘向度,其实古已有之。它就是挽歌,是诗歌在注视周围世界的同时投向自身的一道目光和一声叹息。悼词和遗嘱,虽然具有词语的形式,但还不是真正的诗歌。只有仰赖在它们两者之间诞生、向两者之外辐射的抒情原质,才能制造诗歌的血液。一首诗或许都是一首挽歌,对他者,或对自己。在挽歌的视线里,我们重新度量词语和世界之间的精确关系。遵循着汉语新诗的再生线,一个现代诗人必定与一种挽歌式的书写气质相遇:


我懂得这番说教,在异乡已被温习半生 

就不怕被置若罔闻,继续雕琢刻了半个世纪的 

裂痕。自行寻找尖细的长指甲,剥开 

在海关出口的标签,内核甜涩到发苦。 

(李怡静:《一只柚子的挽歌》)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拟挽歌辞第三》)


这里同时列出的,是一位生于20世纪90年代、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所写的挽歌,以及中国诗歌中最著名的一首挽歌,它出自大诗人陶渊明之手。不论是为一只柚子撰写的陌生挽歌,还是家喻户晓的自挽歌,当它们在读者眼前并列出现时,两者之间就已经画出了一条“相忘于江湖”的生命线:在挽歌面前,李怡静熟悉得几乎快要忘记陶渊明。这本未来的“选粹”应该是一只挽歌的“鱼筐”。其中的所有作品,都将像音符一样,缀满这根充满弹性的无形线条上。陶渊明写下的这四行经典文本,同样可以抽绎出“选粹”的五个基本部类。这首耳熟能详的挽歌,似乎已经包含了未来“选粹”编排体例的基本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希望它们能够展示出当代汉诗写作的观念结晶和意识取向。具体来说:“亦已歌”与“何所道”可衍生为“书写与差异”这一视角(此亦为德里达一部著作的标题);“同山阿”与“或余悲”可阐发为“格物与剩余”这个主题;“托体同山阿”一句能够抽取出“自然与身体”含义;“死去何所道”一句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翻译为“消逝与未济”;“亲戚”和“他人”也可以整合成“亲爱与友谊”这一命题。这五个从陶诗中拾取的基本栏目,奠基为一部未来“选粹”的分类法,它们共同串起一条当代汉诗的再生线。那些可能入选的作品,也分门别类地集结于不同的标题之下。标题只是一种指引通道,并非对作品灵魂的独断认定。于是,在这些标题的提示下,我们注意到一批更加的青年诗人的如下诗句:


——记忆在此处打盹,

那行道树更换了新的叶子。

——如果拐弯,

那就曾是脚步所未到过的区域。

(几年前,他们那么年轻)

(叶飙:《诗》)


我们需要的如此之少,简单,只不过

再快一点,我们就能学习着相互接近而不再怨恨。

我听见梨子被咀嚼,像是仍旧有生命,最后一丝气息

延宕而不能毁灭。

(砂丁:《烂梨子》)


而我两腿间的路对我的手指哪怕中指也是没有尽头的 

和我跟在他身后走的路一样 

(光体:《幻汤》)


……我仿佛

仍是八九岁,堂哥还没疯,

同我走在细瘦的田垄间,

阔大的镜子照见健健康康的天地。

(李琬:《夏日》)


二十年了,我终于越来越不像你。

(子申:《致父亲》)


这些充满潜能的青年诗人,在他们作品的过渡、间隔和停顿处降下新雪,它们或许构成了这部未来“选粹”中刚刚降落到大地上那薄薄的一层,异常轻逸,却掷地有声。新雪落在大地上,看似有所增加,其实并未增加;雪化之后,看似有所减少,实际并无减少。在降雪与化雪之间,一条当代汉是的再生线悬置了过去与未来,在大地上渐次呈现。相对与已然消逝的纯一世界和金口玉言,作为一种绝对的挽歌,汉语新诗纷然杂陈,北俊南靡,却并未向世上增添一毫一厘,它如风行吟,吹拂着大地,却不曾改变它;诗歌从不间断地召唤、追寻和弥补着那些迅速消逝的事物和人,每分每秒,长歌当哭,充盈着我们日益耗散的血气,填满了茫茫世界和幽幽时日里那些无处安置、无人认领的沉默和空白。生生不息的汉诗读者期待着一首在新雪中升起的挽歌,也祝福在挽歌中降下的新雪:


但是道路不会消逝,消逝的 

是东西;但东西不会消逝 

消逝的是我们;但我们不会 

消逝,正如尘埃不会消逝 

(张枣:《一首雪的挽歌》)


有了词语,那些终将消逝的事物,才终于不会消逝,它们在挽歌中找到归宿,得到重生。那些孤独而卓越的诗人,将不遗余力地为这片汉语的大地贡献着美妙的新雪,纷纷洒洒,万物齐一。在这本构想中的“选粹”里,我们尝试将新雪垒成一座小小的屋宅。它是阿赫玛托娃在沙地上画出的一所房子,我等“时间的遗民”住在里面,准备在此冬眠,整晚围着红泥小火炉,酒浆浮着绿蚁,蝴蝶梦着庄周,在朦胧里说着那些冬夜的远行人。

补饮之书广告图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3.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4. 关于举办“诗颂担使命 歌咏砺初心” 第四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歌邀请赛的通知
  5. 牛庆国诗集《哦,黄河》新书分享会在兰举行
  6.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带着飞呀飞的童心,诗人高凯来汉与小读者分享
  8. 王珂教授研究出的柔美巧怪新诗语体构建策略产生影响
  9.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2. 铸就新时代文学新辉煌
  3.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三辑
  5.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第四辑
  7. 第41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四:孔鑫雨的诗
  10. 每日好诗第41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