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琬:王天武,在诗中来去的呼吸

作者:李琬   2018年11月21日 17:15  中国诗歌网    415    收藏

一 


  不知是否因为我和我的诗友们多少囿于固定的圈子和趣味,当我们第一次读到王天武的诗,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喜。它们有呼吸一般的气息和重量,声音平和低缓,如轻声交谈,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节奏基本相同。它们不在内容和意义的层面制造任何难度,是最容易进入的诗歌。 

  即使不了解诗人本身,也能从作品中发现他丰厚的阅读积累和业已精湛熟稔的技艺,然而这一切都并未呈露为任何炫耀和自矜的文字癖习。偶尔出现的轻妙修辞和意义的飞升,也毫不妨碍我们把它用顺畅均匀的呼吸读完,像读一封友人的来信。诗人自己也喜欢用“诗体信”来命名他的诗作,在《写给朋友的诗体信》这一首“元诗”中,王天武写道:“诗,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话。”虽然这些诗并不是那种最粗浅和简单的那种口语诗,但确实显现出某些“反对阐释”的“透明”意味:“透明是指体验事物自身的那种明晰,或体验事物本来之面目的那种明晰。”[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6页]王天武不喜欢复杂的隐喻、典故和新批评青睐的那种有机体的编织法,那将是妨碍一个普通读者——比如他自身,比如任何一个没有接受过专业文学训练甚至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理解一首诗的滑稽累赘。因此,他的诗歌不是隐喻系统中的垂直深掘,而是沿着“说话”一般的历时性轴线铺展。他不是通过语词试图为我们揭示或建立存在的意义,而是描绘和静观存在本身:“它不说明,而是去显现,去存在,去‘是’”[一行:《词的伦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2页]。他拒绝把任何事实变成象征,把任何物件变成意象。正像日常聊天中我们不会使用隐喻和阐释,王天武诗歌中的表面与内面也无法分辨,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是它本身而不再是其他,每一个真实生活中的皱褶都不再包藏任何更深邃的意义。 

  他的生活乃至生命,都刻写在诗中,而唯有那种娓娓道来的直陈语调,才最适宜一个中年人最真切地逼近他生存的面貌。据我所知,他是个四十出头的单身大叔,职业是教孩子们下围棋,谈吐幽默,热爱饮酒,习惯在黑夜写诗。只有进入中年的作者,才能让时间流逝本身变成写作对象的一部分。他不仅书写具体的事件,更书写生命的形式;他在存在中写作,以存在为对象来写作,并且为了他的存在而写作: 


我的生命都给了酒、 

滑稽的腔调。我的往事像细雨, 

正落在窗外的街道上。 

  ——《对你的思念在减少》 


我热烈的一生中,挫折无数。 

今天,我仍能闻到失败的气味。 

它那么小心翼翼地跟随你, 

终于破土而出,欣喜地举着细小的叶子 

  ——《我们失去了冠军》 


  但他的存在不是焦灼的青春生命的绽出,而是以中年心态承接时间的流逝。与海德格尔所说的“操心”结构形成微妙关联和对比的是“担心”: 


我有一点点担心。就像 

我有一点点忧愁。我 

担心地看着世界,越来越混乱。 

担心地看着自己,良心的缺失。 

  ——《担心》 


  他以更为和缓而更沾染世俗忧虑的“担心”来冷静审视一切,他诗歌中的情感模式是悲喜的缩小而不是放大,是伸手抚平而不是弄皱业已破旧的生命之袍。这使他的写作区别于其他诗歌中高亢、锐利或矫情的声调。 

  平直的叙事线条使得他的诗有时让人想起雷蒙德·卡佛,但他又比卡佛更多了几分情绪的沉淀,而不是粗粝的速写。他在那些卑微细小的动作和事件中灌注了丰沛的抒情: 


今天二姐打来电话, 

再三追问大姐的行踪, 

提及她欠下的债务, 

说我们替她偿还吧。 

…… 

想到我们今生是姐弟, 

来生,或可再见, 

或许不见, 

要做就做好, 

我让二姐把卡号给我, 

明天把钱汇过去, 

大姐,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 

  ——《大姐二姐》 


  “来生,/或可再见,/或许不见”,在失去联系的血亲之间,恐怕唯一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只剩下生死,这个字眼,让冷静的叙述泄露出深沉而不剧烈的刺痛感。 

  王天武充满克制的诗句是十足的中年气质,然而和“知识分子”写作者或者诗坛权贵们相比,他的中年写作更多流露出小人物的失败意味和边缘体验。他的生活和身份都是孤单的,孤寂感浸染了他的诗行,令其诗作拥有极其内向的品质。他的书写材料是:私人视域中的简单事象,缓慢的内心运动,相对单一的情感。也许是长久独自生活的缘故,他发育出一种疏离的“局外人”视角,能够和生活、和自我本身都保持一定距离,好比使用开阔稳定的中景和远景镜头而不是特写: 


冗长沉闷的生活,像一块坚石, 

无法移动。 

  ——《雪人》 


我也是浮尘,半醉半醒的浮尘。 

…… 

他们不知道尘埃堆积了我,又将我毁坏。 

  ——《宿醉》 


  这种不再沉浸人世种种表象的冷漠心境,与它们栖居其中的平凡语言,相互依凭、推助,构成他中年之诗的迷人装置。 

  但内向并不是封闭,正因为孤寂,主体才更倾向于交流。在他笔下,即使是那些只有第一人称“我”的独白和日记般的诗作,也指向着某个隐身的“你”,因而它们本质上都是诗体信。作为读者,我们就这样被他放在了不远不近的位置,我们是他的收信人-交谈对象。 


二 


  作为用于交谈的诗体信,王天武诗歌中最常见的人称结构是“我-你”。“我-你”关系首先是承认和维持了一种他者之在场,是此刻、现下展开的对话,因为倘若没有作为“你”的他者,便不存在任何作为现场的交谈。诗人甚至也给鲁迅写信:对时局的批判,通过与伟人的书信形式来承载,消去了不少道德消毒剂的刺鼻气味,避免了对社会、诸众发言的居高临下姿态。虚构的亲昵呼语和有意制造的节省,反而令他的隐痛显得格外饱满真实: 


树人兄:孤独宜于作战。 

今日之盛状,优于前朝,也已腐朽。 

…… 

大众语问题已不是问题。 

无声中国变身激情中国,教育当居首功。 

兄之文章被请出讲堂,而优美散文,汗牛充栋, 

排之即为国贼,可谓“美丽的良方”。 

兄之子海婴近日辞世,兄可知否? 

还有一些小事,如饮食、建筑、交通、环境、 

法律,为保障正当舆论,不赘。 

  ——《致鲁迅的诗体信》 


  诗人用自然的“说话”语气来谈论一切主题,彻底清除了现代诗歌中常见的自我幻觉、自恋心态,以及道德正确但实则廉价的陈词滥调。 

  “我-你”结构不仅是王天武诗歌的形式特点,也显示着他写作的伦理维度。马丁•布伯曾区分两种“原初词”[马丁·布伯著,陈维钢译:《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第17页]:一种是“我-它(他、她)”,它缔造出“经验世界”,作为“它”的人或物都是“我”经验外部世界的工具;一种是“我-你”,缔造出“关系世界”,“你”不再是被吸收进经验的、成为过去的一部分,而是不可被分解、掌握,只可直接相遇的存在,“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没有任何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梦幻想象横亘在‘我’与‘你’之间。”[同上,第27页] 

  “我”和交谈对象“你”,以及诗人和他诗中所写之物,保持着双重的平等。这为诗歌开启了恢复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可能,因为对他者的诉说在“我-你”的诗歌中成为写作目的本身。在有些诗中,王天武并没有采取“我-你”的人称模式,好像日记一般,比如这只有三行的:“我看见小草,/不努力,不用功,不担心,/就像我的童年。”(《春天》)但即使是这样的诗也不是纯粹的独白,因为他的语言总是自然地拥有聊天的节奏:他正是为我们而写,等我们去读。 

  而在另一些第三人称的诗里,我们也可以读到一种“我-你”关系。我们感到,诗人自己并不高于他的说话对象或书写内容。比如他写过一首关于妓女的诗: 


……黑暗接过她们, 

像任何一件被放弃的事物。 

月亮照上沟渠。树木裂开久藏的缝隙。 

一个伤口在和黑暗对接。她们已了无踪影。 

我仰头望见数过的星星, 

它们闪烁,冷冽发白, 

得了美的绝症。 

  ——《东莞》 


  我不禁想起翟永明那首《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翟永明对于雏妓们的道德关怀和对读报的看客们的反思,仍然不免显得有些过于高尚和安全,带着知识分子某种审判目光,这就是“概念体系、天赋良知”横亘其中的关系。然而在王天武这里,诗人“我”和妓女们不再显现为描写与被描写的权力关系,“我”也并没有对“她们”及其处境直接发言。“我”和他者在正面相遇中,相互保持静止,却获得了沉默的理解:“我”发现了“她们”的美,和这美中的绝望。“她们”被迫隐匿于黑暗的生存境况,在某种程度上也相似和对等于黑夜中“我”的处境。“我”头顶那片冷冽的星空,将“我”和“她们”一同笼罩,自我由此察觉到与他者分享孤独、分享边缘位置的“共在”状态。在王天武笔下,“她们”的生命是纯全整一的,无法被分割为道德认知的要素。当然,这种写作方式也与诗人的男性身份有关。他无法像女诗人那样站在某种主义和立场上,激烈地书写同为女性的底层妓女们;他在确凿明晰的道德之外,从更为暧昧却具象的审美角度看待她们的自然身体而不是社会身份,平视的目光也包裹着几分难以察觉和未曾言明的愧怍。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透明性。王天武诗歌中的他者就是他/她本身,而不是任何意识形态表演的场所和适合阐释、分析的象征物。这些他者,就是“我”现实生活中的父亲、亡母、朋友……正因为每一个“你”和每一个作为“你”的“他/她”都如此不可替代亦不可分割,王天武从未想过用诗来替换任何抽象的道义,从未想过用文字掩盖责任;或者说,他的诗已经和生活难以分辨,那是不能以文学的自律性为藉口的文学:“文字无须负责。有责任的/是我们。”(《写于子夜》)他说出的“文字无须负责”,恰恰是提醒我们身上不可逃避的伦理责任。生活毕竟是一件真事情。因为诗人没有刻意“作诗”,而是用透明的语言写一封封诗体信,我们才直接触摸到他生活中窒闷沉重的呼吸。让我们再读读这封“信”——他决定汇去还债的钱,然后对他音信渺茫的大姐说: 


大姐,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 

而你以后怎么样, 

我们不知道, 

只能求平安。 

  ——《大姐二姐》 


  这不是通常被精英们所鄙夷的口语诗。再也没有更“高级”或更“低级”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方式,这样的评判尺度已不再适用于写作和生活互相包含缠绕的写作者。他在诗中写到的诗歌和生活的区分,也往往都是不区分,因为这种向生存——它的全部琐碎、不堪、庸常、乏味——敞开的诚实,就是他的写作内容本身: 


我不像自己写过的诗 

像一个汉字排列在汉字里 

我知道诗歌里,文字毫无选择 

它也许是战争,贫困;也许是不堪,暴力 

  ——《我没有快乐的童年》 


三 


  如果说书信体式体现了“尊重的精神”,那么弥漫在王天武诗歌中的更加深层和隐微的气质,可以说就是“共属的精神”[一行在《新诗与伦理:对三种理解模式的考察》中提出,诗歌的伦理在于“理解的精神”,包括三重精神:“微妙的精神”、“尊重的精神”和“共属的精神”。“共属的精神”体现了理解的目的,即“发现和重建与事物和他者的真实的、活生生的关联,并在这种关联中重新塑造自身。”见《新诗评论》2011年第2辑,第25页]。我以为这是王天武在写作上最为独特的精神品质之一,他打破了我们关于现代诗以紧张和对立来凸显个人性的陈旧想象,他重新揭示了我们所有人的相似而不是相隔。这样的心绪,也是只属于中年的。当一个人的经历到达人生之途的某个极点,他发现各人的生老病死都显得愈加相像。即使意识到自我是“坚决地孤立”(《孤立》),这也不能改变我们每个人从远处看来都尘芥般凡庸且相似的事实: 


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葬礼, 

沉默的人群和欢乐的人群, 

…… 

还有你能感觉到会遇见 

什么人。他在时间中漂流的过程 

与你相似,有点姗姗来迟, 

…… 

他的身影附在你身上,记忆向你奔涌 

  ——《尘世间》 


  这种不同个体相互联通的认知,也赋予他的诗歌一种当代诗歌中少见的美学品格。他不是背离和摒弃传统诗学,而是承续了这种追求圆融和沟通的美学品质,甚至有时就完全是古诗中物我、人我交流共感的意境: 


你很难想象:这片阳光 

经历过北京上空、四川、苏州, 

东北的大部分平原、日本、美国, 

抚摸过太平洋的冷空气, 

落在你身上。不带有任何色彩、纷争、 

宗教仪式,不独特,不戴面具, 

无论你是什么人、什么状态, 

落在你身上,就像喜欢你。 

它还会落在你的亲人、 

陌生人身上,就像喜欢他们。 

又一次,它落在你身上, 

用广阔无边的空旷。 

  ——《阳光》 


  对于这样的诗,还有什么好说呢?它是不可被分析的,它所追求的就是生命之间的融合。在王天武诗中,“阳光”是一种广大、和煦、具有重塑力量的物质,它用“喜欢”这样的感情联结了每一个人,它意味着不同存在之间的和谐:“阳光如此诱人,像摆放在/桌子上的一小块和平”(《想象一个早晨》);它可以比拟爱:“我想你的时候就是/把头转向你的方向,即使是扭曲。”(《向日葵》)爱,也从属于这样的“共在”的视野中。诗人写道:“我后悔不是你”(《向日葵》),“后悔”一词轻微、准确,仿佛揭开时间之流将“你”和“我”从那共同的生命之根中剥离的印迹。 

  认识到所有人的相似之处,也透露出悲悯的情怀。我们在苦难、平庸和无情时光面前的平等,给步入中年的诗人提供了悲悯的理由,他终于认识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王天武在他的《自编集》最前面写着胡适的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张晓秋》这首诗令我印象深刻,甚至感到震撼。诗人对于曾经欺骗过自己生活的人——放纵了歹徒的公安刑警——依然愤怒,却开始试图怜悯有罪之人,这也几乎是诗人唯一一次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因为他试图给出拿撒勒人的宽恕和怜悯。诗的结尾是这样: 


你配在腰间的枪,是你父亲留下的。 

两代刑警,两代公民,压力真大啊! 

我不想听到解释。过去十几年, 

我只想喜欢你,怜悯你。 

  ——《张晓秋》 


  这里的“只想”,或许也包含着宽恕的不可能,然而尝试“怜悯”,毕竟也包含着“将自己解放出来”的契机。与此同时,他也寻求被宽容: 


向我对不起的人致歉后, 

我内心很平静。 

……一个人 

终于将心放在地上,看他发芽, 

慢慢成长为一个干净的少年 

  ——《致歉后》 


  如汉娜·阿伦特所言,对于人类行动的不可逆性,拯救之道在于宽恕。或许只有积蓄起王天武这种年纪的阅历,才更加切身体验到所谓不可逆性的含义,也更加重视包容和宽恕的技艺。当人们互相宽容,就变得年轻,在时间中重获自由。时间的流逝在诗中倒转过来,让世故和沉重的中年人长成少年,再一次提醒我们:“诗歌带给我们的并非很多对对年轻时候的怀旧”,而是“对表达年轻之方式的怀旧。”[加斯东·巴什拉著,张逸婧译:《空间的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40页] 

  更多也更大的容忍,是对于命运和生活本身的。这是内在的承受,而不是向外的开拓,但这种隐忍的力学并不比那些貌似伟大的宣言更浅薄和孱弱: 


只要是强加给我的 

我就接受,我不反抗, 

反抗只能获得廉价的同情, 

而接受,往往不会再有多余的困惑。 

  ——《温顺》 


  他终于选择不再抗辩,也许一方面是因为时间夺走他抗辩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命本身的成熟。大概不是每个人都赞同这样有些消极的看法:“试着相信他人都能跟随他的命运,/到他去的地方去”(《箴言》),但难道,惰性而顺从地接受存在的展开本身,真的比跃跃欲试乐此不疲的算计和争夺更为愚笨吗?他在“白色就是万物的底色”中,接受了白雪一般的时间“将一切覆盖”的逻辑,他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体会到内心,内心的价值本身。 


四 


  王天武的诗歌还有一个更具体、更切近的言说对象“你”,那就是他已经过世的母亲。也许对一个中年独身男性来说,最重要的女性就是他的母亲。这让他诗歌中的内向性格有了更具体的成因:他的每一首诗都在根本上为母亲而写。甚至在所有出现或者未出现的“你”中都包含着你小部分作为母亲的“你”。 

  母亲站在死亡中,在时间的海平线下,她是写作者生命之线的源头和终点,是被她的孩子点亮的“线头”(《线头》)。而在另一首“元诗”里,诗人向我们解释他写诗的“铭记”和“召唤”功能。仿佛诗歌语言可以抵达所有生命,包括业已消逝的生命: 


我忘记了最美的语言 

就是对你的单纯的爱。 

…… 

我忘记我使用你时, 

母亲就会回来,她没有死去。 

  ——《诗》 


  有些诗则会从一个外部的事件回到母亲,这种向内收束的结构,也造成了迷离温柔的语调。比如《海鲜馆》这首短诗: 


和朋友吃饭。 

喝过酒后又聊了会儿围棋, 

到一家海鲜馆继续喝。 

店员的一条腿, 

像一首悲伤的歌曲。 

朋友说这儿的海鲜好吃。 

还有韭菜盒子。 

我们聊了一会儿, 

大概是午夜, 

窗外的灯光温柔, 

让我想起母亲。 


  大概,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愈加在虚空的世界中思念生命之根。诗人在对母亲的低语中,往往有近似祷告的气息: 


如果你需要一个雪人, 

我会奉献, 

并感谢你仁慈的双手触摸。 

  ——《雪中》 


  母亲虽然逝去,却依然看着“我”,庇护着“我”,向她祷告,就是保护自己不受更多世俗欲望的折磨。在我们“活得过于自我”的争名夺利的余生中,母亲标示着死亡的不可规避,也就提醒着“我”削减心中的欲望:当纸钱燃烧,灰烬和风会牵引“我”,“接近了你住的地方”(《清明》)。行走在通向死亡的时间中,也就是行走在与母亲重逢的路上。在那里,众人的呼吸都会相逢。母亲赋予他的写作乃至他的生活最具象的意义,让他的每一首诗都那么亲切动人。是的,王天武让我们知道,诗确乎可以让人感动——以最不滥俗的方式,因为越是不可置换、不可概括的生存经验就越是让人感动——并且这可以成为好诗的标准。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