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义:新诗普及教育的软肋及改善策略

作者:陈仲义   2018年12月03日 11:52  中国文化报    215    收藏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说过: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这个喻指高度肯定诗歌像女教师那样温婉圣洁,教会人们热爱生活、拥戴生命,提升优雅的精神境界。它与众不同的情感浸润与思维方法,对于滋养性情、砥砺品格,具有其他东西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自由开放意识、陌生化语言表达能力,在刺激灵性、开发创造性思维方面,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可同日而语。
  古诗教育基本上拥有一套稳定的教材、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被认可的教案、教学手段,并且与受众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对应,而新诗教育却存在许多差距。新诗教育的软肋,主要体现在教材、师资、方法三大方面;尤其是诗教者自身的内在原因,是对于这一“特殊知识”缺乏透彻的认知,过多受制于古今诗歌同一性的牵累。
  穷原竟委,新诗教育机制的缺失和新诗自身问题,掣肘了新诗教育的常态化进行。这种知识化制度引发一系列评价体系、教育理念、大纲规划、课程设计,考试限定等工具目要求及其操作手段等全方位的“缺席”,这就难免把颇具灵性的艺术品类弄得索然无味。而新诗自身长期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包括经典化尚在进行中的不成熟、无法定于一尊的诗美规范、难以取得共识的接受尺度与标准,“先天”不足的阐释理论与解读方法等等,都使得新诗教育与接受处于嗷嗷待哺的阶段。
  一般来说,古诗的教学进行得相当顺利,原因是多年来形成一整套稳定规范;众多公认版本提供确切的注释、解读;经受历史检验的定评,拥有足够的信用支撑,故而讲授起来头头是道,也娓娓动听。然而,面对现代新诗,多数教师(尤其中学),对该文体的形式美学十分陌生,虽有十几年之长的学制却未经特别训练,容易本能地、下意识地将一般文学常识转换为新诗基本常识,照单签收般地推行开来,让耳熟能详的赋比兴涵盖一切。说严重一点,新诗教育质量基本停留在艾青与徐志摩的接受上(最多到海子阶段)。反过来,这种稳重保险的格局也促成施教者惰性。
  症结也不能全怪在教师头上。事实上,新诗发展至今,并没有发展出一套可供参酌的教授规范。在放弃字数、平仄、韵脚等限制的新诗,无形中却加大了一种“诸法皆空”的写作策略和“无边无际”的相对主义的接受漫游。由于缺少规范,教授者难免底气不足。对此,有心者尖锐捅破:极为表面的知识,之所以在低水平上重复,与文学理论界、文学批评界没有向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提供足量的适用的知识,有极大的关系。例如在指导诗歌的阅读方面,教学大纲总是笼统地归结四个步骤:理解、朗诵、默想、回味;更有教材编者不无泄气地说:“对中学生怎样进行初步的文学教育,目前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经验。”文学尚且如此,新诗就更不用说了。
  近年,国家教育部认识到人文审美教育的缺失,开始将艺术美学列入通识教育的必选,诗歌教育很可能成为其中一个核心课程。这应该是新诗教育一次“鱼腩翻身”。其意义在于,人们终于意识到新诗作为一种现代文化,紧密联系着现代生存状态,是现代性、现代感、现代表达的高级艺术形式。新诗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要彰显个体精神意义与价值。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提出对童子要“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说得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选择诗歌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因为诗歌才是对心灵的开启,是对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综合近年许多新诗教育的研究意见,我们归纳出关乎新诗教育的改善策略——
  一.新诗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应该实施循序渐进的阶梯作业。笔者欣赏长期来从事新诗教育第一线的林喜杰,她提出四个阶段方案:新诗教育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小学阶段,指导小学生写童诗;初中重在阅读——加大阅读量和培养初步理解诗歌;高中培养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大学设置诗歌选修课。四个环节紧密相扣,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诗歌教育应该是一种立体的展开和实施。
  二.从根本上看,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必须突破固有藩篱,开设新诗写作专业课程,尤其是师范大学,增设培养教师“如何教授新诗”的课程,像开设《教育法》必修课那样“铁打不动”(“中学教师新诗研习坊”已成为香港新诗教育推广方案之一)。如果能进一步推行区分古诗与新诗两套不同教学理念与方法,将是一个大突破。
  三.基于“读同时代的诗”是最基本最切身的文学生态,努力让学生将诗歌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故而放弃恪守诗歌史与非经典文本不选的陈旧观念,不妨大胆将与青少年体验更具关系的(青春、成长、爱情、理想、励志)文本选入教材,因为来自同时代的资源,更能唤起诗意的共鸣与兴味。
  四.目前课程标准中对新诗教学的要求虽然较此前推进了一大步:反复朗读、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学写新诗——六种能力培养呈梯度出现了,然而,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可改进的地方。比如整个新诗教育应围绕艺术感受力的中心,并且对于艺术感受力培养要做出“实施细则”,提防因惯性再度滑向意识形态化。
  五.注意从“教科书”向“读本”延伸,同时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配套课外诗歌学习活动。新诗教育是个立体工程,它可延伸到“诗意的栖息”这一生命层面。“延伸读本”在狭义上是大量课外诗歌文本阅读;广义上还少不了配套:如开展朗诵会、赛诗会、研诗会、诗作坊、函授班、诗夏令营、诗旅游、诗踪访,诗漂流、诗接龙、诗剧场、诗卡通等活动。
  六.顺应网络与视觉化的读图时代。当下学习压力很大, 多数中学生依然围着高考指挥棒转,需要缓解。而多媒体迅捷的读图消费,临屏动漫与各类游戏快感,偷袭般充塞学生大脑。对此,诗歌较之流行歌曲、西方大片和电子游戏的重要性和可比性,虽不能同日而语,但注意诗歌接受经由适当的娱乐渠道还是可行的。
  笔者长期从事大学新诗教育,深感整个社会在实用主义主导下,格外推崇科学思维、工具理性,严重忽略了诗性思维与情感思维,而诗性思维与情感思维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合部分。因而在新诗教育实践中,笔者特别注意方法论改进——侧重培育诗歌的艺术感受力,力求审美理念与可操作性联袂,普及“特殊知识”与强化训练结合。通过有特色亮点的新诗解读鉴赏,培养学生富于生机的审美情趣。在课程设计方面,做循序渐进开发:如搭配词组训练、通感训练、联想训练、变形变意训练、博喻训练、接龙训练、改写训练、加法训练、减法训练、隐喻训练、构思训练、起承转合训练、语料转换训练、视频成诗训练。采取“机理点拨”——“范例提示”——“强化进入”三步骤。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为初、中、高三级阶段。
  最后在行文结束前,再加入个人6条具体建议,聊做参考:
  ——举办以省级中心城市为单位的新诗教育、教学法轮训制,逐级推广开来。
  ——举办新诗夏令营这样高端的知行合一活动,浸润一批骨干、苗子。
  ——开展诗人、诗评人驻校计划,他们的进驻将给新诗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
  ——新诗读与写密切结合,是最有效的普及手段,坚定不移地纳入课程统筹。
  ——借鉴台港经验,加大力度,将新诗资源引入考核题库。
  ——借鉴“新实验”,组织诗人、专家着手编写“新诗训练新手册”。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6,5,20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