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自然与精神的极地:梅尔诗歌研讨会在京举办

作者:罗曼   2018年12月10日 16:50  中国诗歌网    928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721


12月9日下午,“穿行于自然与精神的极地:梅尔诗歌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功举办。梅尔既是一位商业精英,也是一位写诗三十余年的诗人,自1986年起发表诗作,曾出版诗集《海绵的重量》《我与你》《十二背后》等,被译成多种语言。梅尔的诗意象独特,语言富有激情和厚重感,来自《圣经》的宗教感悟,以及与古老文化的相遇和碰撞,构筑了梅尔独特的精神世界。

十余位教授、诗人、编辑围绕梅尔新诗集《十二背后》及代表作《苍凉的相遇——马丘比丘》展开深入研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晓明主持会议,欧阳江河、张清华、王双龙、韩春燕、臧棣、敬文东、何言宏胡弦、严军、孙晓娅、冰峰、周庆荣、爱斐儿、陈进等出席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区域与传统”工作坊、北京师范大学“理论批评中心”共同主办,会议开始前,先由诗人及北大学生朗诵梅尔的诗作。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828

诗人爱斐儿朗诵梅尔的诗


会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梅尔诗歌的开阔性和丰富性,高度评价了她在山水诗、记游诗创作上的突破以及对女性视角的某种超越。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教授何言宏认为,梅尔的诗和整个世界发生关联,富有一种开阔的、世界性的视野情怀,体现了女性主义的人文诗学。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744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指出,梅尔属于一个诗集诗人,她的诗收录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涌现的系统。梅尔的诗对应于她所开发的方圆六百公里的“十二背后”景区,她诗歌的修辞系统背后有一个自然的物质形态,一种很复杂的整体性:“由于有涌现的东西在后面,有形态学的东西在其中,因而是一个地质学的、时间的修辞,不仅是词语之间的游戏。”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756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认为,梅尔的诗歌总体上有两个向度:一是精神,一是自然,精神指向《圣经》,也是指向上帝;往下则无比接近地心,接近大地,甚至不是大地的本身,而是大地的母体梅尔是一个有完整的精神生活的人,拥有完整的知识系统,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信仰。她的书写超越了女性所能承担的东西,弥漫到天地之间。《马丘比丘》这首自然史诗充满悲悯以及对审判和救赎的思考,基于巨大的历史遗迹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是一首有震撼力的抒情佳作。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802

《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


《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认为,梅尔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对女性视角的隐性处理,这使她的写作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处理自然题材时,她突破了传统山水诗的范畴,把地理性的演进拉进故事里,将地理变迁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带有神话色彩,写得很有智慧。敬文东指出,梅尔的诗在关照事物时,采取的是一个对基督教有亲近的中国女性的视角,书写一种我与你、人与神的关系。梅尔亲自考察旅游项目,在悬崖历险的经历让她形成一种硬朗的抒情方式。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739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


北大中文系教授臧棣指出,梅尔的记游诗将个人情感和古老文明的命运结合起来,把记游变成心灵史的记录,她对自身生命的体会随着历史遗迹向众生敞开。梅尔的诗情感力量充沛,能从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她生命里的担当、温暖和大度,她把对人性、生活中真相的洞察转化为一种担当和包容,这是她诗歌的气象。

《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韩春燕认为,梅尔对历史的思考、情感的表达体现出她强大的内心,她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的诗歌境界深广,风景的历史承载和文化含量与她的文字之间形成互相映射的效果。梅尔的老师严军就诗歌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关系谈到,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层面是提炼,一个层面是拉动,中国古典诗歌对文化旅游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如杜甫草堂,然而目前中国诗歌对文化产业的拉动还不够,严军期待梅尔的诗歌创作像她的景观开发一样,具有无限可能性,让诗歌创作和文化产业形成共生态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晓娅将梅尔的创作提炼出“相遇的诗学”,她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人、名胜和历史的相遇,一种生命形态和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对话与碰撞。

《文艺争鸣》主编王双龙认为,梅尔的诗在精神世界里有高度,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得当,一面与上帝对话,一面与世俗调情。散文诗作家周庆荣指出,梅尔的诗对世界的描述过于宏大,缺乏具体细节,他认为写作山水诗要警惕“万物如神”,而要人神共处。作家网总编冰峰肯定了《十二背后》是一部有重量、有文学厚度的作品,除了《马丘比丘》之外,她的短诗也很有情感力量,触动人心。嘉峪认为,梅尔的诗有一种漫游气质,在世界的版图内有文学的坐标在里面,她的精神的版图很宽阔。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75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指出,梅尔的诗里有一个权力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别人来说是一个显性的主题,对她来说是一个不经意的去感受到的东西,梅尔将王权与历史、历史与自然史在诗歌中变成我和你的亲近关系。“她一直在辨析爱与崇拜,女人不愿意就范于一种崇拜,但是很容易从崇拜中产生爱,也很容易从爱中产生崇拜,对于印加帝国曾经的辉煌来说,帝国的王权在爱和崇拜中曾经是怎么生长过,而最终它是如何消逝为一种自然史,这是《马丘比丘》的重大主题。”


微信图片_20181210161852

诗人梅尔


梅尔的先生陈进介绍道,梅尔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穿行于地球的心脏——双溶洞,也是亚洲最大的溶洞,已探明长度238公里,是寒武纪5亿年留给世人的作品,这种穿越带给她启发和灵感。“梅尔是文学上的勇士,她把几十年的生命融于那些石头之间,我们觉得那些石头是带感情的”,梅尔走进生命的核心,她的诗歌突破了山水诗的写法而有所创新

梅尔在总结及答谢发言中说,诗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营养,“诗歌是暗夜当中进入我心灵的东西,它始终伴随着我” 。她生动地阐述写诗的情景:“我介入到地球的内部,倾听到大地内部的声音,在几亿年的时光里头,我不知道如何下笔。当我创作的时候词与词之间就是这山与那山的感觉,句跟句之间就是不同的江河。”她表示未来会继续书写双河溶洞和十二背后的秘密。

责任编辑:曼曼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百余诗人走进“林栖三十六院”,打造自然生活和写作基地
  4.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鲁奖诗人张执浩的新诗集《咏春调》在武汉首发
  6.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7. 一个诗人的乡野血脉、山水胎记和精神漫游——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记
  8. “明月共此时——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演唱会”在京举行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嘉会芳菲节,人从祓禊游”——安新举办第三届“濡阳春禊”雅集活动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