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名家系列专访之鲁奖诗人李元胜:对故乡的体验,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表达

作者:张杰 刘可欣   2019年02月20日 09:50  封面新闻    1151    收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诗人李元胜也不例外。四川广安武胜,在他的诗里这样“再现”:“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才会真正失去它/16岁时,我离开武胜/每次回来,都会震惊于/又一处景物的消失:/山岗、树林、溪流……那些已不存在的事物/仿佛自己是一张美丽的旧地图/仿佛只有在我这里/故乡才是完整的/……”1983年李元胜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1985年进入重庆日报工作。居住在重庆,这个有山有水,地理很“魔幻”的城市,也带给李元胜无尽的诗意资源。2014年李元胜因诗集《无限事》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授奖词中称“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微信图片_20190220093148


2015年,因一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被歌手谱曲演唱,更是让李元胜的诗名超出了诗歌圈。2017年他获得中国作协《诗刊》颁发的年度“陈子昂诗歌奖”之最有分量“陈子昂年度诗人奖”。作为一位专业级的昆虫摄影师,他出版过《中国昆虫记》《昆虫之美》《昆虫的国度》等作品。2019年新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李元胜,倾听这位安静的诗人,内心的诗意世界。


微信图片_20190220094624


封面新闻:现在社会剧烈转型中,很多事物在消失。表达故乡是很难的。您觉得,作家、诗人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故乡?您自己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李元胜:我认为,身处在这个巨大变化中间的我们这一代,甚至前后几代人,还很难全面地,冷静地,理性地对这个变化进行评估。但是我们的记忆变化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整体最难保存童年记忆的一代人。故乡是许多人存放童年记忆的地方,但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乡已经失去这个功能。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对故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体验,是值得珍惜的文学资源。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经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有效的表达。


封面新闻:您在微信公众号“无限事”里推很多“诗人最满意的十首诗”。很受欢迎。在您看来,好诗之间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就您观察和感受,中国当代诗歌整体水平是怎样的?

李元胜:大约2000年前后,我参与了中国网络诗歌运动,正是那个经历,让我发现我对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整体状况和优秀诗人,所知甚少。我就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尽量系统地,对同时代的诗人,进行关注和研究。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零星的阅读,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好奇。这10多年来的阅读,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满足和惊喜。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整体上,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的。而这个成就,并未得到其他领域和全社会的关注。正是有这样一个阅读和研究过程,我在做自己的诗歌微信号“无限事”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诗人自己最满意的10首诗歌的专栏。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去呈现中国当代诗坛的基本面貌。关于好诗可能有很多说法,但不可避免的是,好诗,必须呈现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体验的独特性。这恰恰是不可能被前人发现和阐述的,它们是整个汉语的阴影部分,它们在我们中,选择合适的喉咙来发出声音。而我们的训练正是为此准备的。


封面新闻:重庆的城市地理很有节奏感。有山有水有城市有乡村。重庆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意义?

李元胜:重庆是一个适合写诗的城市,大开大合,有山有水,错落有致,城市和人都富有激情。重庆文学的主力军一直是诗歌。我之前的几代诗人,在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重庆还是一个重要诗人的输出城市。很多优秀诗人,都是从重庆出生,或者学习,或者工作,然后,到了别的城市。重庆也是我最重要诗歌写作资源地,我的作品大部分写于重庆,其中又有很多题材也来自重庆。


微信图片_20190220094722


“我从森林与河流之间,获得过很多教益”


封面新闻:比起天赋,您认为技术在诗歌写作中,是怎样的重要性?

李元胜:语言技术是写作的基础吧。有过足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才会有基本的技术修养,之后,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没有能力,就不足以表达出,你自己发现的,幽暗经验的(内容)。我自己确实遇到过极有天赋,但修养不够的才子,他们的很多作品,天分高,但完成度不够,在创作中遇到了技术的短板。对于写诗来说,语言是一群烈马。要控制并运用它们,只有胆量和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完美的技术。


封面新闻:您不仅是位诗人,还爱好摄影,出版过好几本关于昆虫的摄影作品。那么这种对于瞬间和画面的捕捉,对您的诗歌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李元胜:对自然的考察越是深入,对人类以外的物种越是熟悉,就越有机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籁。多数时候我们,深居于人类的建筑之中,所接触的自然,不过是剪裁之后的自然。这两种自然的差异是很大的。十多年的自然考察,对我的诗歌写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我的很多诗歌,源于野外的行走。从诗歌的句型,到诗歌的结构,我都从森林与河流之间,获得过很多教益。


封面新闻:您的作品在读者中接受度颇高。你如何看待诗歌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李元胜:总体上来说,当代诗歌在公众阅读中,仍然是很边缘的。当代诗歌仍处在迅速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诗意,开辟新的疆界,仍然是诗歌界的首要问题。我相信,当代诗歌的边缘地位,仍然会持续。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诗歌的体量更适合微信时代。朗诵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当代诗歌以及它们的衍生品里,得到共鸣。当代诗歌也在逐渐拥有一个,稳定的小众读者群。部分作品,还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已经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了。我们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艺术探索,和公众之间的距离,不止是诗歌。


 李元胜诗作欣赏   


微信图片_20190220094808

微信图片_20190220094811

微信图片_20190220094815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