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唐诗PK很受伤?宋诗“句句出深思”追求向内思考

作者:沈杰群    2019年03月20日 09:34  中国青年报    521    收藏

在古代文学的众山头中,对于“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句话,领悟很痛者,一定有宋诗。

《全唐诗》在清朝就问世了,而《全宋诗》的编纂,起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1998年才出版。随着宋诗研究拥有愈发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点燃公众兴致的,还是和唐诗的“千古PK悬案”。

清人蒋士铨有一首著名的《辩诗》,以犀利毒辣的语气戳穿了真相:“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复出不得已,运会实迫之。格调苟沿袭,焉用雷同词?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提起诗之经典,很多世人包括古典文学研究者,仿佛把大部分宠爱都自动给了唐诗,宋诗永远略逊一筹,地位难与唐诗相提并论。

但在一些宋文学研究者心中,这是“千年门户偏见”,宋诗一直未能得到公允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千帆就在《全宋诗》序中如是写:“自明人执其一偏之说,尊唐黜宋,而宋诗几废。清人虽尝稍悟其失,而思所以匡正之,然宋之于唐,犹或未能并肩诗衢,甚非欲窥见诗学之全者所取也。”

如果在诗学经典竞技台上和唐诗battle(较量),宋诗的整体功力到底有几斤几两?而深究其“成长基因”,又与唐诗之间有何血脉关联?

“宋诗的文化高度是远远高于唐诗的。唐诗的产生、传播更多是在大众文化氛围里面,在唐代,大众文化跟精英文化不那么分得开。宋朝虽说大多也是一些布衣诗人,但宋代科举非常繁荣,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有功名的,所以相对来说宋诗的文化门槛更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永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笃定地表示,从创作主体身份角度来看,相较于唐诗,宋诗的文化水准更高,文化含量更丰富。

王永指出,宋代以文治国的大背景,教育体系发达,知识分子拥有较高的地位,再加上宋代印刷术的发展,国内大都市的城市经济总体上繁荣,增强了宋人接触文化典籍的便捷度,因而抬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高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文人的‘主人翁意识’又很强,相互交友、切磋的机会场合多,所以宋代诗歌在技法、格局等方面都有自己特色。”

可以说,宋诗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但就诗歌创作层面而言,宋诗的地基却是唐诗奠定的,且唐诗极大框定了宋诗早期的发挥空间。钱锺书评论宋诗时曾说:“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

王永说,宋诗注定摆脱不了唐诗的影响,毕竟唐人为其提供了格律。“严格的格律是从南朝时开始慢慢发展的,而唐人让格律充分成熟起来了,宋人在格律上是传承,虽然从各方面去探索,但是也并没有超越唐人。”

你是否想起当年王安石的感叹?“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后人一直读的都是唐诗,你脑子里面的意象、意境被它笼罩了,很难超脱出它的范围。”王永觉得,这种“挣脱感”,既是宋代相对于唐代的挣脱,也体现了相对于前代的挣脱,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在《宋诗三论》中写到,当唐代诗人登上诗坛时,所面临的形势是诗歌已经历了长期的积累而尚未达到高峰,诗歌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呼唤着巨人的出现。“从曹植、陆机到沈约、谢朓,诗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努力,暗中摸索,筚路蓝缕,等到南朝后期及隋代,五七言诗距离格律化只有一步之遥了。同时,诗人们在题材内容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开拓”。

宋初的诗人王禹偁,在春日清晨发现园中花枝被春风吹折,提笔写出“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蔡宽夫诗话》记载,王禹偁作此诗后,他的儿子立马耿直地提出,该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

王禹偁听后自我调侃了一番:“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莫砺锋指出,宋朝诗人对唐诗的最初态度是学习和模仿。“从宋初到北宋中叶,诗人们先后选择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李白、杜甫作为典范,表现出对于唐诗的崇拜心理。即使当元祐年间宋诗特色形成之后,唐诗也仍然是宋人的主要借鉴对象。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宋人的创新精神。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宋人就试图摆脱唐诗的藩篱。”

“三唐气壮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王永借启功先生的诗来阐释唐诗和宋诗的气质差异。“不像李白喝得高兴了信笔挥洒出来,宋诗往往是想出来的,是非常苦心架构出来的。唐人和宋人的性格也不一样,唐代的人有点像年轻人,有青春浪漫的气息和情怀;宋人相对来说像一个中年人,因为儒、释、道思想的浸润,宋代的人心态比较成熟、平淡。”

他指出,从唐到宋宗教一直在发展,给宋人提供了一个更高的思想平台去思考问题;同时崇文抑武国策的贯彻执行,使宋代诗人“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王永认为,宋人对待功名和富贵,流露出一份更加淡泊的心态。“宋人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即我并不会依存于你这个政权而存在。”例如诗人杨万里,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担任京官时,杨万里竟做着随时离开朝堂的打算,比如预先备好了回家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

起步不免会活在唐诗的“阴影”里,然而宋诗终究认真走出了自己的另一番天地。属于宋诗的“宋人气味”到底是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总结,宋人喜读书生活,重视“少年书”,如“纸帐铁檠风雪夜,梦中犹诵少时书”(刘克庄《记梦》);“老不任作务,读我少时书”(刘跂《学易堂作》);“却寻少时书,开卷有惭色”(陆游《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

另外,胡晓明觉得宋诗是“从对于人生否定的智慧中,翻上来再肯定生命”,以苏舜钦的《夏意》为例,“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只有洞悟生命而又喜悦生命的宋人,才会有对于‘清’与‘影’的美学肯定。”胡晓明说。

理趣,历来被认为是宋诗美学里一抹奇异、美丽的光彩。王永举例,苏轼的诗就始终理趣盎然,例如大家熟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是主客观的统一,是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感应与交流。

王永认为:“宋人从万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包括一些生活的哲理。唐人情感讲得多一些,宋人哲理讲得多一些。”

唐诗的意象趋向笼统,奔走于那豪迈的青天白日长河;而宋诗则注重细节,去细致入微地诉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胡晓明此前在解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之时,深入剖析道:“梅子酸,用身体感觉写出夏天的节令,也是宋诗的日常意味;而芭蕉之绿被阳光反射到窗纱上,则是宋人的影之美学与清之美学合一。”

在胡晓明看来,既能认识到人生是梦幻光影,又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美好;既不过于沉溺人生,也不夸张超越的体验,即为宋人达到的高度,而后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重建宋诗学的文化高度。

关于宋诗的气质精神和细腻技法,王永认为王安石的诗令人叹为观止。根据《石林诗话》记载,“荆公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王安石有一联叫“自喜田园安五柳,但嫌尸祝扰庚桑”。

“大家都觉得这一联好,王安石自己出来解释说你们说好,但是你们可能还没有看到味。你看我这个里面是上下两联都是对仗的,我上联是安五柳,五柳先生陶渊明,下面和它对的地方是庚桑,庚桑是庚桑楚的简称,是庄子笔下的一个人物,所以五柳和庚桑这都是两个古代人物作为典故进行对仗的。但是王安石说,你们没看出来的是五和庚之间我也用了对仗了!庚是甲乙丙丁戊己庚,其实隐含着一个‘七’,切合上句五柳的‘五’来对仗的,所以说王安石的诗歌笔力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王永感觉,若说唐诗包含直抒胸臆的浓重色彩,那么宋诗,则是精心构筑的灵巧天地,在细密的结构脉络里包含诸多值得玩味、富有创造性的东西。

关于唐宋诗之争,历史学家、文学家缪钺讲过一段经典的话:“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把唐诗和宋诗摆在一起“较量”,人们或许始终会为地位孰高孰低喋喋不休。但此间排序又有何要紧呢?宋诗异于唐诗,自有风采神韵,能与唐诗“并肩诗衢”。更重要的是,宋诗,能让我们靠近一种文人风骨,重新定义一个或许被低估许久的文化刻度。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