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作者: 2019年05月13日11:51 浏览:161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寒山寺
朱理敦

寒山寺内,钟鼓和鸣,
淡雾飘浮,和风唱晚;
夜泊枫桥的幽景,相随而生。
凝香禅坐的暖眸,翘首期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因寺而生灵感,诗颂寺名,
寺因诗而远扬名,寺唱诗韵。
领略寒山寺悠远的韵味,
聆听那深沉的松林和弦;
阅读寒山寺的神秘色彩,
游览一回古寺,洗涤世间尘缘。

寒山寺在姑苏闾门外的枫桥镇,
位于在枫桥和江村桥之间。
山门外黄底的照壁,
横书魏体分外耀眼;
站在寒山寺的门前,
引发深邃思古情恋。

院内,林木清幽,
曲径环绕,建筑轩昂。
大雄宝殿,庄重肃穆,
香火缭绕,钟罄时鸣;
香客虔诚顶礼膜拜,
祷求神灵普度众生。
环殿布满山寺诗赋,
文人墨客尽显华彩;
壁间嵌有唐人高僧画像石刻,
寥寥数笔,传神生韵。
碑房里,满目碑刻古朴风雅,
读后令人豪情顿发,心潮起伏。
寒山寺,和合文化的发祥之地,
寒山寺,世间民众的心灵驿站。
天空一片纯净,墨迹行走千年,
青石铺就的宣纸,描绘不尽的情缘。

相传唐贞观年间有一对青年,
男方名为拾得,女方名为寒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相处长久,产生爱恋。
朝暮结伴梦生溪水边
山花绽放相守月儿圆。
殊不知,一方父母为拾得另订亲事,
寒山顾全拾得的婚事,离开了家园。
拾得不见寒山,忍不住心头的思念,
来到寒山的家中,方知离家的根源。
拾得心急如焚离家出走,
只身前往苏州寻找寒山。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
看见路旁荷花盛开,摘了一支带在身边。 
经过长途跋涉,翻越万水千山,
拾得终于见到寒山,心梦如愿;
而手中的那支鲜活的荷花
依然光彩夺目,无比鲜艳。
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无比高兴,
双手捧着素斋篦盒送到寒山面前。
那一天,姑苏晴空明朗,
白云朵朵,恒静无言;
青山青翠绵延,
碧水溪流潺潺;
拾得生在寒山心中,
从未离去从未改变。
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如此甜蜜,
重逢的场景,后人绘成精美图案:
一人手捧食盒,
一人手持荷莲,
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状态,
寄托世间民众,美好的祝愿。
莲荷、食盒的谐音为“和合”,
“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蕴含其间。
源于和合文化的美好传说,
寒山、拾得化身为仙来到人间;
春节时节苏州贴在大门上的门神,
采用“和合二仙”,点化迷惘的世间。
寺名也因“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主持,
把“妙利普明塔院”改名“寒山寺”。
由于和合文化思想深入人心,
加上张继《枫桥夜泊》广为流传,
尽管朝代更替,几经更名,
人们心中认定的寒山寺,已成习惯。
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五次惨遭洗劫,
事后总能在民众的扶持下得以重建;
直至现在寺中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
和合二仙的形象,永远珍藏在民众心间。
因寒山、拾得起源的和合文化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
寒山寺里讲述久远的历史,
传说都在重复昨天和今天;
寒山寺香火绵绵,
吟诵和合真缔,声声不绝,
人们在这里又一次沐浴世尘,
翻开了心灵静安的又一新篇。

寒山、拾得的木雕金身雕像,
供奉在寒拾殿的大殿其间,
宅殿后壁嵌有寒山、拾得画像石刻,
闻名而来的敬拜香客,源源不断。
寒山寺东侧是钟楼亭阁,  
六角形小楼,造型精巧;
青铜大钟三人合抱,
俨然一尊青铜巨铸;
操起钟槌,鸣钟三下,
其声宏亮,余音绕梁。
钟声与韵律相和,
心境与诗意相融。
每年除夕都举办专项活动,
聆听午夜明快悦耳的钟声。
一百零八次响钟声,可以驱除一百零八个烦恼,
祝愿人们在新的一年诸事和合,平平安安。 

今天人们为和合祈祷,
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枫桥天天彻夜不眠,
人们走在重修的心路上;
双手捧上一片虔诚的祝福,
双手捧出一片善良的祝愿。


出碑廊往南走不远,
耸立着枫江第一楼;
花篮楼上下三层,
飞檐翘角,精致秀美。
登上楼阁,纵目眺望,
江南山水秀色尽收眼底;
近观江村桥,古运河小舟,
川流不息,一片田园乐趣;
远望狮子山,山峦起伏林木,
郁郁葱葱,一派和合的勃勃生机。

姑苏城外江村山寺,
沉浸一片清淡宁静之中, 
游人寻觅那千古永存的神灵,
人们寻觅那声鸣千年的钟声。
这座千年历史的古老庙宇, 
在红红火火的日子里,洋溢着和合的气息。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在碧空旷野中,
聆听一片乡愁;
遥远的诗句吟出当今时人的心情,
今天的音符化作遥远祝福的真诚;
古诗与新歌共鸣,
山寺和新风同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