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今天如何读唐诗?

作者:何瑞涓 王琼   2019年05月24日 09:05  中国艺术报    927    收藏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是一种文本,还是一种鲜活的记忆。古典文学对今人来说是文化遗产,但对古人来说,它不是遗产,而是对生活活生生的感受。我们今天读古诗,要能够回溯到他们当时的写作状态,感受古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近日,在山西汾阳贾樟柯艺术中心主办的“吕梁文学季”系列文学活动中,著名诗人西川围绕“今人读古诗、写古诗”、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差异等话题,作了一场名为《我们如何读唐诗》的专题讲座。


微信图片_20190524090402

西川在活动现场


古诗与新诗的差异


西川发现,当代诗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总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只要写花鸟虫鱼,写风吹过、树摇曳,诗意很自然就出来了;可一旦要写一座工厂、一个当代建筑,就本能地犯难,似乎这些名词天然就与“诗意”相悖。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今天的人为什么仍然迷恋古诗?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诗意有什么不同?

西川认为,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与现代诗的差异,必须从诗歌的语言,也就是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入手:古汉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字,古典诗歌也由此产生了五言、七言的划分;而现代汉语感受世界的方式是两个音节以上的,更习惯使用两个字、三个字的表达。

“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凡是可以用一个字表达的,都是从古汉语中来的,比如天、地、神、鬼,比如梨、杏、枣、桃。凡是用两个字以上的,很多是外来词或翻译词,比如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就是当时的一个外来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古代人和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不完全一样,语义单位不一样,节奏也不一样。”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区别是,古汉语多使用短句,而现代汉语多使用长句:使用长句必须调动逻辑思维,因为长句里包含逻辑性;而短句的长处是跳跃性,因此它更方便对仗。“今天很多人喜欢对对子。其实用现代汉语也能对,但对出来的东西总是很别扭,因为它不具有古汉语那种强烈的语言上的形式感。”

此外,题材的不同也是造成诗意差别的重要原因。古典诗的“月亮、马、行舟、悯农”等概念来自农业社会,对应的是农业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而在今天,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带来了大量全新的意象,石头变成玻璃,蜡烛变成发光的灯,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充满新鲜事物、高速运转的机体:现代节奏由此取代了古典节奏。


用体验的方式读诗


厘清古典诗与现代诗的差异,是理解古典诗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深入古诗的内部、真正地读懂一首古诗?

西川认为,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可以先想象一下古人是怎么写诗的,由此追溯到它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从而拉近自己与古人的距离,贴近古人的心跳。他以杜甫的《登高》为例,为我们读唐诗提供了一种思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个明显的好句子,好在哪里?首先,它对仗对得好,这种颇具形式感的语言,这种音韵美、格律美本身就构成了诗意。但仅仅看起来好看、念起来好听是不够的,我们要深入理解这句诗,还是要回到它的创作背景中去。

《登高》是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作品。唐朝人口在安史之乱前达到了顶峰,约有5300万,安史之乱之后,人口一下子抹去了三分之二。把诗人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之后,再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会明白这个好句子的代价。”

西川说,杜甫在写《登高》之前便已经病症缠身,已知的就有肺病、消渴症(糖尿病),这可以在他的许多诗句中得到印证:“我多长卿病……肺枯渴太甚”,日常生活中“临餐吐更甚”,后来发展到“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写《春望》时头发稀少到了“浑欲不胜簪”的程度。然而,诗人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写下了令人唏嘘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们在读古典诗歌的时候,基本上是一种供着的态度,好像古诗就只有欣赏的份儿。但如果你真正读进去了、钻进去了,进入了那种体验古诗的感觉,你所能感觉到的就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美感,而是一种真实的震撼,有时甚至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西川认为,我们今天所谓的“读唐诗”,读的多半还是那些已经被经典化了的作品,譬如《唐诗三百首》。事实上,《全唐诗》再加上今人的增补,已经整理出了五六万首诗,在这样浩瀚的诗海中,我们只挑选出三百首,可见它的经典化的比例是相当低的。

“这说明什么?常有人想要梦回唐朝,但他们通过《唐诗三百首》,恐怕只能回到一个臆想中的、带着光环的唐朝。只有回到《全唐诗》,我们才有可能接触到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唐代社会。而一个活生生的唐代社会就意味着,在那些诗里面,有一些写得并不好。当你发现唐朝人也会写得不太好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地亲近唐朝,而不是一直和它保持着距离。”

拉近了与唐代、与诗人的距离之后,我们会发现,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西川举例,大家都知道陈子昂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境苍茫遒劲、令人动容,却不一定知道他也写过“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报私仇杀人的行为被他写得颇有几分豪情,但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偏激、犯法的。当我们意识到,陈子昂不只有《登幽州台歌》的那一面,这个古人就丰满起来,变成一个活人了。

“你欣赏一个人,和他亲近之后,就会发现他的缺点。这就像生活中的朋友,当你知道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之后,你依然是他的好朋友。我们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也包含了这样的因素。”西川认为,古典诗歌虽然有它作为经典的严肃的一面,但也有很活泼、可以游戏的一面,因此,在阅读唐诗的时候不必太呆板,甚至可以“玩”起来。比如杜牧经典的七言律诗《清明》,可以改编成五言诗“清明时节雨,路人欲断魂”,还可以改成楚辞“清明时节兮,雨纷纷。路上行人兮,欲断魂”。和古诗“玩”起来,古人就走到了面前,古诗也就不再是一个陈旧的、要背诵下来的作品,而是真正成为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

“从欣赏过渡到体验,用体验的方式读诗。你会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诗歌,它们是声音,也是曲调,甚至可以用来做游戏。”正如西川所说,他讲唐诗的读法,就是为了让它活过来,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的创造力,并有勇气、有兴趣和他们进行对话,从而将阅读的意义推向更深处。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