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女神》再论

作者:姜涛   2019年05月30日 13:57  中国学派    674    收藏


微信图片_20190530135317


摘要:《女神》作为新诗历史起点的判断,虽然已是文学史的定论,但其狂放自由的诗风,却不一定能得到后来读者的认同。要在当下语境中认识《女神》的“起点”意义,除了回到五四时代的“现场”,进行历史的“同情”之外,也有必要重构更为宏阔的理论视野。1923年,闻一多从“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的角度,对《女神》的全面阐发,提供了一个可以持续展开的框架。以“世纪”的眼光,重新审视新诗的起点,也会为理解百年新诗总体的文化政治意涵,打开新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女神》 郭沫若 闻一多 二十世纪 “时代精神”


在新诗史上,有关《女神》的历史定位,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话题。相较于《尝试集》,《女神》晚出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甫一问世,就隐隐然挑战了《尝试集》的地位,甚至被看作是新诗得以成立的真正起点。1922 年,《女神》出版一周年之际,郁达夫就以不容质疑地口吻说: “完全脱离旧诗的羁绊自《女神》始”,这一点“我想谁也该承认的”。类似的说法后来多有延续,并逐渐沉积为一种广为接受的文学史判断: 《尝试集》作为新诗“开端”的地位不容动摇,但也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已,而《女神》由于艺术上、思想上的多方面突破,而被奉为新诗成立的第一座“丰碑”。然而,随着新诗的不断“演进”,当“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象征实在是其精意”的观念,支配了更多的写作和阅读, 《女神》的评价也逐渐走低,和《尝试集》一起被挤到了历史的开端处。如果说《尝试集》因风格过于直白、散文化,而一直遭到后人的讥嘲,那么《女神》激昂扬厉的夸张书写,一定程度上也被当作“诗体大解放”不节制的产物,需要更精微的技艺来纠正。尤其在受诸多现代“趣味”熏陶的当代读者这里,《女神》粗枝大叶的风格,更是很难得到同情。笔者在自己的文学史课堂上,每次讲到郭沫若的诗,都会习惯性地请学生来朗诵一下《天狗》,不出意外,每一次大家都会面露难色。显然,在当代的语境中,要当众喊出“我的我就要爆了”,已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

针对这一问题,温儒敏教授曾有《郭沫若阅读的两极现象》一文,提出要让今天的年轻读者接受《天狗》,可采用所谓的“三步阅读法”,包括“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简言之,要将专业的文学史分析和对五四时代精神氛围的感知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一种历史的“同情”乃至“共情”。这一思路切实可行,可以补充的是,仅仅回到历史的“现场”,仍有可能局限于一些固化的文学史叙述,让直观的阅读感受,回收于“个性解放”、“时代精神”一类陈言套语之中。某种意义上,怎样解读《女神》,涉及的并非只是郭沫若早期创作的评价,同时也关乎新诗起点的历史认知,要把握并打开这一“起点”的意义,或许还需挣脱单一的新诗史、文学史线索,在更宏阔的思想文化视野中重构问题框架,一些看似已经“常识化”的结论,也可能由此被重新激活。


1

在《女神》的接受史上,闻一多发表于1923年的《<女神>之时代精神》,自然是一篇无法绕开的雄文: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底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这是文章开宗明义的第一句,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点出了《女神》的起点位置。与同时代的读者和批评家不同的是,闻一多在一开始就挣脱了语言、形式层面“新旧”之别的讨论,另辟空间,使用了一个德国式的概念“时代精神”(Zeitgeist),来概括他对《女神》中动荡不安、激昂扬厉之气息的感知。事实上,自认为“极端唯美论者”的闻一多,对《女神》的推崇并不是毫无保留的,私下里,也表达过对郭沫若技艺粗糙的不满,随后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篇,更是对《女神》过于欧化的色彩提出了批评。但这并不妨碍他从一个极高的理论层面,来把握这部诗集的起点意义,而且,闻一多所谋者大,借谈论《女神》,他也意在阐发对新诗之“新”、抑或新诗之“现代性”的总体理解。那么, “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在他那里,所指为何?套用卡林内斯库式的表述,闻一多进而从“动的精神”、“反抗的精神”、“科学的成分”、“世界之大同的色彩”、“挣扎抖擞底动作”几个方面,勾勒出“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之“五张面孔”,而其中的意涵,或许也尚未被充分打开。

上面已提到,所谓“时代精神”之说,经过不断的转述、重申,今天听来,已近乎某种“陈言套语”。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史、精神史的概念,至少在闻一多的时代, “时代精神”还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可能性的论述,有两点可以注意:首先,在闻一多笔下, “时代精神”并没有落实为“民主”、“科学”、“个人的发现”等具体的时代命题,他关注的毋宁是一种隐含在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气质,一种强劲的时代风格、节奏。换言之, “时代精神”并非是一种实体化的存在,搁在那里等待哲人或诗人的书写,它似乎更是一种历史内部涌动的机能,需要敏锐的心智去感知、去辨认、去命名。其次,后来的文学史家接续其思路,往往仅在“五四”的背景中讲述“时代精神”,闻一多无疑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将“二十世纪”这一宏阔的历史视野,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目下,学界流行说20世纪是“短促的世纪”,发端于欧战的爆发,终止于冷战两极的解体,革命、战争、乌托邦式的社会重造,是贯穿性的主题。依照闻一多的逻辑, “新诗”之“新”,不在于白话的有无,也不限于文学感受力、想象力的刷新,而要看能否与20世纪之“短促”历史之内在节奏发生高频的共振。后来的新诗人和批评家也爱说“现代”,但往往流于经验的表象,诸如机械文明的喧嚣、都市生活的纷乱、震惊的感性片段……相形之下,闻一多的眼光显得格外深透。

任何纪年方式,包括传统的王朝纪年及后来的民国纪年,都不是机械的、空洞的时间标记,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意识和自我意识展开的方式。从晚清到“五四”, “二十世纪” 作为一个特定的话语,密集出现于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的笔下,正如汪晖在最近的长文中所指出的,这代表了一种崭新的“世纪”意识, “它和过去一切时代的区分不是一般时间上的区分,而是对一个独特时势的把握。这个时势把他者的历史、把整个外部的历史变成自己的历史,同时也将自己的历史置于全部历史的内部予以解释和指认”。在这个意义上, “二十世纪”既是时间维度上对19世纪旧的世界秩序的断裂,又是空间意义上“全球共时性”的生成。这样一种时空关系的组织,也是《女神》内在的展开结构: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从惠特曼那里,郭沫若借来了这样一种澎湃的、向四方铺展的句式, 《凤凰涅槃》书写的“在世界当中”的生存感受,就与四面八方的空间围困相关,而朝向未来的浴火“时势”,则蕴含在空间与时间、暗夜与黎明、死亡与重生的辩证转化中。闻一多勾画“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之第五张面孔时,就写到:“二十世纪是黑暗的世界,但这黑暗是先导黎明的黑暗。二十世纪是死的世界,但这死是预言更胜的死”。而“时代精神”的第四张面孔——“科学底发达使交通底器械将全世界人类底相互关系得更紧了。因有史以来世界之大同的色彩没有像今日这样鲜明的”,则直接彰显了将外部历史、他者的历史内在化的空间维度。

表现世界之大同,吞吐全球四大洲之地名, 《女神》中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少,如《巨炮之教训》、《匪徒颂》、《我是个偶像崇拜者》、《电火光中》、《三个泛神论者》等。闻一多慧眼如炬,单挑出《晨安》一首作为“这种Cosmopolitanism 底证据”:


晨安! 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晨风呀! 你请把我的声音传到四方去吧!


这首诗采用雪莱《西风颂》中的“呼语”方式,在恍惚的旭光和动荡不息的海面上,让“我的声音”与“晨风”化为一体,向四方吹拂,向整个世界问好。全诗三十八行中有二十七行以“晨安”起句,完成了一次环绕全球的想象力旅行:

问安首先从祖国开始,紧接着越过长城向北方的俄罗斯问安…… 而后转向西南,越过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向印度,向泰戈尔问安,从而进入印度洋,并循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向周边的非洲、西欧、美洲的诸多国家问安。诗人站在日本的海岸边向世界问安,最后又回到日本,期待日本人民的觉醒。

表面看, 诗人只是在日本九州对着大海“放号”,宣泄内心海量的激情,但他并非真的在“狂叫”、“乱写”,狂肆的诗行不乏构思的谨严,这首《晨安》翻越高原雪山、横跨大洋,由东向西的地域转移,严格遵循了现代地理学的空间认知。“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这所谓“千载一时”,也正是所谓“全球范围内的共时性关系”的生成之时。

可以参照的是, “在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也曾有如此阔大的寰球空间呈现,此诗在人类文明演进史观中融入了“公羊三世”之说,宏阔的空间认知被时间的紧迫感、纵深感所贯穿、组织:

太平洋! 太平洋! 君之面兮锦绣壤,君之背兮修罗场, 海电兮既设, 舰队兮愈张, 西伯利亚兮铁道卒业, 巴拿马峡兮运河通航, 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鞺。

在梁启超笔下,由电力、铁路、航运带来的Cosmopolitanism 并没有洋溢一种乌托邦式的乐观色彩,反而与一种列强争霸、“不兴则亡”的民族危亡意识相关(“吁嗟乎! 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兽殃”)。相比之下,《晨安》“同字起句”的呼喊,似乎只是一种地名与人名的罗列、铺展。但读的稍仔细一点,就会注意到诗人的问安,在依据地理顺序的同时,其实也有高度的选择性、象征性。其中, “我所敬畏的俄罗斯”代表了革命世纪的先导(“我所敬畏的Pioneer呀”),泰戈尔、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等,代表了古老文明、东方文化创造力的再生,是容易找出的部分,还有一些是较为含蓄的:如在访问巴黎万神殿前的“沉思者”之后,转而提及“半工半读的学友们”,就暗中带入了“五四”前后工读互助、勤工俭学的社会思潮;在巡游不列颠群岛之时,诗人并没有造访“大不列颠王国”,而是问安于投身民族独立斗争的“爱尔兰诗人”,这显然凸显了弱小民族的独立、解放。环游地球一周之后,诗人的问安最后回到了太平洋上的扶桑之国: “还在梦里裹着的扶桑呀! /醒呀!Mesame呀!”按照陈永志先生的说法,郭沫若在此一时期完成的《日本之煤铁问题》等文章中,多次说到日本人“军国主义之梦犹未醒”、“要使日本人破醒军国主义资本主义底恶梦”等。因而,诗人最后对扶桑的召唤,虚实相济,也具有了一定的隐喻性,他也寄希望于日本民族的觉醒,享受20世纪全人类的美好晨光。

因而, 《晨安》呼唤“年轻的祖国”,也是站在“五四”的文化政治视野中,呼唤一个年轻的“世纪”,这个“世纪”正从19世纪暗夜中醒来,挣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围困,在一战之后社会改造、民族解放的视野中想象自身。在诗的开头,这个思潮激荡的“想象界”,被比喻为“常动不息的大海”、“明迷恍惚的旭光”,诗歌的创造力、热情的思想力,也和白云与雨丝一样在海天之间舒卷涌动。


2

“《女神》底诗人本是一位医学专家。《女神》里富于科学成分也时无足怪的”,这是闻一多所勾画的“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的第三张面孔,《女神》中的科学因素、科学想象,也是后来常被讨论到的问题。粗略统计一下的话,《女神》涉及的知识门类,包括医学、解剖学、物理学、热力学、天文学、电磁学、地质学等。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正是闻一多指出的: “还有散见于集中地许多人体的名词如脑筋,脊髓,血液,呼吸,……更完完全全的是一个西洋的doctor底口吻了”。《天狗》中的这一节, 可算是代表: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不单《天狗》如此,战栗的神经、破裂的声带、裸露的脊椎、飞迸的脑筋,这些令人惊骇的身体意象遍布于《女神》中。郭沫若在新诗的起点上,就贡献了一个不断爆裂、分解的、逾越内外界限的身体形象。1923 年,郭沫若、闻一多的“同时代人”曼德尔施塔姆写有《世纪》一诗,同样创造了一个肢体破碎的野兽形象: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谁能

看进你的眼瞳

并用他自己的血,黏合

两个世纪的脊骨?


俄罗斯的红色革命,在血污之中建立新的政权,也开启了20世纪的巨大实验。这首诗正是写于革命之后艰难而兴奋的空气中。和《天狗》相仿, “我的世纪, 我的野兽”——“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在诗中同样化身为一只野兽,它从旧世界的血泊里站出,但不是在飞奔中享受自我破坏的激情,而是被自己的不能连缀起来的脊骨压垮、被新的世纪粉碎。巴迪欧曾将这匹脆弱的野兽,看作是世纪的一种历史隐喻,一种X 光的投影: “这些是在1923年描述的一个短暂的世纪开端的主体性。这些扭结在一起的骨骼,这些婴儿的软骨,以及碎裂的脊梁描绘了一个罪恶的、狂热的、令人扼腕的世纪”。郭沫若的“天狗”,也有如是说: “我是X 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读来, “天狗”也可看作是“二十世纪中国”在开端处留下的一张X光片,虽然这张投影还缺乏曼德尔斯塔姆诗中痛苦、矛盾的历史寓言性。

回到闻一多的分析。所谓“西洋doctor底口吻”,确实是理解郭沫若早期写作的一个重要线索。在《创造十年》中, 郭沫若曾回忆1918 年秋冬季所上解剖课的感受:“在头盖骨中清理出一根纤细的神经出来的时候,那时的快乐真是难以形容的”。这样的描述如他自己所言, “好像很恶心”,而他也将自己文学的起点,明确与解剖室中的经验相连——“在这样奇怪的氛围气中,我最初的创作欲活动了起来”。这一“创作欲”发动的结果,即小说《骷髅》后来虽投稿未中、被付之一炬,但解剖学、神经学的眼光,却似乎长久支配了郭沫若的写作和自我认知。比如《夜步十里松原》中惊人的一幕: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

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沈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除了诗歌中的想象,在自述中,郭沫若常将创作的发动与特殊的生理状态相连,说自己“每每有诗的发作袭来就好像生了热病一样,使我作寒作冷,使我提起笔来战颤着有时候写不成字”。而《凤凰涅槃》中“凤歌” 与“凰歌” 交替展开, 直至最后的“凤凰和鸣”,不断复沓的诗节,模拟神鸟的翱翔、舞蹈,具有很强的巫术色彩和身体的动作感。这种“诗语的定型反复”的句式,也被他论断为: “由精神病理学的立场看来,那明白地是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可以说,无论登山、观海、望星空、还是在树下醉歌,郭沫若似乎都能构造一个失控的、痉挛的身体形象。

从语言、形式的角度看,新诗之“新”自然与白话书写、自由表达的活力相关,而郭沫若在“起点” 上却赋予了新诗语言一种独特的身体紧张感、能动性,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物质文明底结果便是绝望与消极。然而人类底灵魂究竟没有死,在这绝望与消极之中又时时忘不了一种挣扎抖擞底动作”,当闻一多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未尝不在表达《女神》带给他的身体性感受。这“挣扎抖擞底动作”、这“悲哀与奋兴”的反复交替,恰如神经的痉挛,连通了“动的精神”、“反抗的精神”,说明“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不仅生成于外部的历史,最终也会在新诗语言的内部形成震颤。


3

依照浪漫主义的想象,疾病的、不安的身体与文艺的创造性,本来就有一定的关联,但郭沫若不只是在一种修辞的、比喻的意义上来谈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 “一枝枝神经战栗”的身体是作为一个知识对象来被认识的,利用“近代医学、尤其是生理学的知识”,“独自树立一个文艺论的基础”,也是他在20年代一个主动的追求。这意味着,诗人的“身体”一方面狂躁不安,另一方面,又是吻合于“科学”的原理,两个看似矛盾的面向交织成“时代精神”面孔上的特殊表情。扩展来看,这一类“病的隐喻”在早期新诗的观念生成中并不鲜见,如周作人就曾将疾病之中身体的热动、思维感知的起灭,看作是现代诗之发生机制,那些“忽然而起,忽然而灭”的迫切情感,也被理解为现代人生存的内在真实, “足以代表我们这刹那内生活的变迁”。其实,《女神》中也不乏此类的作品,如《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等,都具有一种“内面”的心理深度,也沾染了些许颓废的“近代的情调”。但在闻一多看来,这一类作品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女神》之中不安、失控的身体感性,并非内向沉溺,而是在“挣扎抖擞”中,更多具有一种外射性、生成性,动的、反抗的精神,会不断在物我之间形成“泛神论”式的同一性关联:


楼头的檐霤……

那可不是我全身的血液?

我全身的血液点滴出律吕的幽音,

同那海涛相和,松涛相和,雪涛相和。


1919年底一个大风吹雪的早晨,郭沫若写下了《雪朝》一诗,按照他自己的讲法,这首具有“泛神论”色彩的诗,是“应着实感写的”,风雪一阵一阵卷来,其间有一个“差不多和死一样沉寂的间隔”,在间隔中还可听见“檐霤的滴落”,正是这“一起一伏的律吕”形成了这首诗。

值得注意的,还有这首诗的副标题: “读Carlyle TheHeroasPoet的时候”,卡莱尔(Carlyle)这位19世纪英国文坛巨擘的表述,如“Open-Secret”、“Hero-Poet”,也醒目地出现在诗中。在《摩罗诗力说》的开头,鲁迅也大段引用过卡莱尔的著名演讲《诗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亚》中的表述, 说明“摩罗诗人”也是在卡莱尔“诗人英雄”的意义上被召唤的。这里,不妨做一点比较:在鲁迅那里,诗人即为“撄人心者也”, “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其声澈于灵府”,这其中也包含对诗歌自发性及“共感力”的强调,他早期论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如“神思”、“圣觉”、“心声”、“内曜”、“意力”、“自觉”等,也无不指向主体的发动与心力的飞腾。但这不是一个简单自发性的、或唯意志性的行为,究其核心,一种强大的内在醒觉构成了其基础: “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而在郭沫若这里,卡莱尔被“泛神论”化了, “内曜”的醒觉不是重点,“诗人英雄”的形象奠基于敏感身心向外的敞开、与自然的共振之上, 《女神》所包蕴的文化政治仪式,也恰恰源于这样的身体能动性、外射性。

简言之,诗人体内战栗的神经、澎湃的血潮,不仅相和于大自然的“律吕”,同样可以呼应社会心理、集体情绪的起伏升沉,用郭沫若自己的话来说, “人生的苦闷,社会的苦闷、全人类的苦闷,都是血泪的源泉,三者可以说是一个直线的三个分段”。在“五四”前后群体运动兴起的背景中,这种浪漫的“一元论”诗学,配合社会病理学的视角,显然内在勾连了一种自发性的社会革命的可能,一种在20世纪中国十分常见的动员型的政治、“文学化的政治”。“五四”之后,在最初兴起的“革命文学” 讨论中,就有论者写到:

革命的文学云者, 能将现代之黑暗及人间之苦痛曲曲表现出来, 以激刺人之脑筋,膨胀人之血管,使其怒发冲冠,发狂大叫, 而握拳抵掌, 向奋斗之方面进行, 视死如归, 不顾一切之血的泪的悲壮的文学之谓也。

对脑筋、血管、肢体的夸张描述,与郭沫若对诗人身体的病理学呈现十分相似,那只声嘶力竭、渴望自我爆裂的“天狗”,也可再向前一跃,引发群体性的革命。当然,这种动员型、文学化的政治,势必要受到科学的“主义”的引导,才能纳入到组织化的政治轨道之中。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女神》之抒情政治的一个方面,其更内在的能量,并非仅限于集体情感的引燃,因为无论“泛神论”式的物我合一,还是身体与自然的不断应和,都不完全是被动的反射, “挣扎抖擞”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动作、一个可能性涌现的时刻:


晨安! 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

晨安! 平匀明直的丝雨呀! 诗语呀!

——《晨安》


鱼鳞斑斑的白云,

波荡在海青色的天里;

是首韵和音雅的,

灿烂的新诗。

——《白云》


在上面的诗节中,郭沫若似乎同样具有当代诗人偏爱的“元诗” 想象力,将斑斑白云、缕缕雨丝想象为诗行、诗语的铺展,自然运行与写作行为之间的流转变幻,正是创造力的生成隐喻。在这个意义上, “快来享受这千载一时的晨光呀”,所谓“千载一时”,也正是枢机转动之时,在动荡不息的“时势”中联动四方、把握“时代精神”之时。

对于这种抒情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王璞在《抒情与翻译之间的“呼语”——重读早期郭沫若》一文中,曾有十分精彩的分析,他引用詹姆斯· 钱德勒对雪莱《西风颂》的解读,探讨了浪漫主义的“风”、“琴”等隐喻与“时代精神” 之间的关联:“‘时代精神’总是以‘风’的形式出现的,可以被感知,但却不可能被整体把握,它是缺席的在场,不可见的决定力;对‘风’的感知、认同和召唤在落实为诗的修辞,诗人由此不仅成为了抒情的主体,而且成为了历史的主体。”在这样的解读中, “时代精神” 不是固化的存在,而是如西风一样吹拂四方确也不可把捉。由此,历史的决定性恰恰可以“转徙” 为一种主体的能动性,诗人作为“历史的瑶琴” 在“历史之风”中工作,感受并共鸣于变幻无形的“时代精神”。

在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中,郭沫若曾向文艺青年们高声呼吁: “当一个留声机器——这是文艺青年们的最好的信条”。王璞进而将这个有争议的“留声机器”与浪漫诗学之“历史的瑶琴”建立关联,前者似乎是后者的一种变貌、延伸,只不过“历史之风”已转变为大地深处的轰鸣, “显现为革命的历史观或总体性的革命政治”。这样的解读串联了两个时期的郭沫若,也在从文学到革命的跃进、转轨中清理出一条内在线索。在这个意义上, “历史的瑶琴”也可以比喻为一个身体,一根根在“历史之风”中振响的琴弦,不也正像“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4

在抒情政治与革命政治的内在连通中,诗人主体与“历史之风”、不安身体与自然节奏之间的呼应、扩张、灵活“转徙”,的确“排演了革命文化和革命政治的能动性”。在“时代精神”风云聚会之时,能够迎风而动、血潮翻涌,而在不利的、消极的“时势”中,也能把握可以转化的“时机”,倾听到“大地的最深处有极猛烈的雷鸣”。这种能动的、外向的文化政治,拒绝“内向沉溺”的同时,是否也缺乏一种“内向辨识”、主体深耕培力的维度,当然是可以质询的。还是以鲁迅为参照,同样关注“二十世纪”,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将19世纪末的“新神思宗”认作是20世纪文化的始基,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认为应以此来纠正19世纪文明之“偏至”。这样一种“立人”的方案,或许代表了“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另外的理解路径。而在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中,所谓“当不当一个留声机器”的问题,也曾引发过一场争论。这意味着,对于投身革命的分子而言,除了在变动“时势”中保持高度政治认同,如何改造旧我、让新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根治于主体内部的翻转,是一个更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争议的存在,当然不会消解《女神》的“起点”意义,只会让“起点”的意义更为复杂。作为“二十世纪”的一张张X 光投影, “天狗”一类飞扬狂奔的形象,只有在革命文化政治内在的张力之中, 方能得到更深入的辨析、勘察。

进一步说, “世纪”的眼光,不仅对重读《女神》有效,同样适用于早期新诗的理解。与《女神》相比,同时期的白话新诗,可能显得过于素朴、直白,按照梁实秋30年代的说法,早期白话诗人好像只重视“白话”,而不重视“诗”。但这种印象是不甚完整的,暂且不论早期新诗人在“诗”的方面也颇多用心,更重要的是,新诗的发生并非只是白话对文言的替代、只是工具意义上的“诗体大解放”,无论置身日本九州,还是活跃于北京、上海的现场,正如闻一多要阐发的,新诗之“新”生成于“五四”前后文化政治的“场域”之中,对另一个审美空间的追求,一开始就伴随了新人、新文化、新政治、新社会的构想。像当时流行的“说理诗”,后来被看成是“非诗化”的典型,而屡遭诟病,但即便缺乏所谓诗之“回味和余香”, “说理”也并不是全然“透明如玻璃球”。在社会改造与个体改造的思想、感知氛围中,诸如刘半农、陈独秀、傅斯年、沈玄庐、康白情、田汉的写作,不少都纵横开阖,有极强的伸缩性和包容性,聚焦于文化变革时期自我认知的扰动与重塑,内在参与了“二十世纪”的精神赋形。

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一项特殊的文化实践,新诗的历史展开已有百年。表面看,“百年”与“世纪”,似乎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但如果稍作“过度阐释”的话,或许也可引申出两种不同的问题框架: “百年”可以理解为一种绵延的时间维度,对应于新诗史的线性展开,所谓传统与现代、格律与自由、诗体的解放与诗美的复归、先锋性与现代性等议题,也往往呈现在这一线性的维度中;相对而言,“世纪”可以更多理解为一种思想史、政治史的视野,对应于“时代精神”的凝聚或消散,历史危机与转机的辩证转换。两种框架既有重叠,实则也会有所不同,用“世纪”的眼光,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梳理其与20世纪历史进程的复杂关联,以及在此过程与现代中国人心灵的激荡,其意义在于,能从传统与现代、格律与自由、保守与先锋的惯常争论中挣脱出来,并整合左翼革命诗歌、现代主义诗歌等不同脉络,如在山巅之上俯瞰一条大河的分岔、转向与曲折流向,构造出一种更为总体性的历史视野。当然,“温故”是为了“知新”,在新诗百年之际,也是“新世纪”恍惚不宁、动荡展开之际,如何构想“新诗”这一20世纪文化实践的前景,向未来可能性“转徙”的时机,也就包含在既往视野的重构中。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2期。原题“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女神》再论,作者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