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弘诗选:《枝上》

作者:晏弘   2019年08月02日 10:28      428    收藏

游走于敌意与敬意之间 

——序晏弘诗选《枝上》

陈先发


在我的朋友中,晏弘算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大家公认他身上有着本时代已经变得相当稀缺的憨直,在众多场合他讷而寡言,可一旦进入表达状态,他的语速会陡然变得异常急切,噼噼啪啪的安庆土腔中夹着玄思连贯而至,让听者有一种压迫感。我常想,这或许源自深植于他内心的某种对立?讷言的外表与内心过于澎湃的力量之对立、他外在的某金融公司管理者与内在的诗人身份之对立、他充沛的诗性语言倾诉欲与身边极少人有能力倾听之间的对立,等等。好在我一直认为,对立和分裂乃一个人思想与语言创造力的直接源头。从这一点上看,作为一个朋友,我对他有着远超出这本诗集的诸多期待。

对《枝上》一书的清样稿我翻读多时,首先被她的后半部所震动。以当代语言特征与汉诗源头《诗经》訇然对接、且一气呵成94首,内在气息融通相握如同一首诗,如此体量的对诗经进行重构的举动,实在不能不让人吃惊。这些结构近似的短章中弥漫着自然世界清新又空茫的迷人气息、弥漫着一个现代诗人努力向后追溯的忧伤与惊喜,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它没有当代诗坛一哄而起的对修辞术的光怪陆离的种种追逐---我在另一个场合说过,考察当代汉诗写作生态,不难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一茬又一茬的诗人迅速提出各类貌似有力的观念,又不断被自身的写作实践乃至被他们的个人生活所抵制、消解。这些在“立场诗学、观念写作”之泥泞中扑腾的人,把当代诗坛整体上喧嚣浮躁、思之不足的病根露了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葬送了先锋派的本义,按桑塔格的说法,即是将其演绎成了时尚文化、商业文化和广告文化的一个分支。热衷于集体行动的写作群体,有时难免陷于共同趣味,事实上压迫了诗歌作为一种个人私器而存诸于世的本性。群体,从本质上是戏剧的,而非诗歌的。从这一点上去观照,晏弘是个难得的独立体。他没有任何炫目的写作宣言,但他在这里做了一件非常值得深究的尝试。在这94首诗中,没有戾气没有喧哗,有的是内心深处的对自然和古汉语诗史的敬意。

最近重读钱穆先生《囯史大纲》,读一段要愣神半天。钱先生讲,对历史需深怀温情和敬意,勿将自身罪恶与弱点诿卸于古人。事实上,这种温情与敬意从中国人身上消失殆尽了:看自然世界,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掠夺性眼光和纯商业思维。看自身的历史,仍囿于成王败寇的狭隘思路和动辄即刨了根去的虚无主义。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传统从未消失,它经过生活方式的确立、习俗的因袭和个人的阅读经验,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无处不在。比如,你在现代电子音乐中闻到古簫声一样。它从来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从未与我们有片刻的分离。我们只要活着,事实上就是传统与当下的合体。不存在某种刻意的隔绝,你也割断不了。不过,这种合体,在好的诗人那里,是一种批判性的合体、是一种深度的合体,而非一些表像的简单拼接、不是现象的堆砌,这就涉及诗人的个人能力问题了,是另一个问题了。从这本书的后半部,我们从晏弘的实践中,可以看到一种新奇的传统:一个基于个人经验的古老眼光的复苏。他的敬意就是最好的批判力。

我在2007年的一次谈话中曾说过这个话题。有人说,中国诗歌尤其是古汉诗,缺少某种现场性,看不到个体生命的“在场”。我说这不过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当陶渊明说“飞鸟相与还”时,这里面,就有很深的个人寄托在内。中国封建时代的许多诗人,因为写作环境的多变,甚至还面临着“文字狱”一类的遭遇,所以写诗往往体现出“借物在场”的特点。西方的读者看《诗经》或《离骚》,可能被一大堆理也理不清的植物、地名绕得头晕眼花,而失去继续追索的兴趣。我碰到不少西方的朋友,都有这方面的困惑。这种“隐性在场”的个人的气息,是埋藏得很深的。物象对人心的传导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这个“在场”的概念有它的复杂性,在他们的笔下,重生存状态而轻视生活的具体状态,是东方诗人的一贯选择,把握不好会给人造成“不真实”的阅读感受。这也是必须让当代诗歌写作者警醒的东西。我也写过一首短诗叫《丹青见》,从起句到尾句,都是物象的堆积。但这种堆积本身,就是为了展现人的内心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在行进过程中是加速的。撇开技艺上的尺度不谈,许多有本土文化基因的东方诗人,似乎都不偏爱如“我坐在车厢里吃橙子”一类的显性在场,它有悖于东方审美中隐忍的特点。所以我一直说,一个好的东方诗人,他的诗中永远有两个空间,在他的公共性空间之下潜存着一个非常强烈的个人空间。公共空间被他们用以教化、述史、抒怀,而人个空间才是真正的阅读焦点所在。作者的个人空间隐忍在公共空间之下。读许多东方诗人的作品,确实要费些思量,但也会获得更多的深层滋味,让阅读者得到更深一层的满足。照我看,罗伯特勃莱正是受益于东方的“深度意象”手法而成功的西方范例。这种方式,相对中国自古的“文人诗歌”,它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但也难免存在泥沙俱下的现象,那中间的多数作品因为――预设了明确的读者对象,事实上也是写作对阅读的屈服、让步――其写作在艺术上往往是无效的。我讲这些,是看到晏弘在本书中基于诗艺的多方面努力:虽然从某种角度,这种努力仍只是初步的,许多短章的语言技艺显然可以再纯熟些。

相对于后半部,《枝上》的前半部多为信手掂来的记游一类,有不少充满禅意的神来之笔,如《过合肥紫蓬山西庐寺》最后一句“山色新,因为空”、《指尖》中的“在烟雨和山寺之间,圆融何其美”、《醉酒小令》中的“山腰里,父亲和叔叔钻出地面//没有死。还在喝着酒” 、《四月飘飘》中的“时光比锉刀厉害//翅膀高过口碑”等等,一些片断值得反复玩味。还有一个我过眼能诵、非常喜欢的:“我怀念那些旧的、小的//它们像繁星//在岁月的枝头上//依然闪烁”,多么好,没有任何炫技与知识的阻隔,这些诗直达每一个人的心底,哪怕他是一个愚蠢的人。这个片段语感极好,颇能触动读者的个人隐秘生活经验或某种记忆。除了局部的禅意,上半部的核心词还有一个:敌意。在这首《并非虚构》的诗中尽可一目了然:“已对野草失去兴趣的老黄牛//和闲置的耕田相互嘲笑//一个说:荒凉!//一个说:屠杀!”这般敌意盎然的诗句,在上半部中有不少。它源自何处?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多重对立?或许。从整体上看,上半部的敌意与下半部的和解,是一种不经意的巨大对称。但上半部的整体,语言创造力没有完全迸发出来,一些短制的语言粗忽,过于即兴则失之深层的个性特征。

写作,本质上源于一种寻找替身的冲动。此安置自我的替身,是大于语言的存在。当语言将这具庞大游魂强迫性揽而入怀,我们知道,两者间是有缝隙的:它们在彼此体内晃动。为何永不能将一首诗写得不能篡动分毫?真正的锲合只是写作的幻觉。在语言方式之外,一个诗人并不成立。他可以是个偏执的民族主义者或在文化上是个保守主义者,这都没关系,但首先他必须是个精进不息的私人语言实践者。他对社会的批判力,必须形成他的语言容器即诗的批判力;他人生的一切经验,也都必须化作这个语言容器的经验。愿晏弘在这条路上的探索给我们创造更多的语言意外与惊喜。


2013年3月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陈先发,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总编,曾荣获“新华社十大名记者”、“中国十大新锐诗人”、“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等称号,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前世》、《写碑之心》,诗哲学随笔《黑池坝笔记》,长篇小说《拉魂腔》等,其作品被国外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