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锴:唐诗的知音

作者:常河   2019年08月22日 15:03  光明日报    801    收藏

MAIN201908220719000327965588805

刘学锴近照 资料照片


2013年,花了4年时间写完《唐诗选注评鉴》书稿,刘学锴教授已经80岁,“我原来准备选注评鉴2700首唐诗,手抖得厉害,只得压缩为650首,300万字。”他说。

书稿从北京运抵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时,中州古籍出版社副总编卢欣欣惊呆了:“我只能用震撼来表达我见到书稿时的情绪。10箱书稿,全部手写。刘先生的这种学术情怀让我深深感动,我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唯有把书做好才不辜负先生对读者的一片心意。”

事实证明,卢欣欣的眼光没错:《唐诗选注评鉴》(两卷本)自2013年出版以来,广受各界赞誉,5年内5次印刷。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称其为“近三十年最好的唐诗大型选本”。

2018年,85岁高龄的刘学锴对该书进行修订,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9年5月将修订本改版重印为十卷本。

“从李商隐研究,到温庭筠传论,从参与《唐诗鉴赏辞典》编著,到今天的《唐诗选注评鉴》,刘学锴先生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经典之作需要经典性鉴赏,而刘先生就是唐诗知音。”复旦大学教授查屏球如此评价。


“诗家总爱西昆好”


“刘君学锴,年不足四十,学有根底,甚可喜也。”1963年7月底,著名语言学家张涤华在日记中抑制不住“得遇千里马”的喜悦。这是两位学者的第一次见面。当天,张涤华作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接待了刚刚来校报道的刘学锴。

刘学锴,1933年8月生于浙江省松阳县,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9年,刘学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独立开设了校勘学课程并参与了古籍整理概论课程的建设和讲授。1963年,刘学锴调安徽,在安徽师大中文系工作至退休。

1975年至2004年,刘学锴集中研究唐代诗人李商隐,先后出版10多部相关著作,发表30多篇相关论文。刘学锴因此被誉为“国内研究李商隐第一人”。

李商隐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给后人解读带来很大难度,故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刘学锴发现,李商隐的诗旧注不少,但各家观点分歧很大,让读者莫衷一是。“这样一位‘后世治之最勤’的诗人,其生平行踪的考证、作品的系年、诗意的解说疏证乃至总体的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纠正、补证,甚至彻底重新思考”。于是,做一部集解式的整理本,对前人已有的考证、疏解、评点成果作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总结,成了刘学锴心底强烈的冲动。

这一想法与同一时期在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唐诗风貌”的余恕诚先生不谋而合,两位先生从此携手合作。本着“清理”和“重塑”的初衷,刘学锴和余恕诚认为与其勉强撰写以著者已意为主的新注,不如集思广益,以集解新笺的方式来整理研究,较为实用。

就这样,两位先生积十数年之心力,孜孜矻矻,由诗选—评传—集解,滚雪球般地壮大成果,为“义山诗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刘学锴或与余恕诚合著,或独立写作,先后出版了10多部专著。其中,《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资料汇编》被学界被誉为“李氏三书”,成为李商隐研究的圭臬。

“如果说我的某种成果可以传世,那是鼓励,是不实之誉。”尽管著作等身,刘学锴依然非常低调,“任继愈先生谦称自己是过渡的一代,我只能是过渡的一代中最平凡但多少做了些实事的人。”


从温庭筠到唐音清赏


在四川大学教授、刘学锴的首届研究生周啸天看来,先生“写字作文,一笔不苟,风格悉如其人。”但在生活中,一向不苟言笑的刘学锴却有着精湛的厨艺,而且能唱地道的越剧。

这种内敛的浪漫,反映到刘学锴的学术研究中,就是退休后继续研究和李商隐并称“温李”的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先后推出了《温庭筠全集校注》《温庭筠传论》《温庭筠诗词选》。

从20世纪80年代起,刘学锴还参与撰写编写各种诗歌鉴赏书籍,最著名的就是参与撰写《唐诗鉴赏辞典》条目。

从2013年开始,刘学锴开始着手一项庞大的工程,写作《唐诗选注评鉴》。“从接手唐宋文学课程开始,我就特别希望手边有一本像《唐诗选注评鉴》这样的书,除今人的注释外,把前人的注释、评论都搜集好,又有编撰者的疏解、评鉴做参考,那我讲课就方便多了。”

对于这本书,刘学锴的定位是“切实有用”。在刘学锴看来,与10余年来唐诗的整理、考订、研究成果相比,唐诗的普及工作除了《唐诗鉴赏辞典》曾产生过广泛影响外,无疑是滞后了。时至今日,各地出版社还在不断翻印孙洙的《唐诗三百首》这部两个半世纪前的选本。“我教了几十年的唐宋文学,对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教师、喜欢读唐诗的大学生究竟需要一部怎么样的唐诗选注鉴赏入门书,有比较深切的体会。”

“披沙拣金的选目、广征博引的笺评、独有会心的鉴赏。”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认为,“《唐诗选注评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刘学锴先生写的鉴赏文,这是真正懂诗之人所写。”

“既适合基础阅读,又具有学术高度。专业学者不会觉得浅,普通读者不会觉得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钟振振表示,《唐诗选注评鉴》是可以面向各层次读者的阳春白雪之作。

从“西昆解人”,到“飞卿知己”,再到“唐音清赏”,刘学锴用自己“繁华落后见真淳”的学术著作,“以一人之力,成一家之言”,从而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唐诗知音”。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