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头条诗人 | 陈小虾:渔村

2019年11月第1期(总第238期)

作者:陈小虾   2019年10月31日 18:55  中国诗歌网    3317    收藏

df279d52d31230c1d0e80eaa7c2afd0


      

陈小虾


  屯头暮色


滩涂之上

跳跳鱼,一边逃逸,一边深陷

之上

是铺天盖地的网

网之上

一朵流云追着另一朵流云

流云之上

万里长空披着袈裟

袈裟之下

我,小如尘埃,等一群白鹭归来



  小黄鸭


一口气买了十只

给它们喂食,一一取名字

院子里,一群黄绒球走来走去

第二天一早,无故死了一只

第三天,一只掉进了水沟

再过几天,迷了路的,被狗叼走的

……

每次,你都偷偷抹眼泪

 

最后只剩一只,孤单、瘦小

常被狗追、鸡啄

你总是护着它,张开双臂,像母亲

 

很少人会想起

在这院子里,你和小黄鸭一样

曾离奇失去过九个姐妹兄弟



  北山亭


农历初一,母亲必去庙里

带一束白玉兰


每次,她都有新的苦难

跪在佛前,闭着双眼

许久许久


这是外婆给予的良方

她也教我


木鱼声中,我们一前一后

往回走

快到家时,已近黄昏

但,清晨的寺钟仍在耳畔



  渔    村


台风走后

家家户户,供桌上,烛光摇曳


海浪拍打着黎明的岸

红灯笼,石巷子,香火袅袅

丧子的老母亲倚着家门睡了一夜


海湾的臂膀里小村庄睁开眼

多像母和子呀……


狂风巨浪中死去的灵魂

变作小螃蟹

在洞穴里遇见了生前的足迹



  一场雪


封锁了道路

看不见远方

白茫茫,白茫茫,白茫茫

 

你远行

水管结冰,炭火微弱

唱诗班的歌声在雪里断断续续

我真的以为自己熬不过那个冬季

 

然而,你削好一个苹果

递给我,在真实的晨光中

让我怀疑那场雪的虚无



  日    常


饭后,散步

经过中山中路,溪西胡同,到达桐江溪

每一天我们会遇见

浣洗的、跑步的、游泳的、练剑的

蹒跚学步的孩子和漫步的白发夫妻……

有时星晴,晚风侵衣

有时沉闷,接着下起了大雨

有时也会遇见

流浪的、撞车的、溺水的、跳江的……

他们只是在水面荡起一小圈涟漪

没多久就恢复平静


每一天都在重复

就如现在,我们在重复着父亲母亲

沿着防洪堤,时而顺流,时而逆行

相互搀扶着,总是很小心



  荒废的剧场


你曾上演

或跌宕起伏或缠绵悱恻或催人泪下的剧情

那么多人聚聚散散,来了又去

现在,只剩空舞台

虚位一排排

马路对面,新的剧场拔地而起

 

阳光正好,普照大地

一群白鸽正停歇在屋顶

你穿着一件爬山虎制成的绿衣裳

宁静而圣洁

风吹过,似乎一无所有

又似乎拥有着一切



  春日雨后


蘑菇是大地送给穷人的小伞

我和姐姐光着脚丫

轻轻放进竹篮

竹林里,母亲笑盈盈,跟着父亲

父亲的锄头能听见

春笋破土的声音

炊烟升起的地方

祖母推动石磨

用葫芦瓢盛出白白的米浆

雨后的阳光金丝一样

厅堂上,祖宗的牌位高高坐着

目光所及的地方

刚刚插了秧



  爬山虎


喜欢它整片整片无所顾忌的绿

掀起一层层浪

叶片下的爪子彼此抓得那么紧

 

也喜欢它的凋零

一边觉得已走到了尽头,一边又暗藏生机

 

甚至喜欢它的废墟

在枯萎的缠绕里,任何清醒都缺乏美学的意义

我更愿意在回忆里删减越墙的枝叶

暗自珍藏一个更加完好的夏天


(内容选自《诗刊》2019年第11期)



日常风景与时间的转化(正方)

文/刘波


在当下读诗,我们很容易审美疲劳。因为太多诗人以相同或相似的语调,在轻盈的叙事或抒情中完成一次不经意观察的心绪勾勒,这种同质化的书写让我们难以充分感受到更独特的异质性美学。如何打破这渐趋僵化的格局?可能还是在于诗人怎样重塑不同地域的个性和风貌。因此,对“内在风景”的发现成为我们评判当下年轻诗人的一根标尺。由此角度切近陈小虾的诗,我们可能会发现,她走了一条与同龄诗人相似的写作之路,小情绪,碎片化,竭力捕捉生活中瞬间的身体与精神在场感,日常经验在各种隐喻调配中也可实现诗意的陌生化。

然而,与很多同龄女诗人又不一样的是,陈小虾书写她的福建、福鼎,书写她的渔村和北山亭,跳跳鱼和小黄鸭,这越来越小的过程,正是诗人不断地靠近内心的见证。这种基于观察和凝视的地方经验书写,也许是诗人下意识的方式,她习惯于由此路径通向诗的真实。当她试图从宏大的情境描绘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对生活细节的重新“发明”时,经过情感过滤的场景会依次展开,“台风走后 / 家家户户,供桌上,烛光摇曳 // 海浪拍打着黎明的岸 / 红灯笼,石巷子,香火袅袅 / 丧子的老母亲倚着家门睡了一夜”,这些写实的画面,看似无法区隔出诗的现实性与神秘感,但诗人通过观看的体验,实践了她写这首诗的初衷:将生活场景重新幻化为诗性之源,“海湾的臂膀里小村庄睁开眼 /多像母和子呀……// 狂风巨浪中死去的灵魂 / 变作小螃蟹 / 在洞穴里遇见了生前的足迹”(《渔村》)。在此,诗变成了某种寓言化的故事讲述,具有深切的幽暗性。她没有停留在表象的渔村素描上,而是将风景升华成了严肃而凝重的精神意蕴,这是由诗人的原生气质所决定的。

我在读陈小虾的诗歌时,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宿命意识,她时刻在触及某种向下的重力,这种重力感不是失败的象征,恰恰是内在的美学品格引领诗人放大了人生的孤独和悲剧性,但她并非刻意为之,因为针对小渔村的大释放,自然主导着诗人在不断地返回个体性的思考。陈小虾书写渔村所动用的生活元素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她尽量沉入到宁静的氛围中,在拒绝喧嚣的同时,以对诗的守护保存逐渐丧失的纯正趣味。在这方面,陈小虾的写作体现为对自然与生活的隐秘关切,一方面,她将生活设置为虔诚的理解和领受,另一方面,她又从不放弃对微妙诗意的总体探索,就像她时常在诗中去“追寻那逝去的时光”,在克制中建构自己内敛的美学。在《北山亭》《一场雪》等诗中,他以透视法书写某种信仰的宁静,它们给人带来安慰,这种安慰或许就是世俗的超越感。诗人写下这些关于时间的寓言,最后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构成另一种出其不意的美,它是由外向内的,无限趋于对自我的反思。

如果说陈小虾在对生活的翻转中定位了诗的立场,那么,她更希望得到肯定的,应该是她积极投身其中的日常经验表达。一首《日常》折射出了生活的辩证法,形而上的理念都归结到对形而下的细节的驻守,那是日复一日地对生活进行重复和过到底的内在动力。“每一天都在重复 / 就如现在,我们在重复着父亲母亲 / 沿着防洪堤,时而顺流,时而逆行/相互搀扶着,总是很小心”,对生活的重复,不一定完全是消磨时间,它也可能是一种传承或轮回。线性的时间观能否再主宰和支配生活本身,这对诗人的写作来说,才构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域。一旦它联于穆旦所言的“我的全部努力 /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那么,重复带来的平静,就可能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比如,诗人在回忆中完成的对生活的致敬之诗《春日雨后》,同样是对日常经验的转化,“蘑菇是大地送给穷人的小伞”,看似与时间无关,它透出的对生活艰辛与欢快的交织、博弈,也是历史所赋予人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诗人接下来所描绘的春日雨后的温馨场面,动感中隐含着宁静的自然祥和之气,生活的日常也在平静的修辞意义上得以被延展。这是陈小虾的诗值得反复吟味的魅力所在,日常的风景与生活的经验,在诗中都平衡于她试图抵达的意境,这可能不属于诗的真实,而是一种诗的教养。

诗的教养在于陈小虾如何打破“时间神话”,让时间重新回到“词与物”的定向组织之中,以唤起更多对实体经验的超越性书写。在我印象很深的《荒废的剧场》中,同样因为时间淘汰旧物而引起诗人的感怀,她以“同情”之目光觉察到的一切,也不能挽回时间逻辑所造成的“流逝”。可时间留下来的遗产,成为诗人获得灵感的源泉,对面的新剧场作为参照并不是着力的重点,相反,代表着传统的旧物才是我们反向思考人生的一个面向。“爬山虎制成的绿衣裳”在这首诗中点出了非常形象的一幕,爬山虎包裹着旧剧场,成了刺激并挑战我们的视觉装置。如果我们将其作为一种参照来看待《爬山虎》这首诗,就会发现字里行间深藏的互文性了。“喜欢它整片整片无所顾忌地绿 / 掀起一层层浪 / 叶片下的爪子彼此抓得那么紧”,这只是简单的介绍性描绘,更深层的心理机制在于“喜欢”的矛盾性,“也喜欢它的凋零/一边觉得已走到了尽头,一边又暗藏生机”,这与诗人对荒废的剧场的形容——“似乎一无所有/又似乎拥有着一切”——是一致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它同构于时间的轮回性。

时间的轮回易于引起人的感伤之思,陈小虾的诗歌大都指涉了这种对时空的整合,淡淡的忧伤凝结成一股力量,为她的诗作注。在此,我想起了陈小虾在一首诗中所写,“流云之上 / 万里长空披着袈裟 /袈裟之下 / 我,小如尘埃,等一群白鹭归来”(《屯头暮色》)。自然的博大所映照出的人之渺小,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审视自我的镜像。虽然诗人的意图可能不在此,但她在时间和自然面前的身份认知,已深深地表征出了对诗性审美的渴望。



庸常话语的抒情通胀和主体的泡沫化(反方)

文/沈健


《渔村》一组诗,围绕着泛沿海渔民日常生活的现场,把内敛、谦卑、悲悯的镜头聚焦到细、小、微的碎片场景,抒写了“我”和母亲、你、邻人以及“荒废的剧场”“爬山虎”之间,互为主体相互成全的小愉悦、小悲伤、小顿悟、小禅理。但是,当我试图再读第二遍时,或者说试图掩卷回味之时,几乎看不出陈小虾个人感性发现的独特之处,像大批量同质化之作,“无休止的物质循环”“每一天都在重复”。

我们不禁要怀疑,庸常生活写诗,究竟要怎样写?是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浮泛呈现,还是要对庸常俗世的耐心抵抗,甚至内在自我的成长与超越?

由此我要说,这一组日常话语抒情之作,体现了近年来流行的那种空泛、琐屑的写作症候。《小黄鸭》以看透一切、故作纯粹的语调和意趣,将诗意的母爱、慈悲、空悟像保护神那样分配给“孤单、瘦小”“黄绒球走来走去”,以比对、挪移、置换小人物“你”个人遭遇的痛楚与隐忍,“很少有人会想起 / 在这院子里,你和小黄鸭一样 / 离奇地失去过九个姐妹兄弟”,在人与鸭的同构中,呈现了某种苟且认命的生存智慧。《日常》也是如此,以“饭后,散步”的闲散镜头罗列、扫描了角色各异、行为多样的“水面上荡起一小圈涟漪”,进而先入为主地给出了个体生存的常态化图景,“每一天都在重复 / 就如现在,我们在重复着父亲和母亲”,传达了对生命无意义复制的慨叹。《屯头暮色》更是为赋新词强抒写。粗略一看,这首诗好像很精巧,“跳跳鱼”和“我”,在生活、命运和茫茫人世宇宙之中“小如尘埃”,唯有佛性“白鹭归来”,方能救赎此生的苦厄与无聊。但是,在“铺天盖地”的“暮色”叙述中,一袭“袈裟”强行加入真的能及物及人吗?当“网”“流云”“长空”和“白鹭”“袈裟”这些被用滥了的词语并非叙述一个具体的情节,而是描述一个抒情场景时,其内在生命肌理、时间法则、生命痛感真的能够得到血肉支撑?

读这样的诗,我想到了乔治·斯坦纳所说的“抒情的通胀”之喻,当类型化、模式化、雷同化的辞藻与话语,像某种纸币过度发行,并左右诗人群体的思维之时,诗歌有效的赎买力也必然随之大幅贬值。

再进一步说,陈小虾的诗歌写作,还表现为抒情主体的泡沫化,也即细小、微观、卑陋、自窄的抒情主体被刻意虚置,取景框也被过度放低,从而导致诗歌真诚性的某种缺席。诗中的抒情主体一直以“小如尘埃”服膺庸常的身份与认同宿命的角色,出没在诗句的起承转合之间,拒绝超越,从无反抗,“跪在佛前,闭着双眼”,眼前一片“白茫茫,白茫茫,白茫茫”。

《北山亭》写进庙烧香,作为第三代女性“我”,在时间的寺钟里跟着母亲,“一前一后往回走”,貌似真诚,实则做作;《一场雪》的情感转折更属无厘头矫情,“你远行”“我真的以为自己熬不过那个冬季”“然而,你削好一个苹果 /递给我”,却轻松地颠覆此前的绝望体验。这里的“你”,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语词的夸饰。

诗是直觉的语言产物。通观陈小虾的组诗,无论是《爬山虎》,还是《春日雨后》《荒废的剧场》,在诗意推进中因无法通过饱含人性的厚实经验支撑,只能随手罗列一个或几个似是而非的事象,到最后随意性地指向一些小感悟、小哲理、小发现。因此,她的诗语句显得僵硬而非天然,结构模式化,情感虚浮化,而不是那种直觉化浑然天成的写作结果。再者,这组诗在背景上也极为虚置淡化,不食现实烟火,通篇读下来,我们只在“水泥林地”“新剧场”“防洪堤”等节点上找到极其稀薄的时代元素。我想,这些,都是读者对她的诗真诚性难免产生疑窦的症结所在吧。

张执浩说过,“日常生活并不足以构成文学母题,真正能够构成我们经久不衰写作资源的,是写作者对等日常生活的态度,即,那种能够将混沌的日常耐心地加以梳理,让我们的生活具备明晰来历和去向的东西”。所以,日常生活写作,要绕开表层写作、浅层写作,必须深入到碎片化日常经验内部,抽丝剥茧地梳理出社会、历史与自我的勾连性,从而实现细微与宏大、碎片与整体、历史与未来、感性与理性混凝兼融的呈现,抵达一种对日常存在“一手经验”的命名与发现。

而这样的书写,在我看来,才是对庸常生活的抵抗与超越,才是诗坛长盛不衰的黄金硬通货。


作者简介

陈小虾,女,1989 年生 ,福建福鼎人

ab8a2d2e767e2b49c0af60cf4efceef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