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名 吟咏七十华章 ──记第四届中国·天津诗歌节颁奖朗诵大会

作者:李国惠   2019年11月18日 10:18  天津日报    1100    收藏

微信图片_20191118093657

第四届中国·天津诗歌节颁奖朗诵大会。本报记者 谷岳 摄


美丽津沽,诗脉深深。

11月16日,第四届中国·天津诗歌节上,400多名诗人齐聚一堂,用最美的诗意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与诗结缘,诗意人生,是一件幸事。”中国·天津诗歌节组委会主任乔富源写了一辈子诗,他说:“筹办诗歌节,是想为繁荣诗歌文化、培养诗歌新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诗歌之美 爱国之情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尽千年歌咏不息的载体。

由市作协、市文联、天津桃李源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津诗歌节,始于2013年,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每两年一届,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不仅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而且内容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乔富源介绍,截至10月8日,全国各地共有3000多人投稿近2万首诗歌,其中天津作者326人,作品近2000首。经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诗人初评、复评、终评,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12名,其中,武清区民工诗人王志刚的作品《工棚随笔(组章)》获得第一名。

“最早是选出一首优秀作品很难,现在是淘汰一首作品很难。”当了四届评委的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振亚说:“诗歌节经过多年发展,参赛作品水准普遍提升,尤其是一等奖作品《工棚随笔(组章)》,记录了生存打拼者的种种漂泊与欢欣,苦难与升华,寂寞与理想,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实属难得。”

著名诗人、原天津文学杂志社副社长冯景元接着说:“是啊,我们终评委全票通过,作为一个农民工,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工棚里、在鼾声中望着祖国的四方,以赤子之心,拨开时光的雾霭,重新诠释了人与土地、现实与故乡的血脉根系,不简单。”

“写10年了,没想到能得一等奖,我会继续写下去,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工地上兄弟姐妹的事儿写给更多人看。”王志刚说。

此外,二等奖获奖作品之一《大河之声(组诗)──致祖国》是天津诗人张彤所作,诗歌将柔美和力量巧妙结合,让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作为一个亲历者和研究者,罗振亚认为,如今,天津诗歌从写作队伍到写作氛围再到写作质量,都在逐渐攀升,相信以诗歌为纽带,天津诗坛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文化纽带 越系越紧


“诗歌是一种情怀、一种思想,需要通过语言之美、内容之美外化出来。”津南区文学爱好者崔秀英一听说要举办诗歌节,早早就赶到了会场:“这是我们的一次盛会,特别接地气,能在现场欣赏到这么多高水平的诗歌,真是不虚此行。回去以后,我会继续勤学苦练,争取也能早日投稿参赛。”

诗歌创作为何物,很多人尚有困惑?冯景元一语中的:“诗是需要灵气的,要写自己独有的东西、独有的生活。”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能产生好诗的新时代,好诗在等待着诗人们不断去挖掘,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角度,找准天津的角度,用‘卫话’向全国说出自己的声音。”今年79岁的冯景元,写了一辈子诗,他说:“现在写诗再抄李白、像李白都没用,唐诗那座山已经翻过去了,我们只有写出自己的路子,才能找到诗歌的发展和方向,而中国·天津诗歌节就是为了寻找这条路径而存在的。”

“感觉这个牌子越擦越亮,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参加了两届中国·天津诗歌节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文明推进协会发起人、书香驿站创办人梁军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通过文化这个纽带越扭越紧。诗歌是文化的重要一环,朗朗上口,形式很好,希望通过诗歌节这个平台,把更多优秀的诗歌和诗人在我们的书香驿站进行推广,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让文化协同真正开花结果。”


唱响中国 走向世界


诗歌文化包容万千,具有深度的思想张力和艺术融合性。

除了“草根诗人”,本届诗歌节还专门邀请到了爱尔兰著名诗人约翰·栗迪,他用母语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加拉帕加的光──纪念安·马奎尔》。

“第一次来天津,感觉非常舒适友好,像家一样温暖,让人完全没有陌生感。”为了参加本届诗歌节,约翰·栗迪专门从西班牙马德里来津,他说:“诗歌节将不同语言纳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借鉴和融合,非常了不起。希望我能把家乡的诗歌元素及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呈现给大家,为这次诗歌节留下点爱尔兰的‘味道’,同时,我也会把天津‘味道’带回去,分享给身边人。”

诗歌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在第三届中国·天津诗歌节期间,美国诗人乔瑟夫·米尔斯曾受邀来津,那时,他每天都会去津湾广场沿海河边散步,并以所见所闻为灵感,创作了一首新诗《渔夫》,并于去年获得了“手推车奖”提名奖,被人称之为美版《再别康桥》。

“看着天津诗歌节慢慢发展壮大,不光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影响,感觉非常骄傲,这不仅是诗歌的魅力,也是天津的魅力。”乔富源说:“昨天我跟蒋子龙兄还有个‘君子协定’──诗歌节要继续办下去,让诗歌节真正成为天津和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让诗歌真正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