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作者:李文举 陈薇沁   2020年09月01日 10:24   一条    984    收藏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

BBC的纪录片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爆红网络,

引起中国网友的热议。

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不满:

凭什么唐代诗圣,反而先被英国人拍出来了?

唐代诗人曾走过的风景,如今的文人依旧在走

其实早在2017年,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导演李文举和团队,

就开始筹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项目,

依照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

四位唐代诗人的生活轨迹,

重走他们的旅程,

并挖掘、领悟和寻访

这些唐代的诗人与当代中国人的联系。

现在《跟着唐诗去旅行》已制作完毕,

9月上旬将在央视播出。


一条采访总导演李文举,

听他解读诗人周游天下的因和果,

及拍摄幕后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901093906

微信图片_20200901093941


以前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是看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李文举在这个频道一干就是20年,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

“中国特别偏僻的地方有许多让人惊艳的风景,我们每次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李白或杜甫来这个地方,会写一句什么样的诗?”


拍摄《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契机由此而来。为了重走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四位唐代诗人的旅程,李文举团队还分别邀请了四位国内知名文人——诗人西川、书法家鲁大东、学者郦波和教授杨雨,来当旅行嘉宾,去探究风景、诗人、诗歌和当代人之间的联系。

从2017年立项后,拍摄了半年多,又经过长时间的剪辑、修改,李文举觉得播出唐代诗人相关的纪录片,必须慎之又慎,没想到最后让英国人在播出上抢了先。


尽管话题相似,但是BBC拍摄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有着众多差异:

主持人重走杜甫旅程的长短不同:

BBC——邀请著名主持人迈克尔·伍德重走杜甫一生所经过的所有地方,从杜甫出生长安说起;

央视——侧重在杜甫晚年最高产的时期,即安史之乱后。

情感出发点不同:

BBC——把杜甫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把他放在圣人的位置上;

央视——片中杜甫更像是成都人的亲人,成都人走访杜甫草堂跟去邻居家串门没什么区别。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013

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深情朗诵杜诗


朗诵诗歌版本和方式不同:

BBC——邀请了莎翁剧专业户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深情朗诵杜诗的英译版本,杜诗被翻译后,格律消失,韵文变成了散文;

央视——邀请当代诗人西川用摇滚的方式来唱杜甫的诗。

对杜甫评价的立场不同:

BBC——采访研究杜甫超过50年的美国学者宇文所安,他认为杜甫的诗歌体现他十分关心粮食和蔬菜,吃饱了就可以暂时忘记国家的兴衰;

央视——拍摄的杜甫更强调他在艰难险阻之境,从未忘记国家。


以下是李文举的自述。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023

杜甫篇嘉宾 现代诗人西川


 杜甫 


一辈子忧国忧民,却没当上过大官,晚年横死湘江,至死不渝。

旅行理由:被迫

寻访旅客:现代诗人西川


我们的第一集叫做《江湖》,讲的是杜甫。我们选择现代诗人西川去重走杜甫晚年这段路。两千年,两个诗人之间一段跨时空的交流。西川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陇南地区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青阳峡》

我们拍摄的纪录片里,出现的第一个地方是陇南的山头。

安史之乱后,杜甫为了寻找安身之所,带着家人从甘肃天水向四川成都出发,在山里走了半年多。他这时候的生活是非常贫穷的,还曾写诗提到吃饭都成问题,时常要捡秦岭山道上的橡栗吃。

西川出于好奇心,也去捡这个路上掉落的橡栗吃:“哇,这也太苦了!”

但杜甫没有停止写作,他在这条道路上写了24首纪行诗。《青阳峡》这首诗里的“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意思是说,我都厌烦了这种天天爬山的日子了,越往南走,道路越艰辛。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诗歌成为杜甫唯一的精神寄托,和苦难生活的救赎。


四川成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从陇南穿过去后,就来了他暂且安身的地方——四川成都。朋友送给了他一块地,在那他置了一个草堂,后人称“杜甫草堂”。 

这段时间的杜甫心态是比较平和的,也创作了许多类似《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的传世之作。 

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草堂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圣地。但我们不是西方人对于圣贤那种膜拜的态度,对成都人来说,杜甫就是本地人,这种亲切感是独一份的。

西川抵达杜甫草堂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群小小解说员,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杜甫的诗歌张口就来。去杜甫草堂对他们来说,就跟去邻居家串门似的。 


西川还去参观了按照杜甫的描述、用西南地区建造法营建的杜甫茅屋,用当地铺茅草的办法铺设屋顶,风一起,茅草漫天。“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确不是随口说说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的胸怀是从自己的小小茅屋出发,想到全天下人的疾苦安危。


夔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在杜甫去世的前几年,他留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它扼守着长江三峡。

这个时期是杜甫人生中最愤怒而高产的时期,他写了300多首诗。我们很好奇,在这么颠沛流离的晚年,他是如何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当西川登上三峡之巅,突然下起了大暴雨,一会天又晴了,天开云散。在广阔的天地里看到雄浑壮阔的长江,从天地流过,才明白晚年多病、被迫戒酒的杜甫的悲怆之情。西川老师情不自禁地说:“杜甫显灵了!”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100

孟浩然篇嘉宾 书法家鲁大东


 孟浩然 


孟浩然生前名满天下,好友遍地,但就是不得皇上赏识,放现在就是背包客。

旅行理由:自愿

寻访旅客:书法家鲁大东


“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其实比当过一段时间小官的杜甫更“惨”,一生未能当官从政。

40岁参加最后一次科考,也落榜了。他并没有选择回故乡襄阳,而是去了吴越之地,一去就是两年。他也没什么功利心,就是去看看朋友散散心。

选择鲁大东走孟浩然这一段路,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有些像孟浩然,在吴越之地有不少好友。鲁大东选择模仿孟浩然慢旅行的方式,骑自行车几百里,从杭州出发,一路行至温州。


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是孟浩然的铁粉。

大家都知道李白当时是一个非常遗世独立的人,谁都看不上,但他竟然对无官无爵的孟浩然另眼相看。

当时孟浩然科举失利,李白去黄鹤楼送他,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不经意间养活了千年后扬州的旅游业。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鲁大东到达扬州的时候,正是三月,遍地是游客,所有的酒店都住不进去。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我们说,要是李白写的是“一年四季下扬州”就好了。

唐代的一句诗,竟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经济。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106


吴越之地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宿建德江》

孟浩然大约在40岁的时候,参加了人生最后一次科举,很不幸地又落榜了。但与杜甫不同的是,他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郁结,前往现在的江浙地区,拜访好友,散散心,成为了一个闲散的山水田园诗人。

在古代要想当一个说走就走的背包客,比现在难多了。因为如果你不在政府系统工作,你就不能使用官道,旅行是十分不易的。孟浩然用坐船的慢旅行方式游吴越,也留下了许多名篇。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409

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鲁大东为了仿照这种慢旅行,就选择了骑自行车游江浙,也是现代版的慢旅行,比较贴合“移舟泊烟渚”的感觉。骑行400多公里,看到的浙江西部建德江,至今还是烟波浩渺。


襄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与诸子登岘山》

在人生的终点,孟浩然还是回到了故乡襄阳。

晚年时,他跟一些老友在汉江游玩,突然有感而发,留下了这首《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虽然在唐代是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是在当代的影响力肯定比不上李白和杜甫。我们试着去雁荡山看唐代的摩崖石刻,想要找到孟浩然留下的痕迹,结果整个山都看遍了,只找到杜审言(杜甫的爷爷)留下的一个摩崖石刻。

如果说成都人认为杜甫是当地人的话,那孟浩然就是属于襄阳的,襄阳有许多孟浩然的痕迹,还有孟浩然广场和孟浩然大厦。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434

王维篇嘉宾 学者郦波


 王维 


王维年少得志,年老归隐,放现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旅行理由:归隐

寻访旅客:学者郦波


王维一生平顺,过上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特别理想的生活——官隐双得。早年当官,年少得志,在最繁华的长安度过了大半生。晚年,看淡了世间繁华,隐居终南山和惘川(蓝田),在惘川留下《惘川集》,包含20首短小精悍的名诗。

盛唐的长安城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王维则是长安繁华的见证者。这一集选择学者郦波去重走王维的路,郦波是当年第一个签名支持西安的“恢复长安”运动的学者,他太了解王维对于盛唐的心驰神往。


长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西安在盛晚唐的时候,不一定叫长安城,而是京兆府城。

王维的这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

年少得志,王维当时也是惴惴不安。郦波跟着西安碑林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杨烨去看了一块御使台精舍碑,上面有700多位名门望族之人的签名,许多人都是御使,王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只能在侧面留了一个名。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441

西安


当时的长安就和现在的北京、上海一样,它日常的状态就是离别和欢聚,有许多才华之士要来,又有更多人要离开,就和现在的高精尖人才差不多。王维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送走一个人。他的《渭城曲》可以说是中国离别诗里认知度最高的一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为好友送行,既有告别的不舍,又有为大家去远方建功立业的打气壮行。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发现,繁华的长安并不是那么适合他。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445


惘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鹿柴》

王维晚年的时候,去了一个离长安40公里的地方,叫惘川(现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中间隔着一个现在很有名的地方——白鹿原。

惘川在一个非常封闭的峡谷里,像一个世外桃源。王维在那写了《惘川集》,20首诗,20个景点。

张效东是地道的蓝田人,以前是个中学老师,退休后,他就立志要把“家乡人”王维的诗中的景点,一个一个找到,标注出来。

郦波跟着张效东老师,去找这些诗歌里的风景。其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是鹿柴。看着森林中光影的反射,听见村庄里孩童的笑声,才明白王维为什么写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452

岑参篇嘉宾 教授杨雨


岑参 


岑参本可内地当官,却主动去边疆建功立业,放现在就是理想主义者。

旅行理由:爱国

寻访旅客:杨雨


唐朝其实出现了许多边塞诗,李白、王维都是写边塞诗的好手,岑参的特殊性在于他本可以在内地当官,但是他投笔从戎去做幕府,去现在的新疆,当时的西域。

这期的嘉宾是教授杨雨,一位出生在湖南的女学者,从来没有去过边塞。她自己特别渴望边疆的辽阔,就主动申请去重走岑参之路。


库车 天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作为一个内地人,在农历8月,偶然经过了天山,看到了漫天飞雪。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奇景。

很巧的是,杨雨和摄影团队当时在天山里的公路上正好碰到了大雪,正好是8月,也就体会到岑参作为内地人,遇到八月飞雪时的激动情绪。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500

倾听边防军人王鑫诉说12年保卫边疆的故事


西北第一哨 白哈巴边防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在西行途中,遇到了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寒暄许久,还托他带一封书信回家,诗内尽是思乡之情。

最后一站,为了体会这种报效祖国的情感,杨雨去看望了边防哨所的军人,跟一位军马饲养员聊了聊现代军人对于边防的看法。

陕西小伙子王鑫是边防驿站的一名军马饲养员,舍不得和他朝夕相处的军马分离,他在边疆一待就是12年。几千年来,保卫边塞的人,对于边塞纯粹的热爱以及责任感,从未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901094514


如今,我们第二季的制作团队已经集结完毕,预计会拍摄6集6位诗人,已确定的有白居易。

唐诗系列拍摄完毕后,我们还想陆陆续续地拍摄宋词、元曲、魏晋南北朝的、汉代的诗歌的旅行纪录片。

我们希望古诗词在今天社会是活着的,而不仅是一个文学的标本。我们做幕后的人,就把片子做得足够精彩,能引起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兴趣、跟他们去沟通,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2.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5.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花朵,趁着雨季回到树上|东莞诗集
  8. 诗集《一蓑烟雨》受业内点赞 梁平:在写作中建设自我人格并重新体认家国与个体精神的宽广存在
  9.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