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作诗:《掬水月在手》的三次提问

作者:陈琰娇   2020年09月28日 09:39  文艺报    945    收藏


从《如雾起时》讲述“诗和历史”,到《化城再来人》追寻“诗和信仰”,陈传兴导演给“诗词三部曲”最终章《掬水月在手》的定义是“诗和存在”。这意味着从一开始,这部文学纪录片就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叶嘉莹先生的传记片,同时还要通过先生和她的诗词,探讨诗歌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终章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探索。

三部曲前后跨越接近10年,《掬水月在手》无疑是当中影像语言最丰富、制作最精良的。影片保持了导演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文学纪录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声音表达,不是将诗歌转译为影像,而是以影像作诗。这种诗化的表达,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影像文本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又正是这种丰富性反过来在理解和接受上给观众提出了问题。


以诗注诗


如果说《如雾起时》和《化城再来人》主要是以影像和诗歌对位,以诗歌重读诗人,那么《掬水月在手》最大的不同或许就在于“以诗注诗”。在叙事层面,影片把叶先生的生命历程拆分成了六个章节,从门外、脉房,到内院、庭院,层层往里直至厢房,最后到达“空”。空不是空无,空是不被束缚的自在。以四合院的结构隐喻叶先生的一生,使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又在时空的推进中,呈现诗的由来与缘起。因此,就叙事时间而言,六个章节既是对叶先生的回顾,也是对“诗”与“存在”的追寻。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诗词从来不是外在于她的,诗词是与她共生的,读诗、写诗、注诗、讲诗就是她的生命。

同时,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头。除了风景,还有古迹、壁画、浮雕、字画等特写,空镜头与佐藤聪明以雅乐和咏叹调写就的《秋兴八首》组曲,在叙事之外形成了一种“断裂”。如果我们将叙事层面看做具体时间,那么叙事之外的断裂则构成了抽象的历史时间。《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导演用先生所注的《秋兴八首》反过来再注先生,构成了一种新的复调关系。正是在“以诗注诗”的意义上,导演认为《秋兴八首》组曲不是配乐,而是另一条叙事线。只不过,由于两条线的节奏和韵律完全不同,二者的穿插剪辑就不免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顿挫”的感觉。因此,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影片给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复调声景


叙事之外,《掬水月在手》值得关注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复调声景。如何在声音设计上突显诗歌自身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是陈传兴导演始终关心的问题。《如雾起时》中的配乐如泣如诉,《化城再来人》中,周梦蝶用老迈却有力的南话朗诵的旁白也让人念念不忘。到了《掬水月在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二声部叠诵。

在讲述了少年丧母之痛之后,影片插入了一段《兔爰》朗诵,叶先生的吟诵和少女的独白式朗诵形成复调。后面谈到和顾随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也使用了二声部的方式,由男女二声同时演绎师生唱和的《踏莎行》,前后跨越十余年的思考与感触,在终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中达成共振。

二声部叠诵形成了一种唱和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的演绎方式甚至带来了一种“剧场感”,仿佛要尝试让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在此处形成交汇和碰撞。同时,由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来讲述的声音,不仅自身构成了一种复调,还和字幕、影像、音乐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多义文本,为如何展现诗歌的多重韵味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剧场式叠诵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声音探索则是《秋兴八首》组曲所建立的另一重声画空间。按照导演的说法,《秋兴八首》组曲是另一条叙事线。无论观众是否接受这个设定,都至少说明了一点,配乐是不参与主叙事线的。按照米歇尔·希翁的说法,《掬水月在手》的配乐或许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外骨骼叙事,一种被放置在“外面”的声音,目的就是为了搭建一个诗的空间。

细腻的声音设计充分展现了叶先生诗歌的韵味和其所带来的感觉空间,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享受。但同时,其与叙事之间的张力又给我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影片中的声音试验和探索。《秋兴八首》组曲的肃穆之感,与叶先生在采访与讲述中流露出的平淡形成了一种反差,这种反差又是否会给叙事带来冲击?

与其把两条线带来的不同感觉看作反差,倒不如换一个角度,把反差看作是刻意为之的“断裂”,借由这种断裂,或能走向影片的初衷。叶先生的诗词人生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体味,但不必沉浸在过去和具体中,通过她的诗,可以走向抽象和崇高。换句话说,正是这种断裂的探索,让我们得以把日常的诗歌和抽象的诗歌叠加在一起来思考。正如姚谦在片尾曲中所写的那样,“声音是最完整的形容”。

除了叙事与声音,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开场就留给大家了,那就是为什么是“掬水月在手”?这里的“月”究竟是镜花水月的感伤,月影朦胧的浪漫,还是月在心中的坚毅,都是要我们自己去思考的。大概这就是诗歌的难之所在,每首诗每首词都有自己的密码,只有找到了解码器,才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但诗歌又真的那么难吗?非也。正如先生常说的,最好的解码器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验,诗词与人生交汇的那一刻,才是我们真正读懂的那一刻。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展现了叶先生的诗教人生,也仿佛以影像另写了一首诗。面对影片给我们提出的三个问题,希望走进影院的朋友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