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月亮

作者: 2020年11月02日12:09 浏览:929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在一人独处时,有时凭窗而望,思绪竟然飞向太空.......


     2018年底“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以后还将建立自己的太空国际空间站,并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的梦想。让我想到我们头顶这千年轮回的明月,虽然她规律地出没于天空,或圆或缺,在人们眼中永远是美丽。但她不知存留了我们古人多少离愁别恨。 
     先民望月,看到她的美姿,她的亮丽,她的阴晴圆缺,觉得十分神秘——她是上帝赐人间的宝物吧?或许,正是上帝把她柔美、幸福的清辉,遍洒于人世。但月亮其真正面目如何,数千年以来的古人,对之一无所知。于是就有了历代文人墨客对月亮的猜度、赞颂和玩赏,乃至以世俗的喜忧思悲等微妙情愫,寄托于可爱、可信、可意、可观的月亮,旋作巧缀、比附的诗文,而歌之咏之……
     月亮是什么?李白诗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唯有月亮这个“尤物”,才够得上白玉盘、瑶台镜那样高贵典雅和玲珑剔透的质地吧。
     月亮陪伴了人类多少时间?在李白《把酒问天》中有这样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来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问。这一停一接之间,我们的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有着无穷的追问。仅凭一篇《春江花月夜》成为大家的张若虚也在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的,肯定自人类诞生之初至今,一共延续了多少日子,月亮就照了人类多长时间,以后仍将照耀下去。
     月亮乃是人类的“终身”益友,否则石曼卿不会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如果苍天有情,看尽人间爱恨离别,恩怨情仇,大概也会渐渐老去。而明月真的怀恨吗?为什么在人间离别的时刻,天上你却如此圆满?你难道也怀情抱恨吗?按石曼卿所说,明月一定是有心事的,如果心中没有深情,没有自己隐隐约约的幽怨,它为什么不夜夜圆满呢?
     我们没有眼福观赏和体验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狂放,以及苏轼“醉,乘月至一溪桥上”的洒脱。李、苏仙去仍不朽,月在青天几圆缺?而我们若有情趣,则一定会看见李、苏们曾经看过、邀过、乘过的“那个月”,并懂得分享他们歌咏月亮的才情,以及他们于月亮浑然一体,同饮、同行的洒脱。
     然而如今的月亮与人的关系,似乎已不复于以往……
     除了光明,月亮赐予人间的温馨,莫过于欧阳修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今天可见这样烂漫的意境吗?不是晏殊所谓“明月不谙情意”,而是“月朦胧,鸟朦胧”,钢筋水泥森林中,透露的LED刺眼的光芒,照不见酒吧里闹腾的恋人。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被囚禁于汴京时哀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宋时的李清照同样借助明月哀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群南归,离人思远,月光皎洁浸入,洒满这西边愁人独倚的亭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李清照只能移情于识趣的明月了。而现代人呢,拇指轻轻一摁,微信飞去,即是相思,也可谈情说爱了。月亮在哪儿?或早已被雾霾吞噬了被微信淹没了,即使露出了脸,潮男潮女们,也难得理她。
     总之,月亮仿佛不是那个曾经的月亮,人嘛,则更非当年那些人。月亮和人都“变”了。在我的头脑中,月亮已没有从前的可爱了——尽管我一直,包括现在,依然那么热烈地爱着月亮。但我的心中依然在想:到底什么才是一轮明月的真面目呢?
     我的这种想法,缘于天文望眼镜和阿姆斯特朗。望远镜让我们窥见了月球的荒芜苍凉,它打碎了我心中的“白玉盘”,挖去我心中对月亮的美好意象。但我仍心存侥幸地思忖——月亮恐怕不是那样。后来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发了一通“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感慨,轰动全球。我当然认为这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壮举。但他的双足坐实了怪异崚嶒的月貌,他捡拾的月岩石头如许生硬——它们击碎了我对美丽月亮残存的憧憬。
     然而我终于想明白了,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是可以改造并且可以利用月球,会令她像地球一样生动美丽,更具魅力,成为人类的又一个家园。中国人将建太空站了,也将登月了!是的,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其时举头望之,将会更加“别有一番情愫”在心头了。


              2018.10.15于大湖深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