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 如果诗歌消失, 人就堕落了

作者:钱梦妮   2016年04月22日 10:43  第一财经日报    474    收藏

  1950年的屠岸译本是我国第一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文全译单行本,此后的六十六年里,屠岸译本再版十几次,共发行大约五十万册。


  “这本书就在那里,你想看吗?”93岁的翻译家屠岸在北京家中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指了指记者背后的书架,“想看我拿给你。”这本经历70年风雨珍藏至今的书,正是屠岸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结缘的起点。


  70年前,寄住在上海姨母家的屠岸经常去逛一家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古今书店”。某次他翻到一本带有注释的莎士比亚诗集,爱不释手却又买不起,于是恳请店老板答应借回家去看——七天之后如约归还。慷慨的店主在书的扉页题词,将之赠与这位年轻的读者,因为他认为“书归爱书人,书得其所。”


  这位店主是版画家王麦秆,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天津艺术学院教书,1957年被打成“右派”。屠岸却一直与他保持着友谊。可以说,正是这本书引发了屠岸对莎士比亚诗歌的兴趣,也才有了国内首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全本,以及六十六年里再版十几次,共出版大约五十万册的惊人成绩。


  这本旧书开本精巧,硬皮封面上有雅致的印花图案,翻开扉页发现题字的部分被撕去——屠岸说这是家人在“文革”时期怕受牵连而为。内页泛黄,十四行诗当中时不时出现铅笔的涂写标记。


  得到这本书之后,屠岸又参照1926年出版的克雷格所编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一卷本,努力完成全部的翻译——除诗文之外,还在每首诗后面附有百余字的解释说明。后来经其好友、上海《大公报》副刊编辑刘北汜介绍,该书于1950年10月初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文全译单行本。


  而在今年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了以屠岸先生的权威译本为底本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用传统的繁体直排、宣纸精印、线装函套等装帧方式——足以成为对经历半个多世纪前译本的致敬。


  “恋战”70年


  屠岸原名蒋壁厚,192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书香世家,中学开始在上海读书,自1941年起陆续发表诗歌译作。他接触英文诗歌是受年长两岁的表哥影响,表哥当时在光华大学英文系读书,有很多英文课本和阅读材料。其中一本叫做“GoldenTreasuryofEnglishSongsandLyrics”,翻译过来则是《英诗金库》,是由资深的出版编辑挑选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作集结成册,类似中国古代的《唐诗三百首》。当时屠岸在那里面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我可否将你比做一个夏日)?”这最为著名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也是屠岸先生至今最喜爱的诗作之一,他张口便开始背诵,熟悉得像是在默念自己的电话号码。而这背诵英诗的习惯还帮助他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


  “‘文革’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压抑,都说我是反革命分子,被下放去劳动——真的去劳动反倒痛快了,因为可以不去想政治上的事情。”他用两只手配合模拟收割高粱的动作,左手捆起一束、右手用镰刀,然后用小的手镰去割高粱穗。“一面割高粱,一面背诵诗歌,因为都有节奏嘛。”


  在民国时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很多不同的主张,有人认为应该用文言文去对应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时期古英语,但屠岸不赞同。“我认为应该用当代的白话文去翻译,因为读者是今天的,但要用里面的音韵去表现莎士比亚。两个古代毕竟是两回事。”他说。


  但在很多时候,白话文的词语不够丰富,或者显得比较啰嗦,那么这就需要翻译家采取文言词语或表达平衡。比如“我们要美丽的生命不断繁息,能这样,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一句中,“繁息”、“永不消亡”就较大白话更为凝练。


  1950年初版的屠岸译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建国初期流传甚广。198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次推出新一版,经历了国内局势动荡,翻译者又对原文进行了500多处修改。此后2008年直至这次2016年的新版,每次都需要再经过一次审订。


  “如果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语言是不会变的。但翻译作品却要随着时代发生变化。”屠岸解释道,“因为不是原著,用另一种语言作为‘译入语’,再优秀也顶多支撑30年到50年——所以我需要不断修改,让语言跟着时代同时前进,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每次再版我都做些小量的修改,到现在读者都还喜欢——于是就有点恋战了。”


  莎士比亚与杜甫的共性


  屠岸对诗歌的喜爱其实从小就已经被培养起来。母亲会教他以常州方言吟诵古诗名篇,以特殊的腔调、非歌非戏来表达李白、陶渊明的真挚情感。而这种诵读方法源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在江浙地区也还非常流行。2008年,常州吟诵调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屠岸和赵元任、周有光并列为代表性传人。他近几年间在北京大学录过许多诗文的吟诵音频,作为传承研究使用。在采访快结束时,他向记者轻声示范了一首杜甫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短短一分钟时间,吴语腔调和诗人所做的韵律相互依托,仿佛凝结时间与空气。


  而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同样需要在诵读中得以充分体会。屠岸曾一度组织过家人举行定期的诗歌朗诵会,被传为美谈。


  “莎士比亚的主题是宇宙、时间、历史、人生、善恶、爱情——这些在中国古诗里都有,这一点其实是相通的,”他说,“只有反映人的真情实感,才是好诗。李白、杜甫、李商隐都反映了真情实感,虚假的话就毫无意义,伪诗没有存在的价值。”


  甚至在某个方面,莎士比亚与杜甫也有共性。“比如十四行诗的第66首,他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最后说这个世界太差我都不想活了,但因为爱人会因此难过,所以我还不能死。这个态度和杜甫很像。”


  莎士比亚所在的文艺复兴时期,整个文艺创作的主题就是人性回归——而崇尚真善美这也是人类永恒的为人处世准则。“任何时代,作为人都必须坚守这个底线。”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屠岸曾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任职,除了继续翻译事业之外,还自己创作诗歌。作为一个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时代变迁的爱诗之人,他对今天这个浮躁年代反而非常乐观。


  “时代会变,但也会变回来。这个时代浮躁一些,诗歌受到冷落,但过一个时代就会回来,会是另外一种情况。时代会起伏,一个潮流冲了另一个潮流,后面也有个潮流,诗歌不会在人间消失。”他说,“如果诗歌消失,人就堕落了。”


责任编辑:孙竞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