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然:妙笔深处是童心

作者:林超然    2018年04月10日 09:14  林记出品    572    收藏

汪曾祺无疑是中国当代诗化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字里常常忽闪着一双永远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孩子的眼睛。在他看来,儿童世界才是美与理想的天国。他很会写儿童,也很会写有着儿童一样感情、心灵的大人。他自认是“一个通俗抒情诗人”,安静的、惯于养在回忆的叙事总是环绕着童心展开诗意,因为童心就是人间最洁净、最质朴当然也是最无与伦比的妙喻。他执拗地把我们的眼光引向童心,当然是别有深意。


微信图片_20180410091157


一、童心即诗心


很难说味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这“五感”就是人类经验世界的全部途径,没有“心觉”我们攀不到太高,走不出太远,悟不了太深;形状,颜色,状态,硬度,气味……这些迥然有异的物理属性,一旦遇上一颗童心,则一切森严壁垒皆轰然崩塌再无阻隔。“通感”在大人眼中是了不起的修辞手法,在孩子那里却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天赋能力,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围墙拆除后,各种“属性”可以任意往来不分彼此。童心里更为动人的是:小熊能从土壤里发芽长出,大树会拼命奔逃,风雨雷电乱发脾气,日月星辰都会呼吸,春夏秋冬挥舞双臂……众生平等,物我同源,直觉、错接、混淆甚至蒙昧所得都可脱口而出,童心里没有大人那儿镣铐一样的、数也数不清的“规矩”“守则”,童心不怕嘲笑。


汪曾祺显然是一生葆有童心的作家,所以他的文字特别可亲:

  

“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徙》)

“如落花,表的声息积满一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呢。”(《待车》)

“远树的绿色的呼吸。”(《早春》)

“钟声撞出一个圆环,一个淡金色的光圈。”(《幽冥钟》)

“孩子的声音像花瓣。”(《寂寞和温暖》)

  

汪曾祺认为作家的责任是让人相信时代很美好,世界有诗意,生活可欣赏。这样,读者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生动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异一些。“小说应该使人在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小说的作用是使这个世界更诗化……性善的标准是保持孩子一样的纯洁之心,保持对人、对物的同情,即‘童心’、‘赤子之心’。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汪曾祺《使这个世界更诗化》,1994年《读书》10期。)作家与儿童对于未来的盼望何其相似乃尔,完全可以说,保留童心的多少决定了作家成就的大小。


童心即诗心,这是无限接近文学实质的一种本体论。文学与儿童在阅读自然、观察生活、感受世界等诸多认知方式上都有大面积的、惊人的重叠,极好地把握这条重要的精神线索,对文学真相的揭示,对文学发展的引领,甚至对立体的人类学研究都意义非凡。


微信图片_20180410091203


二、用回忆淘洗

  

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童年却忠实地等在原处。萨特说:“过去是可以有称谓、被叙述,并在某种程度上固定为概念或被心灵认出来的。”(《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卷,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读生活同读作品是一致的,历久才识真味,而回忆在作品中直接展露的历史感、沧桑感,往往更会深入人心。


汪曾祺特别擅长描写安静,描写在安静的回忆中人物心理的潜微变化。他的小说因为有了柔软而充实的回忆底色而变成了一种陈酿,多了许多新的内容、新的况味。有的作品如果抽去回忆的基调,作品甚至就不再是作品了。而这些回忆大都与作家的童年经验、旧时足印有关:

  

“每个人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钓人的孩子》)

“瓶花收拾起台布上细碎的影子。瓷瓶没有反光,湿润而寂静,如一个人的品德。”(《小学校的钟声》)

“麻雀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地叫,好像是牌坊自己叽叽喳喳叫着似的。”(《昙花、鹤和鬼火》)

“(夜里的马)正在安静地、严肃地咀嚼着草料。”(《王全》)

“来了一船瓜,一船颜色和欲望。

一船是石头,比赛着棱角。”(《复仇》)

  

汪曾祺作品的文体是可以“越界”的,其中回忆的基调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内容全部真实则为散文,部分真实则为小说,但这尺度似乎也难以把握,这种难以把握却在客观上拓宽了文学的自由空间。情节可以是虚构的,但细节必是可信的,汪曾祺的文字有着孩子般的诚实。他的回忆不是简单的往事重放,而是有着突出的当下立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经过岁月淘洗、“现代选择”的结果。回忆不见得都能完全准确地回到原点,穿越时空拾起的点点滴滴会成为一道加法,正是那些比生活、历史多出的内容成就了文学,成就了心灵,而这一切回忆通常都少不得童心的照耀。


微信图片_20180410091207


三、从比喻始发

  

最能让一个人的想像力纵横驰骋、尽情施展的修辞手段肯定还是比喻。我们注意到儿童在用 “……像……”造句时,答案要比大人丰富太多,他们个个都是这方面的天才。甚至干脆可以说多数人长大的过程就是想像力萎缩的过程。我们的想像力被各种各样的“规范”榨干了,最后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月牙儿像小船”。 月牙儿只能像小船,这在大人的世界里没有半点儿商量余地,他们决不妥协。作家自是例外。

文学整体上就是一个关乎生活的巨大比喻,用不好比喻的人也就当不成作家。比喻的“修辞格”身份常受质疑,因为它虽有特定的表达效果,但到底没有稳定的形式标记。我们可能正好看低了比喻,要知道它决不是寻常的修辞格,而是“母修辞”“辞格之王”,比拟、借代、夸张、婉曲、移就、拈连等等一大批重要的修辞格都与比喻密切相关,它们是开放的比喻,是“泛比喻”。比喻的本质不是离语言学更近而是离艺术学更近,正如它不是离思维方式更近而是离人生态度更近。

汪曾祺小说追求一种内敛的、随性的、无迹可求的结构方式,并最终用语言搭筑了一个奇异的、令人过目难忘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作品中修辞的新颖、高妙:

 

“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晚饭花》)

“大提琴和钢琴的旋律吹动着她的肢体,她的手指和足尖都是在想像。”(《天鹅之死》)

“当风的彩旗,

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彩旗》)

“失眠的霓虹灯在上海的夜空,这里那里,静静地燃烧着。”(《星期天》)

“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山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羊舍一夕》)

 

上面这些例证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了,但是仍能隐约见到它们来自比喻的根基,见到童心或清晰或模糊的影子。汪曾祺说:“小说作者的语言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语言体现小说作者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我们在谈论小说修辞的时候,究其实也是在润色、增饰某个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一篇文章,如果讲究修辞就会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类比,生命与文章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称谓。对于一个作家则更是如此,文字是他的生活现实,修辞是作家对自身的一种文学润色,他的生命注定要与修辞相始终。


汪曾祺是当代非常罕见、专事短篇创作的作家。意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说:“短篇小说趋同于抒情诗,而长篇小说……则每每更接近于哲学论文。”(《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卷,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汪曾祺也表达过相似的看法,所以他一生热爱短篇小说,而始终对长篇小说保持警惕。


汪曾祺在读废名《万寿宫》至程林写在墙上的字“万寿宫丁丁响”时异常感动。原本丁丁响的只是四个屋角挂的铜铃罢了,但是孩子们却坚信就是万寿宫在丁丁响。“这是孩子的直觉。孩子是不大理智的,他们总是直觉地感受这个世界,去‘认同’世界。这些孩子是那样纯净,与世界无欲求,无争竞,他们对此世界是那样充满欢喜,他们最充分地体会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贵,他们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最完美地捕捉住诗。这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说的‘仙境’。”(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42页。)信赖童心则有妙笔,信赖童心则文学可成,汪曾祺的坚持可以引发中国当代文学的陷入沉思。


(刊《写作》2011年第9期)


微信图片_20180410091211


林超然:《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