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投文:一首诗的完成

——谈《秋风起》

作者:吴投文   2018年07月10日 08:07  中国诗歌网    1652    收藏

88

要说清楚一首诗创作中的隐秘,是一件极不易的事情。有时苦苦地等待一首诗,但笔底下就是一片空白;有时一首诗不期而至,慌乱之中一气呵成。这些都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创作中的特殊心理状态而已,可以用灵感来解释,但灵感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形象。古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秋风起》在我的创作中属于偏门旁道,与我的很多诗差异甚大。当初写这首诗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写完一看,嘿,还真有点特别!现在想来,还得归之于灵感的作用,初稿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修改时逐句认真推敲过,有一点小的调整。我写诗习惯于一次性完成,也没有养成修改的习惯。写一首诗,我总是舍不得花太多的时间,毕竟我的职业还是在文学研究和教学方面,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因此,我的诗几乎都是短诗,往往是寥寥数句,有感而发,很多诗近于涂鸦,相当于手记,纯粹是兴趣使然。不过,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写新诗的人大概都要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我也不例外。在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面前,我似乎有一种相当复杂的情绪,一方面觉得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化毕竟属于过去的时代,在五四以来形成的新文化的语境下,很难直接带动现代新诗的创作。现代新诗对古典诗词的继承面临新旧文化难以衔接的困境。

如何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元素与文化基因转化到新诗创作中来,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不过,也不妨自己来试试。我以前写过一首《山魅》,全诗如下:


       天气有些凉了
       凉到了和尚的脖子上
       山上所有的落叶
       全都下了山
       化缘的人还没有回来
       眼睛里的女人
       已经换了颜色了


全诗七句,类似于一幅图画的呈现。后来我在网上看到,确实有人根据这首诗的意境画过画和配过图,有不少朋友表示喜欢这首诗,这首诗也入选过多个诗歌选本。说实在话,这很出乎我的意外。这是我信手涂鸦的一首诗,当时自己并不在意。在得到一些朋友的肯定之后,我再回头来看这首诗,竟然也暗自欣喜,觉得诗中到底还是有一些值得琢磨的意味。我想来想去,这可能是我平时读中国古典诗词带来的一个结果,诗中有那么一点儿古典诗词的韵味吧。当然,也有人觉得这首诗压根就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我也不作回应。

《山魅》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让我重新审视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创作的潜在影响。目前,我们谈古典诗词对新诗创作的影响,还是谈得非常笼统,主要是在文化影响的逻辑结构上来谈,或者是从总体文化观、总体文学观的角度来谈。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在理论上很难谈得透彻。不过,在创作层面上看,则比较直观一些,不少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回音。我对那种直接从古典诗词中化用意象和意境的新诗没有什么好感,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移植性写作,没有什么原创性价值。这是我的一个警惕。我愿意把古典诗词的魂魄唤醒在新诗里,让它更生动一些,更靠近我们现在真切的生活形态。今人也好,古人也好,隔着时空距离融合在同一个身体里。这就是文化的延续性,大概也是当代文学保持生机的一个秘诀。

《秋风起》说不上是我自己很满意的作品,但却是我写作中的一个变异,与《山魅》一样带有古典诗词的韵味。我想找到一种特别的写法,改变自己写作上的定势思维,但又不想走到一个极端上去,而是在一首诗的内部张力中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使一首诗脱去让读者陌生的面孔,但又不至于熟悉到相互拥抱的程度。不知《秋风起》做到没有?那是我内心情绪的写照,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写照。一位诗人在他长期的写作中,是需要变化的。说到底,写作的自我归顺会导致创造力的失去,需要在变化和变异中取得写作的持续性。《秋风起》也许是一幅图画吧,里面有我的踪迹,但我在一片密林深处往前走,心里怀着忐忑和犹豫。也许我会从一条密径走到开阔的林外,也许我会从原路返回。谁知道呢?

很抱歉,我无法说得更多。

2018626


每日好诗欣赏


秋风起

诗|吴投文Wu Touwen


秋风起,我从阁楼里下来

敲钟,一下两下叮当

蝉声的羽翼稀薄


西风来得早哇

有人撞上南墙不回头

独自叹息


草木抵住最后的凋零

却是一个恍惚,又一个恍惚

掩饰果实的迟疑


我钟爱这些发黄的草木

那么脆,天空晴朗

少妇走过庭园里落叶的嘀咕


我和一只蝴蝶的魂有什么区别呢?

舞一下,又一下

河水在远处静静地闪光


梯子已成朽木,我只有沉默

蚂蚁爬上一节

就有一节的恐慌


20171123


诗人短评


新诗标准之我见

文|吴投文Wu Touwen


现在诗歌界有一种焦虑,百年新诗的标准在哪里?甚至需不需要一个标准,都没有取得基本共识。诗人们吵得厉害,各行其是;研究者冷眼旁观,束手无策。这说明新诗仍然面对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情境,也说明百年新诗似乎仍然没有走出自身的困境。无标准就会导致标准失范,进而导致认同危机,这是新诗面临的一个极大困扰。标准也不宜完全固化,固化则会失去生机,像中国古典诗词那样,绝句律诗,形式整饰,总会有耗尽创造力的一天。

我觉得新诗没有绝对的标准,没有人可以制定一个使诗歌界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标准,但要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标准。首先要把诗与散文区别开来,排除新诗写作的非诗化的干扰。新诗最外在的标志是分行,但并不是所有分行的文字都是诗歌。目前网络上和各类纸质出版物上充斥的分行文字不计其数,皆名之为诗,实则与新诗毫无关系,倒是严重败坏读者的胃口。在外在的分行之外,新诗有自身的特质。不过,问题也在这里,新诗自身的特质是隐晦的,需要诗人用作品来说话,需要诗人把新诗隐晦的特质赋予稳妥的形式。因此,诗人的探索显得尤其重要,而诗人的探索也需要克服个性的专制,在强化独创性的同时,需要在相互的认同和理解中逐步凝定新诗的核心元素。

基于此,我认为新诗的标准是逐渐聚合起来的,是由长时期新诗写作的历史合力自然形成的结果,不宜过于强调极端性的个体写作,但杰出诗人在这一过程中也会起到某种典范性的作用。我觉得,新诗标准的确立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关键性因素:一、新诗要使人感动。这是老生常谈,却是一首好诗最重要的品质。一首诗不能使人感动,则不能成其为诗。二、新诗要有恰当的形式感。诗歌在本质上应该是优美的,应该直中读者的心灵,表现出形式上的和谐和内在结构的均衡。也要注意到现代意义上的优美,并不等同于古典意义上的意境和意象之美,而是具有更为复杂的延伸的维度。三、新诗最终还是需要读者认同的,不能排除读者在一首诗中隐秘的位置,诗人既要尊重当代读者的局限,也要尊重未来读者的好奇。

一首好诗是上述因素的综合性效应,缺一不可,所以,新诗的标准包含着系统性的检验,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效应。可能还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因人而异,诗人面临具体的写作情境,需要自己的决断和独立的探索。这是诗歌的自由空间,是诗人的用武之地。我多次强调,新诗标准的确立是新诗文化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需要在写作中转化为有效的实践动力。百年新诗发展的历程表明,新诗不可无标准,新诗标准的确立是与诗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诗人简介


吴投文相片1

吴投文,1968年出生,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发表论文与评论百余篇,出版有诗集《土地的家谱》《看不见雪的阴影》和学术著作《沈从文的生命诗学》等。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有诗歌入选《中国新诗年鉴》、《新世纪诗典》、《中国当代短诗300首》、《中国口语诗选》、《中国诗歌榜》、《新时期湖南文学作品选》等百余种选本。


诗人新作书影


书影1


推荐阅读


诗人每日好诗原文及专家点评

诗人主页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主页

“每日好诗”创作谈合辑

责任编辑: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歌热力榜

诗讯热力榜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6. “诗意徽源 和美绩溪”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周瑟瑟:我喜欢寂静的状态,但现在还做不到
  8.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上海站)即将举办
  9. 首届全国新工业文学(东莞)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10. 第七届中国“刘伯温诗歌奖”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张鲜明歌咏祖国长诗:《现代,中国!》
  6. “云帆六选本”新书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7. “诗意徽源 和美绩溪”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国庆诗歌朗诵会暨颁奖晚会在昌江举行
  9.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0. 第七届中国“刘伯温诗歌奖”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每日好诗第44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劲牌杯“草本科技 健康生活”诗歌征集大赛 获奖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
  6. 第44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为什么要建中国新诗版本馆
  8. 第二届“天涯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9. 每日好诗第44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诗歌大擂台第十六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